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gǔ lún tūn zǎo
解釋: 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資料來源: 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緻,正是鶻侖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hú lún tūn zǎo |
鶻侖:同“囫圇”,整個的。把棗整個兒吞下去,不辨滋味 |
|
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混或學習時生吞活剝,對所學的東西並不理解 |
|
今動不動便說個本末精粗無二緻,正是鶻侖吞棗。——宋· 朱熹《答許順之書》 |
|
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宋 朱熹 《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説箇本末精粗無二緻,正是鶻崙吞棗。”參見“ 囫圇吞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