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瀋大廉 Shen Dalian
屴崱峰頭萬丈梯,上方高與白雲齊。 青山盡處海門闊,紅日上來天宇低。 |
|
詩人: 史季溫 Shi Jiwen
上到瑤峰第幾間,禦風騎氣渺人寰。 天高陡覺星辰近,地迥偏饒日月間。 去海茫茫疑十裏,望州隱隱見三山。 |
|
在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拔969米。岩壑幽奇,山徑盤麯。山中有涌泉寺,始建於公元783年,建築輝煌精巧。寺西有鼓山十八景和白雲洞諸勝。還有c023c024峰、獅子峰、鳳池山、靈源洞和鼓山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 |
|
在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海拔969米。岩壑幽奇,山徑盤麯。山中有涌泉寺,始建於公元783年,建築輝煌精巧。寺西有鼓山十八景和白雲洞諸勝。還有白雲峰、獅子峰、鳳池山、靈源洞和鼓山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 |
|
鼓山聯繫方式地址:福州市東郊。
郵編:350000鼓山投訴電話福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鼓山門票價格8元鼓山節慶活動福州傳統節慶活動和時令節俗很多,春節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逛燈市、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劃竜舟、七夕話鵲橋、中秋賞月、重陽敬老、過小年(十二月廿四,也叫”祭竈”;傢傢戶戶打掃廚房,迎接新年,食品主要是竈糖竈餅),除了以上這些中國傳統節日外,福州地區獨有的節俗主要有拗九節、鼕節搓丸、祭竈、迎春、迎年、中元節、做夏等。鼓山最佳旅遊時間到福州旅遊的最佳季節是秋鼕,屆時這裏陽光明媚,樹木常青,一派南國風光,尤其適合北方的遊客。鼓山導遊圖鼓山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北京至福州3623公裏。上海至福州1161公裏。鼓山特別提醒福州“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樹,“緑蔭滿城,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的美稱。鼓山美食馳名中外的“佛跳墻”是聚春園的傳統首席菜餚。選用魚翅、海參、幹貝、鮑魚等二十多種原料和配料煨而成。選料精細,刀工講究,烹製嚴格。此菜品嚐起來,醇香濃郁、爛而不腐、味中有味,使人唇齒留香,餘味無窮。曾榮獲國傢商業部優質産品金鼎奬,並曾作為國宴的主菜多次招待過外國元首和貴賓。鼓山住宿目前,福州已擁有涉外賓館,飯店28傢,其中四星級的西酒、外酒、溫泉;三星級的閩江、東湖、華僑、閩都、融橋等。有中高檔床位8000多張,旅遊車輛600多輛;設置了涉外購物、餐飲定點單位25傢。鼓山購物福州的主要商業路段有五四路(以品牌服裝、旅遊産品為主);五一路(大商場、大型購物中心集中區域);臺江路小商品及特色舊貨市場;福州傳統商業街區東街口;福州最古老最繁華的購物街——八一七路;福州最大的批發市場區——鰲峰路;還有東亞第一室內步行街——中亭街,第一步行購物島——中洲島。此外福州還有衆多的大型商場及旅遊商場等(具體請參見福州大型商場名錄、工藝美術及旅遊商場名錄)。
福州也有不少大型、多功能、現代化的超市:世界三大零售業巨頭沃爾瑪(3傢),麥德竜(1傢),傢樂福(1傢)都在榕城落了戶,其中山姆會員商店在全國僅3傢,福州就有一傢,其他大超市就更不勝枚舉了。
福州當地盛産多種土特産品,市果福桔在全國柑桔評比中名列前茅;福州軟木畫國內外獨一無二;壽山石雕是福州的千年工藝珍品;脫胎漆器,當年榮獲國際頭奬。此外,福州玉雕、牙雕、角梳、肉鬆、福果等,亦久負盛名,十分暢銷。
福州還薈萃了福建各地的土特産,有烏竜茶、建蓮、桂圓、荔枝,還有著名的“八大幹”,即連城地瓜幹、武平豬膽幹、上杭蘿蔔幹、明溪肉脯幹、寧化辣椒幹、長汀豆腐幹等,還有蟶、牡蠣、蛤、蚶“四大貝類”。除此以外,在福州還應該買些片仔癀、水仙花及清源茶餅作為禮品帶回傢去。鼓山交通五一廣場上有專門開往鼓山的鼓山專綫和鼓嶺旅遊專綫;另外,乘39路公共汽車也可以到達。鼓山玩法觀光、攝影、旅遊、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裏,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勝跡衆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
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有着很高的文物價值。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纔翁、郭世濟、蔡群謨慶歷丙孟秋八日遊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釐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傢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釐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鼓山的景點很多,有名稱的就達160多個。這些景點基本上是以涌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傳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題,是康熙手書。此寺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明代曾兩次毀於火,明天啓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康熙年年間又幾次擴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佈局和明、清兩代的建築物。遊覽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後再去尋幽探勝。東路有回竜閣、靈源洞、喝水岩、竜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鬆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鼓山的題,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
