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章孝標 Zhang Xiaobiao
眼似真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瀋。 河中得上竜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 |
|
詩人: 項斯 Xiang Si
似竜鱗又足,衹是欠登門。月裏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乞鋤防蟻穴,望水寫金盆。他日能為雨,公田報此恩。 |
|
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因以"鯉魚"代稱書信。 |
|
魚名。身體側扁,背部蒼黑色,腹部黃白色,嘴邊有長短須各一對。肉味鮮美。生活在淡水中。 漢 焦贛 《易林·革之頤》:“ 尼父 孔丘 ,善釣鯉魚。” 宋 陸遊 《鯉魚行》:“鯉魚財三尺,淺水不覆脊。” 宋傳恩 《緑水悠悠·罩魚》:“這是一條鯉魚,一條十多斤重的鯉魚。” |
|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因以“鯉魚”代稱書信。 唐 元稹 《貽蜀·張校書元夫》詩:“勸君便是酬君愛,莫比尋常贈鯉魚。” 清 譚嗣同 《寄人五絶》:“鯉魚三十六,江上報秋書。” |
藉指傳遞書信者 Letters were delivered by means |
藉指傳遞書信者。 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書》詩:“尺書能不恡,時望鯉魚傳。” 唐 元稹 《蒼溪縣寄揚州兄弟》詩:“憑仗鯉魚將遠信,鴈回時節到 揚州 。” 元 薩都剌 《送王伯循御史》詩:“ 麯江 水發願相憶,莫遣鯉魚音信稀。”參見“ 魚書 ”。 |
|
中文名稱:鯉魚
中文別名:鯉拐子、鯉子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鯉科 cyprinidae |
|
鯉魚是在亞洲原産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裏。分佈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作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傢作為食用魚被養殖。背鰭的根部長,沒有脂鰭,通常口邊有須,但也有的沒有須。口腔的深處有咽喉齒,用來磨碎食物。鯉魚的種類很多,約有2900種。
飲食有催乳鯉魚湯 |
|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係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鼕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於半休眠停食狀態,體內脂肪一鼕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於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鼕季臨近,為了積纍脂肪,也會出現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春季過後,隨着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裏,鯉魚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嚮、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遊”。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喜草習性各種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種浮遊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魚類可以在這裏攝取到豐盛食物。水草茂盛處又是魚類絶佳的排卵産床,每年春天繁殖季節,這類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之所。
