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名】 膏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樹
【來源】 大戟科麻風樹屬植物麻風樹jatropha curcas l.,以樹皮和葉入藥。四季可采,多鮮用。
【性味歸經】苦、澀,涼。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毒性大,枝葉次之,種仁有瀉下和催吐作用;食2—3粒即引起頭昏、嘔吐、腹痛、腹瀉,多食癥狀加重,有呼吸睏難、皮膚青紫、循環衰竭,並有尿少、血尿及明顯溶血現象,最後虛脫死亡。對小鼠腹腔註射22.2g/kg樹皮的乙醇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抖動、安靜、閉眼、衰竭而死。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止血止癢。外用治跌打腫痛,創傷出血,皮膚瘙癢,麻風,癩痢頭,慢性潰瘍,關節挫傷,陰道滴蟲,濕疹,腳癬。
【用法用量】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用鮮葉搗爛絞汁搽患處。
【備註】(1)本品有毒,尤以種子有大毒(含毒蛋白),誤食後中毒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睏難,皮膚青紫,循環衰竭和少尿,最後出現溶血現象,尿血,逐漸呈現呼吸窒息而死亡。解救方法:催吐或洗胃,然後導瀉,並註射生理????水或5%葡萄糖????水;防止血紅素或其産物在腎中沉澱,可每日服小蘇打5~15剋;如溶血嚴重並有窒息現象時要給氧,小量輸血及使用中樞興奮劑,進行人工呼吸。民間治療方法:1、服蜂蜜;2、服紅糖;3、甘草煎水內服;4、飲????水。如及時治療,效果良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麻風樹以樹皮和葉入藥。四季可采,多鮮用。以樹皮、葉及果實(包括榨油後的渣餅)入藥。麻風樹樹皮光滑,種子呈長圓形,種衣呈灰黑色。中醫認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損傷及皮膚瘙癢。有趣的是,有的地方還用它治療胃腸炎。麻風樹全株有毒。莖、葉、樹皮均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內含大量毒蛋白。種子毒蛋白濃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與蓖麻毒蛋白類似。種子中還含有少量氰氫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強烈的胃腸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出血性胃腸炎。川芎嗪是一種生物鹼,藥理作用也很強,主要作用是抑製中樞血管運動中心而産生血壓下降,還可抑製呼吸中樞而産生呼吸睏難。動物實驗顯示除可以引起嚴重的胃腸炎,表現為黏膜糜爛、充血外,還可見腎間質炎性浸潤、心肌退行性變及心包下出血點、胸膜下出血等。
引起中毒的主要為野生麻風樹,其分佈廣泛,一般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藥用栽培麻風樹不大容易發生問題。在麻風樹分佈區域麻風果中毒很常見,除我國外,非洲、澳大利亞也有麻風果中毒報道。有報告稱成人吃下3粒麻風果就可中毒,兒童中毒量則更小。其實,成熟麻風果果實有澀味,雖名叫假花生,但並不像花生那樣好吃,誤食多因小兒好奇所致,一般誤食的量不是很大。也有報道稱進食遠超過3粒而癥狀輕微的,一般認為這與樹的種屬有關。口服後吸收很快,因此中毒起病迅速,潛伏期約一個小時。中毒後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及嚴重的胃腸炎表現如惡心、嘔吐、腹痛及腹部燒灼感,隨即出現腹瀉,多為水瀉,如不迅速糾正,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剋。嚴重時可呈現出血性胃腸炎。此外,患者可有煩渴,出汗,流涎。四肢肌肉痙攣,有呼吸睏難,血壓下降,心電圖有改變。有報告說毒蛋白有溶血作用並可導致腎功能損傷。雖實際病例並不多見,但臨床上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份報告麻風果中毒出現阿托品樣作用,包括皮膚乾燥、口幹、面部皮膚潮紅、瞳孔輕度擴大,心率上升。持續四個小時。麻風果的漿液對眼有刺激,但一般無嚴重後果,不致發生眼灼傷麻風果的毒蛋白本身還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可在胃腸道內分解而解毒。表現病程一般較短,大約在一天之內可完全恢復。中毒患者要盡快催吐與洗胃,迅速采取措施補充液體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嚴密觀察有無出血性腸炎表現及溶血傾嚮。對出現的改變應作對癥處理及支持治療。
生物學特性
