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腳魚鴞
別名:黃魚鴞、毛腳魚鴞
拉丁名:ketupa flavipes
英文名:tawny fish owl
鴞形目 strigiformes
鴟鴞科 strigidae
瀕危等級:稀有;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95年列入附錄ii
識別特徵
全長約60cm。上體橙棕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羽幹紋;丙翼黑褐色,具橙棕色橫斑,飛羽和大覆羽末端棕白色;尾羽黑褐色,具不規則的橙棕色橫斑。面盤橙棕色,眉斑及盤緣白色,耳羽有橙色羽幹。喉部羽基白色,形成一大形白斑,下體餘部橙棕色,具黑褐色羽幹紋。虹膜黃色,嘴角黑色,跗蹠上半部被以絨狀羽,其裸出部分和趾黃色,爪角黑色,爪下具缺刻緣,適於捕魚。
分佈
主要分佈於我國的東部、中部和南部,見於浙江杭州、臨海、溫州、江蘇南京,安徽,陝西南部,湖北神農架,甘肅文縣,四川萬源、城口和雷波,貴州遵義、江口以及廣東沿海和臺灣。國外見於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裏蘭卡、不丹、緬甸等地。
棲息地及習性
棲於山林,常到溪流邊捕食,嗜食魚類,也吃蟹、蛙、蜥蜴和雉類。晝夜活動,白天也能捕食,常在枝葉茂密的大樹上停息,直到黃錯纔活躍起來,受到驚擾時不輕易飛走,能發出深沉的呼呼聲,或“mi-mi-”的貓叫聲。
保護措施:已被列為國傢ii級重點保護動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