頂流習性一個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註人,它不但為塘內魚兒帶來大量新鮮餌物,而且進出水處又有較高的溶氧度,是魚兒覓食攝氧的理想去處。所謂“順風的旗,頂水的魚”,道理就在於此。
逐波習性水域寬闊的池塘,一遇風天,水面往往掀起較大風浪,風浪推動表層浮遊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積聚於下風口處,這些餌物又被浪頭打入水中,這一帶於是成了魚類的天然覓食場。波興浪涌之處,水體溶氧度肯定就高(這與高密度養魚池的增氧機道理相同)。基於上述兩條,魚兒便養成了隨波逐浪趨下風的生活習性。
嚮暖習性在自然水體溫度較低時,很明顯各類魚都喜歡到嚮陽的水域活動覓食,很少到大片陰坡一側和濃蔭蔽日的水區活動,也不會長時間在水溫較低的深水處呆着不動。初春與晚秋,背風嚮陽的淺水處白天在
日照下較為溫暖,魚兒愛到此處來遊大覓食。而早晚夜間溫差大,淺水處水溫亦下降快、降幅大,魚兒便通常要龜縮到水體相對溫暖的深水區去。隨着晝與夜水面溫度的升降,魚兒也會隨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溫季節裏,早、晚、夜間淺水區涼爽宜人、魚喜趨之。而白天隨着氣溫水溫升高,魚兒則逐漸移嚮深水處。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的盛夏正午,魚兒一般在池塘最深處龜縮不動。若循以上規律“找魚”,基本便可覓其蹤跡。
合群習性除鯰魚、黑魚以外,大多數魚類喜群居。“魚貫而行”、“過江之鯽’”等成語就說明了這種習性。鯉魚亦如此,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習慣决定的,另外魚類集群而動,也是出於防避敵害的一種天性與本能。
趨氧、趨靜習性自然水體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剋,當其降至不足1毫剋時,就會引起多數魚類停止攝食、“浮頭”,甚至死亡。鯽魚、鯰魚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對強一些,鯉魚則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剋以上。水中氧氣一是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個來自水面空氣。無風天氣溶氧慢,波浪大則溶氧情況好。哪一處缺氧,魚便很敏感地嚮含氧高的水域轉移。這就是魚喜草、喜流、喜波、喜淺灘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氣壓低,天氣發悶,魚不咬鈎;大雨剛歇天放晴,魚則“瘋咬”;上風頭死水區魚不愛咬,下風處波興浪涌,魚十分活躍;肥水塘如有外來新鮮水註人口,那裏是釣魚黃金帶。…··所有這些現象說明的都是一個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魚兒趨之若鶩。此外喜靜也是魚類明顯的特徵之一,鯉魚也不例外。魚類聽覺發達,對聲響尤其是一些突如其來、生疏的高強度聲響極為敏感,聽到後迅速轉移遠離聲源。當然魚類避聲僅是一般而言,它們對某些自然聲響——如瀑布聲、風浪聲、流水聲、淘米洗菜聲、昆蟲落水聲等非但不懼怕,反而很喜歡。若是高密度精養池塘,那麽拋撒顆粒飼料的聲音甚至會使魚兒爭相聚集。 |
|
一、親鯉選擇與飼養
1選擇標準:體型好,活動力強而無傷,體長與體高之比為3:1,具有典型的品種特徵。雌魚至少2鼕齡,體重1.5kg,雄魚2鼕齡1kg以上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鯉魚,其懷卵量和卵的品質均較差,故不宜作親魚。
2、性別鑒定
非生殖季節:雌魚體寬,背高,頭小,腹部較大而柔軟,胸腹鰭小而園寬,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輻射折;雄魚體狹長,頭較大, 腹部小而硬,胸腹鰭大而尖長,肛門略嚮內凹,無平行皺折。
生殖季節:雌魚腹柔軟呈園囊形,肛門和生殖孔較大,略紅而突出;雄魚腹部較小,鰓蓋、胸、腹鰭具有明顯的副性徵"追星",肛門和生殖孔內凹,不紅腫,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飼養管理
(1)飼養:親魚培育池塘1-2畝,水深1.2米左右,避風嚮陽,註排水方便,每畝放150-200kg.人工繁殖時,為防止其自行交配産卵應將雌雄分開。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
