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wwf
目錄
No. 1
  wwf簡介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0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90多個國傢活躍着的網絡。1980年,wwf正式來到中國,1996年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此後陸續建立了長沙、成都、昆明、拉薩、西安、武漢、哈爾濱、上海八個辦公室;發展至今,共擁有70多名員工,開展了包括物種、森林、淡水、能源與氣候變化、環境教育和野生物貿易等多方面的工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今年6月,wwf全球年會在北京召開,wwf總部已將中國作為全球四個工作重點之一。
  致力於:
  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
  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推動降低污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
  官方網站:http://www.wwfchina.org
  wwf歷史
  六十年代的wwf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創始階段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朱安利?赫胥黎。他曾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任總幹事,也曾幫助建立了一個以科學研究為主的自然保護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60年,赫胥黎前往東非,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該地區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的顧問。在那裏,他被自己的所見所聞驚呆了。回到倫敦後,赫胥黎在《觀察傢》報上發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國公衆。他在文章裏指出,如果我們人類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壞動物棲息地,捕殺野生動物,那麽該地區的野生物種在20年內就會毀滅殆盡。
  赫胥黎的文章在英國引起了轟動,公衆們開始認識到自然保護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赫胥黎收到許多公衆的來信,其中包括一位名為維剋多?斯托蘭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創立一個國際組織來籌集保護自然的資金是多麽的需要。
  然而斯托蘭指出自己的身份不適合親自創辦這樣的組織。赫胥黎於是與英國自然保護組織總幹事鳥類學家馬剋斯?科爾森取得聯繫,並一起積極為此開始努力。
  1961年春天,尼科爾森召集了一批科學家和公共關係專傢。這些人都十分贊同成立斯托蘭所建議的那樣的基金會。這些人决定將新的基金會設立在中立國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在此之前將其總部遷到瑞士日內瓦湖北岸莫爾日的一個小鎮。由於新成立的基金會計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攜手合作,因此便與其共居在這座小鎮上。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這個初出茅廬的組織十分歡迎。在雙方合作協議書上這樣寫到:"我們將共同努力,去喚起公衆的意識,讓世界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
  在這個時候,大熊貓"熙熙"也來到英國的倫敦動物園訪問。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組織標志可以剋服所有語言上的障礙。於是他們一致贊同將大熊貓動人的形象作為該組織的象徵。從此,可愛的大熊貓便成為全球自然保護運動的一個偶像標志。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61年9月11日正式作為慈善團體登記註册,從此一場為拯救地球的集資活動開始了。這些創始人認為,組織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個國傢設立分支機構。於是該組織展開了國傢計劃項目,在各國所籌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轉交給瑞士莫爾日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此來開展國際間的項目活動,其餘的則歸各國分支機構支配。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一直於已存在的民間環保團體合作,憑據最新的科學知識來提供援助活動,這一政策是該基金會始終堅持執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批捐助對象包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即如今的國際鳥類組織、國際水禽研究所,以及國際青年研究和保護自然聯合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個國傢計劃於1961年11月23日在英國建立,愛丁堡公爵擔任主席。12月1日,美國也繼而成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國傢機構,緊接着是瑞士。
  從那以後,世界自然基金會不斷成長,國傢計劃也被國際組織所代替。如今世界自然基金會擁有28個這樣的國傢團體。每一個國傢組織都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對各自的組織機構和捐款人負責。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國際總部工作人員和委員會也是來自各國分支機構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世界各國還沒有許多項目辦事處和代表機構。
