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山東 >煙臺 >煙臺市區 > 魯東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魯東大學投訴電話煙臺市旅遊投訴電話:0535-627084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煙臺師範學院隸屬於山東省人民政府,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位於黃渤海之濱的煙臺市。煙臺市是全國最早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經濟發達,教育文化繁榮。學校依山傍海,環境優雅,是求學深造的理想學府。
  煙臺師範學院創建於1958年。建校47年來,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本,改革與發展並舉,砥礪耕耘,自強不息,現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規模較大、教學質量較高、國際交往頻繁、發展前景廣阔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現占地1840.17畝,校捨建築面積63.19萬平方米。擁有專門史、漢語言文字學、自然地理學、藝術美學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原子與分子物理、應用生物技術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國産軟硬件集成應用、高分子材料等2個省財政扶持重點建設實驗室及1個山東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有單價在800元以上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539.44萬元。圖書館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藏書138.15萬册、電子圖書20.1萬片,中外文報刊4902種。全校共有教學科研用計算機4902臺,語音實驗室座位1894個,多媒體教室座位8410個。學校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有《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煙臺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及校報《煙臺師院報》等。學校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1982人,其中專任教師1172人,教授153人,副教授33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17人、碩士學位者39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省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省級中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等共76人。另外,學校聘請校外教師189名,其中院士6名、博士生導師18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157名。學校具有較完備的人才培養體係。設有17個院、係,3個教學部,49個普通本科專業,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已通過山東省學位委員會審批並報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待批的16個碩士點)。目前,全日製普通在校生1831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993人,碩士研究生318人。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較高,具有可比性的大學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連續多年居全省乃至全國高校前列;應屆本科畢業生的考研錄取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在山東省歷屆優秀學士論文的評選中,我校共有45篇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學士學位論文,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在2004、200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共獲得國傢一等奬2項、二等奬3項,省一等奬7項、二等奬8項,獲奬數量和層次在省內僅次於山東大學;首次組隊參加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山東賽區一等奬1項;在2005年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技能大賽中,獲得全國各省市24支復賽隊的第五名;歷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較高,2003屆、2004屆、2005屆本科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90.7%、86.3%、84%。迄今為止,共嚮社會輸送了7萬多名合格畢業生。畢業生素以思想素質高、敬業精神好、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技能優良、適應能力強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張煒、矯健等在中國當代文壇引人矚目的“煙師作傢群”,就是畢業生的代表和縮影。學校特別重視教育教學管理和科研工作。自1999年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3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奬勵的教學成果24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511項,其中國傢級48項、省部級76項,出版專著116部,鑒定科技成果101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6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201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復印214篇;獲得到帳科研經費4646.2萬元,年均774.37萬元;獲得各類科研奬勵346項,其中國傢級4項、省部級48項。目前在研的科研項目共297項,其中國傢級22項、省部級57項。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學校是原國傢教委首批公佈的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條件的200所高校之一。自1989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先後接收過歐、亞、美三大洲10餘個國傢的近3000名留學生來校學習,與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等9個國傢的25所大學建立了校際間友好交流關係。學校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體育教學和群衆體育活動設施完善齊全,擁有8800多平方米的體育訓練館和3個400米跑道的運動場,其中1個為高質量的標準化塑膠田徑場。學生體育達標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1992年、1996年,被原國傢教委分別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評估優秀學校”和“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榮譽稱號。學校女子籃球隊曾多次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學校的文化藝術生活異彩紛呈,學生曾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國大學生演唱、表演、舞蹈、繪畫、朗誦等各類比賽中獲奬。學校後勤服務設施完善。學生伙食花色品種繁多,價格便宜;學生住宿實行公寓化管理,房間全部裝有程控電話,新建公寓房間內帶有洗刷間。多年來,學校先後多次榮獲山東省“高校後勤係統先進集體”、“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先進單位”、“高校伙食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山東省高校校園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造林緑化先進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
  學校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立足山東,面嚮全國;以教學為中心,大力開展科學研究;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建成文理滲透、理工結合、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成為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的重要基地。
學校簡介
  [英]Ludong University
