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浙江 >溫州 > 竜水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著名的"五金之鄉"--竜水,幅員面積111.88平方公裏,城區面積6.25平方公裏轄28個村(社區)委,總人口13.256萬人,城鎮居住人口6.2萬人。作為西部最大的建製鎮,是大足縣的腹心,東距志氣70余公裏,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裏,西距成都280公裏,北距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16公裏,大郵路,竜銅路橫貫而過,交通便捷,是全國58個小鎮建設示范镇,重慶市首批小鎮建設試點鎮,市百強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45個中心鎮之一,也是市"雙十百千"工程中100個小鎮之一。
  竜水鎮歷史悠久,建置於唐乾元年(759),距今1200餘年,古有“昌州”之說,今有“五金之鄉”美名,歷來是大足工業中心、交通樞紐、經濟重鎮。是西部最大的建製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镇”、國傢級文明鎮、首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重慶市“百鎮工程鎮”、市商業建設中心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城鎮化工作先進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示范镇。 竜水鎮位於大足縣中南部,處於東經105°45′,北緯29°32′,年均氣溫17.4℃,年均降水量1009毫米,瀨溪河穿鎮而過。城區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裏,接元通鄉、重慶市雙橋區,北距大足縣城14公裏,與寶興鎮、棠香街道辦事處相連,東距重慶城區90公裏,與石馬、玉竜鎮相鄰,西和珠溪鎮接壤。交通便捷,四通八達,竜銅路、大郵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縣級公路北可通潼南、安嶽;東可到銅梁、壁山、合川、永川。鄉村級公路網絡如織。全鎮轄10個社區、18個行政村,212個村(居)民小組,幅員面積99.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7096.67畝,城區面積8.47平方公裏,總人口134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633人,城鎮化率65.8%。 經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竜水鎮組團成為大足縣的副中心,到2020年規劃人口20萬人,城鎮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裏,發揮縣域經濟中心和商貿中心,工業重鎮的職能。
  與大足石刻相伴而生的小五金是竜水地方傳統特色産業,現已初步形成了五金機電、五金材料、汽摩配件、鋼模鑄造、農用機械等五大特色支柱産業,並帶動商貿業的迅速發展與繁榮。轄區內有中國西部最大的五金專業市場,全國最大的廢金屬市場,亞洲最大的鍶????生産加工基地。近年來,竜水鎮按照“工業強鎮、科技興鎮、産業富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不斷拓展“一城一園一群一區一綫”(“一城”指竜水城區,“一園”指工業園區,“一群”指五金市場群,“一區”指現代農業園區,“一綫”指寶郵路一綫),快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程。2008年,全鎮GDP達到30.16億元,同比增長23.6%;工業企業總産值61.37億元,增長63.3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3.26億元,增長131.35%;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7.03億元,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15億元,增長30%;鎮財政總收入實現1.2億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1.25‰以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3330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400元,增長20.26%。綜合實力在市百強鎮中排名第一。
  目前,竜水鎮正在迅速發展成為縣城經濟的核心區域,全力打造“重慶最具實力的經濟強鎮”和“中國西部五金之都”,紮實推進城鄉統籌建設,努力構建宜居竜水、文明竜水、法治竜水、健康竜水竜水,北距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14公裏,距大足機場6公裏;南距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12公裏;西距成都280公裏;東距重慶90公裏;鎮東郊有重慶市級風景旅遊區竜水湖,西山森林公園、侏羅紀桫欏公園等名勝古跡。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是成功人士居傢、經商、建廠、謀求人生奮鬥的理想選擇。
