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山西 >太原 > 黛蠃頂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黛蠃頂投訴電話太原旅遊投訴電話:0351-4070511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臺懷中心寺廟群以東的陡峭山脊上,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歷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黛蠃頂上的寺院內有五臺山5座臺頂的5種文殊菩薩法像,到這裏,可以一次性朝拜5尊文殊菩薩。黛蠃頂創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歷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和補修。寺內中殿檐臺下左側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鼕御制大蠃頂碑記,對大蠃頂作了較詳細的敘述。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登黛蠃頂御筆題詩:“巒回𠔌捲自重重,蠃頂左鄰據別峰。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涌現芙蓉。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鬆。供養五臺曼殊像,者黎疑未識真宗。”石碑正面和背面所描述的黛蠃項,時隔三十六年,景象卻迥然不同。這是由於帝王崇建,這裏已“供養五臺曼殊像”。曼殊即是文殊的另一種梵語音譯。傳說乾隆屢欲朝拜五臺文殊,終因風大路險,沒能如願,遂欲摹擬五座臺頂的五方文殊,總塑於此,以便朝會者到此參拜。黛蠃項就是人們所說的“小朝臺”之處。五座臺項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臺”。黛蠃頂把五座臺頂文殊菩薩的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裏也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項,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就叫“小朝臺”。要把五座臺頂部轉遍,不具備較強的體質,沒有足夠的時間,是不行的。而登黛蠃頂,來回有半天時間就夠了。同樣能了卻“朝臺”的心願。所以人們常說:“不登黛蠃頂,不算朝臺人。”黛蠃頂寺內共有殿堂、僧捨20餘間,站壇殿是該寺的主要建築。殿內所供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盤坐模樣,而是站立佛壇之上。殿內還供有五文殊像,分別為孺童文殊、無垢文殊、智慧文殊、聰明文殊、獅子吼文殊。
No. 2
  一 由來
  黛蠃頂位於臺懷鎮東面清水河旁,距臺懷鎮不遠。黛蠃頂是一座小山峰的名稱,寺廟建在山頂上,所以被稱為“黛蠃頂”。
  黛蠃頂亦名大蠃頂,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頂庵。這處寺廟始建於時代成化年間(1465--1487),萬歷年間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大蠃頂,寺內還有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的大蠃頂碑記。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纔更名為黛蠃頂
  據說,乾隆來五臺山,屢次欲凳臺頂進香拜佛,皆被風雨所阻,乾隆對黛蠃頂的青和尚說:“五年後我再來時,既要登臺頂,還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辦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辦法:模仿五個臺頂的五方丈文殊,即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合塑於黛蠃頂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稱五文殊殿),登黛蠃頂等於登五個臺頂,進正殿朝拜等於朝拜五個臺頂的五方文殊。乾隆於五十一年(1786)三月來此殿進香,朝拜五方文殊並親筆題詩,刻在黛蠃頂碑記的背後,此後,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謁五座臺頂,省去許多路程。但也有區別,登五座臺頂朝拜文殊菩薩叫大朝臺;登黛蠃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則叫小朝臺。俗有“不登黛蠃頂,不算臺山客”之說。
  要至黛蠃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價。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登頂之後就看到了黛蠃頂的牌樓,石獅和山門了。黛蠃頂坐東面西,寺宇不大,占地3000平方米,內有殿堂僧捨48間。中軸綫上由西嚮東依次有天王殿、旃檁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寶殿。天王殿,面寬3間,單檐硬山頂,內塑四大天王。旃檁殿坐落在六角臺基上,邊長為10米,上部為六角重檐攢尖頂,內供釋迦牟尼,即旃檁佛。五文殊殿,面寬5間,單檐歇山頂,四出廊,無鬥拱,內供五方文殊。大雄寶殿,面寬5間,19.2米,進深9.6米,單檐硬山頂,五脊六獸,前出廊,內供銅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帝釋天、大梵天、迦葉、阿難,兩山為十八羅漢彩塑。
  二 具體路程及費用
  登黛蠃頂的山路有兩條,一條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條沿南端的山脊而上,兩條山路從山腳下分開,到山頂寺前交匯,如括弧形。北端的山路略緩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從南端山路上黛蠃頂,在山腳下先經過善財洞。善財洞分上下兩院。上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岩洞內曾掘出文殊、彌勒、善財童子銅像三尊,係唐代遺物。寺因以名。下院建於清嘉慶年間。善財洞現存建築以下院為主,前有上下各三間的樓閣式建築,中有前接抱廈的大殿,後有面闊五間左右前三出廊的大殿。中軸綫樓殿的兩側,配以廂房,佈局顯得平整。上院地勢陡窄,岩壁上砌數丈高的院臺基,上築紅圍墻,象是黛蠃頂的一條裙帶。上院建有主供善財童子的大殿,殿左側有岩洞,即為掘出善財等三尊銅像的原址。仁立觀望,俯仰之間,風景迥異。菩薩頂、塔院諸寺,紅墻碧瓦,翹檐飛甍,輝煌壯麗;黛蠃頂翠色參天,白雲輕撫,溢光流彩。
  所在地區:中國 山西
  門票信息:6元/人(門票) 50元/人(纜車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