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 : 中草藥 : 魚類海鮮 : 鮭科 > 鱒魚
目錄
No. 1
  鱒魚(salmo playtcephalus)屬鮭目,鮭科,是一類很有價值的垂釣魚和食用魚,全世界大約也衹有10種左右。
鱒魚作為中藥
  藥名:鱒魚
  別名:鮥、赤眼魚、紅目鱒、紅眼棒、紅眼魚、醉角眼、野草魚
  漢語拼音:zun yu
  英文名:trou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
  歸經:胃經
  功效:暖胃和中;止瀉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綱目》:鱒魚,處處有之。狀似鍕而小,赤脈貫瞳,身圓而
  長,鱗細於鮮,青質赤章。好食蠃蚌,善於遁網。
  科屬分類:鯉科
  拉丁文名:squaliobarbus ourriculus
  主治:反胃吐食;脾胃虛寒泄瀉
  生態環境:棲息於江河流速較緩的水域或湖泊。為雜食性魚類。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骨髒,洗淨鮮用。
  資源分佈:北起黑竜江,南至廣東,西自四川,東到江浙一帶的江河與湖泊,均有分佈。
  用藥禁忌:患瘡瘍疥癬者慎服。
  動植物形態:赤眼鱒,體長,略呈圓筒狀,後段稍側扁,腹部圓,外形似草魚。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端位,呈弧形。上頜兩側有兩對短小的須,下咽齒呈圓形,側綫鱗45(6-7)/(3-v)48。背鰭3,7-8,無硬刺。胸鰭1,14-15。臀鰭3,7-8。體背深灰色,腹部淡黃色。體側及背部每一鱗片基部有黑色斑,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背鰭深灰色,尾鰭後緣黑色,其他各鰭灰白。
  功效分類:溫裏藥
  性味:味甘;性溫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出處:《中華本草》
鱒魚的體型
  體長,略呈圓筒狀,後段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30釐米。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頜兩側有2對不明顯的短須。下咽齒3行,頂端鈎狀。眼大。鱗圓形,側綫鱗43~48。背鰭Ⅲ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7~8。體背深黑色,腹部淺黃,體側及背部鱗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塊,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眼上半部有一塊紅斑。背鰭深灰色,尾鰭後緣呈黑色,其他各鰭灰白。
鱒魚的屬性
  鱒魚通常都棲息在淡水中,喜歡生活在冷水中,10-16度是最適當的,6-23度會減少他們繁殖或捕食的欲望及能力,到了23度以上就致命了。有幾種到繁殖季節會遊入海中。鱒魚和大馬哈魚同目同科,有親密的親緣關係。現在不少地方都很和重視人工繁殖和飼養鱒魚
  鱒魚主要屬於兩個屬,大馬哈魚屬和紅點鮭屬。大馬哈魚屬包括大馬哈魚和幾種鱒魚,紅點鮭屬包括幾種也可以稱為紅點鮭的鱒魚。這兩屬鱒魚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們的身體的顔色不同,嘴上面的犁骨及牙齒的形狀不一樣。紅點鮭屬鱒魚在比較黑的膚色上有紅色或者乳白色的斑點。紅點鮭的旬船形而不是平直的。大馬哈魚屬的鱒魚膚色比較淡一些,上面有紅色或者黑色的斑點,牙齒比較稀疏。
鱒魚的種類
  由於生理結構不規則,身體的顔色和習性差別大,鱒魚是最難分類的魚類之一。加上人工飼養和雜交以及外來品種的引進,使得鱒魚的分類更加復雜。有幾種原先劃分為斑鱒屬的鱒魚現在普遍認為應劃歸大馬哈魚屬。褐鱒魚是現在唯一劃為斑鱒魚屬的鱒魚,也是鱒魚中的瀕危動物。紅點鮭屬鱒魚包括溪鱒、湖鱒、海鮭等幾種,大馬哈魚屬包括虹鮭、山鱒、金鱒等幾種。金鱒是一種色彩不一定很漂亮的鱒魚,土生於北美洲西部高山地區清澈的河流中。歐洲海鱒原先是歐洲比較常見的鱒魚,現已廣泛地引進到世界各地適合於它們生長的水域。由於鱒魚是許多人理想中的垂釣和食用魚,世界各地每年都大量捕撈,因此,全世界大多數野生山海鱒、山鱒等鱒魚都數量銳減,陷入瀕危狀態。
鱒魚的棲息地
