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方言 : 中國 >湖北 >襄樊 >襄樊名勝古跡 > 鹿門寺
顯示地圖
目錄
《鹿門寺 Lumen Temple》
詩人: 裴說 Pei Shui

  鹿門山上寺,突兀盡無塵。到此修行者,應非取次人。
  鳥過驚石磬,日出礙金身。何計生煩惱,虛空是四鄰。
《鹿門寺 Lumen Temple》
詩人: 李廌 Li Zhi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塗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裏,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浩然遶城歸,羸馬琢妙句。
  宿草被荒丘,寒榛軼驚兔。
  昔我懷登臨,歲晏屬凝冱。
  茲遊愜於願,春仲忽雲暮。
  杖策升翠麓,喟嘆憐老步。
  冠雲得危亭,臨世濯凡趣。
  蒿薺俯青林,綉繪辨紅樹。
  他山照寸碧,迂江泫曦露。
  我生老憂患,胸次貯百慮。
  寓目宇宙間,猛省忘外慕。
  前瞻萬鬆嶺,翠壁屹相顧。
  輕飈觸纖柯,虛籟森已度。
  甓道繞危巔,爽氣襲籃轝。
  傳聞古道場,臺殿若鱗布。
  日者一昔災,楹棟皆若炬。
  壞垣積煨燼,況乃金碧處。
  山僧勤樸斲,堂構略已具。
  童奴一萬指,役作供指呼。
  當有鬼運牐,變現助持護。
  蹇予藏史後,道骨天所付。
  一為功名想,悮落塵土污。
  華顛發先縞,黧面顔色故。
  惟有炯炯心,從昔常自悟。
  會當藉岩𠔌,投老寄冠屨。
  吹雲飯青精,煮石羹白芋。
  神遊八極表,諷誦大人賦。
  鵾鵬或圖南,為子閬風禦。
No. 3
  鹿門寺聯繫方式地址:襄陽城南約15公裏處東津鎮鹿門山鹿門寺投訴電話襄樊市旅遊投訴電話:0710—3555282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鹿門寺景區榮譽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城南約15公裏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鬱立神祠於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復名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並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於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現保存有石鹿、竜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碑刻。
  目前,鹿門寺已修葺一新,並有龐德公採藥棲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個景點。此處環境優美,群山環繞,清泉涓涓,周圍的森林面積2600餘畝,森林覆蓋率92.5%,已被列為國傢森林公園。
  鹿門寺初建時規模宏大,秀麗壯觀,歷代名僧常來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間最為興盛.鹿門山群峰環峙,林密石怪.東漢末年,襄陽名士龐德公攜妻入山採藥不歸,盛唐,著名詩人孟浩然,張子容,白雲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隱過.全國各地不少名傢才子到此相機聚,成為當時的一個文學藝術交流中心。自唐以來,留下衆多的瑰麗詩篇。
  鹿門寺興盛時,有佛殿、齋堂等房屋500餘間,傳說“騎馬關山門”。後幾經損毀,1980年始逐步修復。現有與佛寺相關的景點鹿門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竜頭池等等。鹿門寺環山臨水,山澗幽深,林木蒼翠。漢末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宴請,攜傢登鹿門山採藥;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吟詠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也曾幽棲鹿門……因此,世稱“鹿門高士傲帝王”。
  後人曾建許多紀念性建築,現存“龐公製藥洞”、“浩然亭”、“三高祠”(塑龐統、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餘塊。鹿門山及附近崗巒,共建有“山門翠微”、“詩傢遺風”、“鹿門隱居”、“沙丘點後”、“香爐秋紅”5景區32景點。遊客從襄樊市出發,若乘遊艇可沿當年孟浩然夜歸鹿門之水路登山;若乘汽車則一路坦途,穿襄陽新城,跨兩河在橋,觀賞群山起伏的鹿門寺風景區。
  
  足踏鹿門山,山潑黛,水嵌藍,翠相輓。繞過寺廟,拾級而上,半壁岩石突兀懸在山腰。竹枝、荊條、葛藤密佈四周。緑色的苔鮮、水草挂在奇形一轉異狀的鐘乳石上。一片水簾,萬顆珍珠,汩汩墜入池中,發出銀珠落玉盤般的聲響。這就是名揚四方的“暴雨池”。鹿門山不僅以暴雨池、天井、八卦池、竜頭聞名八方,更為神奇的是這四大景順山勢而下,自然排列,四點成一綫。遙想當年,寄望未來,踏着孟浩然常走的山徑,得得上山,盡情品味“竹露滴清響”的妙境,可別有一番情趣。
