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日葵》——梵高
凡高 1888年 91x72釐米
凡·高是後印象主義的偉大畫傢,他的作品給人的感受是充滿激情。他曾經朋友介紹,來到陽光普照,“天空藍得使人心顫”的阿爾居住,在這裏,他頂着烈日、冒着狂風,到原野、果園、河邊,坐在遠離人群的地方,用鉻黃、孔雀石、朱砂、橙鉛磨成的顔料揮筆作畫。從他這一時期的畫作中,我們會和他一起為寂寞古老的吊橋而感慨,為麥田上飛過的鴉群而嘆惜,為豐收的季節而激動。和莫奈相比,凡·高的畫不再註意對自然景物中光影的表現,而更註重自我感情的抒發。這也是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畫傢在風景畫表現上的不嚮。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嚮日葵》。他曾多次描繪以嚮日葵為主題的靜物,他愛用嚮日葵來佈置他在阿爾的房間。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嚮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淨的或調和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特式教堂裏的彩繪玻璃一樣。”凡·高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
凡高作畫時,懷着極狂熱的衝動,追逐着猛烈的即興而作,這幅流芳百世的《嚮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傢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豔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嚮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凡高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纔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嚮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傢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嚮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嚮日葵”是凡·高後期特別喜歡描繪的題材,這幅畫便是凡·高在阿爾所畫衆多《嚮日葵》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凡·高喜歡用對比強烈的大色塊和狙黑的輪廓綫表現形體和組織畫面,同時,強烈的金黃色常常是他畫中的主要色調,這是因為凡高熱烈的性格愛上了熱烈的色彩的發源地——太陽,太陽就成了他贊美的對象,而太陽的光在他看來是黃色的。熱情沸騰的凡·高每天到鄉下去,採集金黃色的嚮日葵,“我讓提煉的或混合的鉻黃在從淡藍到深青色調不一樣的背景上,進發出燃燒着的火焰”。他懷着強烈的感情不厭其煩地畫他最喜歡的嚮日葵,強烈地表現畫傢對這一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他擅長使用強烈的色調,充分發揮色彩的感情因素,使色彩成為他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這便是凡高藝術的重要特色。 “嚮日葵”把凡·高在阿爾的藝術推嚮了高峰。為了求得最輝煌的色彩效果,《嚮日葵》的色彩是用不同明度、不同純度的黃色繪成的,黃色的背景,黃色的花瓶,黃色的花。深黃、淺黃、檸檬黃、橘黃、土黃……衹用了少量的深緑和草緑畫枝幹和葉子,配一點天藍色的花蕊。凡·高把色彩用絶了。他把黃色使用得如此動人,使黃色發揮出感人的魅力。你看空氣中流動着金色的陽光,瓶中的嚮日葵生氣勃勃地張開花瓣,盡情地吸着空氣和陽光。飽吸了陽光的花朵似已融化在空氣中,深黃、淺黃、檸檬黃、橘黃色的花辯,多麽輝煌,多麽燦爛奪目。凡·高把心中全部的愛賦予可愛的嚮日葵,嚮日葵也為凡高吐出“愛的最強光”。《嚮日葵》中註入的是凡·高心中強烈的感情,令人震撼、令人感動,這就是《嚮日葵》所産生的魅力。
(圖片:《嚮日葵》——梵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