(2)管理:強化親鯉培育,可投喂豆餅、蠶蛹、魚粉等高蛋白飼料。近年來,有些廠傢開發有親魚飼料,該料富含ve及其它維生素,可促進發育和提高抗應激能力,效果良好。同時,在飼養過程中要註意調節水質,常加註新鮮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發育。
二、催産和孵化
1、催産時機:當水溫上升並穩定在16℃以上便可催産。通常在清明至𠔌雨期間,寒潮過後,氣溫回升並穩定時即可催産。
2、催産方式
(1)自然産卵型因其投資與規模均較小,是一種很普遍的方式。
a産卵池:面積0.5-1畝,水深1.2米,註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後一周即可放魚。
b人工魚巢:用以粘附魚卵。選擇質地柔軟、韌性好、無毒、不易腐爛的材料製作,如松樹枝、棕片、聚乙烯片(編織袋)、楊樹根等,使用前要清洗、紮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緑)。稻草因易腐爛不宜作魚巢。
c孵化池:又可作魚苗培育池,面積宜小(1-2畝),淤泥少、水深1米經消毒的池塘。進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網片過濾,防止雜質入池和魚苗逃出。
d並池産卵:按雌雄之比為1:1-1.5把35-30組成熟度好的親鯉並池,緩緩加入新水。同時在水面上拉細鐵絲1-8根,鐵絲上懸挂人工魚巢(或者用竹子一破為二將其夾在中間放於水面)。通常每組親魚應配備4-6衹魚巢。
e 管理:一般在22:00-9:00産卵,延續2-3天,故應每天下午檢查並清洗魚巢,將粘有卵的魚巢移入孵化池,同時補充新魚巢。若並池後産卵不好,則可降低水位讓陽光照曬,飼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刺激。為保證魚苗整齊度,應將同一天的卵一齊入孵,這樣也可防止因魚卵粘結成塊而增加瞎卵數。
(2)人工催産:多見於魚種場
a催産劑的註射: 每kg雌魚用人工絨毛膜促進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黃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30-50微剋,或者將其減量混合使用,雄魚劑量減半。一般在晴天下午6時按預定劑量在胸鰭基部一次註射到胸腔,隨即移入産卵池中,並加註新鮮水半小時,水溫18℃6-15小時後即可發情産卵(水溫越高,效應時間越短,反之相反)。
b産卵和受精:催産後的親魚可在池中自行産卵,辦法同(1)。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魚發情高潮前撈起,用毛巾擦去魚體水分,將卵擠入幹瓷盆中,並迅速擠入精液,用羽毛攪拌,讓其充分受精,然後將受精卵均勻塗抹在魚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脫粘後行流水孵化。水溫16-22℃時3-5天即可出苗。
3 管理:
(1)自然孵化:每畝池塘放30-50萬粒受精卵,應將同一天的卵一齊放入方可保證魚苗規格整齊。特別應註意防止水黴病,可用0.3‰甲醛或孔雀石緑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魚巢。(2)脫粘孵化:關鍵是調整水流流速,以魚卵不下沉而懸浮於水中為度。同時要防沙窗堵塞。在有魚苗孵出時就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過急對魚苗的體力消耗。
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關鍵,影響孵化率的原因主要産卵期天氣突變,水質不好,溶氧低,魚卵被黴菌寄生等,應設法防止其危害。 |
|
【鯉魚鱗的功效介紹】:
鯉魚鱗 (《食療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鱗片,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魚鱗是皮膚的真皮生成的骨質,其基質由膠原變來,化學上屬於一種硬蛋白,定名魚鱗硬蛋白,但性質尚未充分明了。
【功用主治-鯉魚鱗的功效】散血,止血。
治吐血,衄血,崩漏帶下,瘀滯腹痛,痔漏。
①《食療本草》:燒,煙絶,研,酒下方寸匕,破産婦滯血。