麻風樹為喜光陽性植物,根係粗壯發達,具有較強的耐幹旱瘠薄能力,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含水分、漿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燒,抗病蟲害。原産美洲,現廣泛分佈於亞熱帶及幹熱河𠔌地區,我國引種有300多年的歷史。野生麻風樹分佈於兩廣、瓊、雲、貴、川等省,以及非洲的莫桑比剋、贊比亞等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及北澳地區,美國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地區、夏威夷群島地區等均有分佈。幹熱河𠔌野生狀態下的種子,一般一年一熟,少有一年兩熟,枝、幹具再生能力,種子發芽率在90%以上。麻瘋樹生長迅速,生命力強,在部份地方可以形成連片的森林群落。由於該樹種植可用桿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頭年就有收成,産量逐年增加,果實采摘可達50年。近年來,由於退耕還林的推動,各地大量種植。目前僅四川一地的麻瘋樹資源量即在26萬畝以上,可産種籽17萬噸,可提煉麻瘋樹油6萬噸。顯示了一定的資源潛力。未來全國麻瘋樹種植面積至少可達3000萬畝以上,預計可産柴油580多萬噸(按每畝每年産幹果650公斤,每公斤果可榨取0.3公斤柴油計),顯示了良好的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它不但人工造林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強,還耐火燒,可以在幹旱、貧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長。適宜在熱帶、亞熱帶以及雨量稀少、條件惡劣的幹熱河𠔌地區種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選擇樹種。麻瘋樹具有極強的生育繁殖能力,枝葉濃密,林地鬱閉快,落葉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強。生長在陡坡上的麻瘋樹林成為良好的生物防火隔離帶。
麻風樹原為藥用栽培植物,近期又發現其種子含油量高,是國際上研究最多的能生産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麻瘋樹有很高經濟價值,是世界公認的生物能源樹。其種仁是傳統的肥皂及潤滑油原料,並有瀉下和催吐作用,油枯可作農藥及肥料。
麻瘋樹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適於在貧瘠和邊角地栽種,栽植簡單、管理粗放、生長迅速,麻瘋樹林3年可挂果投産、5年進入盛果期。果實采摘期長達50年,果實的含油率為60~70%,經改性後的麻瘋樹油可適用於各種柴油發動機,並在閃點、凝固點、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顆粒值等關鍵技術上均優於國內零號柴油,達到歐洲二號排放標準,被稱為生物柴油樹,是最有種植潛力的油料作物品種。目前,野生麻瘋樹的幹果産量為300~800kg/畝,平均産量約660kg/畝。純麻瘋樹油可以用於烹調、照明或者發電。它的一係列副産品包括用於化妝品的甘油,以及再加工製成的麻瘋樹種子餅,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其種子油渣、殘油渣及樹葉可作農藥,去毒後也可作為動物飼料。富含氮的種子油渣是極好的植物肥料。
生物油技術是一種傳統技術,但以麻瘋樹為原料製取生物柴油還是近年出現的事。1995年在洛剋菲勒基金和德國政府支持下,巴西、尼泊爾、津巴布韋開始了對麻瘋樹油用做燃料的開發。印度計劃委員會於2002年7月成立了生物燃料領導小組,起草了生物柴油國傢發展規劃,計劃到2011~2012年間,實現生物柴油替代20%石油柴油的目標,屆時,麻風樹的種植面積將達到500萬公頃。2003~2007年是示範項目階段,在此期間,政府作為首要推動者,負責所有環節的規劃和運作。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探討種植、脫粒、提煉、轉化、調和、市場開發、産品質量和制度安排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和解决辦法。2007~2012年是自主發展、擴大生産階段,目標是實現大規模種植麻風樹,並把種植範圍擴大到全國,從而能夠生産出足夠多的植物油來生産生物柴油。按照實施路綫圖,到2007年,印度將生産150萬噸麻風樹種子,榨取48萬噸麻風樹油,在種植環節創造1.244億個人工,在脫粒環節每年創造3680萬個人工,使55萬個農村家庭脫貧。
麻瘋樹提取生物柴油項目已被國傢列入“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由四川長江科技公司承擔。目前,該公司已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簽署協議,在種植推廣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將在紅河工業園區內建設10萬噸生物柴油加工廠。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述原料種植不占用良田,不用更多的勞動力成本,將對邊疆民族地區農民的脫貧致富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四川省攀枝花市、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省長江造林局和長江科技有限公司加大合作力度,利用麻風樹開發生物柴油取得成效。目前,已掌握了加工麻風樹原油製取生物柴油的相關技術。同時,經四川省農機産品及車輛配件質量監督檢測站、汽車産品試驗站試驗檢測,被證明可以替代0號商用柴油,作為柴油機燃料用油。四川攀枝花獨特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麻風樹生長。目前,四川省長江造林局已經在攀枝花建起200畝麻風樹種苗基地,4000畝麻風樹基因庫。攀枝花市從1985年起,先後完成野生麻風樹資源調查以及野生麻風樹馴化及人工種植試驗、示範,完成了麻風樹油的工藝開發和應用試驗。四川建成了設計能力10萬噸的麻風樹柴油加工廠,現年生産2萬噸,並製定了企業標準。麻瘋樹果實購入每千克1.4元,每噸生物柴油需麻瘋樹果實3噸多。種植麻瘋樹畝産生物柴油接近200千克。種植麻瘋樹的收益也較高,即便按較低的畝産量450千克計,每畝收益也達630元。
