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麥草介紹
黑麥草為禾本科植物,在春、秋季生長繁茂,草質柔嫩多汁,適口性好,是牛、羊、兔、豬、雞、鵝、魚的好飼料。供草期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長。
黑麥草的特點
黑麥草須根發達,但入土不深,叢生,分蘖很多,種子千粒重2剋左右,黑麥草喜溫暖濕潤土壤,適宜土壤ph為6—7。該草在晝夜溫度為12℃—27℃時再生能力強,光照強,日照短,溫度較低對分蘖有利,遮陽對黑麥草生長不利。黑麥草耐濕,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時不利於黑麥草生長,可在短時間內提供較多青飼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資源。
栽培技術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責任田種黑麥草,播種時間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條播。條播行距11—20釐米,覆土1—2釐米,每畝播種量1—1.5公斤。散播時遇田塊幹旱時可灌水,使土壤潮濕後再排水,以有利於黑麥草發芽和出苗整齊,播種時混合10公斤磷肥拌勻後播種效果更好,播種後以15—20公斤復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機肥100—1500公斤,寬5—8公尺為一塊四面清溝,把細土覆蓋在黑麥草種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漬害。
黑麥草收割
黑麥草長至35—40釐米高時進行刈割,留高2—3釐米,到次年6月底前輪流刈割4—5次,畝産可達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後應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對水澆潑一次。黑麥草營養豐富,鮮草中含蛋白質2.6%,畝産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飼料。
黑麥草網:http://hi.baidu.com/hmcljs |
|
拉丁名:Lolium perenne L.
英文名:perennial ryegrass
早熟禾科(Poaceae)黑麥草屬(Lolium)植物,約10種,包括歐亞大陸溫帶地區的飼草和草場禾草及一些有毒雜草(如毒麥〔L. temulentum〕)。高約0.3∼1公尺(1∼3呎),葉堅韌、深緑色。小穗長在「之」字形花軸上。多年生黑麥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麥草(L. multiflorum)萌芽早,為牧場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毒麥常為有毒真菌侵染,其種子還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對於草場動物十分危險。
黑麥草為禾本科黑麥草屬,在春、秋季生長繁茂,草質柔嫩多汁,適口性好,是牛、羊、兔、豬、雞、鵝、魚的好飼料。供草期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長。 |
|
黑麥草粗蛋白4.93%,粗脂肪1.06%,無氮浸出物4.57%,鈣0.075%,磷0.07%。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本地雜草含量高出3 倍。 |
|
黑麥草須根發達,但入土不深,叢生,分蘖很多,種子千粒重2剋左右,黑麥草喜溫暖濕潤土壤,適宜土壤pH為6—7。該草在晝夜溫度為12℃—27℃時再生能力強,光照強,日照短,溫度較低對分蘖有利,遮陽對黑麥草生長不利。黑麥草耐濕,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時不利於黑麥草生長,可在短時間內提供較多青飼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資源。 |
|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責任田種黑麥草,播種時間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條播。條播行距11—20釐米,覆土1—2釐米,每畝播種量1—1.5公斤。散播時遇田塊幹旱時可灌水,使土壤潮濕後再排水,以有利於黑麥草發芽和出苗整齊,播種時混合10公斤磷肥拌勻後播種效果更好,播種後以15—20公斤復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機肥100—1500公斤,寬5—8公尺為一塊四面清溝,把細土覆蓋在黑麥草種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漬害。 |