  魯東大學是山東省省屬普通高等學校,省屬重要綜合性大學,教育部漢語言、生物學學科重點建設的高校。坐落在校徽美麗的濱海城市煙臺。學校目前占地2134畝,校捨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7.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3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87萬册、電子圖書188萬册,中外文數據庫29個、特色數據庫4個。建有現代化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網絡中心、體育場館等設施。這裏依山,山勢嵯峨而多姿;這裏傍海,大海磅礴而有容。登臨山巒峰巔,晨觀黃海曉日,夜聞鬆林濤聲;俯瞰校園,緑樹成蔭,花團錦簇,校捨建築佈局合理,錯落有緻,“山東省花園式校園”名副其實。原中國文化部部長中國著名作傢王蒙評價魯東大學“人傑校靈”。
  【開拓進取的發展歷程 】
  開拓進取的發展歷程 學校於1930年始建於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千年古縣萊陽,歷經山東第二鄉村師範,膠東公學,眼鏡湖萊陽師範學校,萊陽師範專科學校,煙臺師範專科學校,煙臺師範學院等歷史階段。2003年原直屬山東省交通廳的建校於1978年的山東省交通學院(煙臺)並入煙臺師範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魯東大學,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魯大東門建校79年來,學校秉承“厚德、博學、日新、篤行”的校訓, 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繼承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求真求善,尚實尚行”的校風,“嚴謹敬業,立德樹人”的教風和“求是致用,成人成纔”的學風,這一切融匯成一種巨大的內在精神力量,成為學校 開拓進取、不斷發展的動力之源。
  【質量至上的人才培養 】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體係。現設有21個學院、3個教學部、53個本科專業,分屬魯大南大門文、理、工、經、管、法、教、史、農9大學科,其中有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目前共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4個,涉及6個學科門類的15個一級學科。2005年成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目前,全日製在校生23734人,其中各類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專科生23005人、外國留學生147人;另有函授生6027人、在職碩士研究生217人。
  學校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適度控製辦學規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基本理論紮實,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1997年山東省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和2001年山東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中,成績突出,名列前茅。2001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多年來,在有可比性的考試與競賽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次性過綫率均在70%以上,全省計算機應用能力統考一次性通過率均在93%以上,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均在30%以校園風光上。2005年,在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中,榮獲團體總分第五名;2006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傢一等奬3項、二等奬6項,獲奬的等次和數量位居山東省高校首位;外國語學院張海燕同學參加“第三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奬”比賽,在連續兩屆冠軍空缺的情況下脫穎而出,獲得文學翻譯組冠軍,得到評委專傢王蒙、陸𠔌孫等的高度評價。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王海強等3名同學獲得山東省首屆大學生物理教學技能比賽一等奬。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連續多年均在85%以上。
  【成就顯著的學科建設 】
  學校重視學科建設,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竜頭,學科整體實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現擁有漢語言文字學、英語語言文學、專門史、藝術美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運籌學與控製論、自然地理學、原子與分子物理、應用生物技術9個省級重點學科與實驗室。其中,漢語言文字學是山東省強化建設重點學科,該學科在中文信息處理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詞彙學與詞典學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設有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
  全國首傢漢語辭書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現已擁有3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自1999年開始培養第一屆研究生至今,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發表論文696篇,主編、參編著作7部,4篇學位論文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7項成果被評為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奬。
  【日趨優化的師資隊伍】
  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確立“培養、引進、提高”並舉的建設思路,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和中青年教師培育工程,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積極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師資12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817人。其中,“泰山學者”1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4人,研究生導師167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另有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9名,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發展趨勢好,滿足了本科教學工作的需要。
  【不斷增強的科研實力】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現有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山東省食用菌工程技清華、北大、魯大合作共建術研究中心、山東心理教育研究與咨詢中心等9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其中,山東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山東省食用菌專傢顧問團挂靠單位,“十五”以來承擔國傢級科研課題共7項,省級科研課題18項;17項科研成果通過國傢和省部級鑒定;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奬二等奬、山東省科技進步奬二等奬等10項奬勵;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300多篇;在全省培植了12個省級食用菌示範縣,創造了社會經濟效益40多億元。
  2001年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912項,其中“863”計劃、“973”計劃、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傢級項目49項,省部級項目129項,廳局級項目83項,通過鑒定科技成果44項;出版學術專著129部,發表學術論文6976篇,其中被SCI、EI、ISTP和SSCI收錄284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或摘引47篇;獲得各類科研奬勵448項,省部級以上43項。
  【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作為原國傢教委首批公佈的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的200所高校之一,先後與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傢的37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友好交流關係,在學生交流互派、學分互認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近十年,共接收各類外國留學生4042人。 目前,已與國外多所大學合作開展“2+2”和“3+1”模式的本科生培養,為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拓展了空間,促進了對外交流,擴大了學校在國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不斷提升的社會影響 】
