|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僧 |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老僧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 | 中左氵右霝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第一名泉余疑而问僧僧谓神龙所移尝示梦方丈亦愚世也然江心风涛茫渺纵有泉不复可取 |
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第一名泉余疑而问僧僧谓神龙所移尝示梦方丈亦愚世也然江心风涛茫渺纵有泉不复可取 |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一首 |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 |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後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
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题诗于其下 | 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 |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 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
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 | 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异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莲花梦中与作诗 |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於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
赠僧五首宗实上人实即樊司空之子舍官位妻子出家 |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 |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平声韵 | 赠僧五首自远禅师远以无事为佛事 |
赠僧五首神照上人照以说坛为佛事 |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 |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 |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
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 | 和归工部送僧约工部归登也约荆州人 |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 | 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 |
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韵声 |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
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一作将入庐山别僧 |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中答上人归梦之意 |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 |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
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 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系列丛书走近神秘高僧 |
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僧眼看台湾 | 传说的修道僧克里克铁甲胫甲 |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 十六祖罗睺罗多传法僧伽难提 |
摩竭提国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 十七祖僧伽难提传法伽耶舍多 |
让佛陀和僧人他们自己来想办法 | 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鲁直云今作梅花树下侩 |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 集部第冊宋僧詩選補三卷元陳世隆輯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 |
集部第冊聖宋高僧詩選三卷後集三卷續集一卷宋陳起輯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