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 : 伊春 [顯示全部] > 竜骨山
目錄
No. 1
  竜骨山投訴電話伊春市旅遊投訴電話:0458-3964158
  黑竜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竜骨山位於嘉蔭縣城以西12公裏處,黑竜江右岸,臨江而立,因埋藏着豐富的恐竜化石而得名,現已被省政府批準為恐竜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該區類型為地質遺跡,總面積33.44平方公裏。經考察屬白堊紀中晚期恐竜,在此曾挖出1432件恐竜化石,以食草型臀目鳥腳亞目鴨嘴竜科為主,同時也發現有食肉型恐竜。
No. 2
  竜骨山聯繫方式地址:嘉蔭縣城西12公裏。
  郵編:166200
  竜骨山投訴電話大興安嶺市旅遊投訴電話:0457-2125605
  黑竜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竜骨山景區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自然保護區、竜骨山門票價格30元竜骨山節慶活動五大連池飲水節是由民間自發性群衆吉慶活動發展起來的,1984年改由政府出資並組織慶祝活動。活動時間是每年農歷五月初四、初五、初六三天內。初四的活動包括接待外賓,召開慶祝大會,放映露天電影,舉辦篝火晚會,燃放煙花炮竹等,初五零時開始爭飲零點水,踏青,遊鐘靈寺、藥泉山等,初六為洽談業務活動日。每年的飲水節都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並有一批投資者藉此機會來此洽談投資合作項目。通過飲水節提高了五大連池市的知名度,對五大連池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竜骨山開放時間8:00——17:00竜骨山最佳旅遊時間大興安嶺地區我國最北端,鼕長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帶,鼕季長達7個月以上,而日照時間非常短,夏季衹有2個月左右,然而從每年的6-8月份,日照時間長達17個小時。
  漠河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鼕季溫度超過零下40℃,但由於有森林擋風,氣溫雖然很低,但並非人們想象中那麽可怕,遊客鼕季來此,可穿好棉衣棉褲、羽絨服、再加上一套帽子、圍巾和手套即可。
  入夏,這裏氣候宜人,樹木蔥鬱,湖光山色相映成畫。成群的礦泉涌出地表,晝夜不息。且多為冷礦泉,特點是水溫低、辛辣、多氣泡,飲之如冰鎮汽水,洗之似千萬根銀針穿透肌膚,飲浴結合,對某病癥有特殊療效;到了千裏冰的嚴鼕,這裏還有溫泊雲霧和三池冰裂奇觀。竜骨山美食以東北風味為主,各大菜係兼容並蓄,俄式風味也有一席之地。所用原料主要是本地特有的山珍海味、水産飛禽等純天然緑色食品,營養豐富。總的特點是:就地取材,選料珍奇;製作精細,品種繁多;鹹鮮定味,油重色濃;盤大量多,豐富實惠。在烹調上以清煮、清燉、氽、炒、燜、生拌、涼拌為主,以“奇、鮮、清、補”見長。竜骨山住宿大興安嶺地區的首府加格達奇,設有各種商辦賓館以及機關招待所,住宿比較方便,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幾十元即可入住。
  漠河縣城西林吉鎮有旅遊局,可接待遊客前往北極村參觀,但是西林吉鎮沒有賓館和招待所。竜骨山購物五大連池市的特産有五大連池礦泉水,工藝品有火山石盆景等。還出産鯽魚和鯉魚,遠近聞名。此外,藥泉白酒也是當地的名産,有興趣不妨帶些回傢,自己飲用或贈給親朋好友都是受歡迎的禮物。
  竜骨山交通市內有直達嘉蔭縣的竜骨山景區。竜骨山玩法遊覽、學習、
  位於嘉蔭縣城西12公裏,1981年被黑竜江省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5月至1979年9月經省博物館牽頭挖掘古文物恐竜化石1432件,經組裝的兩具平頭恐竜復原骨架,現陳列在省博物館。竜骨山為研究恐竜、古地理、古氣候和古生物提供了寶貴資料。
  截至目前,在竜骨山一帶已挖掘出恐竜化石1432件。通過化石分析,證實竜骨山遺址是一個恐竜聚集地,至少有東北鴨嘴竜等3個種類。