②《綱目》:燒灰,治吐血,崩中,漏下,帶下,痔瘻,魚鯁。
③《會約醫鏡》:燒灰,治産後血迷血暈,敗血不止。
【選方】①治痔漏:黑鯉魚鱗二、三甲,以薄編繭裹如棗柱樣納之。
(《儒門事親》) ②治諸魚骨鯁:鯉脊三十六鱗,焙研,涼水服之。
(《衛生雜興》) ③治鼻衄:鯉魚鱗炒成灰,研為末,冷水調下一、二錢。
(《普濟方》)
【名傢論述】《綱目》:鯉魚,古方多以皮、鱗燒灰,入崩漏、痔漏藥用,蓋取其行滯血耳。
【鯉魚腦的功效介紹】:
鯉魚腦 (《本草經集註》)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腦,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水分、蛋白質、脂類等,此外,每100剋新鮮腦組織含維生素c8.30毫剋。
【性味】《別錄》:溫。
【功用主治-鯉魚腦的功效】①《唐本草》:主諸癇。
②《日華子本草》:治暴聾,煮粥服。
③《綱目》:鯉魚腦髓和膽等分,頻點目眥,治青盲。
【選方】①治耳聾:竹筒盛鯉魚腦,炊飯處蒸之,令烊,註耳中。
(《千金方》) ②治耳聾有膿,不瘥,有蟲:搗桂和鯉魚腦,(棉裹)納耳中,不過三、四度。
(《千金方》)
【鯉魚血的功效介紹】:
鯉魚血 (《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血,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鯉魚血的組成,因季節、營養情況等而有差異。
幼鯉的血紅蛋白,鼕季較春季為低。
凝血活性不如哺乳動物,凝血酶元的轉化常不完全。
在鼕季,饑餓時,血清蛋白減少,如長期饑餓,可減到1.98~2.0%。
血清蛋白含清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它們電泳性質與兔相似;在電泳時,α-球蛋白有四個區分,β-球蛋白有二個區分,γ-球蛋白有一個區分。
在3月中性成熟時,血中na、cl量,雄者多於雌者,而k、ca及總蛋白質則雌者多於雄者。
【功用主治-鯉魚血的功效】《唐本草》:()小兒丹腫及瘡。
【選方】治口眼歪斜:鯉魚血、白糖各等分,攪勻後塗之,嚮左歪塗右,嚮右歪塗左。
(《吉林中草藥》)
【鯉魚目的功效介紹】:
鯉魚目 (《本草拾遺》)
【異名】鯉魚眼睛(《食療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眼睛,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鯉眼含維生素c0.44毫剋%,一般春夏較秋鼕為高。
鯉為淡水魚,網膜上幾乎衹有維生素a2(海産魚衹有a1而無a2)。
【功用主治-鯉魚目的功效】《食療本草》: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鯉魚眼睛作灰,納瘡中,汁出即可。
【鯉魚皮的功效介紹】:
鯉魚皮 (《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皮,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主要為蛋白質、脂肪等。
此外,尚含葉黃素及一種類似於蝲蛄素的紅色色素;從緋鯉(紅色鯉)中曾分離出葉黃素酯,α-及β-皮黃素酯,蝦黃質。
【功用主治-鯉魚皮的功效】《唐本草》:主癮疹。
【選方】治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
未出更服之,取出為度。
(《養生必用方》) |
|
1.營養價值
1.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2.觀賞價值
觀賞用的錦鯉魚,被養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為先進,是由各種顔色美麗的鯉魚交配出來的。顔色雖不同,但都屬於同一種類。 |
|
特殊:最近網絡上的新興名詞,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一切貶義詞的集合體,所以平時不要亂用哦
新華網7月19日電:釣魚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戰利品越大越好,可泰國一名漁民卻為自己釣到暹羅巨鯉犯了愁,因為它實在太重了,甚至遠遠超過了他的磅秤所能稱量的範圍。