  在起初的三年裏,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各種生態保護項目籌集並捐助了大約一百九十萬美元,其中大多數是由個人捐贈的。例如,在英國《每日鏡報》上登載的一篇關於這個組織的文章,使得英國公衆在一個星期內就捐款達6萬英鎊。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諸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組織這樣的國際性組織捐贈資金的數目都比較大、它同時也資助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開展的一些活動。如今,世界自然基金會仍在支持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生態保護工程,並幫助厄瓜多爾政府建立了加拉帕戈斯國傢公園,以控製新的物種對島上原有物種的侵害,同時建立了研究、訓練和教育計劃。而今,加拉帕戈斯群島可以作為生態旅遊與科研、保護和諧發展的一個典型例子。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多數資助項目都比較小。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印度阿薩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區的佩濟先生資助131美元,以保證其能夠前往卡奇沼澤地區去調查印度野驢的現有數目。佩濟找到了870衹。到1975年,這種野驢的數目降到了400衹,並面臨着滅絶的危險。於是一場營救計劃展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該地區設立了野驢保護區,到八十年代中期,野驢的數目已超過2000衹。
  世界自然基金會早期還為肯尼亞馬薩馬拉禁獵區提供了一個推土機和旋轉割草機;資助哥斯達黎加對白蝴蝶猴的調查;幫助國際鳥類組織韓國分會主席金教授參加在紐約的國際會議和在西雅圖舉行的世界國傢公園大會。
  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西班牙政府聯手購買了瓜達爾基維爾河三角洲的沼澤地帶,並建立了科托多納納國傢公園。這片重要的濕地是西班牙帝鷹和山貓最後一片生存地,如今它正受到當地增加農業生産和旅遊業計劃的威脅。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然支持着這片濕地的保護,並強烈反對給沼澤地進行排水,用來灌溉海岸農田和擴大旅遊設施的建議。
  七十年代的wwf
  從創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就認識到人們為該組織捐款因為他們想為自然保護直接做些貢獻。人們不希望自己的捐款被用在機構管理上。
  1970年,荷蘭伯恩哈特王子,後來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的主席,為該組織建立了一個牢固而獨立的經濟基礎。世界自然基金會設立了1000萬美元的基金,被稱為"1001:自然信用基金"。為此一千零一個人每人捐款1萬美元。從此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便可以用這個款項的利息作為機構管理的開支。
  因此當197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印度政府開展拯救老虎計劃時,公衆得到保證他們的捐款將直接被用來拯救這種被看作神聖但卻面臨滅絶的老虎。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為此建立了實施六年老虎保護計劃的專門機構,並設立九個老虎保護區。隨後印度又增加了六個保護區,尼泊爾增加了三個,孟加拉國一個。
  兩年後,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了保護熱帶雨林的活動。該組織籌集資金並幫助中非、西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幾十個熱帶雨林建立起國傢公園或自然保護區。
  自那以後,森林保護便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個重要主題。目前該組織的森林保護計劃支持着全世界幾百個森林地區,不僅包括熱帶雨林,而且包括許多溫帶森林。
  七十年代是一段令人興奮和激情涌動的時期。1976年,另一項遠見卓識的"海洋必須活着"的保護海洋計劃展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為鯨魚、海豚、海豹這些海洋動物設立了海洋保護區,並看護海龜的繁殖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又開展了"拯救犀牛"的運動,他們很快籌集了一百多萬美元的款項來對付犀牛偷獵活動。
  與此同時,由於認識到動植物以及諸如象牙、犀牛角的買賣活動使動植物面臨滅絶的危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創建了一個控製野生動物交易的機構。這個名為traffic(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組織是於1976年在英國首先設立的。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幫助下,traffic已發展成為跨越五大洲,擁有15個分支機構的網絡團體。它在說服各國政府保護物種,加強控製野生動植物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所有這些活動都意味着世界自然基金會已遠遠地超出莫爾日的小鎮,而該組也迫切需要新的辦公地點。1979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捐助者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了一處現代化的辦公樓,它位於日內瓦和絡桑中間地帶,日內瓦湖畔的格朗。
  八十年代的wwf
  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從一個關心瀕危動物和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生態團體發展成為一個關註所有自然保護問題的世界性組織。也許在這些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將發展與保護聯繫以來的需要。
  八十年代初,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表了《世界自然保護戰略》。這項由聯合國秘書長簽署的戰略在世界34個國傢的首都同時展開。它意味着人類走嚮自然保護的新步驟,並顯示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從這一戰略的開始,50多個國傢已經製定出各自的國傢戰略。一個通俗的版本《如何拯救我們的世界》也已用多種語言發表出來。