  黑竜江沿岸有恐竜骨化石早在清代初年就已經被發現。康熙巳醜科進士方式濟到黑竜江省探視流放來的父親時,寫下的《竜沙紀略》中寫道:“竜骨,艾渾江岸數尺下恆有之。或曰竜蛻,或曰孽竜謫而死者。”艾渾,即瑗琿,駐副都統,當時的嘉蔭為瑗琿轄地。這句話是說:“瑗琿江岸數尺下經常發現很多竜骨。有人說,竜骨是竜蛻下的骨,也有人說是竜在天上犯了罪孽被天神貶謫而死去的。其實,中國人崇拜的圖騰竜,大自然中根本就不存在。這裏說的竜骨就是恐竜或其它古生物的骨化石。
  恐竜是已經滅絶的史前爬行動物,是爬行動物大傢族中的一大類成員。它們生活在地球歷史中的中生代。
  大約距今7000萬年前至一億年之間,竜骨山所處的陸地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草木茂盛,環境穩定,有湖濱、河畔、沼澤、森林、平原、高地,恐竜在這裏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地生活着,它們在這裏生兒育女,繁衍後代。倘允許我猜測,可能是因為連日的暴雨,釀成了一場大洪水。突然而來的洪水,在恐竜還來不及躲避的瞬間,將它們吞噬進去。它們被江水翻捲着,衝撞着,很快就失去了生命。它們的身體也被洪水撕扯成殘軀斷骸,隨水漂流,飄到竜骨山這裏擱了淺。它們與那些同命運的動物、植物的殘體一起,隔隱淤泥裏。事情也非常湊巧,這裏又發生了泥石流,大量的泥沙將它們以及接踵而來的殘骸深深地埋在下面。恐竜的遺體被掩埋後,肌肉、內臟、皮膚和角質部分慢慢腐爛分解,剩下的骨頭逐漸被地下水中的礦物質所代替並且石化,成為今天竜骨山的恐竜化石。原來那些驚恐、掙紮、絶望的恐竜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隨着竜骨山恐竜化石出土地的發現,它們居然成了耀眼的明星,成了重要的科學財富,這也算是不幸之後的萬幸吧。
No. 3
  (1)竜骨山(見圖)位於嘉蔭縣城西12公裏,1981年被黑竜江省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5月至1979年9月經省博物館牽頭挖掘古文物恐竜化石1432件,經組裝的兩具平頭恐竜復原骨架,現陳列在省博物館。竜骨山為研究恐竜、古地理、古氣候和古生物提供了寶貴資料。
  截至目前,在竜骨山一帶已挖掘出恐竜化石1432件。通過化石分析,證實竜骨山遺址是一個恐竜聚集地,至少有東北鴨嘴竜等3個種類。
  黑竜江沿岸有恐竜骨化石早在清代初年就已經被發現。康熙巳醜科進士方式濟到黑竜江省探視流放的父親時,寫下的《竜沙紀略》中寫道:“竜骨,艾渾江岸數尺下恆有之。或曰竜蛻,或曰孽竜謫而死者。”艾渾,即瑗琿,駐副都統,當時的嘉蔭為瑗琿轄地。這句話是說:“瑗琿江岸數尺下經常發現很多竜骨。有人說,竜骨是竜蛻下的骨,也有人說是竜在天上犯了罪孽被天神貶謫而死去的。其實,中國人崇拜的圖騰竜,大自然中根本就不存在。這裏說的竜骨就大興安嶺——竜骨山是恐竜或其它古生物的骨化石。
  恐竜是已經滅絶的史前爬行動物,是爬行動物大傢族中的一大類成員。它們生活在地球歷史中的中生代。
  大約距今7000萬年前至一億年之間,竜骨山所處的陸地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草木茂盛,環境穩定,有湖濱、河畔、沼澤、森林、平原、高地,恐竜在這裏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地生活着,它們在這裏生兒育女,繁衍後代。倘允許我猜測,可能是因為連日的暴雨,釀成了一場大洪水。突然而來的洪水,在恐竜還來不及躲避的瞬間,將它們吞噬進去。它們被江水翻捲着,衝撞着,很快就失去了生命。它們的身體也被洪水撕扯成殘軀斷骸,隨水漂流,飄到竜骨山這裏擱了淺。它們與那些同命運的動物、植物的殘體一起,隔隱淤泥裏。事情也非常湊巧,這裏又發生了泥石流,大量的泥沙將它們以及接踵而來的殘骸深深地埋在下面。恐竜的遺體被掩埋後,肌肉、內臟、皮膚和角質部分慢慢腐爛分解,剩下的骨頭逐漸被地下水中的礦物質所代替並且石化,成為今天竜骨山的恐竜化石。原來那些驚恐、掙紮、絶望的恐竜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隨着竜骨山恐竜化石出土地的發現,它們居然成了耀眼的明星,成了重要的科學財富,這也算是不幸之後的萬幸吧。
  (2)北京周口店竜骨山,著名的古人類遺址所在地,1929年在這裏出土了距今70——20萬年的北京猿人遺址,後來又出土了距今約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的遺址。
包含詞
伊犁竜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