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鸚鵡:(又名:黃額鸚鵡)
拉丁文名稱:cyanoramphus auriceps
英文名稱:yellow crowned kakariki、yellow-fronted parakeet
這些有着飽滿的濃黃色額頭的鸚鵡是新西蘭特有的種類。在本土和島嶼的北邊南邊和奧蘭島及400公裏外的stewart島均有分佈。
它們喜歡在森林密處高高的枝葉上聚集,互相擦洗羽毛。在這些地區黃額鸚鵡的分佈還是比較稠密的。
近年這種鸚鵡也稀少起來,在新西蘭的查塔姆島(chatham)已不常見了,衹有在島的深處才能尋找到其蹤影。同是新西蘭的cyanoramphus鸚鵡 它與紅冠鸚鵡的不同是黃額頭下的一塊紅斑,不沿眼睛方向擴展。
概述:約在28cm左右,同一種顔色的鸚鵡雌鳥略小,頭部和鳥喙也略顯狹窄,雌鳥和幼鳥相比雄鳥顔色略淺。
kakariki這類鸚鵡在人類的干涉和保育下繁殖很有成效,1958年在保護區僅有的103衹紅冠鸚鵡僅僅六年時間,數量就上升到2500衹。而橙冠和黃冠要少一些。
食性:以種子、水果和昆蟲為主要食物。
繁殖:在野外自然界中沒有大的種群,以極少的家庭式成員在一起生活,通常集聚在樹林中,有時棲息在樹洞裏,常在有苔蘚的地面上用羽毛、雜草絮窩,每次下5至9枚鳥卵,親鳥喂養期為20天左右。
人工養殖:用一個3.6米長×0.9米寬×1.8米高的木箱,另外要有一塊空地提供給親鳥作為活動空間。小鳥出殼後要將雄鳥和幼鳥分開,雄鳥有殺子行為。
人式喂養這種鸚鵡不是很睏難,一些混合的植物種子、蘋果、梨、葡萄都可以作為它們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