供職於泰國某垂釣俱樂部的漁民基剋近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曼𠔌著名的商業釣塘邦薩姆蘭湖裏釣起一頭超大鯉魚。魚出水後還不斷扇動自己的大尾巴,基剋和同伴好不容易纔控製住它。一稱,發現100公斤的磅秤一下指嚮了最大刻度。基剋估計它重約116公斤。
據悉,包括金魚在內,此前世界上最重的鯉魚科魚類的體重紀錄是40公斤。基剋的老闆說:“這條大魚是其他釣魚者終其一生追尋、甚至願意用靈魂交換的。” |
|
鯉魚
(《本經》)
【異名】赤鯉魚(《爾雅》郭璞註),赬鯉(《埤雅》)。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肉或全體。
【動物形態】鯉魚
體呈紡錘形而側扁,背部在背鰭前稍隆起。成魚大者長達90餘釐米。口端位,呈馬蹄形;吻鈍,唇厚。上顎兩旁有短觸須1對,口的後角有長觸須1對;長觸須長約為短觸須的2倍。下咽齒3行,內側齒呈臼齒狀。鰓孔闊。鰓耙15~22,多數為18~21。鱗大,圓形,緊着於皮膚,呈覆瓦狀排列;側綫鱗33~39。背鰭Ⅲ~Ⅳ15~22,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前;臀鰭Ⅲ5~6;背鰭及臀鰭均有1強大的硬刺,硬刺後緣呈鋸齒狀;胸鰭Ⅰ15~16;腹鰭Ⅱ8~9;尾鰭17~19。體背部純黑色,側綫的下方近金黃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鰭基部微黑。雄魚的尾鰭和臀鰭呈橙紅色。
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鬆軟底層和水草叢生處。適應性很強。主要以蠃、蚌、昆蟲的幼蟲及水革和絲狀藻類為食。産卵期4~5月。鼕季遊入深水底層越鼕。分佈很廣,黑竜江、黃河、長江、珠江、閩江諸流域及雲南、新疆等地湖泊、江河中均有。
本動物的鱗(鯉魚鱗)、皮(鯉魚皮)、血(鯉魚血)、腦(鯉魚腦)、目(鯉魚目)、齒(鯉魚齒)、膽(鯉魚膽)、腸(鯉魚腸)、脂肪(鯉魚脂)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新鮮鯉肉約含肉漿86%,肉基質13%(前者是強壓下流出的汁液,後者是壓榨後的殘渣)。鯉肉的一般化學組成,因産地、季節、環境、年齡、營養狀況等而有差異,食部每100剋約含水分77剋,蛋白質17.3剋,脂肪5.1剋,灰分1(其中鈣25毫剋,磷175毫剋,鐵1.6毫剋)。在鼕季,鯉肉的蛋白質及一些氨基酸含率俱降低,在肌肉水提出物中胱氨酸,組氨酸、𠔌氨酸、甘氨酸、α-丙氨酸、肌氨酸減少,而賴氨酸、精氨酸、天門鼕氨酸則尚恆定。鯉肉的遊離氨基酸為呈味的主要成分。在10餘種遊離酸中,以𠔌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為最豐富。
鯉肉約含肌酸0.35%,磷酸肌酸0.02%(以P表示);老魚的肌酸可上升至0.46%。鯉肉放置時,可産生揮發性含氮物質、揮發性還元性物質及組胺等。例如在18~22℃儲藏24小時,産生揮發性含氮物質N17.4毫剋%,揮發性還元性物質11.75微剋當量/剋,組胺<2.2毫剋%。
關於維生素,食部每100剋中有核黃素0.10毫剋,尼剋酸3.1毫剋;另一資料,含維生素A20國際單位,B1_400微剋,B2_80微剋,尼剋酸2.0毫剋;又鮮肌肉每100剋有維生素C0.15毫剋。又,鯉肌肉還含組織蛋白酶A、B及C。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寒。"
②《藥對》:"平。"
【歸經】入脾、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牌、肺、肝三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腎三經。"
【功用主治】利水,消腫,下氣,通乳。治水腫脹滿,腳氣,黃疸,咳嗽氣逆,乳汁不通。
①《別錄》:"主咳逆上氣,黃疸,止渴;生者主水腫腳滿,下氣。"
②《藥性論》:"燒灰。末,糯米煮粥(調服),治咳嗽。"
③《本草拾遺》:"主安胎。胎動、懷妊身腫,為湯食之。破冷氣痃癖氣塊,橫關伏梁,作鱠以濃蒜虀含之。"
④《滇南本草》:"治痢疾,水瀉,冷氣存胃,作羹食。"
⑤《綱目》:"煮食,下水氣,利小便;燒末,能發汗,定氣喘、咳嗽,下乳汁,消腫。"
⑥《本經逢原》:"治便血,同白蠟煮食。"
【選方】①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大鯉魚一頭,醇酒三升。煮之,令酒幹盡,乃食之,勿用醋及????、豉他物。(《補缺肘後方》)