  近年來,全鎮已投資5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和舊城改造,現已新建商住房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城區面積已達6.25平方公裏,成為渝西建製鎮中最大的鎮。
  竜水人民“致富思源,富而國民進”,奮鬥不息,將以更強烈的創新意識,更開放的姿態,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更周到的服務功能,引進更多的人才,以衆人的智慧和力量。到2015年,把竜水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市場活躍,環境整潔,治安良好。城區面積13.4平方公裏,城區人口10萬人以上全國最大的五金旅遊城。
  竜水五金概況
  大足竜水是著名的"五金之鄉",與全國聞名並傳揚海外的大足"石刻之鄉"齊名。在昌州刺史韋君靖屯軍大足北山開鑿石刻之始的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刀具、石雕用具等小五金製品應運而生。到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名僧趙智鳳在寶頂鑿石造像,規模宏大,用工人數衆多,前後達七十餘年。小五金産品亦隨之發展為日用小五金,分炊餐用具、鐵製農具、匠作工具、園藝工具等四大類。
  清乾隆年間,竜水鎮豆腐街搭有草棚,內設攤位出售,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由於業趨發達,客商紛至,漸不敷容納,三易場地。
  近年來,傳統品種規格減少,新五金大類小類品種增加,比舊五金産值利潤高出幾倍至幾十倍即:在小五金市場外,竜水區(鎮)鄉鎮企業還生産銷售傢具五金、五金器械(郵電、紡織、醫療、包裝)、五金機械(汽配、摩配、船舶鑄鋼件、可鍛鐵氧氣瓶頸瓶帽、鋼球、鈑金加工件、火車配件)和建築鋼筋等,生産企業以外嚮型生産加工的竜水鑄鋼廠(鎮辦)、大足縣鑄鋼廠(鄉辦)為代表,1991年,兩個廠産值共1205萬元,出口和間接創匯346萬元,利潤87.6萬元,上繳稅金81萬元,共有年産鑄鋼件1.5萬噸生産能力,前者産品出口日本、南韓、東南亞五國,鋼球産品在雲南一大型電廠嚮全國招標時一舉中標,後者是重慶市和美國浦益斯汽油機有限公司的主要配套合資企業,91年被評為重慶市一級企業。各類五金機械鄉鎮企業104個,形成了西南最令人註目的鄉鎮五金機械業生産群體,成為竜水五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竜水小五金業和小五金市場及五金一條街,形成全國著名的五金機械專業工商經濟小區。
  在竜水最著名的號稱72道工序出品的"金忠牌"不銹鋼刀係列1990年銷往澳大利亞,1991年銷往美國,但仍以生産規模小,工藝設備差,成本高等不足而限製了其發展。1992年6月,加拿大一外商準備投資改造並擴大生産規模,將以"世界刀王"之名嚮世界各地推出更豐富的"金忠牌"不銹鋼刀係列品種。以傳統工藝生産的手工菜刀即用手拉風箱在紅爐盤砧上靠一個或兩個鐵匠一錘一錘手工鍛打的菜刀,寒光逼人,削鐵如泥,因一天功夫衹能鍛打幾把,十分搶手。在大足縣各項對外聯絡和外出參展開會時,人們都指名點姓要某鐵匠的手工刀,著名鐵匠有順竜鄉曾慶光等十餘人。1992年4月,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與四川電視臺聯合拍攝的1992中國國際觀光旅遊年--"大足石刻之鄉·五金之鄉"節目中,就把手工菜刀的傳統工藝作為拍攝對象。
  1985年,大足二輕工業局係統生産的刀、剪、鎖、馬鐵管件、不銹鋼製品等總産量821.33萬把,加上鄉鎮企業局係統刀剪鎖等小五金總産量924.1萬把,全縣小五金主要品種産量也即總銷1996.21萬把。到1990年,全縣小五金總産值達一億元,其中刀剪鎖産值五千萬元,總産銷量達一億把,1985年後,有管件、小刀、鐮刀、鋸弓、不銹鋼炊餐具等銷往國外。1990年銷往國外的小五金達一百多萬美元。1991年,竜水區(鎮)鄉鎮企業五金機械業總産值9571萬元,完成工商稅收520.43萬元,企業4580個,人數6728人,獨立核算鄉、鎮企業利潤105.27萬元。
  在竜水五金市場內,除大足縣五交化公司設了一個小固定門市外,市場經營者都是私營商傢和個體戶,市場經營設施從1991年開始得到改造,1992年年底竣工後,其擴建加層改造工程新增原營業面積一倍,攤位門市總量增加一倍多,有關部門正積極鼓勵各類企業入場交易。
  1991年,竜水五金市場大門兩側、對面、附近、街市上仍有數百工具五金、建築五金、農用五金、自行車配件、汽車配件、五金機械、交電機電、廢舊鋼鐵經營門市和攤位,在非趕場期時,仍照常經營,衹是交易額比趕場期小。
  從發展前景看,竜水小五金市場近期還要以個體,鄉鎮企業經營為主要來自重慶市各五金廠生産的二、三級品為竜水五金市場大宗商品,如鋼銼、砂布、鋸條、輔以購銷來自成都、廣安、自貢的蠃釘、砂紙、鋼捲尺等,配以省內外的各種工具五金商品。同時,還需要市內各五交化工商企業將庫存呆滯積壓商品通過竜水五金市場擴散出去,流通到農村一般消費者處。從發展遠景看,竜水五金業應依靠竜水五金市場的廣阔渠道,改變多年存在的産品檔次價值低,小五金企業群體效益低的局面,在品種、質量上狠下功夫,以持久開辦五金技工教育培養一大批有專業技術人材為産業發展根基,註重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建築五金裝飾器材、現代化的電動風動工具等新品種,以滿足廣大城鄉群衆為實現小康大興基建、修建住宅的需要,盡早使這一歷史悠久的區域性專業市場,與竜水五金工業經濟小區共同發展成為我國內陸地區專業性工商經濟小區的一顆明珠。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竜水五金生産高速發展,2001年,竜水五金生産企業已達12200戶,從業人員4.5萬人,五金品種200個,2000多個花色,年成交額達15億元。目前,縣委縣政府正出臺具體的優惠政策,為五金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會計百科
