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優二零二,國傢審定種植農作物品種,經第二屆國傢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告。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7007
品種名稱:d優202
選育單位: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d62a×蜀恢202
省級審定情況:2004年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5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安徽省、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7年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係雜交水稻。在長江上遊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5.0天,比對照Ⅱ優838遲熟1.4天。株型緊湊,葉片挺直,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6.2萬穗,株高115.1釐米,穗長25.8釐米,每穗總粒數158.4粒,結實率80.3%,千粒重29.6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7.5級,穗瘟損失率最高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7.9%,長寬比3.0,堊白粒率30%,堊白度3.8%,膠稠度51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1%,達到國傢《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産量表現:2005年參加長江上遊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産588.77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2.80%(極顯著);2006年續試,平均畝産579.49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0.98%(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産584.13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1.89%。2006年生産試驗,平均畝産509.6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減産3.25%。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早播,培育多蘖壯秧。2.移栽:秧齡30~40天移栽,每畝栽插1.2萬~1.5萬穴,每穴栽插2粒𠔌苗,每畝基本苗9萬~10萬苗;3.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重底早追,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穩氮控氮,增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純氮8~10公斤,其中60~70%作底肥,20~30%作孽肥,10%作穗肥。淺水栽插,深水護苗,薄水分蘖,夠苗輕擱田,中後期保持濕潤。4.病蟲防治:註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傢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産量中等,米質優,高感稻瘟病。適宜在雲南、貴州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陝西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
|
該品種屬秈型三係雜交水稻。在長江上遊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5.0天,比對照Ⅱ優838遲熟1.4天。株型緊湊,葉片挺直,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6.2萬穗,株高115.1釐米,穗長25.8釐米,每穗總粒數158.4粒,結實率80.3%,千粒重29.6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7.5級,穗瘟損失率最高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7.9%,長寬比3.0,堊白粒率30%,堊白度3.8%,膠稠度51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1%,達到國傢《優質稻穀》標準3級。 |
|
2005年參加長江上遊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産588.77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2.80%(極顯著);2006年續試,平均畝産579.49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0.98%(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産584.13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産1.89%。2006年生産試驗,平均畝産509.6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減産3.25%。 |
|
1.育秧:適時早播,培育多蘖壯秧。
2.移栽:秧齡30~40天移栽,每畝栽插1.2萬~1.5萬穴,每穴栽插2粒𠔌苗,每畝基本苗9萬~10萬苗;
3.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重底早追,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穩氮控氮,增施磷、鉀肥。一般每畝施純氮8~10公斤,其中60~70%作底肥,20~30%作孽肥,10%作穗肥。淺水栽插,深水護苗,薄水分蘖,夠苗輕擱田,中後期保持濕潤。
4.病蟲防治:註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
|
該品種符合國傢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産量中等,米質優,高感稻瘟病。適宜在雲南、貴州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陝西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