  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然繼續鞏固其支持者的基礎。1981年,當愛丁堡公爵代替約翰?勞通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主席時,該組織已在世界各地擁有一百萬長期支持者。1983年,隨着自然保護郵票收集活動的展開,捐款數額迅速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130多個國傢的郵政機構共同選擇,並將一些瀕臨滅絶動物的圖案印製在郵票上,這一活動目前已成功地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籌集到一千萬美元的款項。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它原有的名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已無法再反映該組織的活動範圍。於是該組織將名稱改為現在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表示其活動範圍的擴大。然而,衹有美國和加拿大的分支機構仍然沿用舊名。
  作為該組織25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會邀請了世界五大宗教的領袖來到意大利的歷史名城阿西西進行為期兩天的聚首。之後,宗教領袖們宣佈自然保護是他們各自信仰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這導致了一個國際保護網絡的建立,如今它已包括七個宗教在內。通過這一網絡,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宗教團體一起去實現共同的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作為一個各國政府願意與之合作的民間團體的形象表明,這個組織在為政府各項政策的製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響和力量恰當分寸。1985年,該組織促使國際社會延緩捕鯨行動。目前,它正在爭取在南極洲為鯨魚建立一個海洋保護區域。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各國政府的和善關係使其能夠開展"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許多國傢的債務款項被轉而用來作為該國自然保護活動的資金。這種"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已在許多國傢進行,其中包括厄瓜多爾、菲律賓、波蘭、贊比亞。
  九十年代的wwf
  從九十年代開始,世界自然基金會重新製定了其戰略計劃。擴大之後的戰略重申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保護的主題,並將組織的工作歸劃為三個獨立的部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促進對自然資源和持續發展利用的觀念、以及減少浪費行消費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戰略還將減少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主導化,以增加與當地居民的合作。
  隨後的幾年裏,通過《世界自然保護戰略》開展以來的經驗所得,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再次攜手發表了《關心我們的地球--持續生存戰略》。全球60多個國傢共同參與了這一戰略。《關心我們的地球》中列出132個行動計劃,提供給所有的社會階層和政治地位的人們,促使人們參與保護和改善各自的環境,同時業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保證地球環境健康發展的一嚮重要措施便是減少對礦物燃料的消費。這將減少空氣污染和酸雨對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破壞,並減慢世界氣候變化的速度。世界自然基金會努力使各國政府和人們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勸說其將污染活動減少到最低限度。
  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兩種方式與各國政府合作--作為協作者和遊說者。例如,它與馬達加斯加政府合作製定出該國小學環境教學計劃;與中國林業部合作開展保護大熊貓的計劃。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功地開展了限製象牙交易的國際活動。1992年,它與其他組織共同促使各國政府在巴西裏約熱對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了生物多樣化和氣候公約。
  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時還與其他各民間環保團體保持着聯繫。它尤其重視與當地居民合作,解决各地迫切的自然保護問題。現在該組織越來越多的活動涉及到農村地區,並幫助當地人們解决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的難題,同時為其提供經濟收益。
  在贊比亞卡富埃平原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當地政府成功地解决了發展和保護之間的關係。當地居民接受訓練成為保護野生沼澤羚羊的一支力量,他們看護並報告這種不斷銳減的羚羊的數量,由於當地居民保護措施得力,羚羊的數目如今不斷增多,並可以通過捕獵淘汰一些弱者。通過嚮打獵愛好者收取的費用又重新用於社區發展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上。
  世界自然基金會始終認識到共同合作的重要,無論是與政府還是其他環保團體、當地社區或成百萬計的人們,他們在經費和道義上的支持使得世界自然基金會能夠成功地在全世界開展自然保護活動。
  個人捐款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每年個人捐款占其經費總數的60%。
  如果你也關心我們地球的命運,關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動物和植物。那就加入到保護大自然的行列中吧!