    著名的"五金之鄉"--竜水,幅員面積111.88平方公裏,城區面積6.25平方公裏轄28個村(社區)委,總人口13.256萬人,城鎮居住人口6.2萬人。作為西部最大的建製鎮,是大足縣的腹心,東距志氣70余公裏,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裏,西距成都280公裏,北距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16公裏,大郵路,竜銅路橫貫而過,交通便捷,是全國58個小鎮建設示范镇,重慶市首批小鎮建設試點鎮,市百強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45個中心鎮之一,也是市"雙十百千"工程中100個小鎮之一。
  竜水鎮是中國西部五金産業的亮點,也是大足縣的工業重鎮,擁有大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0008傢,從業人員50000餘人。五金産品種類繁多,共有2538種,現已初步形成五金,鑄造,汽摩配件,農機配件,鋼模板,等六大特色産業基地。擁有西部最大的五金專業市場和西部金屬交易城,全國最大的廢金屬市場等五大專業市場,亞洲最大的????生産加工基地。圍繞"工業強鎮,産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建鎮"的總體思路和駕馭中國西部第一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2003年全鎮GDP達13.72億元一,二,三産業産值比為17.4:56.3:26.3,實現工業總産值22.5億元,財政總收入7038萬元,城鎮居民收入6820元,農民純收入3130元。
  竜水---廣阔的市場,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一流的服務,真誠的合作是成功人事居傢,經商,建廠,實現人生目標的理想選擇,歡迎海內外仁人志士來竜水共創輝煌。
  竜水,作為重慶西部最大的建製鎮,先後被國傢建設部命名為全國58個小城鎮建設示范镇,重慶市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重慶市鄉鎮企業示範區,重慶市鄉鎮企業明星鄉鎮。2003年,全鎮城區面積達6.25平方公裏,人口11.3萬人;有各類商業網點1.2萬個,市場面積25萬平方米,商品銷售總額22.6億元;有各類工廠、企業6800余家,年産值20.4億元。
  竜水,北距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14公裏,距大足機場6公裏;南距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12公裏;西距成都280公裏;東距重慶90公裏;鎮東郊有重慶市級風景旅遊區竜水湖,西山森林公園、侏羅紀桫欏公園等名勝古跡。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是成功人士居傢、經商、建廠、謀求人生奮鬥的理想選擇。
  竜水,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重慶的西部開發區,將以一流的服務,優惠的條件,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氣度和各界朋友攜手並進,共創美好明天。
  近年來,全鎮已投資5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和舊城改造,現已新建商住房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城區面積已達6.25平方公裏,成為渝西建製鎮中最大的鎮。
  竜水人民“致富思源,富而國民進”,奮鬥不息,將以更強烈的創新意識,更開放的姿態,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更周到的服務功能,引進更多的人才,以衆人的智慧和力量。到2015年,把竜水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市場活躍,環境整潔,治安良好。城區面積13.4平方公裏,城區人口10萬人以上全國最大的五金旅遊城。
  竜水五金概況
  大足竜水是著名的"五金之鄉",與全國聞名並傳揚海外的大足"石刻之鄉"齊名。在昌州刺史韋君靖屯軍大足北山開鑿石刻之始的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刀具、石雕用具等小五金製品應運而生。到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名僧趙智鳳在寶頂鑿石造像,規模宏大,用工人數衆多,前後達七十餘年。小五金産品亦隨之發展為日用小五金,分炊餐用具、鐵製農具、匠作工具、園藝工具等四大類。
  清乾隆年間,竜水鎮豆腐街搭有草棚,內設攤位出售,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由於業趨發達,客商紛至,漸不敷容納,三易場地。
  近年來,傳統品種規格減少,新五金大類小類品種增加,比舊五金産值利潤高出幾倍至幾十倍即:在小五金市場外,竜水區(鎮)鄉鎮企業還生産銷售傢具五金、五金器械(郵電、紡織、醫療、包裝)、五金機械(
近義詞
竜水
竜水
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