同化石柴油相比,麻瘋樹油是一種緑色柴油,它對環境友好(麻瘋樹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柴油低10倍),低溫啓動性能好(無添加劑冷凝點達-20℃),潤滑功能強(噴油泵、發動機缸體和連桿的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高(閃點高,不屬於危險品,運輸、儲存方便),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燒性能好於柴油,燃燒殘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劑和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而且具有可再生性。
附毒性介紹
麻風樹又名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米,多為藥用栽培植物。以樹皮、葉及果實(包括榨油後的渣餅)入藥。野生麻風樹分佈於兩廣、瓊、雲、貴、川等省。非洲的莫桑比剋、贊比亞等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及北澳地區,美國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地區、夏威夷群島地區等均有分佈。麻風樹樹皮光滑,種子呈長圓形,種衣呈灰黑色。中醫認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損傷及皮膚瘙癢。有趣的是,有的地方還用它治療胃腸炎。麻風樹全株有毒。莖、葉、樹皮均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內含大量毒蛋白。種子毒蛋白濃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與蓖麻毒蛋白類似。種子中還含有少量氰氫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強烈的胃腸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出血性胃腸炎。川芎嗪是一種生物鹼,藥理作用也很強,主要作用是抑製中樞血管運動中心而産生血壓下降,還可抑製呼吸中樞而産生呼吸睏難。動物實驗顯示除可以引起嚴重的胃腸炎,表現為黏膜糜爛、充血外,還可見腎間質炎性浸潤、心肌退行性變及心包下出血點、胸膜下出血等。
引起中毒的主要為野生麻風樹,其分佈廣泛,一般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藥用栽培麻風樹不大容易發生問題。在麻風樹分佈區域麻風果中毒很常見,除我國外,非洲、澳大利亞也有麻風果中毒報道。有報告稱成人吃下3粒麻風果就可中毒,兒童中毒量則更小。其實,成熟麻風果果實有澀味,雖名叫假花生,但並不像花生那樣好吃,誤食多因小兒好奇所致,一般誤食的量不是很大。也有報道稱進食遠超過3粒而癥狀輕微的,一般認為這與樹的種屬有關。口服後吸收很快,因此中毒起病迅速,潛伏期約一個小時。
中毒後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及嚴重的胃腸炎表現如惡心、嘔吐、腹痛及腹部燒灼感,隨即出現腹瀉,多為水瀉,如不迅速糾正,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剋。嚴重時可呈現出血性胃腸炎。此外,患者可有煩渴,出汗,流涎。四肢肌肉痙攣,有呼吸睏難,血壓下降,心電圖有改變。有報告說毒蛋白有溶血作用並可導致腎功能損傷。雖實際病例並不多見,但臨床上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份報告麻風果中毒出現阿托品樣作用,包括皮膚乾燥、口幹、面部皮膚潮紅、瞳孔輕度擴大,心率上升。持續四個小時。
麻風果的漿液對眼有刺激,但一般無嚴重後果,不致發生眼灼傷 麻風果的毒蛋白本身還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可在胃腸道內分解而解毒。表現病程一般較短,大約在一天之內可完全恢復。
中毒患者要盡快催吐與洗胃,迅速采取措施補充液體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嚴密觀察有無出血性腸炎表現及溶血傾嚮。對出現的改變應作對癥處理及支持治療。
【天然染料用途】
麻風樹是一種高lo一15英尺的熱帶常緑樹或大型灌木,屬大戟科,細莖多分枝,葉為橢圓形或琵琶形,一英寸寬的紅色簇生花常年開放,是一種容易採集的紅色染料源。通過提取色素,可以用作紡織品染色。
小桐子(麻瘋樹)種植技術
小桐子又名麻瘋樹、柴油樹,為大戟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它為喜光陽性植物,因其根係粗壯發達,具有較強的耐幹旱瘠薄能力的油料作物,又因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含水份、漿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燒和抗病蟲害。在我國北亞熱帶地區栽培的小桐子每年初花期四月,果熟期十月。
小桐子種子的苗床育苗繁殖技術與大田造林栽培方法,其操作流程細節如下:
1、苗床的選地要求
由於麻瘋樹對土壤的酸鹼性無特殊要求,故用苗床育苗的土壤也不用特殊改良,衹需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無雜草,無建築垃圾與雜物的壤土或山土均可,北方地區也可選擇透氣良好的沙壤土育苗。
2、小桐子的播種季節
