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畜禽 > 鹿苑雞
目錄
No. 1
  鹿苑雞 是我國的地方雞種,偏於肉用型,具有“四黃”特徵。該雞具有早期生長快,較早熟,從1~60日齡平均日增重近13剋,有肉質肥美鮮嫩和産蛋性能較好等特點。成年公雞3公斤左右,成年母雞2公斤以上。該雞主要産於江蘇省的沙洲縣鹿苑鄉。
  (一)産地和分佈
  鹿苑雞,又名鹿苑大雞,屬兼用型雞種,國産於江蘇省沙洲縣鹿苑鎮而得名。鹿苑鎮原隸屬常熟縣,後劃歸為沙洲縣。以鹿苑、塘橋、妙橋、西張和乘航等鄉為集中産區。該雞以屠體美觀、肉質鮮嫩肥美而著稱,馳名大江南北。新中國成立後,該雞種歷次參加全國、省和地區農業展覽會,得到好評。目前,在原産地農業部門和省食品公司都建有專場進行選育,使其質量有所提高。-1980年江蘇省傢畜傢禽品種資源調查統計,主産區的鹿苑雞飼養量達10萬餘衹。
  (二)品種形成
  鹿苑雞的品種形成歷史,據調查瞭解,該雞種遠在清代已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
  光緒皇帝的師傅翁同筋(1830-1904)係常熟人,在政時也常把鹿苑雞作為常熟四大特産之一(其餘三種為桂花慄子、松樹蕈和血糯香粳米)帶至京城贈給親友和同僚;産區生活水平較高,且鄰近大、中城市,迫切需求一些體大、肥嫩、鮮美、質高的雞衹。常熟市有近百年歷史的山景園飯館和王四酒傢的名萊"叫化雞'(又名"煨雞"物就是以肥美的育成鹿苑母雞作為原料,而老店馬詠齋鹵製的油雞,更是膾炙人口,馳名常熟、蘇州、無錫和上海一帶.由於用鹿苑雞加工成的産品具有香、酥、鮮、嫩等特點,因而使鹿苑雞獲得更高的評價;20年代江蘇文人易君左曾有詩贊曰:"山餚野蒴風味好,黃雞白酒嫩菠青。"沙洲縣地處長江下遊南岸衝積平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臨長江,農業、水産資源豐富。群衆養雞多利用農副産品和水産品下腳,早晚補飼,對鹿苑雞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養雞是當地群衆的一項重要的傳統家庭副業,長期以來積纍了極其豐富的孵化、育雛和飼養經驗,例如重視選蛋和選雛,對種雞的選留要求以體型高大、體格粗壯結實、勤於覓食以及黃喙、黃腳、黃羽和黃皮(通稱"四黃")為主要標準。並利用鹿苑雞就巢性較強的特點,每年孵蛋3-4窩,約可孵出雛雞60餘衹,除自留少數外,餘均轉售其他地區飼養。當地歷來有育雛專業(俗稱"嘌小雞")戶,將初生雛飼養十幾天後再售給群衆,使雛雞成活率大大提高。這些具有歷史性的地方名産以及歷史悠久的傳統副業,對鹿苑雞的品種形成和保存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體型外貌
  1.外貌特徵
  體型高大,體質結實,胸部較深,背部平直。公雞重3kg、母雞9kg左右,故有"鹿苑大雞"之稱。頭部冠小而薄,肉垂、耳葉亦小。眼中等大,瞳孔黑色,虹彩呈粉紅色,喙中等長、黃色,有的喙基部呈褐黑色。全身羽毛黃色,緊貼體軀,且使腿羽顯得比較豐滿。頸羽、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紋。公雞羽毛色彩較濃,梳羽、簑羽和小鐮羽呈金黃色,大鐮羽呈黑色,皆富有光澤、脛、趾黃色,兩腿間距離較寬,無脛羽。雛雞絨羽黃色。
  2.體重和體尺 :1980年對成年鹿苑雞測定,其成年的體重和體尺見表1。
  1成年雞的體重和體尺
  性別
  體重
  (g)
  體斜長(cm)
  胸寬
  (cm)
  胸深
  (cm)
  竜骨長(cm)
  骨盆寬(cm)
  脛長(cm)
  公
  母
  3120
  ±8.25
  2370
  ±50.71
  20.06
  ±0.21
  19.48
  ±0.20
  8.35
  ±0.13
  7.22
  ±0.12
  12.14
  ±0.16
  10.04
  ±0.16
  15.91
  ±0.26
  13.23
  ±0.16
  10.22
  ±0.20
  9.01
  ±0.12
  10.36
  ±0.15
  8.33
  ±0.08
  (四)生産性能
  l.産肉性能
  1980年對鹿苑雞生長期各階段體重的測定,其結果如表2
  2生長期各階段體重
  性別
  初生重(g)
  30日齡(g)
  60日齡(g)
  90日齡(g)
  120日齡(g)
  公
  母
  37.6
  37.6
  307.5
  ±4.45
  307.5
  ±4.45
  937.1
  ±8.3
  786.9
  ±8.2
  1475.2
  ±16.8
  1201.7
  ±14.8
  1877.8
  ±21.5
  1581.3
  ±23.1
  當地習慣以體重1.75kg的青年雞作為食用,這階段的肥美母雞是煨製事"叫化雞"的原料。據沙洲縣食品公司畜禽良種場於1980年分別對3月齡和6月齡的雞進行屠宰測定,其結果如表3.
