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園原為集美東南海濱的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小廟,叫鰲頭宮,又名千裏宮,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摧毀;1950年,陳嘉庚先生在這片廢墟上興建了鰲園,面積為8990平方米。
鰲園可分為三部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的陵墓,門廊兩側均為立體組畫人物青石浮雕,人物幹姿百態,形象生動。集美解放紀念碑竪立在園中央,通體以花崗岩建成,基座兩層,臺階下層八級,上層三級象徵着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
門廊的設計精巧灑脫,兩廂墻上鏤刻着連環組雕。園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紀念碑”,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自撰寫的碑文。整個紀念碑高28.6米,通體以花崗岩建成,基座兩層,臺階下層八級,上層三級,象徵着八年抗戰及三年解放戰爭,四周繞以青石雕欄。
紀念碑的南側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水磨花崗岩砌成墓碑,碑上鎸刻着鎏金隸書文字,墓體呈壽龜形,墓塘作馬蹄狀,頂蓋用十三塊水磨青鬥石拼鑲而成,墓之左、右、後三面以青石屏壁為障,其上有十五幅陳嘉庚先生前半生重要經歷的浮雕畫像。墓前的祭亭和墓後照壁均以青石砌刻,典雅莊重。鰲園的石刻分為浮雕、影雕和題字三種。
在鰲園的北面就是嘉庚公園,於1994年建成,占地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公園西北面為高低錯落的亭臺樓閣,園中設有接待廳,建有兩處大型石雕,公園東面樹立着“尊師重教榮譽碑”(一根燃燒的蠟燭),象徵陳嘉庚興辦教育、培養人才,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公園西面中央的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芳菲》,展示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桃李滿天下的興旺景象。
鰲園是集美學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生動體現了陳嘉庚先生寓教於遊,寓教於樂的建園宗旨和愛國教育思想。園中容納了古今中外博物大觀,是集藝術和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基地。
門廊兩側是中國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鏤雕,以及名傢之書法雕刻。走出門廊,擡頭仰望便是集美解放紀念碑,高28米,象徵中國共産黨經過28年的努力奮鬥取得了勝利。碑座四周的石護欄雕刻着珍禽野獸以及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人物雕刻。
陳嘉庚先生紀念勝地既是鐘靈毓秀之地,也是凝聚衆美的風景勝地。陳嘉庚先生一心一意投資辦學,努力培育人才的思想,最值得我們學習。看看現在的那些所謂的有錢人,他們在幹什麽?他們衹是一時的輝煌,而不可能給後人留下任何東西。
鰲園裏短墻、欄桿、亭柱等處,鎸刻着黨和國傢領導人、各界名流題贈詩詞和對聯,盛贊陳嘉庚先生的精神品德。它又匯集閩南石刻精華,表現了我國高超的石雕藝術水平,故有“閩南石雕博物館”之美稱。
交通綫路:廈門——同安的公交車,嘉庚體育館下車,18路終點站,BRT快1綫終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