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小桐子可全年播種,不受季節影響。在亞熱帶以北地區,通常可於每年的陽歷九月份以前播種育苗,當年生的幼苗株高可達100釐米左右。
3、苗床的播前灌溉
經平整後的苗床,應保證土壤的相應潮濕,如土壤過分乾燥,應對其進行適當灌溉,灌溉的地表衹需保持適當潮濕即可,不用大水漫灌,待稍幹後即可進行播種。
4、種子的播前處理
種子一公斤約1800粒,播種每畝用種子20公斤左右。 為提高小桐子種子的出芽率,可在播種前一小時對備好的種子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浸泡消毒處理,經浸泡消毒後的種子,可大大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同時也能明顯縮短種子的發芽時間,對後期的幼苗生長極為有利。
5、苗床的尺寸要求及播種方法
為利於日後的田間管理,可采用條播法育苗。按行距20釐米掘一條深5釐米的條溝,然後將種子以株距5釐米左右的寬度均勻播入土內,同時用土將種子覆蓋完全,如遇天氣連續幹旱無雨,還應將播種後的地表踩踏一次,防止地表水分過度蒸發,不利於種子的及時發芽。
6、苗期的田間管理
播種後的小桐子種子經5-10天後即可發芽出土,小桐子的幼苗生長極為迅速,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待苗高達50釐米以上,即可選擇雨季進行大田分栽造林。苗期的小桐子還應及時鏟除苗床內的雜草,以保證幼苗的正常生長不受影響。
7、幼苗的移植分栽
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小桐子幼苗移植造林可全年進行,不受季節影響。在亞熱帶以北地區,於落葉後的第二年春季開始進行分栽。畝均用苗量可達200株左右。平原地區的造林用量,可藉鑒以上情況,以不低於200株計算,小桐子造林栽植的株行距可采用200×150釐米左右。
8、後期註意事項
經分栽造林後的小桐子成苗,不用特殊管理,以後每年可視生長情況給以相應施肥與定型修剪,充足的土壤肥力與良好的樹形可大大提高小桐子的長勢,還能提早進入挂果期。同時,值得註意的是,小桐子樹的生長地應保證足夠的光照強度,在光照不足的樹蔭下,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也會影響其後期的結實率。生長良好的小桐子成苗3-5年後的高度可達3-5米,畝均幹果産量可達600公斤以上。
小桐子(麻瘋樹)網: http://hi.baidu.com/xtljs
能源
其中“麻瘋樹”就是最大的亮點之一。
由於麻瘋樹的果實可以榨出很多油來,麻瘋樹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並且,很多分析人士還認為它是解决能源危機、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救星”。 根據英國一傢能源公司的考查,每公頃(麻瘋樹)可以産油2700公斤,生産能用於發電的殘渣4000公斤。8000公頃麻瘋樹足夠供應一座1.5兆瓦的發電站,並可為2500個家庭供電。而麻瘋樹對於生長條件要求也不高,因此非常容易存活,完全可以在荒地種植,避免了“與民爭糧”的嫌疑。另外據稱,麻瘋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榨出的油即使在燃燒中也不會污染環境。聽起來,麻瘋樹似乎有些近乎完美,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完美的東西畢竟是不存在的。
有位讀者曾在環球能源網留言,說麻瘋樹有毒嗎?這問到了重點,麻瘋樹不僅有毒,而且毒性很高,麻瘋樹的樹液會刺激皮膚,其果實還具有很強的毒性。吃掉3個未加工的麻瘋樹果實可能就會使人喪命。因為毒性太強,去年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政府就下令禁止種植麻瘋樹,以減少對人和動物的傷害。在西非的許多地方,用麻瘋樹圍在農田的四周當作籬笆,因為這樣可以保護糧食不被動物們掠食。而另據研究,麻瘋樹還會産生有毒氣體,因此采摘時需要特殊的工具,否則其對人體的傷害很難說清長期效應有多少。象核廢料對人身體的侵害可能要幾十年纔反映出來甚至禍及子孫。
其實中國對於麻瘋樹的研究緣起於20多年前,但限於研究開發,還達不到産業化發展的的要求。據環球能源網瞭解,儘管麻瘋樹第二年就能産油,但如果其生物技術改良達不到一定的標準,則産量並不高,要使得産量種植能夠更經濟可行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對於麻瘋樹的瞭解現在也基本處於初級階段,例如麻瘋樹的果實是分別成熟,怎麽摘取,何時摘取都是個問題。 |
|
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達2×10t,含能量達3×10J,因此每年通過光合作用貯存在植物的枝、莖、葉中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質遍布世界各地,其藴藏量極大,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産量就相當於現階段人類消耗礦物能的20倍,或相當於世界現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雖然不同國傢單位面積生物質的産量差異很大,但地球上每個國傢都有某種形式的生物質,生物質能是熱能的來源,為人類提供了基本燃料。
中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中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50億噸左右。現階段可供利用開發的資源主要為生物質廢棄物,包括農作物稭稈、薪柴、禽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棄物和城市固體有機垃圾等。
