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也就是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數碼單反相機,它的感光器件是ccd或cmos.
單反數碼相機就是指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即digital數碼、single單獨、lens鏡頭、reflex反光的英文縮寫dslr。市場中的代表機型常見於尼康、佳能、賓得、富士等。此類相機一般體積較大,比較重。
對數碼相機來說,數碼單反比起普通數碼相機,具有尺寸更大的感光器件,因此在色彩和亮度的表現上會更為出色.
在拍攝時由於拍攝者所看到的景象就是通過鏡頭捕捉到的景象,所以單反相機的所見與所得基本上是一致的.
參考“單反”詞條。
補遺:
dslr者,英文全稱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數碼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是也。很多人衹知道dc(digital camera),卻不知道dc的重要分支——dslr。
在平時總會遇到抵觸dslr的人,這部分大概分為三種:一種是從來沒聽說過dslr的人;一種是雖然聽說過,而沒有親自體驗過的人;一種是明知道dslr的好處,卻認為它是過於專業的“高端産品”的人。這些人中的一些人難免會以酸葡萄心理看待dslr,擺出一大堆dslr的弱點來說服自己和旁人,試圖讓自己和人們相信小型相機更好。
dslr在過去確實是“專業”與“奢侈”的標志,用戶群很小。然而,近年來隨着各品牌dslr的不斷降價,入門級dslr早已經走下神壇,並且日益嚮小型化、平民化發展,它的流行是必然趨勢。
幫助大傢認清dslr的本來面目,改變以往人們對於dslr“非我族類”的對立認識,掃清消費者對於此類相機擔憂和顧慮,是本文的目的。
dslr並非都是高端産品
2006年是dslr戰爭全面爆發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索尼、三星、鬆下三大傳統傢電廠傢集體進軍dslr市場,而像奧林巴斯、尼康、賓得這樣的傳統廠傢也拿出了各自最新的低價産品加以應對,一方面加劇了産品競爭,另一方面也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並將入門級dslr的價格進一步降至冰點。儘管高端dslr産品有動輒數萬元的,但目前6000元以下帶鏡頭的入門級dslr套機以及5000元以下的單機身比比皆是,這個價位已經算不上什麽高端産品了。
這一價位已經直逼高端消費級數碼相機的防綫。可以說,由於dslr與高端消費級相機的價格區隔已經很不明顯,將直接動搖一部分原本打算購買消費級相機的消費者的選擇。儘管dslr比高端消費級相機的體形稍大些,但是dslr的操控與成像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加上可以根據需要更換不同鏡頭,這些優勢構成了dslr絶對的誘惑。而消費者選擇最多的2000~3000元的消費級相機,儘管其成像品質也可圈可點,但與dslr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dslr五大致命誘惑
1. 成像質量優秀是很多消費者青睞dslr的第一理由。
因為dslr中感光器的面積遠大於消費級相機中感光器的面積,所以像素密度相對大大降低,因此在寬容度、解像力和高感光度下的表現遠遠超越消費級相機。感光器的尺寸也是消費級相機在銷售中最不願意涉及的因素,廠商每每都會以高像素等其他指標分散用戶的註意力。實際上,感光器的尺寸指標對成像的影響,重要程度遠在像素數量之上。消費級相機的感光器尺寸最大不過是1/1.7英寸,而單反的感光器面積則大多是aps-c規格(23.7mm×15.6mm)直到與135底片一樣大小的全幅面尺寸(36mm×24mm)。
2. dslr的快門是純機械快門或電子控製的機械快門,快門時滯極短,按下快門後能立即成像,是抓拍利器。
dslr的開機速度衹有幾百毫秒,連拍速度也很快。而消費級相機則是純電子快門,存在嚴重的快門時滯問題,這一弱點堪稱消費級相機的軟肋,因此它拍靜物尚可,但不適合抓拍運動物體——你所得成像,往往不是你按下快門時的那個動作。
3. 單反相機的取景是通過鏡頭取景,看上去很亮堂,而且你所看到的畫面,就是你將要拍到的,通透的光綫使對焦時更容易觀察。
而消費級相機是通過感光器與lcd取景,在亮度和色彩的觀察方面均與實際存在一定的誤差,不易察覺,在暗處更會看不清畫面。消費級相機上即便有光學取景器,其光路也不是從鏡頭中穿過,因此同樣存在視差。
4.dslr的鏡頭可以根據拍攝主題來確定使用何種鏡頭,可以更換。而消費級相機的鏡頭無法更換,並且鏡頭質量比dslr的鏡頭要差得多。
5.dslr擁有大量的手動功能。
dslr可以方便地進行手動變焦、手動設定拍攝參數等等,可以進行一些特殊的拍攝(如用b門拍焰火)。而很多消費級相機都是自動的(特別是卡片機),多數相機沒有手動變焦環,要靠馬達自動變焦,因為變焦和對焦的速度慢,會喪失很多拍攝良機。很多人認為自動比手動好,實在是一個誤區,衹有自動功能而沒有手動功能的相機往往是低端相機,因為自動的精確性和速度,遠遠達不到手動那麽高。
你真的需要一臺dslr嗎?
