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魯鎮投訴電話紹興市旅遊投訴電話:0575-512074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魯鎮門票價格魯鎮+柯岩+鑒湖要100魯鎮節慶活動吼山桃花節3月、4月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賞花品酒,還可欣賞到精彩的古越民俗風情表演,可謂紹興旅遊一大盛事。
蘭亭國際書法節3月
主要內容包括麯水流觴、大型書法展覽、書藝交流拍賣、國際書法旅遊研討會等。蘭花是紹興的市花,每年4、5月間蘭亭還舉行紹興蘭花節。
公祭大禹清明節
自夏朝起至今的4000餘年,祭禹活動連綿不絶。歷代帝王或親臨致祭或遣使特祭。可以說,千百年來,禹陵同黃帝陵一樣,已成為炎黃子孫心中的豐碑。1995年在紹興禹廟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公祭大禹活動,以後每年清明節都在這裏舉行共計大禹活動,規模一屆超過一屆。
上虞葡萄節8月
8月是“葡萄之鄉”上虞的收穫時節,葡萄節活動可謂熱鬧非凡。
紹興黃酒節10月
紹興還是我國五大酒文化名城之一,喜歡美酒的遊客可千萬不要錯過。魯鎮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202)公裏
從杭州至此(59)公裏
從南京至此(337)公裏
魯鎮美食紹興老酒
紹興老酒是用上等精白糯米作為主要原料,優質黃皮小麥作為酒麯釀製的,而得天獨厚的鑒湖水是形成紹興老酒特色的關鍵所在。鑒湖水係由於其獨特的地質、地貌和土壤結構,形成了國內外少見的適於釀造黃酒的優良水質。有關科研單位對鑒湖作了長時間的考察研究,認為鑒湖水係有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鑒湖的源頭出自會稽山的北麓,那裏茂林修竹,植被良好,水的礦化度比較低,水色透明清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礦物質,極有利於釀酒。同時,鑒湖水源充沛,湖水平均每7天多就可更換一次,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在我國的淡水湖泊中是極為少見的。再一方面,鑒湖沿岸及湖底的泥煤層具有對金屬離子的吸附和變換的功能,對湖水中有害物質有吸附與過濾作用,使鑒湖水常年保持高度的潔淨狀態。
紹興老酒聲譽斐然,清朝時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産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1936年浙贛特産展覽會上,多次榮獲金牌和優等奬狀。1952年、1963年,紹興加飯酒分別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棥?979年加飯酒又獲“國傢名酒”稱號,由國傢經委授予金質奬章和奬狀;同時,元紅酒、善釀酒雙獲“國傢優質酒”稱號,由輕工業部授予“優質産品證書”。1980年香雪酒也榮獲省府頒發的“優質産品證書”。1983年加飯、元紅雙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奬,善釀獲銀杯奬,香雪獲部優稱號。1985年在法國巴黎世界美食旅遊産品評比中,紹興塔牌加飯酒獲金質奬,同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博覽會上,兩次奪得金奬。在全國衆多的酒類中,紹興老酒是獲奬次數最多的品種之一。幾年前,國傢宣佈禮賓改革,紹興加飯酒代替茅臺成為招待外賓的國宴酒。
茴香豆
茴香豆是一種紹興的小食用品,常作零食或下酒之用。由於魯迅小說中的描寫,使紹興的茴香豆身價百倍,成為外地旅遊者爭相購買的商品之一。為適應遊客購買的需要,茴香豆的包裝已作了很大改進,因此小小的茴香豆已在紹興形成了一個大市場。
還有紹興烏氈帽,烏幹菜,香糕,珍珠,楓橋香榧,工藝竹編,紹興腐乳,新昌小京生,紹興大菱,紹興麻鴨,紹興絲綢,紹興蘭花,蘭亭水蜜桃,新昌白术,蓋北葡萄,上虞魁慄,諸暨銀杏,二都楊梅等。魯鎮購物說起紹興的特産,紹興黴幹菜可說是遠近聞名,街頭巷尾可說是隨處可見。買了黴幹菜別忘了再帶回兩瓶紹興老酒,紹興老酒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曾多次獲全國酒類大奬,是酒中的上品。還有鹹亨酒店的茴香豆,也已隨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名揚四海。
