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sturnus nigricollis)black-collared starling
  分類:鳥綱雀形目椋鳥科。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paykull, 1807)
  生境:低山丘陵的疏林、村落、農田、草地。
  捕食:在地上用嘴啄取食物。
  食物:昆蟲、蚯蚓、漿果、植物種子。
  體型:全長28釐米。體重約160剋。
  特徵:雄鳥上體黑色,具白色細鱗紋,具完整的黑色領環,整個頭部白色,眼周黃色,下體白色。兩翼黑色,具有白色的端斑。雌鳥似雄鳥,但黑色中多雜以褐色。
  習性:留鳥。常在村落附近的樹林、草地、田野間集小群活動,築巢於高大樹木的樹冠枝杈上。覓食蚯蚓、蠅蛆、甲蟲和漿果。4-6月繁殖,每窩産卵4~5枚。雄鳥在繁殖鳴期間的鳴叫聲歡快響亮。因善於鳴叫,有人將它作為觀賞鳥飼養。
  分佈:黑領椋鳥分佈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臺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國為雲南、廣東、廣西和福建南部稀見留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