②治水病身腫:鯉魚一頭,極大者。去頭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鬥,赤小豆一升,和魚肉煮,可取二升以上汁,生布絞去滓。頓服盡,如不能盡,分為二服。後服溫令暖,服訖下利,利盡瘥。(《外臺秘要方》)
③治水腫脹滿:赤尾鯉魚一斤。破開,不見水及????,以生礬五錢,研末,入腹內。火紙包裹,外以黃土泥包,放竈內煨熟取出,去紙泥,為粥食,一日用盡。(《醫方摘要》)
④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鯉魚一頭。切作鱠,以薑醋食之,蒜虀亦得。(《食醫心鏡》)
⑤治黃疸:大鯉魚一條(去內臟,不去鱗)。放火中煨熟,分次食用。(《吉林中草藥》)
⑥治癰腫:鯉魚燒作灰,醋和敷之。(《千金翼方》)
【臨床應用】用於利尿消腫
取約1斤重的新鮮鯉魚1條,除去鱗及內臟,和赤小豆1兩加水煮熱(先將赤豆煮開,再加入鯉魚),不加油????醋及其他調味料。於早飯前或與早飯同時1次服完。病重者1天可服兩劑,輕癥及鞏固療效階段可衹服半劑。臨床觀察9例門靜脈性肝硬化伴見浮腫或腹水患者,服藥後尿量均顯著增加,最快者3天,最慢者10天,平均5天;隨着尿量增多,浮腫及腹水亦先後逐漸消退。但停藥後利尿作用又有下降現象。此外,亦有用鯉魚配合茶葉、食醋煎服,治療慢性腎炎水腫11例,亦獲得顯著的利尿消腫效果。
【名傢論述】①《本草衍義》:"鯉魚,《素問》曰,魚熱中。王叔和曰,熱則生風。食之所以多發風熱,諸傢所解並不言。《日華子》雲鯉魚涼,今不取,直取《素問,為正。萬一風傢更使食魚,則是貽禍無窮矣。"
②《綱目》:"鯉,其功長於利小便,故能消腫脹、黃疸、腳氣、喘嗽、濕熱之病。作鱠則性溫,故能去痃結冷氣之病。燒之則從火化,故能發散風寒,平肺通乳,解腸胃及腫毒之邪。" |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鯉科 Cyprinidae |
|
鯉魚(Cyprinus carpio)鯉科(Cyprinidae)中粗強的緑褐色魚,學名Cyprinus carpio。原産亞洲,後引進歐洲、北美及其他地區。鱗大,上齶兩側各有二須,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雜食性,掘尋食物時常把水攪渾,增大混濁度,對很多動植物有不利影響。因此,常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人們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鼕天,鯉進入鼕眠狀態,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東西。春天産卵,雌魚常在淺水帶的植物或碎石屑上産大量的卵。卵在4∼8天後孵化。鯉生長很快,大約第三年達到性成熟,在飼養條件下,可活40年以上。長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過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鯉常被養殖,以供食用,特別在歐、亞二洲,每水域能生産出大量的魚。是傢養的變種。鯉的兩個養殖品種是鏡鯉(mirror carp,具少數大鱗)和草鯉(leather carp,幾乎無鱗)。黑鯽(Carassius carassius)是鯉的一個無須的歐洲近緣種。
鯉魚是在亞洲原産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裏。分佈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作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傢作為食用魚被養殖。背鰭的根部長,沒有脂鰭,通常口邊有須,但也有的沒有須。口腔的深處有咽喉齒,用來磨碎食物。鯉魚的種類很多,約有2900種。
飲食有催乳鯉魚湯 |
|
1.糖醋鯉魚
【所屬菜係】
魯菜
【特點】
魚尾翅起,色如琥珀,外焦裏嫩,具有香酥,酸、甜、鹹的獨特風味。
【原料】
鯉魚1000剋。 10剋、蔥15剋、蒜末10剋、精????5剋、醬油10剋、白糖40剋、醋40剋、清湯150剋、濕澱粉60剋、花生油100剋。
【製作過程】