  鱒魚一般棲息在比較涼的淡水中,尤其是湍急的溪流和較深的池塘裏。原先主要産於北半球,現在被廣泛地引入世界各地。它們的食物主要是昆蟲、小魚和它們的卵以及甲殼類動物。鱒魚在春天和秋天産卵,雌魚在河底砂礫層中挖出洞來,然後把卵産在洞裏。那些棲息在海中的鱒魚這進修也會返回內河産卵。卵孵化的時間大約是2—3個月,剛孵出來的小魚苗離開洞以後,依靠浮遊生物為生。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一般棲息於流速較慢的水中。我圍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佈。
鱒魚養殖技術
  鮭科魚類,習慣上有的被稱作鮭,有的稱為鱒,統稱為鮭鱒。因能在其他魚類不能繁殖生長的低溫環境中進行世代繁衍而被稱為冷水魚。我國於上世紀50年代從技術引進起步,開發了虹鱒魚養殖業。
  一、鱒魚的生物學特點
  鮭鱒魚類以其衹能在低溫水域中繁衍、生長、正常生長的上限水溫很低、沒有明顯的下限溫度的生物學特性區別於其它魚類。
  1.鮭鱒魚類是短日照型魚類,在自然光照時間逐日變短、水溫逐日降低的秋、鼕季,性細胞發育成熟。性腺發育對光照時間的變化很敏感,光照變化可以改變其成熟,人們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改變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時期産卵繁殖。
  2.繁殖季節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月至次年1月。冰封期長的地區,有些種類在溪流開始解凍、餌料生物開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溫在8℃以下。
  3.性腺發育、成熟、受精、胚胎發育及稚魚孵化的上限水溫是13℃。超過13℃性腺發育失常,稚魚畸形率增多。
  4.性腺成熟、受精、胚胎發育及稚魚孵化、發育沒有明顯的下限溫度。在0.5℃水溫下,胚胎仍可正常發育、孵化。
  5.受精後胚胎發育長達300~600度·日,完成仔魚發育進入稚魚期後孵化出膜,剛一孵出便是稚魚,稱為孵化稚魚。
  6.生長最適水溫是8~20℃,高於21℃,代謝強度、飼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時會很快死亡。
  7.沒有明顯的生長下限水溫,衹要水不變成冰即能攝食生長。
  8.終生棲息於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環境中。
  9.除駝背大麻哈和岩女大麻哈魚外,其他鮭鱒魚0.2~15剋的稚幼魚體側擁有7~12個標志幼稚魚發育期的幼鮭斑(parr·mark)。馬蘇大麻哈魚降海型中的河流殘留群及淡水型種群的山女鱒,幼鮭斑終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態終老一生。
  二、鱒魚養殖種類
  世界上在海淡水域可以實施完全人工養殖的鮭鱒魚類約有16種。我國的海水養鱒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尚未推廣養殖,目前幾乎全部是淡水養殖。已經形成了配套全人工養殖技術並已普遍養殖或正在擴大養殖的主要有以下4種。
  1.虹鱒
  虹鱒是鮭科魚類第一個被開發成養殖品種的魚類,迄今有120多年的養殖歷史,養殖區域已遍布1~20多個國傢和地區。2年性成熟,終生可多次繁殖。年均水溫1~2℃以下,2齡體重可達1千克。池養魚最大個體達7千克。流水池養殖,每平方米産量可達25千克以上。影響存活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疾病和弧菌病。
  2.金鱒
  金鱒是從虹鱒魚的體色突變種選育成的金黃體色品係。1996年從日本引進,現已成為全國各地普遍養殖的優良品種。生物學特性以及生長速度、單位面積産量等與虹鱒魚相似。兼具食用、垂釣和觀賞價值。其金黃體色是顯性遺傳性狀,對育種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種質價值。因其富麗典雅的金黃體色,市場價高於虹鱒魚
  3.山女鱒
  原産於日本,50多年前被開發成養殖品種。是鮭科魚中兩種肉味最鮮的品種之一,市場價相當於虹鱒的3~8倍,適於池塘和溪流垂釣。2年性成熟,終生衹繁殖一次。2齡魚體重多為400~700剋,最大個體900~1000剋。抗病力強,一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在22~25℃水溫下,生存能力及攝食強度好於虹鱒。1996年引進我國,包括人繁在內的全人工養殖技術已經成熟,目前正在推廣養殖o
  4.日光白點鮭