此外,紹興著名的工藝品還有:紹興花邊、慕本緞、烏氈帽、王星記紙扇等,土特産有紹興腐乳、紹興平水珠茶、紹興麻鴨、齋大茂香糕、丁大興年糕等。
紹興市區有很多超市,其中規模大、信譽好的也不少。像黃酒、茴香豆、醬豆腐這樣的當地著名土特産在超市和酒類專賣店裏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
紹興城內魯迅廣場對面的古玩市場非常值得一逛。古色古香的石牌坊,裏面長長的石板街,依着水,一傢傢玲瓏的小店,可以看到古樸精緻的古玩、有些年月的字畫,後來還有了郵、幣、卡交易市場。更有味道的是還保留了早先花鳥市場的部分,全是活潑潑的小東西,彌散着小城市特有的熱鬧和一點世俗的豔麗。
紹興市郊遍布着很多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紹興縣柯橋鎮的中國輕紡城,嵊州市的浙東服裝領帶市場,以及諸暨市全國最大的珍珠市場等。
“媽媽的,兒子打老子”拖着長辮子、戴着烏氈帽的阿q,晃悠着長煙桿,油腔滑調地裝着各種怪相,東張西望尋找着小尼姑;“我衹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衣衫襤褸的“祥林嫂”拄着棍子,嘴裏自言自語地喃喃絮語:“我衹知道東山的狼吃人,沒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孔乙己在酒肆的櫃臺邊“研究”着“茴”字的四種寫法……
這一幕幕魯迅小說的場景,不是舞臺上演出的話劇,而是穿插在“魯鎮”遊客身邊的“活劇”。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這是魯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魯鎮。作為他筆下的外婆故鄉——魯鎮,究竟在何處?其實,魯鎮在中國地圖上是找不到的,魯鎮是魯迅小說《祝福》、《孔乙己》、《社戲》、《風波》、《明天》等虛構的地方,而今的“魯鎮”是紹興柯岩景區根據魯迅筆下的“魯鎮”還原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其間藴含着舊時紹興城鎮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觀,可以說是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
魯鎮入口,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紹興方言叫“行牌”,上書“魯鎮”兩字,是魯迅先生的手跡。一座石砌的涼亭,坐落在鎮門外,一旁是魯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青銅雕像,比真人約大一倍,頗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之神韻。
一走進魯鎮,但見粉墻黛瓦的古居、枕河臨街的店鋪、靜穆莊嚴的寺廟、千姿百態的石拱橋、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縱橫交錯的深水巷,紹興的橋文化、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撲面而來。豪華氣派的魯府、外土內洋的錢府、舊木板房的民宅錯落有緻,魯迅小說中寫到的魯傢祠堂、奎文閣、阿q調戲小尼姑的靜修庵和阿q棲身的土𠔌祠,一一呈現在眼前。
“魯鎮”是紹興典型的白磚黑瓦、一河一湖兩街的建築格局,讓人仿佛走進了一個舊時“人傢盡枕河,樓臺俯船楫”的水鄉古鎮,衹是這個“古鎮”新了一點。
街口傳來鑼鼓聲,魯傢的祝福隊伍捧着供品走來了,魯四爺依然還是那麽神氣活現,衹是見到遊客卻是客氣得很;一個水上陸地的雙面戲臺上,正在演出越劇《拾玉鐲》,烏蓬船則載着遊客聞聲趕來……
被阿q拽着進了魯鎮的一處賭坊,幾名遊客正在“天地人和”的賭臺前,悠悠地押着寶。“魯鎮通寶”的銅板是隨門票贈送的,終究衹是一種遊樂,完全沒有了小說中押寶時的那種興奮和頽喪。很快輸完了手上的銅板,晃悠到賭坊對面的氈帽店,買了一頂烏氈帽戴上,回頭跟阿q比劃了一番,似乎更有些魯鎮“居民”的感覺了。
跟着導遊來到了魯鎮的當鋪,門口墻上大大的繁體“當”字,寫法頗有些不同,聽導遊介紹,這個字被稱為“回頭當”,是祝“當客”時來運轉,回頭贖當。