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 )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前身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瑞士。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由27個國傢級會員、21個項目辦公室及5個附屬會員組織組成的一個全球性網絡在北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及非洲開展工作。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0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90多個國傢活躍着的網絡。
  致力於:
  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
  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推動降低污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
  wwf自1980年以來已同國際及地方各級政府和其他國際性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1980年,wwf正式來到中國,1996年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此後陸續建立了長沙、成都、昆明、拉薩、西安、武漢、哈爾濱、上海八個辦公室;發展至今,共擁有70多名員工,開展了包括物種、森林、淡水、能源與氣候變化、環境教育和野生物貿易等多方面的工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今年6月,wwf全球年會在北京召開,wwf總部已將中國作為全球四個工作重點之一。
  官方網站:http://www.wwfchina.org
  wwf簡介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2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100多個國傢活躍着的網絡。 wwf在中國的工作始於1980年的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是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辦事處,此後陸續在全國八個城市建立了辦公室。發展至今,共擁有80多名員工,項目領域也由大熊貓保護擴大到物種保護、淡水和海洋生態係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教育、氣候變化與能源、野生物貿易、科學發展與國際政策等領域。 自從1996年成立北京辦事處以來,wwf共資助開展了100多個重大項目,投入總額超過3億元人民幣。 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為此他們致力於: 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 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推動降低污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
  wwf歷史
  六十年代的wwf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創始階段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朱安利·赫胥黎。他曾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任總幹事,也曾幫助建立了一個以科學研究為主的自然保護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60年,赫胥黎前往東非,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該地區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的顧問。在那裏,他被自己的所見所聞驚呆了。回到倫敦後,赫胥黎在《觀察傢》報上發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國公衆。他在文章裏指出,如果我們人類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壞動物棲息地,捕殺野生動物,那麽該地區的野生物種在20年內就會毀滅殆盡。
  赫胥黎的文章在英國引起了轟動,公衆們開始認識到自然保護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赫胥黎收到許多公衆的來信,其中包括一位名為維剋多·斯托蘭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創立一個國際組織來籌集保護自然的資金是多麽的需要。
  然而斯托蘭指出自己的身份不適合親自創辦這樣的組織。赫胥黎於是與英國自然保護組織總幹事鳥類學家馬剋斯·科爾森取得聯繫,並一起積極為此開始努力。
  1961年春天,尼科爾森召集了一批科學家和公共關係專傢。這些人都十分贊同成立斯托蘭所建議的那樣的基金會。這些人决定將新的基金會設立在中立國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在此之前將其總部遷到瑞士日內瓦湖北岸莫爾日的一個小鎮。由於新成立的基金會計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攜手合作,因此便與其共居在這座小鎮上。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這個初出茅廬的組織十分歡迎。在雙方合作協議書上這樣寫到:"我們將共同努力,去喚起公衆的意識,讓世界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
  在這個時候,大熊貓"熙熙"也來到英國的倫敦動物園訪問。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組織標志可以剋服所有語言上的障礙。於是他們一致贊同將大熊貓動人的形象作為該組織的象徵。從此,可愛的大熊貓便成為全球自然保護運動的一個偶像標志。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61年9月11日正式作為慈善團體登記註册,從此一場為拯救地球的集資活動開始了。這些創始人認為,組織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個國傢設立分支機構。於是該組織展開了國傢計劃項目,在各國所籌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轉交給瑞士莫爾日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此來開展國際間的項目活動,其餘的則歸各國分支機構支配。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一直於已存在的民間環保團體合作,憑據最新的科學知識來提供援助活動,這一政策是該基金會始終堅持執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批捐助對象包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即如今的國際鳥類組織、國際水禽研究所,以及國際青年研究和保護自然聯合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個國傢計劃於1961年11月23日在英國建立,愛丁堡公爵擔任主席。12月1日,美國也繼而成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國傢機構,緊接着是瑞士。