  原産日本,養殖歷史已50多年。2年性成熟,終生可多次繁殖,適於垂釣。烹製魚餚以生魚片著稱,市價為虹鱒的2~3倍。1996年引進我國,年均水溫12℃條件下,12月齡體重110~130剋,2齡魚500~1000剋。最大個體達2000剋以上。在0~4℃環境中生存活力、攝食強度好於虹鱒魚。喜食下沉中的人工餌料,也喜食沉底餌料。抗病力強,基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
  此外,還有土著種細鱗鮭、遠東哲羅鮭、花羔紅點鮭以及引進種河鱒、北極紅點鮭、銀鮭、大西洋鮭、褐鱒等正在進行試驗養殖。
  三、養殖環境條件
  1.水溫
  淡水或海水養殖都需要一個低溫的水域環境。夏季水溫不超過22℃,最高不超過24℃,鼕季不結冰或短期內結冰、無污染、澄清透明的海、淡水都可用於養殖鮭鱒魚。水溫是影響養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適溫範圍內,水溫越高生長越快,1列示了池養虹鱒魚的不同水溫條件下的生長情況。水溫越高,溶解氧越低,當水溫達到22℃時,水中的溶解氧會降到5~6毫剋/升。這時水環境出現了水溫偏高和氧量偏低兩個不利因素,魚體代謝強度和餌料效率都會降低,長此下去會嚴重地影響生長,甚至會引起死亡。水溫18℃以下,生長一般不會受到水溫和溶解氧的影響。
  1 池養虹鱒魚的生長(剋)
  年均水溫(℃) 滿1年體重  滿2年體重  滿3年體重
  12~14  100~200 400~1000  1000~2000
  8~9  40~50 200~400 800~1000
  2.溶解氧
  鮭鱒魚喜棲高溶解氧水域。一般情況下,虹鱒魚溶解氧安全臨界值為3.15毫剋/升,長期在低氧環境下飼育的魚,其安全臨界值降為2.45毫剋/升左右,溶解氧低於5毫剋/升時,虹鱒魚呼吸頻率加快,低於4毫剋/升時遊動遲緩,當魚群集在入水口呈現浮頭狀時,水中溶解氧大約已降到了3毫剋/升以下,這時魚的生命已經受到了威脅。安靜的環境下,魚耗氧量會降低。溫度、光照、震動等對魚體的刺激因素,都會使耗氧量增加而降低溶解氧環境的安全性。水溫變化的刺激,可使耗氧量增加30%~70%,光照和震動刺激可使耗氧量分別增加20%~30%和40%~50%,多種因素組成的復合性刺激,會使耗氧量比安靜狀態下增加1倍以上。流水池飼育鮭鱒魚類,排水口溶解氧應保持在4毫剋/升以上。
  3.水質
  影響鮭鱒魚生長的水質因素很復雜,主要是水的酸鹼性和氨氮濃度。虹鱒魚對酸鹼度的耐受範圍是5.5~9.2,適宜範圍是6.5~7.5,酸性特別是強酸性環境對虹鱒魚會産生抑製生長的緻害作用。
  來源於殘餌、糞便等有機物的非分解狀態的氮素特別是氨氮和亞硝酸????,是鮭鱒魚的緻毒物質。虹鱒魚對氨氮的耐受濃度是0.0125毫剋/升,在流水池內,如果ph為7左右,耐受濃度可達0.05~0.6毫剋/升,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氨氮一般不會造成大的危害。水溫和ph越高,氨氮的毒性也越強。水中溶解氧量越高,對氨氮的耐受力越強,在溶解氧7毫剋/升以上的環境中,氨氮量達0.8~1.0毫剋/升時,6周之內不會對虹鱒魚産生危害。在溶解氧量為5毫剋/升以下的水中,當氨氮量達0.5毫剋/升以上時,虹鱒魚生長減慢,鰓易受損傷,甚至會導致腎、肝組織功能障礙。
  水質的混濁度也是影響鮭鱒魚生長的重要因素。混濁的水質會妨礙魚的視力,而影響攝食和生長。
  建設鮭鱒魚養殖場時,有條件的應對水源的環境情況進行全面的瞭解。符合表2提示的水質條件,一般都可用於鮭鱒魚養殖。
  2 虹鱒養殖用水水質指標
   指 標  單位   最佳值
  色度度 <30
  透明度  ~  清澈透明
  溶解氧  毫剋/升  6~10
  遊離二氧化碳 毫剋/升  <30
  硫化氫  毫剋/升  0
  ph ~ 6.5~7.5
  鹼度  毫剋當量/升 1.5
  總硬度 度8~12
  生化需氧量* 毫剋/升  <10
  氨 氮  毫剋/升  <0.0075
  氯化物  毫剋/升  <5.0
  亞硝酸???? 毫剋/升  <0.5
  硝酸????  毫剋/升  <1.0
  磷酸????  毫剋/升  <0.2
  硫酸????  毫剋/升  <5.0
  總 鐵  毫剋/升  <1.0
  懸浮物  毫剋/升  <15
   *5日生化需氧量。
  農戶建設小型養殖場,可以根據水中是否有野生小動物來判斷水質情況。如果水源中生活着小型魚類、水生昆蟲等生物,那麽這個水源一般就可用來養殖鮭鱒魚
  適於海水養殖的虹鱒、銀鮭等,其幼稚期都是在淡水環境中度過的。隨着個體的長大,耐????力逐漸增強,虹鱒稚魚、當年魚、一齡魚和成魚可以耐受的????度分別為0.5%~0.8%、1.2%~1.4%、2%~2.5%和3.5%。35剋以上的幼魚,經半鹹水過渡10天左右即可適應海水生活。
No. 8
  鱒魚
  (《綱目》)
  【異名】鮅(《爾雅》),赤眼魚(《說文》),紅目鱒(《脊椎動物分類學》)。
