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雞肝散
目錄
No. 1
  【拉丁名】elsholtzia blanda ( benth.) benth.
  【異名】黑頭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細野菝子(《紅河中草藥》),滇香薷、四棱蒿(《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四方蒿一年生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氣。
  莖四棱形,微被柔毛,基部木質化。
  單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7~16釐米,寬2.5~4釐米,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近基部全緣,且漸狹延伸至葉柄,上面多少有毛,下面除葉脈外均無毛。
  輪傘花序排成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鑽形;花小,白色,密生於花軸的一側;萼齒5;花冠2唇形,小堅果深褐色,細小。
  生於山坡、曠野、路邊草叢中。
  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採集】夏、秋或初鼕采收,鮮用或陰幹。
  【性味歸經】苦辛,涼。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辛,涼。”②《雲南中草藥》:“微苦辛,平。”入肺、肝、脾、胃、腎、大腸經
  【功用主治-雞肝散的功效】清熱,消炎,止痛。
  治腎盂腎炎,腎炎,感冒,肝炎,痢疾,腸炎,牙痛,結合膜炎,創傷出血。
  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止血鎮痛。
  治腎盂腎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風火牙痛,齲齒痛,急性胃腸炎,創傷出血。
  ②《雲南中草藥》:健脾利濕,消炎止痛。
  治夜盲癥,痢疾腹痛,腋臭,火燒傷。
  ③《紅河中草藥》:清肝明目,消疳,止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搗汁;或燉肉,外用:搗汁塗或研末撒。
  【選方】①治腎盂腎炎,腎炎:滇香薷,研末,一至二錢。
  開水送服,一日二次,四周為一療程。
  ②治感冒:滇香薷一至二錢。
  煎服。
  ③治小兒疳積:滇香薷一錢。
  煎服或燉肉服。
  (①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④治肝炎:雞肝散幹莖葉三錢,九股牛五錢,地耳草三錢。
  煎服。
  ⑤治夜盲,結合膜炎:雞肝散花一至二錢。
  燉蛋或豬肝,先熏雙眼,後服。
  ⑥治痢疾:雞肝散鮮葉一至二兩。
  搗汁內服。
  ⑦治皮炎,蕁麻疹,皮膚潰瘍:雞肝散鮮莖葉,煎水外洗,或幹葉研末,香抽調搽。
  (④方以下出《紅河中草藥》) ⑧治急性胃腸炎:鮮黑頭草一把。
  搗細,開水衝服,酒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⑨治創傷出血:鮮黑頭草,搗敷或研粉撤。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⑩治火燒歷:鮮四方蒿,研末,拌雞蛋清搽患處,每日三次。
  (《雲南中草藥》) ⑾治腋臭:滇香蕾鮮品,搗爛敷於腋下,每日一次,連用一周。
  (《雲南中草藥選》)
No. 2
  雞肝散
  (《雲南中草藥》)
  【異名】黑頭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細野菝子(《紅河中草藥》),滇香薷、四棱蒿(《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四方蒿
  一年生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氣。莖四棱形,微被柔毛,基部木質化。單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7~16釐米,寬2.5~4釐米,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近基部全緣,且漸狹延伸至葉柄,上面多少有毛,下面除葉脈外均無毛。輪傘花序排成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鑽形;花小,白色,密生於花軸的一側;萼齒5;花冠2唇形,小堅果深褐色,細小。
  生於山坡、曠野、路邊草叢中。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採集】夏、秋或初鼕采收,鮮用或陰幹。
  【性味】苦辛,涼。
  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辛,涼。"
  ②《雲南中草藥》:"微苦辛,平。"
  【功用主治】清熱,消炎,止痛。治腎盂腎炎,腎炎,感冒,肝炎,痢疾,腸炎,牙痛,結合膜炎,創傷出血。
  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止血鎮痛。治腎盂腎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風火牙痛,齲齒痛,急性胃腸炎,創傷出血。"
  ②《雲南中草藥》:"健脾利濕,消炎止痛。治夜盲癥,痢疾腹痛,腋臭,火燒傷。"
  ③《紅河中草藥》:"清肝明目,消疳,止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搗汁;或燉肉,外用:搗汁塗或研末撒。
  【選方】①治腎盂腎炎,腎炎:滇香薷,研末,一至二錢。開水送服,一日二次,四周為一療程。
  ②治感冒:滇香薷一至二錢。煎服。
  ③治小兒疳積:滇香薷一錢。煎服或燉肉服。(①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④治肝炎:雞肝散幹莖葉三錢,九股牛五錢,地耳草三錢。煎服。
  ⑤治夜盲,結合膜炎:雞肝散花一至二錢。燉蛋或豬肝,先熏雙眼,後服。
  ⑥治痢疾:雞肝散鮮葉一至二兩。搗汁內服。
  ⑦治皮炎,蕁麻疹,皮膚潰瘍:雞肝散鮮莖葉,煎水外洗,或幹葉研末,香抽調搽。(④方以下出《紅河中草藥》)
  ⑧治急性胃腸炎:鮮黑頭草一把。搗細,開水衝服,酒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⑨治創傷出血:鮮黑頭草,搗敷或研粉撤。(《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⑩治火燒歷:鮮四方蒿,研末,拌雞蛋清搽患處,每日三次。(《雲南中草藥》)
  ⑾治腋臭:滇香蕾鮮品,搗爛敷於腋下,每日一次,連用一周。(《雲南中草藥選》)
No. 3
  【拉丁名】Elsholtzia blanda ( Benth.) Benth.