  從那以後,世界自然基金會不斷成長,國傢計劃也被國際組織所代替。如今世界自然基金會擁有28個這樣的國傢團體。每一個國傢組織都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對各自的組織機構和捐款人負責。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國際總部工作人員和委員會也是來自各國分支機構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世界各國還沒有許多項目辦事處和代表機構。
  在起初的三年裏,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各種生態保護項目籌集並捐助了大約一百九十萬美元,其中大多數是由個人捐贈的。例如,在英國《每日鏡報》上登載的一篇關於這個組織的文章,使得英國公衆在一個星期內就捐款達6萬英鎊。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諸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組織這樣的國際性組織捐贈資金的數目都比較大、它同時也資助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開展的一些活動。如今,世界自然基金會仍在支持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生態保護工程,並幫助厄瓜多爾政府建立了加拉帕戈斯國傢公園,以控製新的物種對島上原有物種的侵害,同時建立了研究、訓練和教育計劃。而今,加拉帕戈斯群島可以作為生態旅遊與科研、保護和諧發展的一個典型例子。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多數資助項目都比較小。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印度阿薩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區的佩濟先生資助131美元,以保證其能夠前往卡奇沼澤地區去調查印度野驢的現有數目。佩濟找到了870衹。到1975年,這種野驢的數目降到了400衹,並面臨着滅絶的危險。於是一場營救計劃展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該地區設立了野驢保護區,到八十年代中期,野驢的數目已超過2000衹。
  世界自然基金會早期還為肯尼亞馬薩馬拉禁獵區提供了一個推土機和旋轉割草機;資助哥斯達黎加對白蝴蝶猴的調查;幫助國際鳥類組織韓國分會主席金教授參加在紐約的國際會議和在西雅圖舉行的世界國傢公園大會。
  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西班牙政府聯手購買了瓜達爾基維爾河三角洲的沼澤地帶,並建立了科托多納納國傢公園。這片重要的濕地是西班牙帝鷹和山貓最後一片生存地,如今它正受到當地增加農業生産和旅遊業計劃的威脅。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然支持着這片濕地的保護,並強烈反對給沼澤地進行排水,用來灌溉海岸農田和擴大旅遊設施的建議。
  七十年代的wwf
  從創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就認識到人們為該組織捐款因為他們想為自然保護直接做些貢獻。人們不希望自己的捐款被用在機構管理上。
  1970年,荷蘭伯恩哈特王子,後來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的主席,為該組織建立了一個牢固而獨立的經濟基礎。世界自然基金會設立了1000萬美元的基金,被稱為"1001:自然信用基金"。為此一千零一個人每人捐款1萬美元。從此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便可以用這個款項的利息作為機構管理的開支。
  因此當197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印度政府開展拯救老虎計劃時,公衆得到保證他們的捐款將直接被用來拯救這種被看作神聖但卻面臨滅絶的老虎。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為此建立了實施六年老虎保護計劃的專門機構,並設立九個老虎保護區。隨後印度又增加了六個保護區,尼泊爾增加了三個,孟加拉國一個。
  兩年後,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了保護熱帶雨林的活動。該組織籌集資金並幫助中非、西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幾十個熱帶雨林建立起國傢公園或自然保護區。
  自那以後,森林保護便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個重要主題。目前該組織的森林保護計劃支持着全世界幾百個森林地區,不僅包括熱帶雨林,而且包括許多溫帶森林。
  七十年代是一段令人興奮和激情涌動的時期。1976年,另一項遠見卓識的"海洋必須活着"的保護海洋計劃展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為鯨魚、海豚、海豹這些海洋動物設立了海洋保護區,並看護海龜的繁殖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又開展了"拯救犀牛"的運動,他們很快籌集了一百多萬美元的款項來對付犀牛偷獵活動。
  與此同時,由於認識到動植物以及諸如象牙、犀牛角的買賣活動使動植物面臨滅絶的危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創建了一個控製野生動物交易的機構。這個名為TRAFFIC(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組織是於1976年在英國首先設立的。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幫助下,TRAFFIC已發展成為跨越五大洲,擁有15個分支機構的網絡團體。它在說服各國政府保護物種,加強控製野生動植物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所有這些活動都意味着世界自然基金會已遠遠地超出莫爾日的小鎮,而該組也迫切需要新的辦公地點。1979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捐助者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了一處現代化的辦公樓,它位於日內瓦和絡桑中間地帶,日內瓦湖畔的格朗。
  八十年代的wwf