中國已經開發出多種固定床和流化床氣化爐,以稭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生産燃氣。2006年用於木材和農副産品烘幹的有800多臺,村鎮級稭稈氣化集中供氣係統近600處,年生産生物質燃氣2,000萬立方米。
中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也極為重視,己連續在四個國傢五年計劃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柴炕竈、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項優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實施,並於2006年陸續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這表明中國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在現代能源中的地位,並在政策上給予了巨大優惠支持,因此,中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和投資前景極為廣阔。 |
|
【別名】 膏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樹
【來源】 大戟科麻風樹屬植物麻風樹jatropha curcas l.,以樹皮和葉入藥。四季可采,多鮮用。
【性味歸經】苦、澀,涼。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毒性大,枝葉次之,種仁有瀉下和催吐作用;食2—3粒即引起頭昏、嘔吐、腹痛、腹瀉,多食癥狀加重,有呼吸睏難、皮膚青紫、循環衰竭,並有尿少、血尿及明顯溶血現象,最後虛脫死亡。對小鼠腹腔註射22.2g/kg樹皮的乙醇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抖動、安靜、閉眼、衰竭而死。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止血止癢。外用治跌打腫痛,創傷出血,皮膚瘙癢,麻風,癩痢頭,慢性潰瘍,關節挫傷,陰道滴蟲,濕疹,腳癬。
【用法用量】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用鮮葉搗爛絞汁搽患處。
【備註】(1)本品有毒,尤以種子有大毒(含毒蛋白),誤食後中毒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睏難,皮膚青紫,循環衰竭和少尿,最後出現溶血現象,尿血,逐漸呈現呼吸窒息而死亡。解救方法:催吐或洗胃,然後導瀉,並註射生理????水或5%葡萄糖????水;防止血紅素或其産物在腎中沉澱,可每日服小蘇打5~15剋;如溶血嚴重並有窒息現象時要給氧,小量輸血及使用中樞興奮劑,進行人工呼吸。民間治療方法:1、服蜂蜜;2、服紅糖;3、甘草煎水內服;4、飲????水。如及時治療,效果良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麻風樹以樹皮和葉入藥。四季可采,多鮮用。以樹皮、葉及果實(包括榨油後的渣餅)入藥。麻風樹樹皮光滑,種子呈長圓形,種衣呈灰黑色。中醫認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損傷及皮膚瘙癢。有趣的是,有的地方還用它治療胃腸炎。麻風樹全株有毒。莖、葉、樹皮均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內含大量毒蛋白。種子毒蛋白濃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與蓖麻毒蛋白類似。種子中還含有少量氰氫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強烈的胃腸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出血性胃腸炎。川芎嗪是一種生物鹼,藥理作用也很強,主要作用是抑製中樞血管運動中心而産生血壓下降,還可抑製呼吸中樞而産生呼吸睏難。動物實驗顯示除可以引起嚴重的胃腸炎,表現為黏膜糜爛、充血外,還可見腎間質炎性浸潤、心肌退行性變及心包下出血點、胸膜下出血等。
引起中毒的主要為野生麻風樹,其分佈廣泛,一般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藥用栽培麻風樹不大容易發生問題。在麻風樹分佈區域麻風果中毒很常見,除我國外,非洲、澳大利亞也有麻風果中毒報道。有報告稱成人吃下3粒麻風果就可中毒,兒童中毒量則更小。其實,成熟麻風果果實有澀味,雖名叫假花生,但並不像花生那樣好吃,誤食多因小兒好奇所致,一般誤食的量不是很大。也有報道稱進食遠超過3粒而癥狀輕微的,一般認為這與樹的種屬有關。口服後吸收很快,因此中毒起病迅速,潛伏期約一個小時。中毒後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及嚴重的胃腸炎表現如惡心、嘔吐、腹痛及腹部燒灼感,隨即出現腹瀉,多為水瀉,如不迅速糾正,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剋。嚴重時可呈現出血性胃腸炎。此外,患者可有煩渴,出汗,流涎。四肢肌肉痙攣,有呼吸睏難,血壓下降,心電圖有改變。有報告說毒蛋白有溶血作用並可導致腎功能損傷。雖實際病例並不多見,但臨床上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份報告麻風果中毒出現阿托品樣作用,包括皮膚乾燥、口幹、面部皮膚潮紅、瞳孔輕度擴大,心率上升。持續四個小時。麻風果的漿液對眼有刺激,但一般無嚴重後果,不致發生眼灼傷麻風果的毒蛋白本身還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可在胃腸道內分解而解毒。表現病程一般較短,大約在一天之內可完全恢復。中毒患者要盡快催吐與洗胃,迅速采取措施補充液體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嚴密觀察有無出血性腸炎表現及溶血傾嚮。對出現的改變應作對癥處理及支持治療。
