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名金錢鰵,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拉丁學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達50余公斤。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胸鰭基部腋下有一個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部邊緣黑色,尾鰭灰黑色,腹鰭和臀鰭淺色。
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已蝦類為食。
分佈於東海和南海北部,為中國特有種。其鰾的形態已特化,鰾端嚮兩側作長管狀延長,形成了一種獨特類型,在係統發育上成為石首科一個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經濟價值。
屬於國傢ii級保護動物
=-=-=-=-=-=-=-=-=-=-=-=-=-=-=-=-=-=-=-=-=-=-=-=-=-=-=-=-=-=-=-=-=-=-=-=-=-=-=-=-=-=-=-=-=-=-=-=-
黃唇魚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係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
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吻突出。頭部被圓鱗,體被銀元般櫛鱗。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胸鰭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銅鈴,上側位;口端位,斜裂;牙細小,上額外行牙和下額內行牙擴大;背鰭連續;臀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楔形。為名貴珍稀魚類。
據老漁民介紹說,黃唇魚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黃唇魚雖體似黃魚,但魚鰾形狀特殊,呈圓筒型,前端寬平,由兩側各伸出一把細長,約與鰾等長的側管(俗稱鬍須)嚮後深人體壁肌肉層內。其魚鰾上部粘有肥厚的膠原蛋白;以金黃色,鮮豔有光澤和鼓狀波紋為上品。魚膠的特殊功效滋補肝腎功能,賽如高麗(參),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産後血崩等有藥到病除之效。故從前一般漁村若捕到黃唇魚、舉村慶賀,分而食之。並將魚鰾曬幹,珍藏,以供産婦出血時之急用,可見民風淳樸之一斑。據說,洞頭縣北沙鄉於1957年捕獲一條65公斤的黃唇魚,漁民將鰾取出風幹後,呈寄北京獻給毛澤東主席,而中央辦公廳將其完璧歸趙,並復信表示感謝。
黃唇魚主要産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體長為1~1.5米,大者可達50公斤以上。該魚以蝦、蟹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喜逆流渾水,厭強光;3~6月嚮沿岸洄遊,産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媚媚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音樂之旋律,100米周圍海區可聞其聲。以往,溫州洞頭、南、北麂漁場及甌江河口段也時有捕撈。
據瞭解:吃過黃甘魚的現仍不乏其人,幾位從事捕撈30餘年的老漁民與老水産說起黃唇魚的味道,均認為口感極一般,其肉呈瓣狀,較粗糙,遠不如大黃魚鮮美。黃唇魚鰾的醫用價值與魚膠一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據分析,500剋含蛋白質442剋,脂肪l剋,鈣250毫剋,磷145毫剋,鐵13毫剋。中醫認為:有扶正固本、大補真元、強身健體之藥效,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可用於治療結核、風濕性心髒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脈管炎、神經衰弱、婦女經虧等癥,且對防治過敏性出血紫斑病、腎虧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療效。 | | 別名金錢鰵,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拉丁學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達50余公斤。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胸鰭基部腋下有一個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部邊緣黑色,尾鰭灰黑色,腹鰭和臀鰭淺色。
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已蝦類為食。
分佈於東海和南海北部,為中國特有種。其鰾的形態已特化,鰾端嚮兩側作長管狀延長,形成了一種獨特類型,在係統發育上成為石首科一個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經濟價值。
黃唇魚屬國傢二級保護水生動物,僅分佈在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國的特有魚種。
黃唇魚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達50余公斤。由於數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撈強度加劇,目前瀕臨滅絶。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撈黃唇魚,視為上等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