|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裏,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勝跡衆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鼓山是福州名山,景區以古剎涌泉寺為中心,東有回竜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臺、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豐富多姿的古樹名木,亦是鼓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大特色。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1600多株,植物種類繁多,約1000多個品種,有柳杉、馬尾鬆、香樟、楓香、蘇鐵、丹桂、油杉等,稀有珍貴植物有刺桫羅、香杜鵑以及寄生石懈,鼕鳳蘭等。衆多的植物郁郁葱葱,構成“林海波濤”與山石,建築相映成趣。 |
|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臺階,經過“七亭七裏路”就可到達涌泉寺山門。第登山古徑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臺階。溪水淙淙不絶於耳。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臺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捨。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臺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籲籲。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鬆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臺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竜”、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鬆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
|
摩崖題刻文物價值很高的摩崖題刻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纔翁、郭世濟、蔡群謨慶歷丙孟秋八日遊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釐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傢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釐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以涌泉寺為中心的百餘景點鼓山的景點很多,有名稱的就達160多個。這些景點基本上是以涌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傳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題,是康熙手書。此寺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明代曾兩次毀於火,明天啓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康熙年年間又幾次擴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佈局和明、清兩代的建築物。遊覽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後再去尋幽探勝。東路有回竜閣、靈源洞、喝水岩、竜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鬆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鼓山的題,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
|
涌泉寺位於鼓山之上,占地約1.7公頃,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𠔌,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着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衹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涌泉寺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竜臥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豔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竜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臺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殿中還保藏着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挂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圓通寶殿西側有聖箭堂,俗稱“方丈”室。院中栽有兩雌一雄的鐵樹,開花時黃色大如絨球。據說鐵樹分別為閩王王審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涌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現在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製,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衆。
