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南 >長沙 > 黃興故居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黃興故居投訴電話長沙市旅遊投訴電話:0731-581011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黃興故居門票價格10黃興故居開放時間8:00-18:00
  黃興故居交通乘車至湖南省長沙縣高塘鄉楊坨村涼塘
  黃興故居位於湖南省長沙縣高塘鄉楊坨村涼塘。1874年10月25日辛亥革命著名領導人黃興誕生在這裏,並在這裏度過了22個春秋。黃興故居建於1864年,占地2.05畝,原為兩進兩橫,左右披廈廂房32間的四合大院,現尚存12間。
  修葺後的故居,陳列有黃興故居簡介,黃興生平事跡介紹以及故居示意圖等。並恢復陳列了黃興和父親黃筱村先生及母親羅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擺設。198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對外開放。
  故居在湖南省長沙縣高塘村涼塘。黃興誕生於此,並在此處度過青少年時代。黃興(1874~1916)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傢,原名軫,字剋強,1902年赴日本留學?nbsp;年回國,秘密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04年在長沙與陳天華、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1905年在東京與孫中山合組同盟會。1907年起參預、組織了多次反清起義。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為革命軍總司令。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1913年任討袁軍總司令。1916年病逝於上海。1917年在長沙舉行國葬。墓在長沙市嶽麓山頂。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兩進四合院,有上下堂屋和茶堂。正屋兩邊有多間橫屋和雜屋。建築面積約900平方米,現僅存房屋12間。建築為土木結構青瓦頂平房,泥墻外敷白灰。上堂屋左邊正房是黃興臥室,右邊正房是黃興父母臥室。
  墓坐西朝東。墓碑用整塊乳白色岩石琢成,四棱形似一柄長劍,高約8米。墓碑正面鑲1.6米的銅牌,上刻“黃公剋強之墓”。碑四周環繞石柱鐵欄,前有鐵門。墓用麻石砌成,前有92級石階,階旁有歇臺。1981年對故居的12間房屋進行了修葺和復原陳列,展出黃興生前使用過的傢具、文具25件,以及照片、墨跡。同年對黃興墓進行了修繕,並佈置了黃興事跡陳列。1984年在故居內新闢黃興革命史跡陳列室。設有黃興故居文物管理所。現由嶽麓公園管理處管理。
  “開國之功未可忘,國人猶自說孫黃。”黃興是辛亥革命時期與孫中山先生並稱的民主革命傢,是中國同盟會最高領袖之一,也被尊為“共和的締造者之一”。2001年8月,筆者來到湖南長沙縣黃興故居時,這裏正在進行1981年以來投入最大的一次裝修維護,國傢文物局和縣人民政府一共投了40來萬元。據說國傢文物局有專傢對黃興故居的“護莊河”深感興趣,而長沙縣則是看到了20年來最明朗的旅遊曙光,據說大道終於要修到故居來了。
  黃興故居房屋建築部分實現復原,除開撥款起的作用外,該館唐館長的記憶也起了大作用。對於自20世紀八十年代起年年到故居來看看的筆者而言,唐館長對故居原貌的描述仍然讓筆者大吃一驚。
  “驚人事業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黃興39歲的時候,曾在漂泊動蕩的革命生活中留下了一段思鄉詩句。黃興朝思暮想的“園林”究竟是怎樣的呢?
  1981年,黃興故居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這個當時和周圍農民並無兩樣的平房建築被築墻保護起來,開放的衹有一棟兩進一天井12間房的建築;而這次修葺就恢復了與這棟房屋相連的兩邊“黃屋”共40間,其中西廂房為黃興3位姐姐的房間,取名“南軒”,東廂房為當時佃戶所住的房間,取名“稼圃”。另外還有牛碾房、𠔌倉、廚房等等。這大大小小50多間就是黃興傢的原貌,但這占地6畝的建築還衹是黃興傢園的六分之一。
  以故居為中心,故居原貌整體為“前有水塘,後有花園,左有石榴,右有紫竹”,共占地36畝(除開水域面積),外則被一條4至5米寬的“護莊河”纏繞,“護莊河”接通門前的“大涼塘”、“小涼塘”、“門前塘”共3口大塘,終年活水流淌。這座“莊園”裏沒有農田,空地都種上了花草樹木,清雅宜人。據說莊園左邊的石榴園,每年春天橙橙燦燦,而右邊的紫竹園,每根竹子都是紫色的,經營得頗費心機。莊園與外相連的,是正南面的“八字槽門”嚮外的一條麻石路。麻石路修得很長,往東一直接到“接駕嶺”,往西一直通到楊梅河(瀏陽河支流)。
  黃興的父親黃筱村在傢開設私塾,另還有300石𠔌田(可産300石𠔌子的田),因此黃興傢在當時的農村確屬豪門了。黃興傢門富貴,在一般的文史資料中提及甚少,包括1984年黃興幼女黃德華回故鄉瞻仰故居時,也未提及故居原貌種種,衹是贊嘆故鄉之變化。
  1903年夏秋,黃興由日本回到長沙,在明德學堂教書,暗中聯絡同志,醖釀組織一個反抗清朝統治的革命團體。為避免清政府的註意,對外采用“華興公司”的名義,並規定公司的任務是“興辦礦業”,集資一百萬元,作為“開礦資本”。實際上是以“礦業”二字代替“革命”,“入股”代替“入會”,股票即是會員證。當時還提出了兩句生意經:“同心撲滿,當面算清”,實則含有“撲滅滿清”的意思。
  唐館長說,其實黃興成立的華興會,就是變賣祖業農田豪宅纔搞成的。1903年,黃興的父親已不在人世,繼母還住在故鄉,黃興為籌得建會經費,要變賣故鄉的房産田地,由繼母撫養成人的黃興自知對不住繼母,跪在了繼母面前。繼母易自如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在關鍵時刻支持了黃興,舉傢搬離豪宅,住到了離故居1裏外石傢河埠黃興的大姐姐劉姓傢中。從此豪宅經歷了多次易主的變化。
  鮮為人知的消息是,黃興故居以東,僅以“護莊河”相隔的地方,竟然是清末國子監大學士王益吾的故居。與黃興故居隔楊梅河相望的是被清廷封侯,卒後贈太傅、賜文襄的左宗棠真身之墓。左宗棠既不是本地出生,又未在此做過官,也不是在此離世的,他為何獨獨要葬在此處?可惜其墓志銘已被破壞,至今已成謎。
No. 2
  【黃興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城東約15公裏長沙縣高塘鄉(今黃興鎮)涼塘。為一所泥磚青瓦平房的民居建築。建於清同治初年,1874年10月25日,黃興出生於此。1981年維修。占地面積約4300平方米。有房屋共12間,包括上堂屋左右正房和下堂屋左右正房及廂房、橫屋過堂。磚木結構,坐西朝東。正門有廖承志題書"黃興故居"門額。門額上端彩繪文房四寶、梅蘭竹菊吉祥圖案,兩端有楹聯一副:"蒙慶受福,長樂永康。"上下堂屋之間闢有天井,正廳前有六扇方格木門為屏,後有退屋,雙坡屋頂,前棟屋脊正中塑福祿壽三星像。故居前臨水塘,後接田壠,左右為鄰居,院內多植橘樹。
英文解釋
  1. :  huangxinggu Tow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