=-=-=-=-=-=-=-=-=-=-=-=-=-=-=-=-=-=-=-=-=-=-=-=-=-=-=-=-=-=-=-=-=-=-=-=-=-=-=-=-=-=-=-=-=-=-=-=-
黃唇魚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係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
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吻突出。頭部被圓鱗,體被銀元般櫛鱗。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胸鰭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銅鈴,上側位;口端位,斜裂;牙細小,上額外行牙和下額內行牙擴大;背鰭連續;臀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楔形。為名貴珍稀魚類。
據老漁民介紹說,黃唇魚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黃唇魚雖體似黃魚,但魚鰾形狀特殊,呈圓筒型,前端寬平,由兩側各伸出一把細長,約與鰾等長的側管(俗稱鬍須)嚮後深人體壁肌肉層內。其魚鰾上部粘有肥厚的膠原蛋白;以金黃色,鮮豔有光澤和鼓狀波紋為上品。魚膠的特殊功效滋補肝腎功能,賽如高麗(參),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産後血崩等有藥到病除之效。故從前一般漁村若捕到黃唇魚、舉村慶賀,分而食之。並將魚鰾曬幹,珍藏,以供産婦出血時之急用,可見民風淳樸之一斑。據說,洞頭縣北沙鄉於1957年捕獲一條65公斤的黃唇魚,漁民將鰾取出風幹後,呈寄北京獻給毛澤東主席,而中央辦公廳將其完璧歸趙,並復信表示感謝。
黃唇魚主要産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體長為1~1.5米,大者可達50公斤以上。該魚以蝦、蟹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喜逆流渾水,厭強光;3~6月嚮沿岸洄遊,産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媚媚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音樂之旋律,100米周圍海區可聞其聲。以往,溫州洞頭、南、北麂漁場及甌江河口段也時有捕撈。
據瞭解:吃過黃甘魚的現仍不乏其人,幾位從事捕撈30餘年的老漁民與老水産說起黃唇魚的味道,均認為口感極一般,其肉呈瓣狀,較粗糙,遠不如大黃魚鮮美。黃唇魚鰾的醫用價值與魚膠一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據分析,500剋含蛋白質442剋,脂肪l剋,鈣250毫剋,磷145毫剋,鐵13毫剋。中醫認為:有扶正固本、大補真元、強身健體之藥效,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可用於治療結核、風濕性心髒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脈管炎、神經衰弱、婦女經虧等癥,且對防治過敏性出血紫斑病、腎虧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療效。 | | 別名金錢鰵,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拉丁學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達50余公斤。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胸鰭基部腋下有一個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部邊緣黑色,尾鰭灰黑色,腹鰭和臀鰭淺色。
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
分佈於東海和南海北部,為中國特有種。其鰾的形態已特化,鰾端嚮兩側作長管狀延長,形成了一種獨特類型,在係統發育上成為石首科一個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經濟價值。
黃唇魚屬國傢二級保護水生動物,僅分佈在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國的特有魚種。
黃唇魚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達50余公斤。由於數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撈強度加劇,目前瀕臨滅絶。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撈黃唇魚,視為上等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
=-=-=-=-=-=-=-=-=-=-=-=-=-=-=-=-=-=-=-=-=-=-=-=-=-=-=-=-=-=-=-=-=-=-=-=-=-=-=-=-=-=-=-=-=-=-=-=-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係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
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吻突出。頭部被圓鱗,體被銀元般櫛鱗。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胸鰭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銅鈴,上側位;口端位,斜裂;牙細小,上額外行牙和下額內行牙擴大;背鰭連續;臀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楔形。為名貴珍稀魚類。