涌泉寺分別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兩度毀於大火,明崇禎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幾次修建後,於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和佈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三大殿堂為主體、依着山勢層層上升、構成完整的古代建築組群。 涌泉寺前兩側的兩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燒製的,左邊一座稱“莊嚴劫千佛陶塔”,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雙塔是用陶土分層燒製纍疊而成,八角九層,高約7米左右。塔身細部為仿宋代木構樓閣建築風格,兩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寶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將各36尊,懸挂陶製塔鈴72枝。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
藏經殿裏的"血寫佛經" 涌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9000部,計2.79萬多册;手抄經書200多册;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册。其中引人註目的是17世紀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共有120捲,分裝48册,雕版2425塊。這是清康熙年間有代表性的佛學著作。涌泉寺從宋代起就刻經、印經;清康熙間,成了全國出版經書的重要場所。至今,寺內還保存歷代佛經雕版11375塊,堪稱一座佛經的寶庫。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捨利寶塔,塔中僅存三顆捨利子與佛牙。捨利子是佛門高僧精、氣、神的結合物,火化後遺留下的,會發光。在塔的背後安放着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臥佛象,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臥狀,據說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
涌泉寺南側有回竜閣,羅漢臺、佛閣等,回竜閣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紹興年間(1131~1161年)開闢,元明兩代重開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欄。現放生池內放養着上百衹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石雕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閣後有"蘭花圃","蘭花圃"3字匾額是1961年朱德所書。 |
|
鼓山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裏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
達摩面壁、南極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竜聽法、鎧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宮 |
|
倚靠着木質欄桿極目遠眺,華燈初上的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觀景臺。。。這是遊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臺的切身感受。這座由省登山協會修建的觀景臺,建在鼓山海拔400米處,與姐妹樓毗鄰,采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遊客可以在這裏納涼、休閑、品茗,也可以品嚐到真正的農傢菜。這座觀景臺建成以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和登山者來此休憩納涼,為鼓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
|
涌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60餘級,中裂一澗,寬約3米,深約10米,有似石洞,故名“靈源洞”。因為“喝水岩”石刻,這一帶又統稱“喝水岩”。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
題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餘段,清朝至今百餘段;其中尤以宋代名書法傢蔡襄的“忘歸石”,施元長的“喝水岩”以及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綱和當代郭沫若等題詠石刻,最為著名。
喝水岩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900多年前,涌泉寺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洞下澗水喧嘩,便大喝一聲把流水止住。從此,澗水改道從東側半山觀音閣石壁涌出,原來的溪澗也就幹涸了。 |
|
白雲洞位於鼓山西北風池山西側,因洞在海拔700多米處,常常是:“白雲混入、咫尺莫辨”故稱“白雲洞”。鬱達夫遊覽白雲洞後寫道:“一般人所說的白雲洞的奇岩險路,果然名不虛傳的絶景。。。。包括你衹去過一次,就會畢生也忘記不了,妙處就在它的險峻”。 |
|
