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植物 : 中草藥 > 黃羊角
目錄
No. 1
  黃羊角
  【別名】蒙古瞪鈴、蒙古原羚
  【來源】牛科動物黃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鎊絲用。
  【性味歸經】甘、淡,平。
  【功能主治】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用於小兒感冒高熱,小兒驚風,中風,瘟病發熱。
  【用法用量】 1~3錢,水煎2~3小時。
  【備註】(1)黃羊油治痔瘡,用適量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1.解熱作用:黃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發熱的傢兔於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6小時後恢復正常,而2g/kg灌胃,則作用甚微。
  2.抗驚厥作用:給蟾蜍淋巴腔註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對苯甲酸鈉咖啡因(淋巴腔註射15mg/)所致的驚厥能顯著的減少驚厥率,並增加恢復率,而對硝酸士的寧性的驚厥(淋巴腔註射0.06mg/kg)則不能降低驚厥率,但能非常顯著的增高恢復率。黃羊角水煎液給小鼠灌胃10g/kg,對苯甲酸鈉咖啡因(皮下註射600mg/kg)所致的驚厥,不能減少驚厥率和增加恢復率,對硝酸士的寧(皮下註射 1mg/kg)所致的驚厥,雖能減少驚厥率和增高恢復率,但都不顯著。此外,蟾蜍淋巴腔註射黃羊角水煎液0.2g/衹,能非常顯著地加強苯巴比妥鈉(腹腔註射4mg/)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給小鼠灌胃,每天1次,連續7次,能加強苯巴比妥鈉的毒性。小鼠腹腔註射黃羊角水煎液80g/kg,未見有毒性反應,觀察3天亦無死亡。
No. 2
  黃羊角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羊的角,動物形態詳"黃羊肉"條。
  【藥理作用】①解熱作用
  黃羊角水煎液4/公斤灌胃,使人工發熱的傢兔於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6小時後恢復正常,而2/公斤灌胃,則作用甚微。
  ②抗驚厥作用
  給蟾蜍淋巴腔註射其水煎液0.1/公斤及0.2/公斤,對苯甲酸鈉咖啡因(淋巴腔註射15毫剋/)所致的驚厥能顯著的減少驚厥率,並增加恢復率,而對硝酸士的寧性的驚厥(淋巴腔註射0.06毫剋/公斤)則不能降低驚厥率,但能非常顯著的增高恢復率。黃羊角水煎液給小鼠灌胃10/公斤,對苯甲酸鈉咖啡因(皮下註射600毫剋/公斤)所致的驚厥,不能減少驚厥率和增加恢復率,對硝酸士的寧(皮下註射1毫剋/公斤)所致的驚厥,雖能減少驚厥率和增高恢復率,但都不顯著。
  此外,蟾蜍淋巴腔註射黃羊角水煎液0.2/衹,能非常顯著地加強苯巴比妥鈉(腹腔註射4毫剋/)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公斤及4/公斤給小鼠灌胃,每天1次,連續7次,能加強苯巴比妥鈉的毒性。
  小鼠腹腔註射黃羊角水煎液80/公斤,未見有毒性反應,觀察3天亦無死亡。
  【功用主治】《吉林中草藥》:"平肝熄風,清熱解毒。治癇癥,中風,小兒驚風,肝火熾盛,溫熱病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選方】治小兒感冒發熱:黃羊角二錢。水煎三小時,濾過,再加熱濃縮,然後於濾液中兌蔗糖,製成黃羊角糖漿。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