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鵲鴝(copsychus saularis)magpie robin
有兩個亞種,我國常見為華南亞種。
分類:鳥綱雀形目鶇科。
生境:村落旁的果園、菜地、灌叢、稀疏樹林。
捕食:用嘴啄捕食物。
食物:各種昆蟲,喜吃蠅蛆、蝗蟲、白蟻。為農林益鳥。
體型:全長20釐米。體重30~40剋。
習性:常見留鳥。喜在人類活動的地方居住,棲息地點相對固定。雄鳥全身羽色藍黑和純白相間,雌鳥的頭、背則為灰褐色。5~7月繁殖,在屋頂、墻洞、樹洞裏做窩,産3~6枚緑色帶斑點的卵。孵化和育雛期間的鵲鴝,護巢性很強,不僅攻擊接近鳥巢的其它鵲鴝,還攻擊接近鳥巢的鬆鼠等小獸,直到將它攆走。由於鵲鴝經常在豬圈、牛欄、茅坑等處覓食,俗稱“屎坑雀”或“豬屎雀”。它常站在屋頂或大樹上昂首翹尾鳴叫,叫聲婉轉多變,清脆響亮。
分佈:雲南各地。中國長江中下遊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鵲鴝(Copsychus saularis)Magpie robin
有兩個亞種,我國常見為華南亞種。
分類:鳥綱雀形目鶇科。
生境:村落旁的果園、菜地、灌叢、稀疏樹林。
捕食:用嘴啄捕食物。
食物:各種昆蟲,喜吃蠅蛆、蝗蟲、白蟻。為農林益鳥。
體型:全長20釐米。體重30~40剋。
雀形目(Passeriformes)鶇科(Turdidae)的8種鳥,見於南亞。長18∼28公分(7∼11吋)。羽衣雜色,尾漸窄,形似縮小的喜鵲。尾翹起,常放低並展開成扇狀。在地上尋食昆蟲。嗚聲極為悅耳。有幾種為人們喜愛的籠鳥或飼於鳥捨,如搖鵲鴝(Copsychus saularis),體藍、黑或白色,長20公分(8吋),鳴聲圓潤頗受贊賞。白腰鵲鴝(C. malabaricus)尾長,原産於中國和東南亞一帶,現已引進夏威夷。
搖鵲鴝(Copsychus saularis)
也稱“四喜鳥”:“一喜長尾如扇張,二喜風流歌聲揚,三喜姿色多嬌俏,四喜臨門福祿昌。”這是人們對“四喜”鳥的美喻之詞。 養於籠中,閑來玩賞。儘管這衹長尾“四喜”鳥的精氣神缺乏自然界“四喜”的風采,但“四喜”臨門,心中還是充滿了甜美的希望和誘惑。 四喜臨門,人之嚮往。
習性:常見留鳥。喜在人類活動的地方居住,棲息地點相對固定。雄鳥全身羽色藍黑和純白相間,雌鳥的頭、背則為灰褐色。5~7月繁殖,在屋頂、墻洞、樹洞裏做窩,産3~6枚緑色帶斑點的卵。孵化和育雛期間的鵲鴝,護巢性很強,不僅攻擊接近鳥巢的其它鵲鴝,還攻擊接近鳥巢的鬆鼠等小獸,直到將它攆走。由於鵲鴝經常在豬圈、牛欄、茅坑等處覓食,俗稱“屎坑雀”或“豬屎雀”。它常站在屋頂或大樹上昂首翹尾鳴叫,叫聲婉轉多變,清脆響亮。
分佈:雲南各地。中國長江中下遊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