  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從一個關心瀕危動物和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生態團體發展成為一個關註所有自然保護問題的世界性組織。也許在這些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將發展與保護聯繫以來的需要。
  八十年代初,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表了《世界自然保護戰略》。這項由聯合國秘書長簽署的戰略在世界34個國傢的首都同時展開。它意味着人類走嚮自然保護的新步驟,並顯示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從這一戰略的開始,50多個國傢已經製定出各自的國傢戰略。一個通俗的版本《如何拯救我們的世界》也已用多種語言發表出來。
  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然繼續鞏固其支持者的基礎。1981年,當愛丁堡公爵代替約翰·勞通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主席時,該組織已在世界各地擁有一百萬長期支持者。1983年,隨着自然保護郵票收集活動的展開,捐款數額迅速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130多個國傢的郵政機構共同選擇,並將一些瀕臨滅絶動物的圖案印製在郵票上,這一活動目前已成功地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籌集到一千萬美元的款項。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它原有的名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已無法再反映該組織的活動範圍。於是該組織將名稱改為現在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表示其活動範圍的擴大。然而,衹有美國和加拿大的分支機構仍然沿用舊名。
  作為該組織25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會邀請了世界五大宗教的領袖來到意大利的歷史名城阿西西進行為期兩天的聚首。之後,宗教領袖們宣佈自然保護是他們各自信仰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這導致了一個國際保護網絡的建立,如今它已包括七個宗教在內。通過這一網絡,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宗教團體一起去實現共同的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作為一個各國政府願意與之合作的民間團體的形象表明,這個組織在為政府各項政策的製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響和力量恰當分寸。1985年,該組織促使國際社會延緩捕鯨行動。目前,它正在爭取在南極洲為鯨魚建立一個海洋保護區域。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各國政府的和善關係使其能夠開展"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許多國傢的債務款項被轉而用來作為該國自然保護活動的資金。這種"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已在許多國傢進行,其中包括厄瓜多爾、菲律賓、波蘭、贊比亞。
  九十年代的wwf
  從九十年代開始,世界自然基金會重新製定了其戰略計劃。擴大之後的戰略重申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保護的主題,並將組織的工作歸劃為三個獨立的部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促進對自然資源和持續發展利用的觀念、以及減少浪費行消費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戰略還將減少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主導化,以增加與當地居民的合作。
  隨後的幾年裏,通過《世界自然保護戰略》開展以來的經驗所得,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再次攜手發表了《關心我們的地球--持續生存戰略》。全球60多個國傢共同參與了這一戰略。《關心我們的地球》中列出132個行動計劃,提供給所有的社會階層和政治地位的人們,促使人們參與保護和改善各自的環境,同時業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保證地球環境健康發展的一嚮重要措施便是減少對礦物燃料的消費。這將減少空氣污染和酸雨對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破壞,並減慢世界氣候變化的速度。世界自然基金會努力使各國政府和人們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勸說其將污染活動減少到最低限度。
  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兩種方式與各國政府合作--作為協作者和遊說者。例如,它與馬達加斯加政府合作製定出該國小學環境教學計劃;與中國林業部合作開展保護大熊貓的計劃。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功地開展了限製象牙交易的國際活動。1992年,它與其他組織共同促使各國政府在巴西裏約熱對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了生物多樣化和氣候公約。
  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時還與其他各民間環保團體保持着聯繫。它尤其重視與當地居民合作,解决各地迫切的自然保護問題。現在該組織越來越多的活動涉及到農村地區,並幫助當地人們解决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的難題,同時為其提供經濟收益。
  在贊比亞卡富埃平原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當地政府成功地解决了發展和保護之間的關係。當地居民接受訓練成為保護野生沼澤羚羊的一支力量,他們看護並報告這種不斷銳減的羚羊的數量,由於當地居民保護措施得力,羚羊的數目如今不斷增多,並可以通過捕獵淘汰一些弱者。通過嚮打獵愛好者收取的費用又重新用於社區發展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上。
  世界自然基金會始終認識到共同合作的重要,無論是與政府還是其他環保團體、當地社區或成百萬計的人們,他們在經費和道義上的支持使得世界自然基金會能夠成功地在全世界開展自然保護活動。
  個人捐款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每年個人捐款占其經費總數的60%。
  如果你也關心我們地球的命運,關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動物和植物。那就加入到保護大自然的行列中吧!
