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徐州 >徐州市區 > 龜山漢墓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龜山漢墓聯繫方式 電話:0516-5770107
  地址:徐州市九裏區襄王北路
  郵編:221141 龜山漢墓投訴電話 徐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6-370999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龜山漢墓景區榮譽 aaa景區 龜山漢墓門票價格 20元 龜山漢墓開放時間 8:00-17:30 龜山漢墓交通 乘13、21、37路車到龜山漢墓下。
  市內乘一日遊專綫公交車
  徐州車站乘13路21路公交車
  市內古彭廣場乘37路
  
  龜山墓位於徐州西北郊九裏山下,為西王第六代楚襄王劉註夫妻合葬墓。1981年2月由附近農民采石發現。1998年文物普查中徵集到該墓出土的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身份之謎。
  
  龜山漢墓以山為陵,全部為人工疏鑿而成的兩座並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為楚襄王劉註墓,北為其夫人之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有南北二甬道,甬道沿中心綫開鑿誤差僅5mm;二甬道水平誤差僅8mm,夾角僅20″。15間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700餘平方米。雕鑿精細,工程浩大,堪稱漢代一絶。
簡介
  小龜山漢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蘇徐州市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註(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漢墓分為南北二個甬道,長度分別為56米,二甬道長度差僅為11.90釐米,二甬道之間的距離19米,共有15個墓室,墓道和墓室總面積達到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
  一走進南甬道,一束紅色的激光從裏面射出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保安措施,其實這束激光是為了讓大傢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長的甬道,精度居然達到了1/16000。南北二條的甬道平行嚮裏開鑿,二甬道距中軸綫的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1/10000。二甬道的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裏外的西安纔會相交。通道地平面內高外低,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現在還不知道當時是如何打出精度這麽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註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此墓工程浩大,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絶。
  龜山漢墓位於中國江蘇徐州市九裏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註(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衆開山采石首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會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徵集了該墓出土的劉註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一九九二年七月籌建,龜山漢墓第一期保護工程已於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龜山漢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為楚王襄王劉註墓,北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有南北兩墓道,墓室由人工開鑿而成。每條通道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綫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 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條通道由26塊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每層13塊,每塊塞石重達6-7噸。 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東西全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此墓工程浩大,雕鑿精細,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絶。
龜山漢墓的千古之謎
  1、崖洞墓開鑿之謎: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十五間墓室和兩條甬道總面積共700餘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與埃及金字塔壘石成墓相比肩,當時的漢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得施工順利進行?。
  2、塞石之謎:南甬道在發現時由26塊塞石堵塞,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據專傢考證,漢墓的甬道在當時處於龜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質地來源於西南很遠的地方,它到底來源於什麽地方?在當時生産力極為低下的漢代,古人又是用什麽方法把這些龐大的塞石運來並塞進甬道?
  3、甬道設計施工精度之謎:墓葬開口位於龜山西側,有南北兩條甬道,甬道各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綫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如將其嚮西無限延伸,其交點將位於1000公裏外的西安,這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分上下兩層封堵,塞石間排列十分緊密,連一枚硬幣也無法塞進。且甬道兩壁都磨如平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修建這樣的甬道?
  4、崖壁畫之謎:楚王棺室北面墻上清楚地顯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令人費解的是,這一現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而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有人認為是由於岩石石質不同而形成,但它為什麽偏偏出現在楚王棺室呢?
  5、星宿分佈圖之謎:劉註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都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佈走嚮呈不規則排列,絶非工藝點綴,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有人云它乃為上天星宿分佈,還有人謂其為楚王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楚王墓室頂部卻沒有,細考之,以上之論均不能自圓其說,這些乳狀石包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6、劉註前殿未解之謎:劉註前殿位於整個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間墓室中最大的一間,面積達68.91平方米。象徵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飲賓客的大殿。中間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壯,氣勢雄偉,恰好撐在南北甬道的中軸綫上,構造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該佈局是巧合,還是另有寓意?
  7、壼門之謎:據專傢考證,楚王夫人下葬應該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後,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時開鑿完成的。當時,兩個墓宮之間留有一道門,卻未開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後,纔由工匠們“開門尋夫”。能夠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兩座墓宮勘測設計技術打造得天衣無縫,但在這裏卻留下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這裏是5個墓室中唯一一個開鑿不規劃的過道,楚王這邊門小,夫人那邊門大,使整個通道成為一麯尺形。有人說,這是在開門尋夫時找錯了位置,鑿到一半時纔修正的。但是,在整個的15間墓室中,除了這一個過道外,沒有一處發生誤鑿,為什麽偏偏發生在這道衹有兩米厚的墻壁處呢?再者,就算開始是誤鑿。 龜山漢墓是我國古代的一大歷史謎團啊!
"四大謎團"
  徐州龜山漢墓管理處為了更好地發掘龜山漢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為廣大遊客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日前面嚮社會有奬徵求“四大謎團”的答案。
  龜山漢墓是第六代楚襄王劉註和夫人的合葬墓,工程浩大、建築雄偉,充分體現了漢代粗獷豪放的美學風格。作為全國已知漢墓中極具科學文化價值和漢代特色的崖洞墓,它的建築藴含了漢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藝。
  據瞭解,目前龜山漢墓主要有四大謎團尚未解開:
  第一、漢墓的兩條甬道長56米,沿中綫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條甬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為1/16000,且墓道兩壁都磨平如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能修建這樣的墓道?
  第二、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間墓室和兩條墓道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當時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第三、劉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佈走嚮呈不規則排列,絶非工藝點綴,它到底是什麽意思?有人認為它象徵着照明的燈盞,還有人認為是象徵着楚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細考之,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四、楚王棺室北面墻上清楚地顯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有人認為是由於岩石石質不同而形成,但它為什麽偏偏出現在楚王棺室呢?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龜山漢墓的這些不解之謎陸續提出後,國內不少專傢和學者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尚未得出一個權威的論斷。龜山漢墓管理處特嚮社會公開尋求有識之士探謎、破謎,對合理的解釋將予以一定的奬勵。
龜山漢墓導遊詞
  旅遊界有這麽一種說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 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徐州歷史文化遺存特別豐富,特別是古文化遺産中的漢代三絶,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其中又以漢墓位列第一。
  迄今為止,徐州漢墓已發掘清理近300座,在這些形式各異的漢墓中尤以十幾座漢代王侯陵墓最具規模,而在在這十幾座王侯陵墓中,龜山漢墓以其規模的巨大,建築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獨占鰲頭。
  龜山漢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註的夫妻合葬墓,1981年被當地群衆開山采石時發現。1985年,文物普查中徵集到該墓出土的劉註龜鈕銅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龜山漢墓是徐州漢墓中唯一確定了主人的墓葬。
  我們來看一下龜山漢墓的平面圖。
  現在我們來到劉註夫人的歌舞廳。大傢看看墓室的頂部與我們前面看到的有什麽不同?是的, 上面有一個一個的是疙瘩。像一個個豐滿的乳房,所以被稱作“乳釘”。讓人不解的是,“乳釘”象徵什麽?為什麽要做它?有人說,那是象徵天上的星座。古人認為,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相互對應,人死星落。也有人說,那是一種裝飾,以避免墓室頂部的單調,反映了古人的一種審美意識。還有人認為,“乳釘”是女性的乳房形象,不然的話,為何“乳釘”單出現在夫人的墓室呢?
包含詞
龜山漢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