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近確定發現了一個遠古水生爬行動物的新物種,它們生活在地球上恐竜存在的年代。
這種動物被命名為umoonasaurus(永生竜)大約生活在1.15億年前的澳大利亞的海岸水域裏。那時,澳洲大陸要比現在更靠近南極洲。
蛇頸竜是一種龐大的水生的爬行動物,它有着健壯結實的身體,短尾巴以及像漿一樣的四肢,有的還有着細長的脖子,另外一些則比較短。
這種叫做umoonasaurus新物種區別於蛇頸竜的主要特徵是它有着高而細的頭冠,以及在尾巴末梢有許多融合在一起的椎骨,這些骨頭被認為是用來支撐一條細小的尾鰭。
這個新發現物種的詳細信息將被刊登在即將出版的英國皇傢學會的《生物書簡》當中。
"侏羅紀時代的虎鯨"
這種叫做umoonasaurus的爬行動物屬於最高等的水生食肉動物rhomaleosaurids的一個種群。領導這項研究的澳大利亞博物館阿德萊德大學的本傑明·科爾說:"它相當於就是侏羅紀時代的虎鯨(生活在現代的一種兇猛的食肉鯨)。"
不像其他的水生食肉動物,umoonasaurus有着大大的腦袋,短粗的脖子,而且相對的比較大,它能長到大約2.5米,小小的腦袋長在細細的像柄一樣的脖子上面。
umoonasaurus這種爬行動物比蛇頸竜活得更長,它生活在恐竜存在的時期,也就是在地球上最著名的物種大滅絶之前。
雖然,現在的澳大利亞並不是很冷,但從它的許多地質史可以看出,它曾是南極大陸的一部分。衹是大約在5000萬年前纔與南極大陸分離飄嚮了北方。當umoonasaurus生活在白堊紀時期時,澳大利亞大陸處在南緯70度的地方。
umoonasaurus能夠在冰冷的海水裏生活,使得它成為為數不多的生活在高緯度的蛇頸竜物種。研究人員猜測,這些海生動物可能已經進化了一種方式來應付寒冷的溫度。
科爾和他的研究小組認為,這種動物是一種和哺乳動物一樣的溫血動物,能夠控製它們的核心體溫,或者它們像現代鯨一樣隨着季節的變化進行遷徙。
opallionectes
據路透社7月26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現發現了兩種新的遠古水生爬行動物,它們生活於1.15億年前澳大利亞內地水域,其外形與神秘的尼斯湖水怪頗為相似。
26日,阿德萊德大學古生物學家本傑明·基爾表示,這兩種遠古種類分別被命名為"umoonasaurus"和"opallionectes",屬於蛇頸竜物種。
其中umoonasaurus被稱為侏羅紀的"殺手鯨"。
基爾帶領的研究小組對澳洲南部庫伯佩迪鎮發現的30具骨骼化石進行了研究分析,稱這些長脖頸的水生爬行動物曾生活在澳洲中部內陸水域淺水區。umoonasaurus體長2.4米,頭部長着冠狀突起,長着長頸短尾,頭部很小;opallionectes體長6米,長着主要用來捕食小魚和魷魚的針狀牙齒。
儘管這兩種水生大型動物早已滅絶,但是它們的外形特徵卻與尼斯湖水怪頗為相似。尼斯湖水怪也是淡水大型動物,據目擊者稱它也長着長長的脖頸。有關尼斯湖水怪的傳聞來自蘇格蘭大型淡水尼斯湖,數十年來,尼斯湖水怪在人們心中一直被披着神秘的面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