沿着石板“老街”走去,氈帽店、越瓷店、豆腐店、錫鉑店、古玩店、貢品店、油燭店、茶漆店、當鋪和錢莊……那些現代都市已經沒有了的老店鋪林立,而整條街上則彌漫着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可見紹興的臭豆腐還是蠻出名的。兩邊的酒傢、飯莊中,黃酒、越菜、風味小吃的香味撲鼻而來,邁進路邊的“西施豆腐店”。坐在麯尺櫃臺前,喝上一口冒着熱氣的豆腐腦,不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位細腳伶仃的圓規楊二嫂來。
鎮上的魯府,是按照魯迅小說《祝福》中魯鎮魯四老爺傢的模樣佈置,其間的臺門鬥、天井甬道、大廳花廳書房內宅側廂房,均是清末鄉坤府第的模樣設計。祝福大典、祥林嫂兩次來魯府幫傭,講阿毛被狼叼去的場景,在這裏逼真地再現。
在魯鎮,一組組形象誇張的群雕頗引人註目,幾十個故事人物的銅像講述着一個個魯迅小說中的故事。有橋可依,有水可嬉,有石可品,有酒可酌,有樹可蔭,有戲可聽,有藝可觀,有歷史,有現代,有故事,有遊樂……這就是魯鎮。 |
|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這是魯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魯鎮。作為他筆下的外婆故鄉,如今真的出現在了紹興。10月末,我們來到了這個建鎮還不到一個月“古老”的鎮。
魯鎮位於柯岩風景區的左側。一進門就見粉墻黛瓦、小橋流水,沿河的民居、商鋪錯落有緻,衹是感覺這個“古鎮”新了一點。衹有走在石板路上,看到衣着清代服飾的巡街兵丁時,仿佛到了另一個朝代。魯鎮挺大,沿着彎彎麯麯的河道,大多是魯迅筆下提到建築。大概是魯鎮新開張的緣故,好多“民居”還無人居住,好多商鋪還無人經營,衹是主街上店傢多一點。貢品店、錫箔店、油燭店、茶漆店、錢莊、當鋪…….那些現代都市已經沒有的店鋪林立在這裏;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魯四老爺…….魯迅筆下的人物,又一個個出現在街上。“媽媽的,兒子打老子”拖着長辮子、戴着烏氈帽的阿Q,晃悠着長煙桿,油腔滑調地裝着各種怪相,東張西望尋找着小尼姑;“我衹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衣衫襤褸的“祥林嫂”拄着棍子,嘴裏自言自語地喃喃絮語:“我衹知道東山的狼吃人,沒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孔乙己在酒肆的櫃臺邊“研究”着“茴”字的四種寫法…… 這一幕幕魯迅小說的場景,不是舞臺上演出的話劇,而是穿插在“魯鎮”遊客身邊的“活劇”。遊客多時,他們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來逗遊人開心。尤其是阿Q,油腔滑調地裝着各種怪相,由於沒有見到“小尼姑”,到時候他就“調戲”起挎着討飯籃祥林嫂,要與她接吻,引得遊客紛紛掏出相機拍攝。遊客少時,魯四老爺就拿着個水煙盒四處遊蕩,阿Q就靠在牌門上歇息,祥林嫂坐在掌櫃的櫃臺上喝茶,倒真有些生活的情趣。
鎮裏,引人註目的還有一組組關於形象誇張的雕塑。阿Q革命、阿Q挨打、阿Q調戲小尼姑、搶親……讓人發笑,也讓人看到了魯迅筆下那些人物的性格與命運。
在魯鎮,一組組形象誇張的群雕頗引人註目,幾十個故事人物的銅像講述着一個個魯迅小說中的故事。有橋可依,有水可嬉,有石可品,有酒可酌,有樹可蔭,有戲可聽,有藝可觀,有歷史,有現代,有故事,有遊樂……這就是魯鎮。
由於時間匆忙,奎文閣、靜修庵和土𠔌祠等地方我們都沒來得及光顧。不過,這嶄新的古鎮,卻讓我們看到了濃縮了的紹興。
典型市民:
阿 Q 這個紹興農村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成為了一個具有時代特徵、階級特徵、性格特徵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用毛澤東的一句話說:“魯迅在這篇小說裏,主要是寫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農民。”
祥林嫂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樸實頑強,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占統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她曾不斷地掙紮與反抗,最後還是被社會壓垮了。
孔乙己 作為一個沒落的書生,孔乙己似乎是什麽都不行,他沒有考中,又不會營生,衹得淪落為社會最底層。他是“吃人”的社會的犧牲品。 |
|
- : Lu Town
|
|
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