  79年辛勤耕耘,春華秋實,如今的魯東大學已是桃李芬芳,人才競秀。7萬多名畢業生,遍布社會各行各業,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地方基礎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多年來,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敬業精神強、基礎知識牢和職業技能好而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在畢業生中,有的成為省、市黨政領導和著名企業傢;有的成為學界精英,如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東方語言研究所所長袁博平,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傢王志民教授等;有的成為文壇翹楚,形成了以國際知名作傢、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為代表的飲譽文壇的“魯大作傢群”,文化部原部長、當代著名作傢王蒙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與認可。
  學校具有悠久的教師教育歷史,形成了鮮明的教師教育優勢和特色,為山東省特別是膠東地區的基礎教育做出了重中國著名作傢張煒要貢獻。 在培養的7萬多名畢業生中,有5.4萬餘人從事基礎教育工作。他們秉承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在基礎教育一綫辛勤耕耘,化雨潤物,育英哺華,成為煙臺、威海地區基礎教育的頂梁柱。
  近年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社會影響不斷擴大,贏得了多種榮譽稱號。2004年被國傢語言文字委員會授予“普通話水平測試先進測試站”稱號;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註册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幹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管理一級單位”稱號;2007年被國傢語委授予“國傢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稱號;2002年第三次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先進教務處”;同年被山東省原文化部長王蒙題詞教育廳評為“自動化建設先進圖書館”;2002年以來,連續五次被共青團山東省委等五個部門評為“全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2005年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評為“德育工作優秀高校”;2007年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評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同年被山東省人事廳、教育廳評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對新世紀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全校上下正在凝心聚力,篤志強校,力爭經過2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外有一定知名度、國內有較大影響、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
  【歷史名人】
  老捨,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學大師。
  ----1930年左右在山東第二鄉師(今魯東大學)做教師
  1930年,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設在萊陽。吳伯蕭任過校長,王哲任過教務主任,何其芳開過語文課,老捨應聘來這裏(魯東大學前身)教學。
  臧剋傢
  ---曾執教於魯東大學前身萊陽師範學校。
  何其芳(1912—1977)
  --藝理論傢、詩人、作傢 。曾經執教於萊陽鄉村師範(魯大前身)。
  吳伯簫
  ---任職於萊陽師範(今魯東大學),做校長,教師。中國著名作傢。在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麯 波(1923~),山東竜口人。
  ---當代著名作傢,有名著《林海雪原》塑造了傢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揚子榮、坐山雕等形象。畢業於膠東公學抗大(今魯東大學)。
  蓀勃 1927年4月出生,乳山寨鎮刁傢村人。
  ----中共黨員。1945年畢業於膠東公學--今魯東大學。1945年參加八路軍,歷任膠東東海軍分區報社記者,東海軍分區宣傳幹事,膠東軍區宣傳幹事,山東軍區前導報社編輯,華東軍區某部宣傳幹事,總政某部宣傳處幹事,濟南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總政某部宣傳處副處長、處長,華藝出版社社長。他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數十年,成績卓著,多次立功受奬。
  張煒
  ---1978年畢業於煙臺師範學院--今魯東大學,中國傑出作傢,曾被評為中華百年百名傑出作傢之一。代表作《古船》在國際上影響巨大,獲奬無數。曾被國際文化界與老捨、瀋從文並列。現為山東作協主席。
  袁博平
  --畢業於煙師--今魯東大學 ,現為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生導師,科學院院士,為英國劍橋大學聘用的首位中國人,目前為劍橋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院院士。
  ------------------------------------------------------------------------------------------------------------------------------
黨政領導
  黨委書記 畢憲順
  黨委副書記、校長 李清山
  黨委副書記 劉鳳鳴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喬萬敏
  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 慶
  黨委常委、副校長 柳新華
黨群係統
  學校辦公室(統戰部)
  紀委(監察處)
  組織部
  機關黨總支
  宣傳部
  工會
  學生工作部(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團委
  離退休工作處
  武裝保衛部(處、公安處)
教學教輔單位
  文學院
  音樂學院
  法學院
  美術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交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
  數學與信息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食品工程學院
  物理學院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商學院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地理與規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馬剋思主義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
  大學外語教學部
  體育學院
  圖書館
  汽車技術實習中心
  網絡中心
  附屬學校
  食品工程學院
行政係統
  學校辦公室
  教務處
  人事處
  科學技術處
  社會科學處
  研究生工作部(處)
  資産處
  後勤處
  發展規劃處
  基建處
  財經處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
  繼續教育學院
  外事處
  學報編輯部
  審計處
後勤實體
  大學生生活服務中心
  校園物業管理服務中心
  接待服務中心
  幼兒教育中心
  校醫院
  現代教育技術部
相關詞
歷史煙臺師範學院金景芳先秦史外國語膠東學者英語
語言學教授煙臺詞彙學對外漢語教學附中魯大魯大附中
圖書館普通話文學院中文係漢語言文字學歷史學家隋唐史內蒙古人
代北集團
包含詞
魯東大學圖書館魯東大學商學院魯東大學法學院
魯東大學韓語係魯東大學物理學院魯東大學美術學院
魯東大學經濟學院魯東大學體育學院魯東大學政法學院
魯東大學管理學院魯東大學交通學院魯東大學附屬學校
魯東大學音樂學院煙臺魯東大學社團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魯東大學地理與規劃學院魯東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
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院魯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魯東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魯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魯東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魯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煙臺魯東大學JK策劃中心魯東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魯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魯東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魯東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魯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魯東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