|
黑麥草長至35—40釐米高時進行刈割,留高2—3釐米,到次年6月底前輪流刈割4—5次,畝産可達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後應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對水澆潑一次。黑麥草營養豐富,鮮草中含蛋白質2.6%,畝産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飼料。 |
|
(1)放牧利用:黑麥草生長快、分蘖多、能耐牧,是優質的放牧用牧草,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質産量最高的牧草之一。常以單播或與多種牧草作物如紫雲英、白三葉、紅三葉、苕子等混播。牛、羊、馬尤喜歡其混播草地,不僅增膘長肉快,産奶多,還能節省精料。牛、馬、羊一般在播後2個月即可輕牧一次,以後每隔1個月可放牧一次。放牧時應分區進行,嚴防重牧。每次放牧的采食量,以控製在鮮草總量的60%70%為宜。每次放牧後要追肥和灌水一次。
(2)青刈捨飼:黑麥草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幹草粗蛋白含量高達25%以上,且葉多質嫩,適口性好,可直接喂養牛、羊、馬、兔、鹿、豬、鵝、鴕鳥、魚等。牛、馬、羊、鹿飼用尤以孕穗期至抽穗期刈割為佳,可采取直接投喂或切段飼喂;用以飼喂豬、兔、傢禽和魚,則在拔節至孕穗期間刈割為佳,以切碎或打漿拌料喂給。青刈捨飼應現刈現喂,不要刈割太多,以免浪費。
(3)青貯:黑麥草青貯,可解决供求上出現的季節不平衡和地域不平衡問題,同時也可解决盛産期雨季不宜調製幹草的睏難,並獲得較青刈玉米品質更為優良的青貯料。青貯在抽穗至開花期刈割,應邊割邊貯。如果黑麥草含水量超過75%,則應填加草粉、麩糠等幹物,或晾曬一天消除部分水分後再貯。發酵良好的青貯黑麥草,具有濃厚的醇甜水果香味,是最佳的鼕季飼料。
(4)調製幹草和幹草粉:黑麥草屬於細莖草類,乾燥失水快,可調製成優良的緑色幹草和幹草粉。一般可在開花期選擇連續3天以上的晴天刈割,割下就地攤成薄層晾曬,曬至含水量在14%以下時堆成垛。也可製成草粉、草塊、草餅等,供鼕春喂飼,或作商品飼料,或與精料混配利用。 |
|
黑麥草介紹
黑麥草 (L.muttiflorum)
科屬:
禾本科
別名:
多年生黑麥草、宿根黑麥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或一年生。葉片扁平。穗狀花序頂生;小穗含4~15小花,單生穗軸的每節,兩側壓扁,以其背面(即第一、三、五…等外稃的背面)對嚮穗軸;第一穎除頂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穎位於背軸的一方,具5~9脈;外稃背部圓形,具5脈,無芒或有芒;予房無毛。穎果腹面凹陷而中部具縱溝,與內稃粘合不易脫落。
分佈與習性:
原生長於亞洲和北非的溫帶地區,現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地區均有廣泛分佈,它是最早的草坪栽培種之一,其名稱來源於歐洲名字“Rai”草。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我國南方各省的山區和丘陵區也能種植。喜鼕季溫暖濕潤、夏季較涼爽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27℃,抗寒、抗霜,在氣溫低於-15℃時纔會産生凍害,甚至部分死亡。但不耐炎熱、溫度35℃以上時生長勢變弱。喜陽,耐陰能力稍差,陰處生長時易出現病害。耐濕但不耐幹旱,在水分少而瘠薄的沙土中生長不良,適宜在肥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適宜的PH值為6—7。耐踐踏。壽命不長,一般4—6年。
繁殖與栽培:
春秋均可播種。多年生黑麥草早期生長較其他多年生牧草為快,秋播後如天氣溫暖,在初鼕和早春即可生産相當鮮草。以其生長較快,播後每二年即達成最盛時期,雜草亦難侵入。單播時每畝播種量以1公斤左右為度,多的1.5公斤。一般以條播為宜,行距15~20釐米,覆土1~2釐米。施用氮肥是提高産品質量的關鍵措施。增加施氮量可增加有機質産量和蛋白質含量,可減少纖維素中難以被反芻動物消化的半纖維素含量,纖維素含量也隨施氮量而減少。 多年生黑麥草可與其它牧草混播種,二三年生草地適於白三葉、紫花苜蓿等品種混種,紫花苜蓿與多年生黑麥草,二者混種比率以每畝用1公斤紫花苜蓿和0.75公斤的多年生黑麥草較為適宜。與白三葉混種,二者混種比率以每畝用0.85公斤多年生黑麥草與0.85公斤白三葉為宜。混種皆以在秋季同時播種為佳。混種時如能對豆科草施行根瘤菌接種,不僅有助於豆科牧草的生長,也有利於多年生黑麥草的生長。 多年生黑麥草生長速度較其他牧草為快。多年生黑麥草株高長到20~30釐米時均可以放牧利用。9月底播種者,越鼕前株高已達15~20釐米,有8~10個分蘖。如涼曬幹草,可等到開花時刈割最好。一年可刈割3~5次,刈割3~5次,刈割後留茬高度5~10釐米,畝産鮮草3000~4000公斤。 多年生黑麥草幹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0.50%,粗脂肪3.5%、粗纖維25.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9.2%、礦物質9.0%、鈣0.5、磷0.25%。適口性好,適合飼養各類畜、禽、及草魚類采食。
應用:
可用於家庭草坪、公園、墓地、公共場地、高爾夫球道、高草區,或公路旁、機場和其他公用草坪的建植,也可與其他種子如草地早熟禾混播用於這些場地的建植,還可用作快速建坪和土壤防固及暖季型草坪鼕季交播。除了作為短期臨時植被覆蓋外,多年生黑麥草很少單獨種植。一般來講,多年生黑麥草在混播中其種子個數不應超過總個數的20%~25%。多年生黑麥草在種子混播中含量過多會引起它與所需要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的過度競爭,破壞這些種的建坪。習慣上,人們認為應發展垂直生長緩慢的多年生黑麥草的栽培種。改進的黑麥草栽培種能與草地早熟禾很好地混播,尤其在寒冷潮濕氣候更溫暖一些的地方的運動場草坪。 |
|
heimaicao
黑麥草
rye grass
禾本科(Gramineae)黑麥草屬(Lolium)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的栽培牧草和緑肥作物。本屬約有20種,其中多年生黑麥草(L.perenne)和多花黑麥草(L.multi-florum)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栽培牧草。現新西蘭、 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廣泛栽培用作牛羊的飼草。
類型 多年生黑麥草原産南歐、北非及西南亞,1677年英國首先栽種。株高70~100釐米,有時可達1米以上。莖稈叢生,質地較軟。葉在芽中呈摺叠狀,葉鞘光滑,葉耳細小,葉舌短而不明顯。穗狀花序,小穗含小花6~11朵,無外穎。無芒,內稃與外稃等長。種子千粒重1.5~2.0剋(圖1多年生黑麥草)。多花黑麥草在13世紀前栽培於意大利北部,故又稱意大利黑麥草。植株較粗壯,葉較闊而長,在芽中成捲麯狀,葉耳大而明顯,小穗含小花較多,有芒(圖2多花黑麥草)。
栽培 黑麥草喜濕潤溫和氣候,不耐嚴寒和炎熱,夏季發育緩慢,生長不良,甚易死亡。15~25℃的氣溫條件最為適宜。多年生黑麥草在適宜條件下,可生長2年以上,在中國衹能作越年生牧草利用。輕????鹼土、石灰性土壤、 微酸性土壤以及年雨量在500~1500毫米的地方均可生長,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尤宜。淮河以南宜秋播,北方宜春播。施肥有利於提高産量和改進品質。春播黑麥草當年可刈割1~2次,每公頃産鮮草15~30噸;秋播的翌年可刈割3~4次,每公頃産鮮草60~75噸。種子成熟後易落粒,故當麥穗呈黃緑色時即應收割,也可利用第一次刈割後的再生草留種。
用途 黑麥草單株稀植時,一般有分蘖100個以上,最高可達數百個,且耐放牧、刈割,是禾本科中産量較高的一種牧草,常與三葉草混播作牲畜飼草。在????鹼地與豆科越年生緑肥混播,可培肥地力。多花黑麥草還可用作魚飼料。
(楊運生) |
|
- : perennial ryegrass, english ryegrass
- n.: darnel
|
|
黑麥草屬 | 黑麥草族 | 歐黑麥草 | 黑麥草養鵝 | 多花黑麥草 | 波斯黑麥草 | 多年黑麥草 | 瑞士黑麥草 | 硬直黑麥草 | 疏花黑麥草 | 田野黑麥草 | 黑麥草瘟病 | 一年生黑麥草 | 盆地野黑麥草 | 多年生黑麥草 | 黑麥草灰黴病 | 黑麥草白絹病 | 黑麥草赤黴病 | 黑麥草麥角病 | 黑麥草絲核菌病 | 長江2號多花黑麥草 | 黑麥草雪腐菌核病 | 黑麥草灰絨泡菌病 | 黑麥草根腐綫蟲病 | 黑麥草根結綫蟲病 | 黑麥草雪腐腐黴病 | 多年生的黑麥草種子生産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