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 |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 次韵胡彦明同年羇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其困穷二章劝之归三章言我亦欲归耳胡李相甥也故有槟榔之句 |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诗攀寄 |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八年之旧故次韵赠之 |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
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 |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未至以诗迎之 |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本长老学者益盛作此诗寄之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
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归真亭 |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 |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思成堂 |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従之日长既以 |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其年以徐寇停举) |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 |
夏满日偶作寄孙支使(其年闰五月) |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
雨霁晚眺(庚子年冬大驾幸蜀后作) |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於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 |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柏梁体联句 |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月二十日南游过道谒姜光彦出才仲画轴则写是夕事也剪烛观之恍然一笑书八句以当画记 | 连雨不能出有怀同年陈国佐 |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 少年游(井桃·林钟商) |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 戏答诸君追和予去年醉碧桃 |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 | 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般涉调) |
南省伴直(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 | 南乡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 |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 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 |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
浔阳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春生 | 忆微之伤仲远(李三仲远去年春丧) |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 临江送夏瞻(瞻年七十馀) |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 赴资阳经嶓冢山(汉水所出,元和三年已授此官) |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其年停贡举) |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 |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为他年会话张本也 |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纪县伯时室中封安喜县君…聊申贺赠 |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
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 道州弘道县主簿知县三年颇著廉慎秩满…赴衡州题其厅事 |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且结后期 |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 桐孙诗(后元和十年诏召入京及通州司马以后诗) |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 渡汉江(去年春,奉使东川,经嶓冢山下) |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 | 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顷年城南醉归马上递唱艳曲…成篇 |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 和郑元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
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 |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得先字) | 寄陆补阙(前年同登科) |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贞元八年宏词) |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
寄杨六(杨摄万年县尉,余为赞善大夫) | 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此官因献拙什 |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骆生弃官居此二十馀年)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
送春归(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 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 |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 |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时为河南尹) | 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东小楼上作) |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 |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