生物學特性
麻風樹為喜光陽性植物,根係粗壯發達,具有較強的耐幹旱瘠薄能力,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含水分、漿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燒,抗病蟲害。原産美洲,現廣泛分佈於亞熱帶及幹熱河𠔌地區,我國引種有300多年的歷史。野生麻風樹分佈於兩廣、瓊、雲、貴、川等省,以及非洲的莫桑比剋、贊比亞等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及北澳地區,美國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地區、夏威夷群島地區等均有分佈。幹熱河𠔌野生狀態下的種子,一般一年一熟,少有一年兩熟,枝、幹具再生能力,種子發芽率在90%以上。麻瘋樹生長迅速,生命力強,在部份地方可以形成連片的森林群落。由於該樹種植可用桿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頭年就有收成,産量逐年增加,果實采摘可達50年。近年來,由於退耕還林的推動,各地大量種植。目前僅四川一地的麻瘋樹資源量即在26萬畝以上,可産種籽17萬噸,可提煉麻瘋樹油6萬噸。顯示了一定的資源潛力。未來全國麻瘋樹種植面積至少可達3000萬畝以上,預計可産柴油580多萬噸(按每畝每年産幹果650公斤,每公斤果可榨取0.3公斤柴油計),顯示了良好的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它不但人工造林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強,還耐火燒,可以在幹旱、貧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長。適宜在熱帶、亞熱帶以及雨量稀少、條件惡劣的幹熱河𠔌地區種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選擇樹種。麻瘋樹具有極強的生育繁殖能力,枝葉濃密,林地鬱閉快,落葉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強。生長在陡坡上的麻瘋樹林成為良好的生物防火隔離帶。
麻風樹原為藥用栽培植物,近期又發現其種子含油量高,是國際上研究最多的能生産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麻瘋樹有很高經濟價值,是世界公認的生物能源樹。其種仁是傳統的肥皂及潤滑油原料,並有瀉下和催吐作用,油枯可作農藥及肥料。
麻瘋樹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適於在貧瘠和邊角地栽種,栽植簡單、管理粗放、生長迅速,麻瘋樹林3年可挂果投産、5年進入盛果期。果實采摘期長達50年,果實的含油率為60~70%,經改性後的麻瘋樹油可適用於各種柴油發動機,並在閃點、凝固點、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顆粒值等關鍵技術上均優於國內零號柴油,達到歐洲二號排放標準,被稱為生物柴油樹,是最有種植潛力的油料作物品種。目前,野生麻瘋樹的幹果産量為300~800kg/畝,平均産量約660kg/畝。純麻瘋樹油可以用於烹調、照明或者發電。它的一係列副産品包括用於化妝品的甘油,以及再加工製成的麻瘋樹種子餅,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其種子油渣、殘油渣及樹葉可作農藥,去毒後也可作為動物飼料。富含氮的種子油渣是極好的植物肥料。
生物油技術是一種傳統技術,但以麻瘋樹為原料製取生物柴油還是近年出現的事。1995年在洛剋菲勒基金和德國政府支持下,巴西、尼泊爾、津巴布韋開始了對麻瘋樹油用做燃料的開發。印度計劃委員會於2002年7月成立了生物燃料領導小組,起草了生物柴油國傢發展規劃,計劃到2011~2012年間,實現生物柴油替代20%石油柴油的目標,屆時,麻風樹的種植面積將達到500萬公頃。2003~2007年是示範項目階段,在此期間,政府作為首要推動者,負責所有環節的規劃和運作。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探討種植、脫粒、提煉、轉化、調和、市場開發、産品質量和制度安排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和解决辦法。2007~2012年是自主發展、擴大生産階段,目標是實現大規模種植麻風樹,並把種植範圍擴大到全國,從而能夠生産出足夠多的植物油來生産生物柴油。按照實施路綫圖,到2007年,印度將生産150萬噸麻風樹種子,榨取48萬噸麻風樹油,在種植環節創造1.244億個人工,在脫粒環節每年創造3680萬個人工,使55萬個農村家庭脫貧。
