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四人会饮诗 |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宜月 |
次韵儿瀹六月十二日登东坑岭 | 丁丑五月六日醵饮茂林偶成 |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 庆元丁巳十月奉亲如临安宿西菩寺表弟吴克仁俱焉二首当其 |
丙戌二月廿五日梅山弟为孙试周遂赋 | 次韵董三余约赏月丹瑞香 |
丁亥闰五月十日回自真圣道坊车中记事 | 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节祠旧有半床云一窗月在两掖取舒懒堂诗中语也主僧泽南洲撤两掖尊大用堂而新之魏东斋有诗因次韵 |
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东字 | 九月十日乡入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 |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 喜弟观得孙弥月数句识之 |
先兄至能远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谢氏家寓作 | 正月五日访王韦轩知府东坞真诶中 |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 |
赵月堂来问比日何似答曰 |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
二月十日送女清出适还次韵弟观代主留客 | 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赵守韵二绝 |
詹世显老丈舂米为赠时有张老之携其父诗求月助即以詹米转馈之詹丈以诗送米和其诗 | 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 |
十二月初六日出郊途只值雪偶成小律诗 | 十二月初六日栖嬾和方山 |
庐陵於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 | 九月十一日挈浩同省先陇早陇早起四山昏翳冲雾露泪水不登山至山颠则日已东上澄空朗然下视村中雾犹蒙罩人烟桑柘皆不可辨戏成一绝 |
庐陵赵令君宅后有莲濠月夕相观莲戏庐陵 |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云 |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檄往检涝 | 予辛酉春哭钟松岩于馀杭灵溪壬戌春于江州马头渡得家问知田耕月亦为古人因述长句 |
七月廿六日赵国兴招饮山堂有诗和韵 | 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 |
见山楼下植梅百本九月见花 | 七月二十七午到钓滩登其台偶成二绝 |
八月十一夜风月可爱自前屋觅酒不得而归小诗呈百六十叔 | 壬申九月初十归自邑中两绝 |
越城步月不知子城已闭因托宿赵义斋宅 |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 |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闻沈公雅大卿、刘正夫户部集张园赏月,走笔寄之 |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余正叔韵 |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 |
中秋佳月独游垂虹亭有怀胡完夫苏子瞻钱安道 |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 |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开材甫索诗戏作 |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 |
癸未二月廿五日访周道人西庵戏题 |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
甲戌正月从君用弟觅月桂栽 | 丙戍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浚朋、陈渊叔、耿时举避暑,次时举韵 |
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後顿凉 | 九月十八日自双溪还寺车中偶得 |
二月三日登楼,有懹金陵、宣城诸友 |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前送周归弋阳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
甲申正月答昌甫见寄韵代书 | 二月二十七日病後始能扶头 |
淳熙五年四月二日,直宿玉堂,怀旧二绝句 | 次韵龚养正中秋无月三首 |
月湖祷雨有应李渭赋诗次韵并呈 |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
十一月十四夜诵康节诗至忆弟三首潸然有感 | 丙午二月十五日以府檄出宿了岩 |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南奔之时人不愿往以君命不敢辞首尾五年而不得代戊寅腊月以少蓬召而病且衰矣自知不堪世用决意南归舟次豫章三疏丐闲而不得请帐然东下舣棹南康 | 八月十六张园玩月得一字 |
九月西城无涧同陈道士衡上人 | 己丑正月六日袁季源家遭毁次韵书闷 |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 |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闲暇乃为次歆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 |
范文正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宋皇佑三年十一月在青社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苏公舜元者也后二百四十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於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公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索诗为赠 | 乙巳岁三月为溧阳校官上府经乌刹桥和陶渊明韵 |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 |
五月六日晴芮君节卞西仲诸友来泛蒲和韵 | 正月六日集玉壶次才元韵 |
十一月望后同徐子融黄子功送先生归闽是夕宿分水岭头遇雪次早别先生二兄北归约聊诗不成自赋一绝 |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鉴冰泛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这 |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纪回纪实 | 九月二十九日迩英开讲忝预末班讲退小集玉堂之庐即留宿直因赋唐律呈诸讲官 |
中秋月出复雨有怀叶子文汤明叔 |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 |
赵用甫提举梦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时被命入朝雪中送别用其一句补以成章 |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
六月三日闻王鉴除殿前都虞候孟枢除夔路策应大使时制司籍定渔船守江甚急 | 月夜怀董叔宏闻其入京未得振 |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 夔府长至诸州之酒毕集每品尝之或有味而无香或有香而无色月湖一日命酒匠置大瓮悉以酒投其中而和之不费麴蘖逡巡而化洗盏一吸奇绝出於意餐于是从新封泥名之曰十州春请以七言赋之 |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 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诸山用邵公济大象阁韵 |
次韵赋十月桃为罗同理生朝 | 七月初五夜养正堂示诸友 |
辛丑岁十一月二十六日东归舟中示三子 |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 |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 十二月廿三日举故事访黄冈梅 |
