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投訴電話肇慶市旅遊投訴電話:0758-226229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封開黑石頂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200公頃,位於粵西封開縣境內,在北回歸綫上,被譽為“北回歸綫上的緑洲”。位於熱帶與亞熱帶間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緑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八十年代中期,在國傢教委的支持下,封開黑石頂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實驗站建成並投入服務。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1685種,已知藍藻植物126種,真菌138種,脊椎動物200多種,鳥類110多種,昆蟲988種。其中列入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35種,如雲豹、蟒蛇、穿山甲、白鷳、蘇門羚、福建柏、伯樂樹、巴戟等。區內古樹參天,瀑布飛舞,溪水潺潺,鳥語花香。 |
|
一、保護區概況: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建於1979年8月,為廣東省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2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緑闊葉季雨林。
二、地理位置: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封開縣境內,北回歸綫從保護區貫穿而過。
三、自然環境:
區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溪流蜿蜒,瀑布如銀傾瀉。黑石頂海拔高度為1100多米,林木蔥籠四季常緑;異花奇果,滿山遍野。從山腳仰望,濃霧繚繞,峰頂若隱若現。登臨絶頂,雲霧層層,變幻無常,時而迎面而來,時而繞身而過,猶如置身仙景。區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7月平均氣溫在2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也不超過30℃,且高溫時間暫短。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40毫米,相對濕度80%;鼕季見霜,偶有冰凍。
四、植物資源:
保護區植物種類繁多,維管束植物有190科654屬1605種,裸子植物6科8屬10種,被子植物154科590屬1495種。其中屬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格木、粘木、紫荊木、觀光木、穗花杉、雞毛鬆、福建柏、巴戟、伯樂樹等。經初步調查而發現的新種有封開蒲葵、心葉帶子藤、綫葉紫金牛、金毛半楓荷、廣東葉下珠、封開新月蕨、封開蓮座蕨等。特別是一片葉子面積達1平方米的封開蒲葵,更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品。 據專傢考證,黑石頂自然保護區盛産多種蘭花,是廣東蘭的主要産地。幾乎中國所有的蘭花品種這裏都有。
格木:常緑喬木,高30米。胸徑可達12釐米,花期3—4月,果期10—11月。分佈於廣東、廣西、臺灣部分地區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粘木:常緑喬木,高10—20米。胸徑可達30釐米,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福建、雲南及貴州海拔700米以下的疏林中。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紫荊木:常緑喬木,高30米,胸徑達1米;樹皮暗無褐, 縱裂紋或成長方狀開裂,幼枝密被銹紅色柔毛。葉聚生小枝頂端,革質,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6-12釐米,寬2.5-4釐米,先端圓而常微缺,中部漸狹。花1-3朵腋生,下垂;花梗長2-3釐米,密被銹紅色絹毛;萼片外輪2片較大,內輪的較小,兩面密被氈毛;花冠白色,冠管長約4毫米,裂片10,長約8釐米,被短柔毛;果梗粗壯,長3-4。5釐米;種子長圓狀橢,兩側扁,長達2釐米,種皮黃褐色,光亮。
五、動物資源:
區內有脊椎動物200多種,其中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有雲豹、蟒蛇、穿山甲、蘇門羚、大靈貓、小靈貓、白鷳等20多種。區內昆蟲繁多,共有988種,其中有“封開匙同蝽”、“黑翅蝗蟲”等13個新種。
大靈貓:國傢一級保護動物體。重6~10千克,體長60~80釐米,比傢貓大得多,其體型細長,四肢較短,尾長超過體長之半。頭略尖,耳小,額部較寬闊,沿背脊有一條黑色鬃毛。雌雄兩性會陰部具發達的囊狀腺體,雄性為梨形,雌性呈方形,其分泌物就是著名的靈貓香。體色棕灰,雜以黑褐色斑紋。頸側及喉部有3條波狀黑色領紋,中間夾有白色寬紋,四足黑褐。尾具5~6條黑白相間的色環。
大靈貓生性孤獨,喜夜行,生活於熱帶、亞熱帶林緣灌叢。雜食性,包括小型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甲殼類、昆蟲和植物的果實、種子等。遇敵時,可釋放極臭的物質,用於防身。在活動區內有固定的排便處,可根據排泄物推斷其活動強度。每年1~3月份發情,4~5月份産仔,每胎2~4仔。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被譽為“生物寶庫”,“活的自然博物館”、“北回歸綫上的緑寶石” 。這裏不僅是科研重地,而且是旅遊勝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