  wwf 世界摔跤聯盟世界摔跤聯盟
  wwf(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世界摔角聯盟其前身是wwf(World Wide Wrestling Federation),由現在wwf的老闆Vince MaMchon的父親Vincent McMahon Sr.於60年代建立。現改名為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以前的wwf與現在的WWE風格絶然不同,40年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80年代以前,wwf是一種和拳擊一樣很嚴肅的比賽,在八十年代最著名的賽事,就是Hogan(哈根,曾參與美國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護灘使者”的演出,此劇曾在中國播出)打敗前奧林匹剋冠軍Iron Shiek獲得冠軍。Hogan保持冠軍腰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於他的影響,wwf逐漸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體育節目之一。
  1982年,Vincent McMahon從他父親手裏買下wwf,之後wwf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wwf是一種表演性質很強的比賽,有很多不同的角色,當然就有生旦淨末醜之分,象Rock、StongCold是很受歡迎的英雄人物,而HHH、Kurt Angle就是反面人物,但這些角色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時候英雄人物會轉為反面人物,反面人物也可以轉為英雄人物。但正是因為其比電視劇還要跌宕起伏的劇情和連場血戰,使wwf越來越受歡迎,世界各地都開始轉播它的比賽,現在每星期wwf有近5億的觀衆。
  wwf目前有Raw、Smackdown、Sunday Night Heat和House Show幾個節目(wwf的節目經常進行調整,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為準)。除此之外wwf每個月還有定期舉行的特別比賽——PPV(PAY-PER-VIEW),PAY-PER-VIEW的意思是電視臺每次播出PPV節目都要購買它的播出權,也即如果想轉播一年12個PPV的話那每次都要跟wwf購買播出權,因為每個PPV的價格都是不同的,最受歡迎的PPV——3月的WrestleMania每次播出權都高得令人咋舌!一年12個月一共12個不同的PPV,它們分別是1月的Royal Rumble,2月的No Way Out,3月的WrestleMania,4月的Backlash,5月的Judgement Day,6月的King of the Ring,7月的SummerSlam,8月的Unforgiven,9月的No Mercy,10月的Survivor Series,11月的Armageddon,12月的Miscellanous(wwf的PPV節目有時會進行調整,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為準),如果想瞭解更多有關PPV的情況可看wwf PPV和wwf特別節目——PPV介紹。wwf現在有很多摔角選手,但衹有少數能經常出賽,這主要看選手的實力和人氣以及wwf的劇情安排。比賽場地是采取巡回演出的方式,哪裏的觀衆多就到哪裏去比賽,而每月一次的wwf特別節目——PPV(PAY-PER-VIEW)也是采用這種方式。2002年3月wwf在亞洲3個城市舉行了巡回比賽,分別是日本東京、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所到之處都在當地引起轟動,2003年底,WWE登錄廣州。
  目前與wwf競爭的摔角節目主要有WCW——World Champion Wrestling世界摔角錦標賽和ECW——Extreme Champion Wrestling極端摔角錦標賽,但從實力和受歡迎的程度來講還是wwf最好,現在WCW、ECW都已經被wwf收購,可以說wwf現在已經登上世界運動娛樂的最高峰。
相關詞
體育wwe摔交摔角英語theRock濕地
緑聯社氣候地球環保全球布洛剋美國職業摔跤來斯納
傑夫哈迪馬特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