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常黃體是囊性結構,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黃體持續存在或增長,或黃體血腫含血量較多,血液被吸收後,均可致黃體囊腫。由於囊腫持續分泌孕激素,常使月經周期延遲。若囊腫破裂可出現腹痛及陰道流血,而與異位妊娠破裂極為相似。
【目檢】
多為單側,直徑一般不超過4cm,偶可達10cm。早期可似血腫,待血液吸收後,則所含為透亮或褐色漿液。囊壁為淺黃色。
【光鏡檢查】 囊腫形成的早期,黃體細胞仍存,且富含類脂質,僅囊壁內層纖維化,可見黃素化粒層細胞和卵泡膜細胞,囊內有或無血液;後期時囊壁纖維化伴有程度不等的透明變。
【鑒別診斷】
濾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均與月經周期關係密切,前者為排卵前的卵巢囊性增大,若發生破裂時,一般不伴陰道流血;後者則為月經前的卵巢囊性增大,當破裂時,除急腹癥癥狀外,常伴陰道流血。二者之破裂與異位妊娠之破裂鑒別睏難,常需根據剖腹探查發現及病理學檢查始能作出最後診斷。
直徑<5cm的卵巢囊腫95%為非腫瘤性者,真正的腫瘤通常較大。在確定治療前應進行短期隨訪,復查宜於月經幹淨後進行,若4~6周內囊腫縮小或無增大,則可繼續隨訪2~4個月;若囊腫繼續增大,尤其直徑>5cm者,則應手術探查。對絶經後或生育期口服避孕藥者之卵巢增大,特別是新近發現者,應高度疑為腫瘤,必要時,官進行 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以作出明確診斷。
上述兩種囊腫破裂需手術時,單純切除囊腫並修復卵巢即可。 |
|
多為單側,直徑一般不超過4cm,偶可達10cm。早期可似血腫,待血液吸收後,則所含為透亮或褐色漿液。囊壁為淺黃色。 |
|
囊腫形成的早期,黃體細胞仍存,且富含類脂質,僅囊壁內層纖維化,可見黃素化粒層細胞和卵泡膜細胞,囊內有或無血液;後期時囊壁纖維化伴有程度不等的透明變。 |
|
濾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均與月經周期關係密切,前者為排卵前的卵巢囊性增大,若發生破裂時,一般不伴陰道流血;後者則為月經前的卵巢囊性增大,當破裂時,除急腹癥癥狀外,常伴陰道流血。二者之破裂與異位妊娠之破裂鑒別睏難,常需根據剖腹探查發現及病理學檢查始能作出最後診斷。
直徑<5cm的卵巢囊腫95%為非腫瘤性者,真正的腫瘤通常較大。在確定治療前應進行短期隨訪,復查宜於月經幹淨後進行,若4~6周內囊腫縮小或無增大,則可繼續隨訪2~4個月;若囊腫繼續增大,尤其直徑>5cm者,則應手術探查。對絶經後或生育期口服避孕藥者之卵巢增大,特別是新近發現者,應高度疑為腫瘤,必要時,官進行 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以作出明確診斷。
上述兩種囊腫破裂需手術時,單純切除囊腫並修復卵巢即可。 |
|
成熟濾泡在排卵後,即形成黃體。在血管形成期,血液流入黃體腔內(黃體血腫),故在正常狀態下,黃體即為囊性,在病理情況下,若其直徑為1.5--2.5cm,稱囊性黃體;超過2.5cm則稱黃體囊腫。
①囊腫黃體
囊腫黃體的發生於黃體的血運。淋巴瘤等卵巢本身的動能紊亂有關,常見與妊娠期,多無癥狀,非妊娠期可引起月經延長、經血過多、子宮內膜蛻膜樣變等。
②黃體囊腫
成年女性黃體大小外觀差異很大。排卵後,黃體血腫立即封閉。如囊性黃體持續存在,或囊體血腫含血量較多,都可致黃體囊腫。妊娠期和非妊娠分為兩種。
A.粒層黃體囊腫:此種最為常見,來自黃體的血腫,可發生於育齡期。直徑2.5-6cm不等,最大可達11cm;大於4cm的少見,囊腫嚮卵巢表面突起,早期可似血腫,卵巢表面呈紅褐色,內為透明或褐色漿液,囊壁淺黃色,呈特徵性花環狀。
B.卵泡膜黃素囊腫(黃素化卵泡膜囊腫)此囊腫也稱高反應黃體,出現於視丘--垂體機能障礙,濾泡不排卵,也未破裂,故純屬黃素化的閉鎖濾泡狀改變。雙側黃素化卵泡囊腫,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因其常伴有滋養葉細胞病變(水泡狀胎塊,絨毛膜癌)。囊腫體積長很大。黃素囊腫有自發退化趨勢,多無癥狀。也可以分娩後或滋養葉疾患消除後2月內消失。如囊腫破裂則引起內出血或急腹癥。病變多為雙側,卵巢表面呈大小不等囊性結節狀。小者僅見卵巢輕度增大,巨大者直徑可達15--20cm,壁薄、切面呈黃色或出血狀,囊內充滿草黃色清液或淡褐色液,卵巢表面偶見局竈生發上皮蛻膜樣變的黃色斑塊。 |
|
正常黃體是囊性結構,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黃體持續存在或增長,或黃體血腫含血量較多,血液被吸收後,均可致卵巢黃體囊腫(corpus luteum cyst)。由於囊腫持續分泌孕激素,常使月經周期延遲。若囊腫破裂可出現腹痛及陰道流血,而與異位妊娠破裂極為相似。
【目檢】 多為單側,直徑一般不超過4cm,偶可達10cm。早期可似血腫,待血液吸收後,則所含為透亮或褐色漿液。囊壁為淺黃色。
【一般治療】 1.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和治療感染; 2.一旦發生囊腫破裂、蒂扭轉應緊急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