  【異名】黑頭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細野菝子(《紅河中草藥》),滇香薷、四棱蒿(《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四方蒿一年生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氣。
  莖四棱形,微被柔毛,基部木質化。
  單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7~16釐米,寬2.5~4釐米,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近基部全緣,且漸狹延伸至葉柄,上面多少有毛,下面除葉脈外均無毛。
  輪傘花序排成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鑽形;花小,白色,密生於花軸的一側;萼齒5;花冠2唇形,小堅果深褐色,細小。
  生於山坡、曠野、路邊草叢中。
  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採集】夏、秋或初鼕采收,鮮用或陰幹。
  【性味歸經】苦辛,涼。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辛,涼。”②《雲南中草藥》:“微苦辛,平。”入肺、肝、脾、胃、腎、大腸經
  【功用主治-雞肝散的功效】清熱,消炎,止痛。
  治腎盂腎炎,腎炎,感冒,肝炎,痢疾,腸炎,牙痛,結合膜炎,創傷出血。
  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止血鎮痛。
  治腎盂腎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風火牙痛,齲齒痛,急性胃腸炎,創傷出血。
  ②《雲南中草藥》:健脾利濕,消炎止痛。
  治夜盲癥,痢疾腹痛,腋臭,火燒傷。
  ③《紅河中草藥》:清肝明目,消疳,止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搗汁;或燉肉,外用:搗汁塗或研末撒。
  【選方】①治腎盂腎炎,腎炎:滇香薷,研末,一至二錢。
  開水送服,一日二次,四周為一療程。
  ②治感冒:滇香薷一至二錢。
  煎服。
  ③治小兒疳積:滇香薷一錢。
  煎服或燉肉服。
  (①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④治肝炎:雞肝散幹莖葉三錢,九股牛五錢,地耳草三錢。
  煎服。
  ⑤治夜盲,結合膜炎:雞肝散花一至二錢。
  燉蛋或豬肝,先熏雙眼,後服。
  ⑥治痢疾:雞肝散鮮葉一至二兩。
  搗汁內服。
  ⑦治皮炎,蕁麻疹,皮膚潰瘍:雞肝散鮮莖葉,煎水外洗,或幹葉研末,香抽調搽。
  (④方以下出《紅河中草藥》) ⑧治急性胃腸炎:鮮黑頭草一把。
  搗細,開水衝服,酒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⑨治創傷出血:鮮黑頭草,搗敷或研粉撤。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⑩治火燒歷:鮮四方蒿,研末,拌雞蛋清搽患處,每日三次。
  (《雲南中草藥》) ⑾治腋臭:滇香蕾鮮品,搗爛敷於腋下,每日一次,連用一周。
  (《雲南中草藥選》)
  雞肝散
  【組成】雄黃1錢,威靈仙1錢,𠔌精草1錢,蛤粉1錢,夜明砂(水洗淨)1錢。
  【來源】《文堂集驗方》捲三。
  【主治】肝髒受疳,眼生翳膜,羞明不見物。
  【用法】上為末。每用雞肝1具,入藥末5分,砂鍋內煮熟,連汁服。以好為度。
包含詞
退翳雞肝散消疳雞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