據老漁民介紹說,黃唇魚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黃唇魚雖體似黃魚,但魚鰾形狀特殊,呈圓筒型,前端寬平,由兩側各伸出一把細長,約與鰾等長的側管(俗稱鬍須)嚮後深人體壁肌肉層內。其魚鰾上部粘有肥厚的膠原蛋白;以金黃色,鮮豔有光澤和鼓狀波紋為上品。魚膠的特殊功效滋補肝腎功能,賽如高麗(參),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産後血崩等有藥到病除之效。故從前一般漁村若捕到黃唇魚、舉村慶賀,分而食之。並將魚鰾曬幹,珍藏,以供産婦出血時之急用,可見民風淳樸之一斑。據說,洞頭縣北沙鄉於1957年捕獲一條65公斤的黃唇魚,漁民將鰾取出風幹後,呈寄北京獻給毛澤東主席,而中央辦公廳將其完璧歸趙,並復信表示感謝。
黃唇魚主要産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體長為1~1.5米,大者可達50公斤以上。該魚以蝦、蟹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喜逆流渾水,厭強光;3~6月嚮沿岸洄遊,産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媚媚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音樂之旋律,100米周圍海區可聞其聲。以往,溫州洞頭、南、北麂漁場及甌江河口段也時有捕撈。
據瞭解:吃過黃甘魚的現仍不乏其人,幾位從事捕撈30餘年的老漁民與老水産說起黃唇魚的味道,均認為口感極一般,其肉呈瓣狀,較粗糙,遠不如大黃魚鮮美。黃唇魚鰾的醫用價值與魚膠一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據分析,500剋含蛋白質442剋,脂肪l剋,鈣250毫剋,磷145毫剋,鐵13毫剋。中醫認為:有扶正固本、大補真元、強身健體之藥效,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可用於治療結核、風濕性心髒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脈管炎、神經衰弱、婦女經虧等癥,且對防治過敏性出血紫斑病、腎虧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療效。
俗名:大鷗、白花
拉丁文名:Bahaba flavolabiata(Lin)
英文名:Chinese bahaba
黃唇魚是東莞海域常見魚類,60年代,一網曾捕獲1500公斤。由於捕撈過度及水質污染等原因,黃唇魚資源迅速衰退,近年已不多見了。黃唇魚膘是名貴的中醫補品,有特殊的藥用價值,目前市面上500剋重的幹膘(白花膠),售價在12萬元以上。
一、黃唇魚的品種
按魚體外型區分,黃唇魚有兩種,一種頭鈍,叫大鷗,又稱排口或大頭黃唇魚,棲息在10米以上的深水處,純海水區域較多;另一種頭較尖,叫白花,又稱尖頭白花,棲息鹹淡水河口海域的中上層。東莞海域兩種黃唇魚都有,大頭黃唇魚較少見,尖頭白花較多。
漁民捕撈黃唇魚的經驗介紹,大頭黃唇魚出水後,由於水壓的突然變化,會出現胃被壓到口中、爆膘、突眼等異常現象,容易死亡。而尖頭白花棲息在水的中上層,出水後不會死亡,可以進行活魚運輸和養殖。
二、生物學指標
本指標按尖頭白花標本描述。
黃唇魚體型呈長的紡錘型,背部隆起,腹部從胸鰭至肛門較平直,臀鰭至尾柄急速嚮上收窄;魚頭背部呈八字型,中等大,側扁;吻稍尖,吻長大於眼徑,眼徑大於眼間距;口前位,口裂從吻端嚮下側傾斜,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有齒,尖細;體長為體高的3.4倍,為頭長的4倍,為尾柄長的3.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4倍;頭長為眼徑的5.75倍,為眼間距的7.2倍,為吻長的3.8倍,為口裂長的2.9倍。
鰭式:背鰭VII,I-24,胸鰭15,腹鰭I-5,臀鰭II-7,尾鰭18。背鰭起點在體長的三分之一處,第三棘最長,為頭長的52%;胸鰭尖長;腹鰭胸位,在胸鰭的下方,第一鰭條延伸突出,呈綫狀;尾鰭呈標槍頭狀。
鱗片形狀:橢圓型0.8:1.0,細櫛鱗,頭、軀幹、尾部都被鱗。
側綫鱗 :側綫完整,前半部呈嚮上的弧型,後半部較平直,至尾柄末端為62個,尾鰭處另有18個不明顯的側綫鱗,直至尾鰭末端。
頭至肛門為體長的60%,鰓瓢4,鰓耙11。胃呈T字型,長為眼徑的4倍,寬為眼徑的2倍。腸長為體長的63%,較粗大,有兩次盤彎。膘中等大,一室,膘重為體重的1.78%,膘的前端有兩條氣管,直通至頭部的耳石處。
黃唇魚體背棕黃色,腹側灰黃色,各鰭色素較深,呈灰黑色。胸鰭腋下有一園型黑斑。
三、生活習性
尖頭黃唇魚生活在海、淡水交匯的河口海域,????度在0.5-18‰之間,有時溯餌,可直至河口淡水處;喜居水深、有魚礁、水流較緩的海域;黃唇魚在水清時集群,水濁時分散。黃唇魚以魚、蝦為食,東莞海域的黃唇魚,12-5月吃蝦為主,6-8月吃彈塗魚為主,9-11月吃鯔魚為主。在農歷23-26日最低潮、平流水、吹東風時,黃唇魚苗便會成群浮上水面;當開始漲潮、水流動、不是吹東風時,黃唇魚苗便散群下沉。
四、繁殖習性
根據歷年捕獲的黃唇魚性腺發育的資料統計,東莞海域,天然生長的黃唇魚,體重要達15kg以上時,纔有完全成熟的卵。卵巢重可達魚體重的20%,卵粒大小如鯉魚卵,吸水後比原來大30-50%,估計為粘性卵。黃唇魚在清明至𠔌雨左右産卵,東莞海域的産卵場,在竜穴到大虎一帶的獅子洋海域,該處雖為河口,但洋面開闊,各處水流情況不同、深淺不一,最深處有30多米,沉船較多,底部為沙質或蚝殼底。産卵後雌性黃唇魚腹部鱗片粗糙,疑是産卵時,摩擦硬物所致。
五、生長發育
東莞海域在鹹淡水交界之處,飼料生物資源豐富,而大型的浮遊生物可形成食用的“蝦春”,對幼魚的攝食及成魚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利。清明後魚卵孵化的幼苗,經40多天的生長,到端午節左右,東莞海域可見6-8cm的黃唇魚苗, 農歷八月體重為50-150g,農歷十月為350-400g。有人在港養水域放入天然水域捕獲的黃唇魚種進行養殖,不投餌料,以大排大灌的方法,引入天然餌料,放養時體重50-200g,經14個月養殖後進行檢查,捕獲其中一尾,其體重為1kg。 | | 黃唇魚鱗 | 黃唇魚肝 | 黃唇魚鰓 | 黃唇魚鰾 | 波利黃唇魚 | 黑緣黃唇魚 | 黃唇魚的異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