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黑竜江科技學院投訴電話 哈爾濱市旅遊投訴電話:0451-84664315
黑竜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黑竜江科技學院始建於1947年,現地處北國冰城哈爾濱市的鬆花江畔。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厚德博學、強吾興邦”的校訓,鑄就了"求真求實、創業創新"的校風,為全國各地培養各級各類人才4萬餘名。
近幾年,學校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搶抓國傢加快發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時機,用兩年半的時間,在一片廢墟上崛起了一個“規劃科學化、功能現代化、信息網絡化、後勤社會化、園林生態化”的校園,圓了幾代科院人建設新校區、衝擊碩士點的兩個夢,實現了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空間和辦學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一校兩地(哈、雞)四校區的辦學格局。全日製在校學生20000餘人,固定資産14億元。初步建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管相結合,經、文、法相協調的大學。現有專任教師11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7人,博士70人,研究生導師50人。學校開設36個本科專業, 21個專科專業。其中, 4個省級重點專業,8個省級學科梯隊,4個碩士學位點。學校下設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等15個教學機構,安全工程研究所等23個科研機構。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強化實踐,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係,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養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質高,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為主要標志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創新。在全國大學生計算機、外語、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標志性大賽中,多次獲國傢級、省級一、二等奬,居全省領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位居黑竜江省高校第一名。
學校堅持科技強校,本着“以作為求地位、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思想,強化煤炭開採、加工、轉化與利用等優勢學科專業特色,建成采礦工程、礦物加工與利用工程兩個省級重點學科,建立了礦業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黑竜江省潔淨煤技術研究中心、國傢煤礦安全培訓中心和評價中心、黑竜江安全工程技術學院、黑竜江省潔淨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高新技術園區、黑竜江省煤礦機械産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等。幾年來,承擔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國傢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863計劃)、國防科工委計劃項目等科技含量高、技術難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項目以及省重大攻關項目160餘項,共有30餘項科技成果獲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奬等奬項。學校每年為煤炭行業“對口單招、定嚮培養”400餘名科技人才,還與國傢和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勞動廳等聯合舉辦煤礦礦長、非煤礦山礦長培訓班,先後有3000餘名礦長受到安全知識培訓並獲得了上崗資格。學校出版了《黑竜江科技學院學報》、《煤礦機械》和《煤炭技術》等刊物。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在與俄羅斯、加拿大合作辦學的基礎上,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建成了國內一流水平的現代製造工程中心,並以此為依托與奧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奧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在黑竜江省高校為首傢。學校堅持經營學校,建立了中外合作、産學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辦學體製。
學校黨委班子被黑竜江省委領導評價為“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肯幹事的班子”,學校黨委被黑竜江省委授予先進黨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黨風廉正建設先進單位。全校教職員工求真求實、創業創新,形成了良好的內部辦學環境。
目前,黑竜江科技學院正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振興老工業基地為契機,深化“確保生命綫、構築增長綫、強化保障綫”的“三條綫”內部管理改革,以評促建,充實內涵,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續寫科技學院新的燦爛、新的輝煌! |
|
[英]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黑竜江科技學院始建於1947年,現地處北國冰城哈爾濱市的鬆花江畔。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厚德博學、強吾興邦”的校訓,鑄就了"求真求實、創業創新"的校風,為全國各地培養各級各類人才4萬餘名。
黑竜江科技學院是黑竜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礦業特色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中國共産黨1947年在雞西建立的東北第一所煤礦工人幹部學校。1998年以前,學校隸屬於原國傢煤炭工業部,主要面嚮煤炭行業辦學。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後,隸屬關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竜江省管理為主。經過幾代科院人60年的創業創新,黑竜江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類綜合性本科院校。學校地處具有俄羅斯風情的哈爾濱市,位於風光秀麗的鬆花江畔,學院依江而建,占地100餘萬平方米,設有14個教學係部,現設有一、二級學科研究生碩士點共18個,本專科專業60餘個,學校具有兩個省級重點學科,四個省級重點專業,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潔淨煤技術研究中心,一個國傢煤礦安全培訓中心。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0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0餘人,博士80餘人,碩士300餘人,其他高級職稱2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如等30位專傢為學院的特聘或兼職教授。畢業生分佈在全國各地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等國傢。
近幾年,學校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搶抓國傢加快發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時機,用兩年半的時間,在一片廢墟上崛起了一個“規劃科學化、功能現代化、信息網絡化、後勤社會化、園林生態化”的校園,圓了幾代科院人建設新校區、衝擊碩士點的兩個夢,實現了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空間和辦學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一校兩地(哈、雞)四校區的辦學格局。全日製在校學生20000餘人,固定資産14億元。初步建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管相結合,經、文、法相協調的大學。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如、錢鳴高等30餘位專傢為學校的特聘或兼職教授。 學校現設41個本科專業,以工為主,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等多個門類,現有礦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企業管理、區域經濟學、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岩土工程、化學工藝、安全技術及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等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7個省級重點專業;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企業管理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學校下設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外語係、數力係、國際教育學院、體育部、工程訓練與基礎實驗中心、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嵩山校區、利民校區等教學機構。 教學科技樓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強化實踐,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係,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養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質高,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為主要標志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創新。在全國大學生計算機、外語、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標志性大賽中,多次獲國傢級、省級一、二等奬,居全省領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位居黑竜江省高校第一名。
學校堅持科技強校,本着“以作為求地位、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思想,強化煤炭開採、加工、轉化與利用等優勢學科專業特色,建成采礦工程、礦物加工與利用工程兩個省級重點學科,秀園建立了礦業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黑竜江省潔淨煤技術研究中心、國傢煤礦安全培訓中心和評價中心、黑竜江安全工程技術學院、黑竜江省潔淨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高新技術園區、黑竜江省煤礦機械産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等。幾年來,承擔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國傢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863計劃)、國防科工委計劃項目等科技含量高、技術難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項目以及省重大攻關項目160餘項,共有30餘項科技成果獲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奬等奬項。學校每年為煤炭行業“對口單招、定嚮培養”400餘名科技人才,還與國傢和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勞動廳等聯合舉辦煤礦礦長、非煤礦山礦長培訓班,先後有3000餘名礦長受到安全知識培訓並獲得了上崗資格。學校出版了《黑竜江科技學院學報》、《煤礦機械》和《煤炭技術》等刊物。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在與俄羅斯、加拿大合作辦學的基礎上,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建成了國內一流水平的現代製造工程中心,並以此為依托與奧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奧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在黑竜江省高校為首傢。學校堅持經營學校,建立了中外合作、産學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辦學體製。
學校黨委班子被黑竜江省委領導評價為“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肯幹事的班子”,學校黨委被黑竜江省委授予先進黨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黨風廉正建設先進單位。全校教職員工求真求實、創業創新,形成了良好的內部辦學環境。
目前,黑竜江科技學院正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振興老工業基地為契機,深化“確保生命綫、構築增長綫、強化保障綫”的“三條綫”內部管理改革,以評促建,充實內涵,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續寫科技學院新的燦爛、新的輝煌! |
|
哈爾濱 | 高校 | 二級學院 | 黑竜江 | 人文 | 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機械 | 機械工程學院 | 大學 | 黨委書記 | 更多結果... |
|
|
黑竜江科技學院建築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利民校區 | 黑竜江科技學院電信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計算機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哈爾濱校區 | 黑竜江科技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 黑竜江科技學院現代製造工程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