  【來源】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
  【動物形態】赤眼鱒
  體長,略呈圓筒狀,後段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30釐米。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頜兩側有2對不明顯的短須。下咽齒3行,頂端鈎狀。眼大。鱗圓形,側綫鱗43~48。背鰭Ⅲ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7~8。體背深黑色,腹部淺黃,體側及背部鱗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塊,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眼上半部有一塊紅斑。背鰭深灰色,尾鰭後緣呈黑色,其他各鰭灰白。
  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一般棲息於流速較慢的水中。我圍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佈。
  【性味】①《七捲食經》:"味酸,熱。"
  ②《綱目》:"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綱目》:"暖胃和中。"
  【宜忌】①《七捲食經》:"多食發瘡。"
  ②《綱目》:"多食動風熱,發疥癬。"
鱒魚作為食物介紹
  鱒魚(Trout)屬蛙科,原産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洛基塔山麓的溪流中。其品種很多,常見的有金鱒、虹鱒、湖鱒和三文虹鱒等品種,是西方人喜歡食用的魚類。鱒魚肉質堅實,小刺少,味道鮮美。鱒魚能生活在水溫較低的江河、湖泊中,世界上的溫帶國傢均有出産,以丹麥和日本的鱒魚最著名。適合於煮、烤、煎、炸等烹調方法。
食療價值
  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又稱紅目鱒。我國除西北、西南外,各地江河湖泊中均有分佈。獲得後,去鰓、鱗、內臟,洗淨鮮用。
  本品性能、應用與鰷魚基本相似。
同名藝術歌麯
  歌詞:
  那漁夫帶着鈎竿 站在河岸旁 冷酷的看着它 想把魚兒釣上
  我心裏這樣期望 衹要河水清又亮 他別想把小鱒魚釣上岸
  衹要河水清又亮 他別想把小鱒魚釣上岸
  但漁夫不願久等 浪費時光 他趕忙攪渾河水 我還來不及想
  把小鱒魚釣上岸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
  舒伯特在這首歌麯中不僅用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鱒魚悠然自得地遊動的形象,並且用分節歌的敘事方式提示了歌詞深刻的寓意: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詐與邪惡所害。表明他對鱒魚的命運無限同情與惋惜的心情。作者曾根據這首歌麯作成A大調鋼琴五重奏。
同名重奏麯
  舒伯特,鋼琴五重奏(鱒魚
  《鱒魚五重奏》, "歌麯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創作了著名的藝術歌麯《鱒魚》。他在以後創作的《A大調鋼琴五重奏》的第四樂章即是根據歌麯《鱒魚》寫成的變奏麯,故又被稱為《鱒魚五重奏》。
  這部為鋼琴與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個樂章,以第四樂章最為著名。在原作的歌麯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動描繪了清澈小溪中快活遊動的鱒魚的可愛形象;而後,鱒魚被獵人捕獲,作者深為不滿。作者用分節歌的敘事方式表達了他對鱒魚的命運無限同情與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詞深刻的寓意: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偽與邪惡所害。
英文解釋
  1. :  Trout
  2. n.:  any of various types of freshwater fish that are good to eat and fished for by anglers
  3. lat.:  salmo playtcepha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