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鱗木
目錄
No. 1
  物種名稱:鱗木
  拉丁文學名:lepidodendron
  石鬆中已絶滅的鱗木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屬。出現於石炭二疊紀,喬木狀,是石炭二疊紀重要的成煤原始物料。樹幹粗直,高可達38米以上,莖部直徑可達2米。枝條多次二歧分枝,形成寬廣的樹冠。葉蠃旋排列,綫形或錐形,具單脈。葉的基部自莖面膨大突出,當葉脫落後在其表面留下排列規則如魚鱗狀葉座。葉座絶大多數作縱菱形或紡錘形,呈蠃旋狀排列。葉痕作橫菱形或斜方形,中央有一個很小的維管束痕,兩側各有一通氣道痕。葉痕的上面有一個很小的葉舌穴,中柱在莖的直徑中僅占一小部分,而皮層部分卻很厚,顯然,它們的輸導與支持功能是分開的。莖幹的基部為根座,也作二叉分枝狀。根自根座四周生出。孢子葉聚集成孢子葉球,着生於小枝頂端。每個孢子葉的腹面(即上面)有一孢子囊。
百科大全
  linmu
  鱗木
  Lepidodendron
  鱗木是石鬆類(化石)類中已絶滅的鱗木目(Lepi-dodendrales)最有代表性的1屬,出現於石炭二疊紀,喬木狀,與封印木和蘆木共同繁殖在熱帶沼澤地區,形成森林,是石炭二疊紀重要的成煤原始物料。木本植物樹幹粗直,高可達38米以上,莖部直徑可達2米(見圖鱗木 (Lepidodendron)植物體復原圖)。枝條多次二歧分枝,形成寬廣的樹冠。葉蠃旋排列,綫形或錐形,長可達半米,具單脈。葉的基部自莖面膨大突出,當葉脫落後在其表面留下排列有規則的鱗狀葉座。葉座絶大多數作縱菱形或紡錘形,通常不呈縱橫的行列而為蠃旋狀排列。葉座作橫菱形或斜方形,中央有一個很小的維管束痕,兩側各有一通氣道痕或稱側痕,有的種在葉痕之下的葉座部位還有一對通氣道痕。葉痕的上面有一個很小的葉舌穴,內具一葉舌。鱗木的輸導係統在主莖中常為管狀中柱型,而小枝則為原生中柱型。中柱在莖的直徑中僅占一小部分,而皮層部分卻很厚,由內、中、外 3帶組成,次生周皮自外帶皮層中發生,顯然,它們的輸導與支持功能是分開的。莖幹的基部為根座,類似根,也作二叉分枝狀。根自根座四周生出。根座也具有很厚的皮層,比較細弱的中柱和很發育的次生組織。
  孢子葉聚集成孢子葉球,着生於小枝頂端。每個孢子葉的腹面(即上面)有一孢子囊。孢子囊有大小兩種:小孢子囊內含有很多的小孢子;大孢子囊含有4、8或16個大孢子。
  (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