No. 4
  位於襄樊市東南15公裏處,襄陽縣東津鎮境內。這裏有座鹿門山,據縣志載“漢建武中帝與習鬱俱夢見蘇嶺山神。命鬱立祠於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
  鹿門寺興盛時,有佛殿、齋堂等房屋500餘間,傳說“騎馬關山門”。後幾經損毀,1980年始逐步修復。現有與佛寺相關的景點鹿門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竜頭池等等。鹿門寺環山臨水,山澗幽深,林木蒼翠。漢末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宴請,攜傢登鹿門山採藥;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吟詠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也曾幽棲鹿門……因此,世稱“鹿門高士傲帝王”。
  後人曾建許多紀念性建築,現存“龐公製藥洞”、“浩然亭”、“三高祠”(塑龐統、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餘塊。鹿門山及附近崗巒,共建有“山門翠微”、“詩傢遺風”、“鹿門隱居”、“沙丘點後”、“香爐秋紅”5景區32景點。遊客從襄樊市出發,若乘遊艇可沿當年孟浩然夜歸鹿門之水路登山;若乘汽車則一路坦途,穿襄陽新城文字,跨兩河在橋,觀賞群山起伏的鹿門寺風景區。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城南約15公裏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鬱立神祠於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復名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並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於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現保存有石鹿、竜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碑刻。
  目前,鹿門寺已修葺一新,並有龐德公採藥棲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個景點。此處環境優美,群山環繞,清泉涓涓,周圍的森林面積2600餘畝,森林覆蓋率92.5%,已被列為國傢森林公園。
  鹿門寺初建時規模宏大,秀麗壯觀,歷代名僧常來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間最為興盛.鹿門山群峰環峙,林密石怪.東漢末年,襄陽名士龐德公攜妻入山採藥不歸,盛唐,著名詩人孟浩然,張子容,白雲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隱過.全國各地不少名傢才子到此相機聚,成為當時的一個文學藝術交流中心。自唐以來,留下衆多的瑰麗詩篇。
  鹿門寺興盛時,有佛殿、齋堂等房屋500餘間,傳說“騎馬關山門”。後幾經損毀,1980年始逐步修復。現有與佛寺相關的景點鹿門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竜頭池等等。鹿門寺環山臨水,山澗幽深,林木蒼翠。漢末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宴請,攜傢登鹿門山採藥;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吟詠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也曾幽棲鹿門……因此,世稱“鹿門高士傲帝王”。
  後人曾建許多紀念性建築,現存“龐公製藥洞”、“浩然亭”、“三高祠”(塑龐統、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餘塊。鹿門山及附近崗巒,共建有“山門翠微”、“詩傢遺風”、“鹿門隱居”、“沙丘點後”、“香爐秋紅”5景區32景點。遊客從襄樊市出發,若乘遊艇可沿當年孟浩然夜歸鹿門之水路登山;若乘汽車則一路坦途,穿襄陽新城,跨兩河在橋,觀賞群山起伏的鹿門寺風景區。
  足踏鹿門山,山潑黛,水嵌藍,翠相輓。繞過寺廟,拾級而上,半壁岩石突兀懸在山腰。竹枝、荊條、葛藤密佈四周。緑色的苔蘚、水草挂在奇形一轉異狀的鐘乳石上。一片水簾,萬顆珍珠,汩汩墜入池中,發出銀珠落玉盤般的聲響。這就是名揚四方的“暴雨池”。鹿門山不僅以暴雨池、天井、八卦池、竜頭聞名八方,更為神奇的是這四大景順山勢而下,自然排列,四點成一綫。遙想當年,寄望未來,踏着孟浩然常走的山徑,得得上山,盡情品味“竹露滴清響”的妙境,可別有一番情趣。
包含詞
鹿門寺國傢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