鰭魚去鱗,開膛取出內臟,挖去兩鰓洗淨,每隔25釐米,先直剖(1.5釐米深)再斜剖(2.5釐米深)成刀花。然後提起魚尾使刀口張開,將精????撒入刀口稍腌,再在魚的周身及刀口處均勻地抹上濕澱粉。炒鍋放花生油。中火燒至七成熱(約175℃)時,手提魚尾放入鍋內,使刀口張開。用鍋鏟將魚托住以免粘鍋底,入油炸2分鐘,將魚推鍋邊,魚身即成方形,再將魚背朝下炸2分鐘,然後把魚身放平,用鏟將頭按入油炸2分鐘,待魚全部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擺在盤內。炒鍋內留少量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時,放入蔥、薑、蒜末、精????、醬油、加清湯、白糖、旺火燒沸後,放濕澱粉攪勻,烹入醋即成糖醋汁,迅速澆到魚身上即可。
2.蔥燒鯉魚
【所屬菜係】
東北菜
【特點】
【原料】
主料 鯉魚500剋,蔥25剋輔料 2片,酒3大匙,醋2大匙,醬油4大匙,香油2大匙,油1小碗,白糖1大匙。
【製作過程】
1、蔥250剋整理洗淨,晾幹備用,鯉魚剖開洗淨。用酒、白糖拌和,浸腌半小時,並上下翻動。
2、在鍋中燒熱生油1小碗,將魚放入油鍋中煎香,另取一隻鍋,鋪上一層鯉魚,一層蔥,魚及蔥交替完為止。最後把薑絲撒上。 3、將浸魚之全部調料倒入鍋中,加鍋蓋,置文火上燒40分鐘,最後淋上香油, 便可盛盤上桌。
3.如何去腥
用250剋????溶於2500毫升水中,把活魚放在????水裏,1小時後泥味即可消失。
如是死魚,則將其放在????水中泡2小時,也可去掉泥味。
鯉魚背上有兩條白筋,這兩條白筋是産生特殊腥味的東西。洗魚時,必須將白筋挑出抽掉。經這樣處理的鯉魚,燒好後味道鮮美,沒有腥味。
具體操作:在魚腮下面的魚皮上劃一刀,再在魚尾巴前劃一刀,白筋會暴露出來,抽掉白筋即可。 |
|
1. 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 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3.鯉魚食部每百剋蛋白質17.6剋,脂肪4.1剋,維生素A25微剋,核黃素0.09剋,尼剋酸2.7毫剋,維生素總E1.27毫剋,鉀334毫剋,鎂33毫剋,鋅2.08毫剋,硒15.38毫剋。氨基酸含量完全。 |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腎炎水腫、黃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髒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腳氣浮腫、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時適宜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産後乳汁缺少之人食用;
2. 凡患有惡性腫瘤、淋巴結核、紅斑性狼瘡、支氣管哮喘、小兒痄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癰疽療瘡、蕁麻疹、皮膚濕疹等疾病之人均忌食;同時鯉魚是發物,素體陽亢及瘡瘍者慎食。 |
|
鯉魚忌與緑豆、芋頭、牛羊油、豬肝、雞肉、荊芥、甘草、南瓜、赤小豆和狗肉同食,也忌與中藥中的朱砂同服;鯉魚與鹹菜相剋:可引起消化道癌腫。 |
|
1. 鯉魚魚腹兩側各有一條同細綫一樣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在靠鯉魚鰓部的地方切一個小口,白筋就顯露出來了,用鑷子夾住,輕輕用力,即可抽掉;
2. 鯉魚的烹調方法較多,以紅燒、幹燒、糖醋為主;
3. 通乳用時應少放????;烹製魚蝦等水産時不用放味精,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鮮味;
4. 炸時手提魚尾,邊炸邊用熱油淋澆魚身,定型後再全部入油浸炸;
5. 巧去魚腥味:1、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2、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3、吃過魚後,口裏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
|
鯉魚味甘、性平,入脾、腎、肺經;
有補脾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