鼓嶺屬鼓山國傢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鼓嶺是位於福州東郊的避暑勝地,1886年由西方傳教士開闢,距福州約13公裏,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吸引了許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1935年時,這裏擁有200多幢風格各異的避暑別墅,還有教堂、醫院、運動場、遊泳池、萬國公益社等公共建築。三十年代鬱達夫曾到此避暑。是江西牯嶺、浙江莫幹山、河南雞公山之外又一處有影響的避暑地。
鼓嶺在遠東 基督徒中間也頗為有名。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倪柝聲曾在此購買一批傳教士別墅,辦成“執事之傢”,1948年和1949年曾辦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全國性同工訓練。今天那裏許多村民都是基督徒。
不過鼓嶺建築多屬避暑用暫住性質,因而大多規模小,多為石壘的單層小屋,今大多成了廢墟。近年再度開發,又新建了70多座別墅,汽車可以直接到達。這高山深處又重新熱鬧起來。建成的“柳杉王公園”和正在建設的石柱山景點、牛頭寨景點,增添遊覽景色。 |
|
福州磨溪景區位於福州市鼓山東側快安村。原名竜溪,全長25華裏,發源於鼓山,因水源豐富,清 道光年間全盛時沿溪處處磨坊,故名“磨溪”。溪水時而麯折迂回,時而直瀉而下。“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衝刷得幹幹淨淨,不停的流水隨着不同落差,發出各種響聲,有琴聲、鑼聲、鼓聲等。尤其竜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從高處落下,響聲更加清脆。順溪進山,兩山對峙,東邊山上高山寨和茶園像是世外人傢。對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頂紗帽,其上和着一株榕樹,枝葉茂盛,叫“紗帽潭”。磨溪東邊另一條小溪,泉水不斷地從高山寨流下,經過重重疊疊岩層,構成優美的畫面。磨溪西側,路旁有一組岩石構成的山洞,上刻“竜溪古跡”。洞口上方刻有“無為而成”。橫穿過磨溪,一條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塊岩石像青衣學士拱手溪邊,岩石上刻着“南宮拜石”。溪旁還保留一塊磨盤石,這是從前放水輪車的地方。後來這裏修起了攔水壩,成為一個小水庫。
經過福州岩友兩年多的開發,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計有三片岩壁22條綫路,其中兩條傳統攀綫路,其餘20條為運動攀綫路,綫路高度10—21米不等,綫路難度5.7—5.12,石質均為花崗岩。另有一條21米速降道,坡度85—87度,為了增加安全性、保護繩索,還在崖頂轉角處安裝一鍍鋅管形成光滑過渡。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較成熟的天然攀岩場所。 |
|
鼓山僅瀑布景觀一項,就有包括掬珠潭瀑布、竜首瀑、天石灘瀑布群、仰天𠔌瀑布群、水雲瀑布群等多達19處。這些瀑布不僅形態各異,且可近觀、可遠觀、也可仰望,還可俯視,滿足遊客多角度欣賞需求。
依照鼓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在不久的將來,觀看這些瀑布就無須等到大雨季節,瀑布景觀將成為鼓山一大看點。 |
|
以下是一些登山愛好者整理出來的8條鼓山最佳登山旅遊路綫,供大傢參考:
1、下院——般若庵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東綫登山經楚雲庵、海會塔到捨利院(觀賞九竜聚會),繼續東行到般若庵(遺址上重新修建)。庵前小路下山,經竜門水庫到竜門村。
2、下院——情侶𠔌 鼓山下院站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綫登山,半山嚮西進情侶𠔌,沿溪𠔌嚮上攀登,經緣潭、同心潭,嚮東小路上攀至觀景臺。經千佛庵、達摩洞十八景下山。
3、下院——桃源洞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綫登山,途經達摩洞十八景、千佛庵。走一段上山公路、見桃源洞路標。下山到桃源洞(有寺廟和僧人),洞前小路下山返回下院。
4、下院——喝水岩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綫登山,沿古道登山,經半山亭、茶亭、更衣亭(欣賞摩崖題刻)。萬鬆灣下山,經過安樂橋,再上山經水晶山茶園到喝水岩,順石階經“石鼓名山坊”下山。
5、下院——絶頂峰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綫登山,經茶亭、更衣亭到“石鼓名山坊”後至山門、千年楓樹、鬆濤亭。從絶頂峰下面經過到鳳池,由老古山、白雲洞下山。
6、魁岐——捨利院 由魁岐村小學旁洞長壽路登山至1080米。走一段公路經楊樹莊墓到捨利院。小路下山,經觀音嶺,返回魁岐。
7、埠興——白雲洞 由埠興村(鼓山中學附近)登山,經凡聖寺,竜脊道到白雲洞(良心寺)觀風動石(烏龜石),嚮西行至仙人腳跡。下山經十八羅漢臺(石刻羅漢)、積翠庵,返回埠興村。
8、埠興——古寺西來院 由埠興村登山,經凡聖寺、白雲洞、石棺頭岩到仙人腳跡,西行到古寺西來院遺址。沿石階古道下山,到樟林村、秀嶺自然村。 |
|
《遊鼓山喝水岩》
作者:薑特立 朝代:宋
【詩詞】: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勝遊不易得,一失恐難值。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緻。鬆下止呵導,山前屏車騎。仰窺白雲峰,俯躡青蠃髻。半天開佛剎,傑閣照金翠。路窮兩崖間,巨石擘元氣。何年瀉白虹,一喝回狂勢。衝波落山後,餘務泄厚地。山靈畏定力,仙鬼吝幽閟。至今千仞底,不見波流駛。尋師水倒回,卓錫泉涌沸。異事驚倒人,此理本無二。亭邊數蒼石,刻畫幾大字。顧憐身後名,慘戚當時意。茫茫千萬古,存滅可勝記。灰劫同一盡,要自濟兒戲。不知生前酒,對石聊一醉。醉到無何鄉,卻就僧床睡。
《鼓山》
作者:朱德
鼓山高聳閩江頭,面貌威嚴障福州。
縱有臺風聲猖獗,從來不敢到閩侯! |
|
公交:
(1)到達福州鼓山主入口(下院)的公交車有:7、29、58、69、70、97、108、112、115路、131路
7路 下院—福大學生廣場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狀元境(貿總酒店) - 汽車站(工貿中心) - 安淡 - 博美詩邦(工業路口) - 雙浦頭 - 寶竜城市廣場 - 祥坂路口 - 閩江大學)- 幹休所 - 鳳尾 - 融僑錦江(鳳湖路) - 融僑錦江新天地 - 福大西大門 - 福大學生廣場