  3屠宰測定
  月齡
  性別
  衹數
  體重(g)
  半淨膛屠宰率(%)
  全淨膛屠宰率(%)
  3
  公
  母
  11
  15
  1649.25
  1321.75
  84.94
  82.68
  77.28
  76.54
  6
  公
  母
  9
  15
  2114.0
  1725.0
  81.13
  82.57
  72.64
  73.01
  鹿苑雞的屠體美觀,色黃,皮下脂肪豐富,肉質良好。
  2.産蛋性能
  母雞開産日齡(按産蛋率達50%計算)為180d,開産體重為2kg左右。據對112衹母雞的産蛋記錄統計,年平均産蛋量為144.72(84--223)個。平均蛋重為54.2g.蛋殼褐色。
  3.繁殖性能
  産區養雞歷來是分散飼養,每戶養母雞10餘衹,專養1衹公雞,放牧混養,采取自由配種方式,並在春秋兩季進行由母雞孵化、育雛。在雞群公母配種比例1:15的情況下,采用人工孵化,種蛋的受精率為94.3%,受精蛋孵化率為87.23%。母雞就巢性較強,據對123衹母雞統計,有就巢雞23衹,占母雞總數的18.7%。近年各雞場通過選育,就巢率已有所下降。人工育雛時,30日齡育雛成活率在90%以上。
  (五)評價和展望
  鹿苑雞肉質鮮嫩肥美,屠體美觀,屠宰率高,體型外貌較為一致,遺傳性亦較穩定。今後應繼續進行嚴格的本品種選育,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優質肉用雞品種。
草業百科
  區劃品種名稱鹿苑雞
  類別雞
  典型圖片
  産地及環境鹿苑雞産於江蘇省沙洲縣鹿苑鎮,以鹿苑、塘橋、妙橋、西張和乘航等鄉為集中産區。沙洲縣地處長江下遊南岸衝積平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臨長江,農業、水産資源豐富。群衆養雞多利用農副産品和水産品下腳,早晚補飼,對鹿苑雞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理分佈鹿苑雞主要分佈於江蘇省的部分縣、市。
  品種特徵鹿苑雞體型高大,體質結實,胸部較深,背部平直。公雞重3公斤、母雞2公斤左右,故有“鹿苑大雞”之稱。頭部冠小而薄,肉垂、耳葉亦小。眼中等大,瞳孔黑色,虹彩呈粉紅色,喙中等長、黃色,有的喙基部呈褐黑色。全身羽毛黃色,緊貼體軀,且使腿羽顯得比較豐滿。頸羽、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紋;公雞羽毛色彩較濃,梳羽、簑羽和小鐮羽呈金黃色,大鐮羽呈黑色,皆富有光澤。脛、趾黃色,兩腿間距離較寬,無脛羽。雛雞絨羽黃色。
  品種性能鹿苑雞成年公雞體重、體斜長、胸寬、胸深、脛長分別為:3120±8.25剋,20.06±0.21釐米,8.35±0.13釐米,12.14±0.16釐米,10.36±0.15釐米,成年母雞分別為:2370±50.71剋,19.48±0.20釐米,7.22±0.12釐米,10.04±0.16釐米,8.33±0.08釐米。鹿苑雞的屠體美觀,色黃,皮下脂肪豐富,肉質良好。母雞開産日齡率達50嚴為180天,年平均産蛋量為144.72個。平均蛋重為64.2剋。蛋殼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