如果你衹是用相機來拍拍風景和“到此一遊”紀念照,以及記錄家庭娛樂,確實沒有必要購買單反。dslr雖好,但因為價格和重量的原因,並非適用於每個人。另外,即使擁有dslr,也並不意味着從此即可拍出好照片。由於dslr的功能更強大,需要學習更多的攝影知識才能應用好。如果常年都用auto擋,那樣dslr的優勢就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如果你屬於以下幾種情況,那麽你真的需要一臺dslr。
1. 如果你對畫質具有很高的要求,請選擇dslr。
相比之下,消費級相機會讓你失望的。最簡單的例子是,dslr的淺景深效果(虛化背景),是消費級相機望塵莫及的。
2. 如果你經常拍人像,請選擇dslr。
消費級相機拍人像時成像儘管也很清晰,但我們必須糾正一個認識:好的照片是主體清晰,焦外模糊,而不是全部清晰。
3. 如果你對抓拍有特殊的需求,需要更快的反應速度,請選擇dslr。
假如你使用消費級相機從事運動場景抓拍,由於快門時滯的影響,你會很難抓到你想要的那一瞬間,你抓到的盡是你不需要的動作。這一結果將直接導致你對“抓拍”這一攝影方式失去信心,而衹會拍靜止的東西。
還有一點是想接觸單反的朋友應該瞭解的,
dslr菜鳥最關註的三類名詞
1.焦段
常常聽人問到dslr相機的鏡頭“是幾倍的”,請註意,這是極端外行的問法。數碼相機誕生時,由於鏡頭焦距小得可憐,為了與傳統135鏡頭的焦距區別開來,所以采用了衹說變焦倍數而不說實際焦距的做法,這樣會讓人忘掉小小的焦距和小小的感光面積,這其實是一種轉移註意力的障眼法。但dslr使用的是135相機的鏡頭,它通常是以實際焦距為指標,比如17-85mm,就表示這支鏡頭的變焦範圍是17mm~85mm。如果硬要問鏡頭是幾倍的,那麽這支鏡頭是5倍變焦。這樣換算很不科學的道理在於,由於dslr是可以更換鏡頭的,如果換上70-200鏡頭,那麽變焦倍數還不到3倍,但是基數卻是從70mm開始,其實要比前面那支5倍變焦的鏡頭看得更遠。即使是消費級相機,光學變焦倍數帶來的最終結果也是與起始基數有關,並非所有相同倍數的視野一樣,因此消費級相機的倍數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2.原廠鏡頭與副廠鏡頭
像佳能、尼康、賓得等生産dslr機身的相機廠商,為了對應自傢dslr係統所出産的鏡頭,就稱為 原廠鏡頭 。而一些專業的鏡頭廠商則提供了其他不同廠牌相機接口的鏡頭,從而那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如適馬(sigma)、騰竜(tamron)、圖麗(tokina)等廠商生産的佳能、尼康、賓得等接口的鏡頭,俗稱副廠鏡頭 。當然,以副廠來稱呼這些專業的鏡頭廠商似有不妥,因為這些專業鏡頭廠商所生産的很多鏡頭,品質是不輸給原廠鏡頭的,價格卻比原廠鏡頭少很多,成為很多在經濟上不寬裕的攝影愛好者的首選追求。
3.焦距轉換率
目前主流的dslr中感光器的尺寸儘管比消費級相機所使用的大了不少,但仍未達到135膠片的規格(除非是全畫幅相機),所以裝上135相機的鏡頭時,拍出來的影像範圍會跟135相機不同,通常必須乘上1.5倍(尼康産品)或1.6倍(佳能産品)。例如,當尼康dslr裝上一支50mm的鏡頭時,其視角就相當於50mm×1.5=75mm焦距時的視角。但僅僅是視角相當,某一焦距的光學特性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即使是消費級相機在宣傳中號稱的“相當於135相機的××mm~××mm”,也僅僅指視角相當,光學效果則無法“相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