六月朔日再会次韵与胡氏谦避暑 | 壬午三月廿三日偕诸生携酒过公美家公美宅前山花烂开极可爱为赋一绝 |
李友山诸丈甚喜得朋留连日久月洲乃友山道号 | 於杭州九月送袁太初赴宁海教官 |
读严粲诗风撼潇湘覆江空雪月明以其一联隐括为对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早观龙湫 |
陈晋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夜宿九峰寺 |
皇佑五年三月乙巳齐大风海水暴上寿光千乘两县民数百家被其灾而死者几半丞相平卫星公以同年李君子仪往赈之以诗见寄因而和酬 | 水调歌(寿黄邦彦·四月初八) |
偕方次云饯孙守月下同归戏成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十二日复归桃枝岭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十日值雨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九日早登桃枝岭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道间观瀑布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过翠微院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寿山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宿芙蓉寺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十一日早登灵洞岩 | 中秋寓直东宫是夕当月蚀云兴不见 |
庚辛二月二十二日宿斋省中 | 乙卯中秋月色彻晓喜而有赋呈诸亲旧 |
余年六十始入侍禁庭数月又直春宫 | 百安谣(寿主簿·二月廿一) |
己未十二月二日致斋惠照 | 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存者感而有作 |
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 | 项里项王之里也在山阴西南二十馀里地多杨梅苔梅皆妙天下性之赋项里杨梅云只今枝头万颗红犹似咸阳三月火予近得苔梅一枝古怪特甚为作七言 |
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然鲜明贯暑寒而不改菊中之贞士也余以比之商山四皓为之赋 |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书黄庭来会作上元歌 |
暇日叹日月之逾迈念吾生之几何感而成章 | 癸卯冬解官三山归双溪自南而北路傍梅花经月不绝久欲作数语未就乙巳仲春书於凤山僧舍 |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发倘非真在田间孰知此趣因赋 | 寄题真相寺遥月堂仍简礼上人 |
闰月廿六日奉御香祈天竺观音於昭庆寺是日得霁 | 声声慢(寿吴宪·四月十三) |
咸淳戊辰余月下澣去郡归里因访菊岩龚先生用平舟杨公韵题蓬山堂泉石 | 二月二十七游仙洞次壁间韵 |
五月庚申梦人相指为马周且诵诗两句觉而足之 |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题上清诗因次韵三首 |
三月十四日送焘东下至龙爪滩过虞开国坟庵见壁间虞仲易观棋诗有天上人间元一气如何顷刻烂樵柯之句雁湖甚赏之因用韵反骚 |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
水调歌头(贺赵可父·七月初六) | 满庭芳(寿徐佑卿·七月初五) |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 水龙呤(寿太守·九月初一) |
朝中措(庆友人·八月十三) | 满江红(寿太守·四月三十) |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 | 满庭芳(寿字守·四月十四) |
水龙吟(寿吴尉·七月初一) |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
绍兴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时侍行自清江登舟经祖印江口趋行在所未几罢归还憩丰城之龙泽寺明年初夏归隐南山己巳岁予偶游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龙泽之梗概两寺相望盖五十里时先 | 十二月二十一日见雪於籍溪 |
杨尉见招朱推单令与焉月色甚佳 | 七月十八日与诸人集真于燕誉堂 |
三月晦和唐人韵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寐未到五更犹是春 | 矮斋杂咏二十首·月夜吟 |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倒 | 五年二月朔投晓到岩寺适值亡女忌日因而饭僧 |
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 | 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 |
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 | 正月二十四日早梦乞聪明於东坡 |
正月三日同莫干祝法游东西园 | 颜延年三月三日率尔成诗前诗重韵太率可笑 |
乙酉六月十九日应诏言事九月一日去国一首 | 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 |
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 |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 |
中秋楚东对月次曹提管韵 | 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寿宫命捕金银鱼 |
十二月二十四日问潭孔昭疾见庭下雨中花云木芙蓉也楚词云搴芙蓉兮木末言芙蓉水花不在木末也 | 阎先后朝议园牡丹一本四月始开予与李成季同往观阎求诗遂书绝句于其壁 |
乙卯七月十六日忽报罢任 | 百字令(寿虞守·正月十二) |
江晦叔邀游吴氏园约月余始能一往吴生某求留题遂书石上 | 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 |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别得下字 |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 |
成都施氏园海棠方盛时觅酒径醉二月九日 | 仆入月山介卿有诗见怀次韵答之 |
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 十月过昭觉庭梅萧然已动人意因作二十八字 |
和尹宗闵书记四月二日候客溪上潞守李献甫具饭有诗 |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
累年中秋无月今年凡数夕有之十五日尤佳 | 摸鱼儿(寿柴守,八月二十七日生,正是夫子绂麟之日) |
六月十四日大雨少顷月如昼 | 酹江月(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
飞乌与正老相值盖十月初见之梦兆云 | 十月十五日同黄大博出城 |
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顾林塘暗气清绝眉山程进儒谓予不可无诗因作此 | 仆尽半月之力仅得五诗而和仲落笔成十章俊哉予所甚畏也勉作二章答和仲三章述怀庶满其数云 |
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观急归作诗 |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 | 己巳正月十八九间雪复大作不止 |
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年复以是月是日从乡曲诸公再到岩下感今追昔因成十韵 |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 |
次韵朱饰之中秋玩月因以送之 | 十一月十九日瑞雪应时百寮入贺仆以病告翌日从驾陈寿宫马上口占 |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 三登乐(庆黄守·正月廿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