初入香山院对月(太和六年秋作) | 羽林骑(一作羽林少年行) |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门有感而作 |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 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赠举之仆射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卢尹贺梦得会中作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题朗之槐亭 | 洛阳女儿行(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劝梦得酒 |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 梦得前所酬篇有炼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以长句答之 |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病后喜过刘家 |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 | 前年春与独孤常州兄花时为别倏已三年矣…抒情聊以奉寄 |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时为河南尹) |
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遂留绝句 |
喜山石榴花开(去年自庐山移来) |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大历十三年吏部试) |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 | 五凤楼晚望(六年八月十日作) |
陕府宾堂览房杜二公仁寿年中题纪手迹 |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 武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 |
赋得花发上林(大历十四年侍郎潘炎试) |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
三川言十数年前尝有一短帽骑驴之士半醉徘徊原上久之曰三川非昔时比矣恍惚失其人所在有收杜老醉游图者物色之知为杜之再来也予独鄙之作诗二首 |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仆元丰五年登科事相类时曾子固坐失考罚铜三十斤後为先人语之甚详 |
予三十年前为宿州教授今涂次见诸生一二人 | 通叟年兄视以柳侯庙诗三首辄亦有作所谓增来章之美也 |
照上人去硖内游吴下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濮间气喜作二解赠之 | 鲜于大任自东南归唐安遗予张安国所作水调歌墨本一轴且云明年复往吴下喜简作此 |
予己未十月二十有二日去涪上越明年八月二十有八日以事再来观山川之胜无异于昔而予之幽忧抑郁亦自若也 | 流寓海陵半年忽得周元仲分宁书欣慰与常日不同辄有作代书 |
今年暑气甚剧六月二十八日初伏之末风雨甚横既而便晴有感作 | 鄜州人语间有似河朔人处予独知其然盖此本魏之上郡魏人以归秦之三年秦遂称王而不乐为秦民之故其音犹魏也作绝句 |
邓圣求作端明时尝赠予诗云妙论出六合微言破九流其言虽过矣要是前辈中有相知者逮今将三十年奔走鄜州诸邑察视保甲感旧作长句 |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题四绝句·补陀岩 |
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与此会余最衰病宜去因作诗识之 | 周宜义三子仲敏明□幼谨同年登第因以前韵奉寄 |
刘进之饮蕃叟弟筠亭且赋诗余与蕃叟族居盖屏迹不出各数年於是有感次其韵 |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前年上幸学一时同舍今去略尽为之怅然 |
六月三日大风雨蔡忠惠家玉堂红一洗而尽因忆去年三山帅宪各致馈 | 延平范子登同侄祖年见访惠诗次韵 |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题四绝句·清溪岩 |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题四绝句·玉玦泉 | 赵君年十六作雨诗极奇验可畏说之辄次韵和之 |
尝语客莼鲈橙蟹的对或言今年斗门坚寒故蟹不上又今秋风急鲈鱼亦鲜余发一笑因成二十八字 | 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谶无计为生只送穷此吾顷年诗也汝亦得之否某日已在家集中既觉泣书二章 |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题四绝句·珠佩泉 | 丹山主者恭雪航年七十余清苦善吟八句以似 |
洞仙歌(寿须溪。是年,其子受鹭洲山长) | 少年游(戏友人与女客对棋) |
鹧鸪天(寿逸老堂主人,年八十二) | 沁园春(寿同年陈探花) |
万年欢(寿两国夫人胡氏) | 轻柔杨柳挟春妍孤梗梅花结雪缘此是乾坤大消息相逢切莫说流年此予三十年前赠先见赵太史二绝之一予亦不复记忆矣后三十五年太史访予山中恨诗不存惟为予诵此而亦忘其一竟莫省为何等语也既 |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 | 暗香(寿停云翁七十。其年,云山风有亭火后重建) |
壶中天(寿贺晓山五下九岁,四月十二日生,先年有横讼) | 旧有歙砚雅宜墨鑱贱号于阴以乱亡去十余年矣忽见之村学堂中睨视间有艴然持之却走者如恐予之取也因作此以遗砚 |
旧庐毁於乱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冬良异聚芸人之资自构小堂因以勉之 | 合宫歌(皇佑二年飨明堂) |
导引(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 |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淳熙二年)·奉上册宝导引曲) |
导引(明堂大礼乐章(淳熙六年)·明堂大礼鼓吹无射宫导引旧黄钟宫) |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乾道六年)·奉上册宝导引曲) |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 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花林示杨彭年秀才莎鸡食蝗 |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东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汉字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之 |
子山见和去年湖庄春晚诗仍次前韵 | 陈行之二年三至宁江尝有游吴之兴而尚不果 |
外舅卫尉持节于此作尽心堂时与亲戚会饮今三十年予复与卫尉内外属置酒堂上不减当时喜赋一诗 | 今年正月二十五日行园见群花尽开怅然追思去年是日去江津县亲戚相送今一岁矣嗟叹不足情见乎辞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 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
宿采石追怀沈丘叔父同应诏渡此今二十七年矣而叔父谢世补之方远适泣涕成篇 |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
淳熙戊戌将命广东侍亲携孥十一月至安仁留云锦驿一宿而去时晋卿倒偕行后二十三年分阃桂林晋卿主余干簿复以是月来会于此把琖道旧为之怆然因成一诗示晋卿 | 画生李维写予像今已十年对鉴观之因题其侧 |
与雪舟杨子圆十五年不相闻一日辱和猥句更号皓隐因复奉寄 | 年逾弱冠又多锦瑟之一弦身堕尘樊未彻玉霄之半日醉怀无奈顾影自怜抱明月以兴悲向西风而思远谩拈秃兔姑慰心猿寄鹤林友 |
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为言广州城内有桧奇古甚士人相传自唐未至今往时东坡先生道惠宿留此州尝供佛其下得甘露缀枝之异予徵二事皆无所据面耆旧相传云尔要必有从来者张 |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这日向得一两诗多悼亡感慨不忍和答今乃粲然盈册老眼增明适兹喜雨取登楼喜雨之作先次韵三章不能多也 | 再和慎思府和少年真善事之句 |
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西鄙之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