麻瘋樹提取生物柴油項目已被國傢列入“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由四川長江科技公司承擔。目前,該公司已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簽署協議,在種植推廣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將在紅河工業園區內建設10萬噸生物柴油加工廠。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述原料種植不占用良田,不用更多的勞動力成本,將對邊疆民族地區農民的脫貧致富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四川省攀枝花市、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省長江造林局和長江科技有限公司加大合作力度,利用麻風樹開發生物柴油取得成效。目前,已掌握了加工麻風樹原油製取生物柴油的相關技術。同時,經四川省農機産品及車輛配件質量監督檢測站、汽車産品試驗站試驗檢測,被證明可以替代0號商用柴油,作為柴油機燃料用油。四川攀枝花獨特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麻風樹生長。目前,四川省長江造林局已經在攀枝花建起200畝麻風樹種苗基地,4000畝麻風樹基因庫。攀枝花市從1985年起,先後完成野生麻風樹資源調查以及野生麻風樹馴化及人工種植試驗、示範,完成了麻風樹油的工藝開發和應用試驗。四川建成了設計能力10萬噸的麻風樹柴油加工廠,現年生産2萬噸,並製定了企業標準。麻瘋樹果實購入每千克1.4元,每噸生物柴油需麻瘋樹果實3噸多。種植麻瘋樹畝産生物柴油接近200千克。種植麻瘋樹的收益也較高,即便按較低的畝産量450千克計,每畝收益也達630元。
同化石柴油相比,麻瘋樹油是一種緑色柴油,它對環境友好(麻瘋樹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柴油低10倍),低溫啓動性能好(無添加劑冷凝點達-20℃),潤滑功能強(噴油泵、發動機缸體和連桿的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高(閃點高,不屬於危險品,運輸、儲存方便),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燒性能好於柴油,燃燒殘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劑和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而且具有可再生性。
附毒性介紹
麻風樹又名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米,多為藥用栽培植物。以樹皮、葉及果實(包括榨油後的渣餅)入藥。野生麻風樹分佈於兩廣、瓊、雲、貴、川等省。非洲的莫桑比剋、贊比亞等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及北澳地區,美國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地區、夏威夷群島地區等均有分佈。麻風樹樹皮光滑,種子呈長圓形,種衣呈灰黑色。中醫認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損傷及皮膚瘙癢。有趣的是,有的地方還用它治療胃腸炎。麻風樹全株有毒。莖、葉、樹皮均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內含大量毒蛋白。種子毒蛋白濃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與蓖麻毒蛋白類似。種子中還含有少量氰氫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強烈的胃腸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出血性胃腸炎。川芎嗪是一種生物鹼,藥理作用也很強,主要作用是抑製中樞血管運動中心而産生血壓下降,還可抑製呼吸中樞而産生呼吸睏難。動物實驗顯示除可以引起嚴重的胃腸炎,表現為黏膜糜爛、充血外,還可見腎間質炎性浸潤、心肌退行性變及心包下出血點、胸膜下出血等。
引起中毒的主要為野生麻風樹,其分佈廣泛,一般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藥用栽培麻風樹不大容易發生問題。在麻風樹分佈區域麻風果中毒很常見,除我國外,非洲、澳大利亞也有麻風果中毒報道。有報告稱成人吃下3粒麻風果就可中毒,兒童中毒量則更小。其實,成熟麻風果果實有澀味,雖名叫假花生,但並不像花生那樣好吃,誤食多因小兒好奇所致,一般誤食的量不是很大。也有報道稱進食遠超過3粒而癥狀輕微的,一般認為這與樹的種屬有關。口服後吸收很快,因此中毒起病迅速,潛伏期約一個小時。
中毒後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及嚴重的胃腸炎表現如惡心、嘔吐、腹痛及腹部燒灼感,隨即出現腹瀉,多為水瀉,如不迅速糾正,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剋。嚴重時可呈現出血性胃腸炎。此外,患者可有煩渴,出汗,流涎。四肢肌肉痙攣,有呼吸睏難,血壓下降,心電圖有改變。有報告說毒蛋白有溶血作用並可導致腎功能損傷。雖實際病例並不多見,但臨床上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份報告麻風果中毒出現阿托品樣作用,包括皮膚乾燥、口幹、面部皮膚潮紅、瞳孔輕度擴大,心率上升。持續四個小時。
麻風果的漿液對眼有刺激,但一般無嚴重後果,不致發生眼灼傷 麻風果的毒蛋白本身還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可在胃腸道內分解而解毒。表現病程一般較短,大約在一天之內可完全恢復。
中毒患者要盡快催吐與洗胃,迅速采取措施補充液體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嚴密觀察有無出血性腸炎表現及溶血傾嚮。對出現的改變應作對癥處理及支持治療。
【天然染料用途】