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宜: 鯉魚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消腫有很好的食療效果。中醫學認為,鯉魚各部位均可入藥。鯉魚皮可治療魚梗;鯉魚血可治療口眼歪斜;鯉魚湯可治療小兒身瘡;用鯉魚治療懷孕婦女的浮腫,胎動不安有特別療效。
忌:根據民間經驗,鯉魚為發物,鯉魚兩側各有一條如同細綫的筋,剖洗時應抽出去掉。惡性腫瘤,淋巴結核,紅斑狼瘡,支氣管哮喘,小兒痄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癰癤疔瘡,蕁麻疹,皮膚濕疹等疾病患者均忌。 |
|
鯉色雖有赤鯉、黃鯉、白鯉等品種,金鱗赤尾,形態可愛,肥嫩鮮美,肉味純正,性味功用相似。
《神農本草經》列之為上品,南北朝·陶弘景說:鯉魚為諸魚之長,為食品上味。
《日華諸傢本草》:鯉魚,治懷妊身腫,及胎氣不安。
《本草綱目》:鯉,其功長於利小便,故能消腫脹,黃疽,腳氣,喘嗽,濕熱之病,煮食下水氣,利小便。
《本草求真》:凡因水氣內停,而見咳氣上逆,黃疸,水腫,腳氣等癥,服此則能以消,治孕婦水腫亦然。
《詩經》:“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說的就是黃河鯉魚。
史料載:“孔子娶於宋,並宦氏。一歲而伯魚,伯魚三歲,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孔子榮君之職,因名子曰鯉,字伯魚。”漢時有“就我求珍餚,全盤燴鯉魚”的贊美詩句。
宋代醫學家蘇頌把“膾鯉”列為“食品上味”。 |
|
鯉科動物鯉魚的肉。鯉魚又稱鯉拐子,有赤鯉、黃鯉、白鯉等品種。分佈很廣,我國黑竜江、黃河、長江、珠江、閩江諸流域及雲南、新疆等湖泊,江河中均有。獲得後,除去腮、鱗、腸雜,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健胃,通乳汁,利水消腫。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胱氨酸、組氨酸、𠔌氨酸、甘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肌酸、煙酸、維生素A、B1、B2、C及鈣、磷、鐵等。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食欲不振;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或腳氣,黃疸;氣血不足,乳汁減少。
[用法]煎湯,煨熟食,入菜餚。
[註意]鯉魚膽味苦有毒,勿使污染魚肉。
[附方]
1,鯉魚湯:鯉魚500g,加水煮湯至魚爛熟,用鬍椒、食????少許調味。飲湯吃肉。
用鯉魚煮湯,取其能補脾健胃,與有溫胃健胃作用的鬍椒同用,尤有良效,調以食????,味更鮮美。用於病後或産後,脾胃虛寒,少食納呆。
2,鯉魚赤小豆湯:鯉魚500g,赤小豆50g。將赤小豆用水煮沸後,放入鯉魚,一同煮熟,不加任何調料食。每日1~2次。
源於《外臺秘要》。本方取鯉魚補脾利尿消腫作用;赤小豆有類似功效,《食療本草》說:“和鯉魚煮爛食之,長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故將二者配伍應用。宜於脾虛水腫、腳氣病人服食。現用於門靜脈性肝硬化伴浮腫或腹水,以及慢性腎炎水腫,均有明顯利尿消腫的效果。亦可用於妊娠水腫。
3,煨鯉魚:赤尾鯉魚500g,以白礬15g研末,裝入魚腹內,用草紙包裹,外以黃泥封固,放火灰中煨熟。去紙和泥,淡食。分2次服食。
源於《醫方摘要》。白礬有燥濕退黃之功,鯉魚有健脾除濕之力,兩者並用,其效尤著。用於黃疸病後期,脾胃虛弱,濕熱未盡而熱不重者。
4,歸芪鯉魚湯:大鯉魚1尾,當歸15g,黃芪50g。煎湯服。
乳汁為氣血化生,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所。本方以當歸、黃芪補益氣血,以鯉魚補脾健胃,大有生乳之效。用於産後氣血虛虧,乳汁不足。 |
|
- : carp, common carp
- n.: type of large edible freshwater fish that lives in lakes and ponds
|
|
鯉魚村 鯉魚幡 |
|
做法 | 烹飪 | 魚 | 美食 | 豆腐 | 佳餚 | 傢常菜 | 紅燒 | 醋 | 肉食 | 健康 | 飲食 | 生物 | 動物 | 魚類 | 錦鯉 | 自然 | 百科大全 | 孕婦 | 産婦 | 乳汁 | 催乳 | 水産 | 黃河 | 奇觀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