29路 下院—金牛山公園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盛天現代城(前嶼村) - 招呼站 - 三木都市田園(連鳳小區) - 三木小區 - 融僑東區 - 福州電視中心 - 連潘 - 長樂路 - 象園頭 - 南公園 - 打鐵壋(好又多聯信店) - 十四橋 - 安平小區 - 臺江廣場(五一南路上) - 中亭街口 - 解放大橋 - 省皮膚病院 - 蓬埕 - 幫洲(閩水園) - 長壽社(閩風園) - 二環西路(繽紛園) - 閩江公園 - 上浦路(望竜園) - 融僑錦江(錦江園) - 西河(西河園) - 金牛山公園
58路 船政文化博物院 —下院
船政文化博物院 - 馬尾區委 - 天橋 - 馬尾派出所 - 馬尾造船廠 - 科技園區 - 儒江 - 上德 - 下德 - 胐頭工業區 - 旺岐境 - 快安派出所 - 馬江路 - 博大生物 - 竜門 - 上坂 - 宏昌公司 - 魁岐 - 招呼站 - 下院
69路 下院—火車站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公交國運公司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竜華天橋 - 蒙古營 - 五四路口 - 外貿中心酒店(華僑大廈) - 古三座 - 樹兜 - 樹兜(省農行) - 華林四橋 - 鬥門(華林路上) - 閩運汽車北站 - 火車站
70路 下院—總院分院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金暉新村 - 福新東路 - 萬事利花園 - 嶽峰 - 二化 - 三角池 - 福州鍋爐廠 - 塔頭 - 市按摩醫院 - 省圖書館- 溫泉路口- 省二人民醫院(宏利大廈) - 社會主義學院 - 福三中 - 西湖 - 湖頭街 - 光榮路 - 西洪路 - 總院 - 山海觀 - 梅峰路口 - 羅馬生態園 - 梅峰路 - 保福 - 總院分院
97路 下院 —— 福大東門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公交國運公司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於山(協和醫院) - 烏山路口 - 西洋新村 - 西洋路口 - 上海西新村 - 黎明新村 - 永輝(黎明)超市 - 鳳凰新村 - 閩江學院(幹休所) - 幹休所 - 西禪寺 - 福大東門
108路 下院——新店西莊路口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市公安防暴支隊 - 後嶼路口 - 前橫路 - 鼓四村 - 晉安汽配城 - 茶會小區 - 鼎嶼 - 晉安區委 - 福新支路 - 東嶽 - 福州鍋爐廠 - 塔頭 - 市按摩醫院 - 洋下新村 - 湖塍 - 鬥門- 鬥門(北二環路) - 電建二公司 - 省體育中心 - 琴湖路口 - 琴湖小區 - 琴亭高架橋 - 湖前 - 浮村 - 新店(南平東路上) - 金城小區 - 南平西路- 新店醫院 - 新店西莊路口
112路 下院 —— 洪山西客站
下院 - 下岐村 - 中下村 - 魁岐鐵道口 - 五門閘 - 海産批發市場 - 市面粉公司 - 土特産品市場 - 鰐魚公園 - 魚池 - 人造板廠 - 福州花鳥市場(蔬菜批發市場) - 鰲峰大橋 - 光明橋 - 連潘 - 長樂路 - 象園頭 - 南公園 - 安淡 - 博美詩邦(工業路口) - 雙浦頭 - 寶竜城市廣場 - 祥坂路口 - 閩江大學 - 幹休所 - 西禪寺 - 福大東門 - 鳳凰池 - 隆鳳新村 - 祭酒嶺 - 空軍駐地 - 金牛山公園(康橋中學) - 洪山橋 - 洪山橋頭 - 洪山西客站
115路 師大——下院
師大- 程浦頭 - 福州工業學校 - 上三路口 - 匯達廣場 - 橋南(市二醫院) - 橋北 - 雁塔 - 象園頭 - 長樂路 - 象園街道 - 王莊新村 - 講堂前 - 樂西(東) - 大名城 - 腫瘤醫院 - 前嶼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遠洋 - 硫酸廠 - 鼓山中學 - 車管所 - 下院
131路 瑞閩鋁業公司 ——下院
瑞閩鋁業公司 -馬尾海關 - 青洲 - 寶馬路 - 羅星塔 - 港口路 - 馬尾造船廠 - 馬尾舊街 - 胐頭 - 招呼站(江濱大道) - 六江 - 湖裏路口 - 快安大道口 - 新大陸科技園 - 雙協村 - 儒江路口 - 宏昌公司 - 魁岐 - 招呼站(福馬路) - 下院 (19站)
另外,36、40、73路公交車有途徑福州鼓山主入口(下院)
36路(東岐——公交仁德站)
東岐 - 英嶼 - 長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學 - 亭江 - 亭頭 - 安福陵園 - 閩安 - 鬆門 - 打石坑 - 紅山 - 君竹 - 陽光學城 - 朏頭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東聯 - 竜門 - 上坂 - 魁岐 -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公交仁德站(共38站)
40路(東方學院——公交仁德站)
東方學院 - 度假村 - 雲竜 - 海嶼 - 吳莊 - 琅岐鎮政府 - 三平 - 衙門 - 東岐 - 亭江中學 - 亭江 - 儒江 - 快安 - - 竜門 - 魁岐 - 下院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狀元境 - 汽車站 -茶亭公園 - 群衆路 -公交仁德站(共28站)
73路(公交仁德站——中鋼公司)
公交仁德站 - 五一廣場 - 閩都大廈 - 紫陽立交橋 - 紫陽 - 大名城 - 腫瘤醫院 - 前嶼 - 浦東 - 遠洋 - 福興投資區 - 硫酸廠 - 鼓山中學 - 下院 - 魁岐 - 上坂 - 竜門 - 東聯 - 快安 - 儒江 - 上德 - 下德 - 六江 - 胐頭 - 沿山市場 - 馬尾區委 - 港口路 - 羅星塔 - 寶馬路 - 青洲 - 馬尾海關 - 瑞閩鋁業 - 省漁業總公司 - 中鋼公司 (共34站)
(2)到達鼓嶺景區的公交車有63路
63路(警官學院——鼓嶺柳杉王公園)
途徑站點: 警官學院、鼓嶺古道、過侖村、大洋坪、下乖、三叉路、鼓嶺柳杉王公園。
票價:實行無人售票製,單一票價五元 ,所有證件無效。
發車時間:警官學院:8:00,10:30,15:00;鼓嶺柳杉王公園9:00,13:30, 16:00
門票:進山和登山免費;涌泉寺門票32元/人;十八景門票10元/人
觀光纜車收費標準:單程25元/人,往返30元/人 |
|
鼓山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