麻風樹是一種高lo一15英尺的熱帶常緑樹或大型灌木,屬大戟科,細莖多分枝,葉為橢圓形或琵琶形,一英寸寬的紅色簇生花常年開放,是一種容易採集的紅色染料源。通過提取色素,可以用作紡織品染色。
小桐子(麻瘋樹)種植技術
小桐子又名麻瘋樹、柴油樹,為大戟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它為喜光陽性植物,因其根係粗壯發達,具有較強的耐幹旱瘠薄能力的油料作物,又因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含水份、漿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燒和抗病蟲害。在我國北亞熱帶地區栽培的小桐子每年初花期四月,果熟期十月。
小桐子種子的苗床育苗繁殖技術與大田造林栽培方法,其操作流程細節如下:
1、苗床的選地要求
由於麻瘋樹對土壤的酸鹼性無特殊要求,故用苗床育苗的土壤也不用特殊改良,衹需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無雜草,無建築垃圾與雜物的壤土或山土均可,北方地區也可選擇透氣良好的沙壤土育苗。
2、小桐子的播種季節
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小桐子可全年播種,不受季節影響。在亞熱帶以北地區,通常可於每年的陽歷九月份以前播種育苗,當年生的幼苗株高可達100釐米左右。
3、苗床的播前灌溉
經平整後的苗床,應保證土壤的相應潮濕,如土壤過分乾燥,應對其進行適當灌溉,灌溉的地表衹需保持適當潮濕即可,不用大水漫灌,待稍幹後即可進行播種。
4、種子的播前處理
種子一公斤約1800粒,播種每畝用種子20公斤左右。 為提高小桐子種子的出芽率,可在播種前一小時對備好的種子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浸泡消毒處理,經浸泡消毒後的種子,可大大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同時也能明顯縮短種子的發芽時間,對後期的幼苗生長極為有利。
5、苗床的尺寸要求及播種方法
為利於日後的田間管理,可采用條播法育苗。按行距20釐米掘一條深5釐米的條溝,然後將種子以株距5釐米左右的寬度均勻播入土內,同時用土將種子覆蓋完全,如遇天氣連續幹旱無雨,還應將播種後的地表踩踏一次,防止地表水分過度蒸發,不利於種子的及時發芽。
6、苗期的田間管理
播種後的小桐子種子經5-10天後即可發芽出土,小桐子的幼苗生長極為迅速,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待苗高達50釐米以上,即可選擇雨季進行大田分栽造林。苗期的小桐子還應及時鏟除苗床內的雜草,以保證幼苗的正常生長不受影響。
7、幼苗的移植分栽
在亞熱帶以南地區,小桐子幼苗移植造林可全年進行,不受季節影響。在亞熱帶以北地區,於落葉後的第二年春季開始進行分栽。畝均用苗量可達200株左右。平原地區的造林用量,可藉鑒以上情況,以不低於200株計算,小桐子造林栽植的株行距可采用200×150釐米左右。
8、後期註意事項
經分栽造林後的小桐子成苗,不用特殊管理,以後每年可視生長情況給以相應施肥與定型修剪,充足的土壤肥力與良好的樹形可大大提高小桐子的長勢,還能提早進入挂果期。同時,值得註意的是,小桐子樹的生長地應保證足夠的光照強度,在光照不足的樹蔭下,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也會影響其後期的結實率。生長良好的小桐子成苗3-5年後的高度可達3-5米,畝均幹果産量可達600公斤以上。
小桐子(麻瘋樹)網:http://hi.baidu.com/xtljs
能源
其中“麻瘋樹”就是最大的亮點之一。
由於麻瘋樹的果實可以榨出很多油來,麻瘋樹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並且,很多分析人士還認為它是解决能源危機、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救星”。 根據英國一傢能源公司的考查,每公頃(麻瘋樹)可以産油2700公斤,生産能用於發電的殘渣4000公斤。8000公頃麻瘋樹足夠供應一座1.5兆瓦的發電站,並可為2500個家庭供電。而麻瘋樹對於生長條件要求也不高,因此非常容易存活,完全可以在荒地種植,避免了“與民爭糧”的嫌疑。另外據稱,麻瘋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榨出的油即使在燃燒中也不會污染環境。聽起來,麻瘋樹似乎有些近乎完美,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完美的東西畢竟是不存在的。
有位讀者曾在環球能源網留言,說麻瘋樹有毒嗎?這問到了重點,麻瘋樹不僅有毒,而且毒性很高,麻瘋樹的樹液會刺激皮膚,其果實還具有很強的毒性。吃掉3個未加工的麻瘋樹果實可能就會使人喪命。因為毒性太強,去年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政府就下令禁止種植麻瘋樹,以減少對人和動物的傷害。在西非的許多地方,用麻瘋樹圍在農田的四周當作籬笆,因為這樣可以保護糧食不被動物們掠食。而另據研究,麻瘋樹還會産生有毒氣體,因此采摘時需要特殊的工具,否則其對人體的傷害很難說清長期效應有多少。象核廢料對人身體的侵害可能要幾十年纔反映出來甚至禍及子孫。
其實中國對於麻瘋樹的研究緣起於20多年前,但限於研究開發,還達不到産業化發展的的要求。據環球能源網瞭解,儘管麻瘋樹第二年就能産油,但如果其生物技術改良達不到一定的標準,則産量並不高,要使得産量種植能夠更經濟可行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對於麻瘋樹的瞭解現在也基本處於初級階段,例如麻瘋樹的果實是分別成熟,怎麽摘取,何時摘取都是個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