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鮰魚下身略帶粉紅,無鱗,粗長,腹部膨隆,尾呈側扁。這鮰魚是何方神聖?據引進鮰魚的昌崗中路粵菜食府羅先生介紹,鮰魚是長江水産的三大珍品之一,學名“長吻鮰”,因與“回”同音,民間通稱“回魚”,又稱“江團”、“白吉”、“肥頭魚”。這種魚衹見於大江大河的激流亂石之中,湖泊中極難見,溪或堰塘中不會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鮰魚一般為1500-2500剋,少數個體可達10公斤。春鼕兩季,長江江口鮰魚體狀膘肥、肉質鮮嫩,正是品嚐的最佳時令。
蘇東坡曾寫詩贊它曰:“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詩中道出了鮰魚的特別之處:肉質白嫩,魚皮肥美,兼有河豚、鯽魚之鮮美,而無河豚之毒素和鯽魚之刺多。
鮰魚常見病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從種苗質量、魚池魚體工具消毒、飼料投喂、水質管理等各個環節上嚴格把關,把病害控製在最小範圍內。目前長吻的常見病、多發病有以下幾種。
(1)腸炎病。主要危害成魚、親魚及1鼕齡以上的幼魚,發病季節為6—9月。主要癥狀是: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腸壁充血,用手輕壓腹部有黃水從肛門流出。防治方法:堅持定期換水,保持池水清新活爽;用1毫剋/升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投喂磺胺胍或土黴素藥餌,每天投喂一次,3天為一個療程。
(2)爛鰓病。病魚體色發黑,離群獨遊,鰓絲腐爛,粘液較多,鰓蓋骨表皮充血發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大量死亡。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徹底清池消毒,發現病魚立即用1毫剋/升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或用2—3%的食????水浸洗病魚。
(3)車輪蟲病。多發生在魚苗階段,病魚體表及鰓部寄生大量車輪蟲,魚體消瘦,逐漸死亡。防治方法:用100毫剋/升的福爾馬林液浸泡病魚,或用035毫剋/升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連續2天。
(4)小瓜蟲病。病魚鰓、鰭和表皮上有許多小白點,極易死亡。發現病魚,用0.7—1毫剋/升的硝酸亞汞浸洗病魚10—15分鐘;若大量發生,則要轉池飼養,原池徹底清池消毒後另行安排生産。
商品魚捕撈與銷售。商品魚的捕撈一般在11月至12月初進行,先用圍網捕出一部分,然後幹塘捕捉。商品魚按規格分類,用網箱暫養。通常將尾重1000剋以上的商品魚立即運往市場活銷;尾重500剋以下的,選留下來專池養殖,作為下一年養殖的魚種。 |
|
鮰魚遊於長江與吳鬆口以及崇明島附近,季節性很強,春夏間最肥美,嘴有兩長須,俗稱鮰老鼠。魚皮有彈性且多膠質,紅燒最佳,其色澤紅潤油光,魚塊裹着一層薄而勻的鹵汁,湯汁不用勾芡,魚本身膠質已有黏性,所謂自來芡,魚表皮肥糯滋潤,肉質軟嫩無刺,醬味鮮鹹之中有甜味,是上海本幫菜的傳統本色。 |
|
釣叉尾鮰魚的選位,以亂石窩、岩窟處、大樹下、水草旁、進水口、喂食點為佳。
釣叉尾鮰魚一般釣大的,至少1000剋以上纔體現出與魚博擊的趣味。因此釣竿應以超硬調,韌性好的釣竿,長度視所釣水域而定。手竿、海竿均可。
手竿釣組:主綫應以3號綫為佳,腦綫以2號綫為佳,鈎可用伊斯尼12號、天針14號或伊豆12號為佳。以單鈎垂釣。當然也可根據個人習慣選定.
海竿釣組:選用4號綫,單鈎釣法,鈎可選用天針16號、伊豆14號。當然也可采用炸彈組鈎(半水釣為好) 餌料: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對投喂的配合飼料都能攝食,尤其喜食由魚粉、豆餅、玉米、米糠、麥麩等商品飼料配製而成的顆粒飼料,還攝食水體中的天然餌料,常見的有底棲生物、水生昆蟲、浮遊動物、輪蟲、有機碎屑及大型藻類等。
葷餌以肝類最好,如:豬肝、羊肝、雞肝等。蚯蚓也是它的最愛,如在沒有小魚的水域,用蚯蚓最好。
叉尾鮰魚的垂釣方法很多,除一般常用的垂底釣以外,列舉幾種浮釣和半水釣法供各位釣友參考:
一、叉尾鮰魚浮釣法:此法用海竿炸彈鈎,形式與釣鱅鰱魚一樣,糟食內多加魚粉以引來衆多的魚。把餌料包好鈎子後,留下主鈎,以挂葷餌。深度以該水域的水深一半為佳。
二、沉底釣法:用海竿單鈎,挂肝類葷腥餌料,竿梢挂上鈴鐺,此法當用在亂石叢中為佳,水深不宜。
三、手竿半水釣法:一般在幾畝水面的魚塘中沒有其它的小魚鬧,用此法挂蚯蚓釣半水最佳,特別是中午垂釣最好。蚯蚓以肥大的黑蚯蚓最好。
四、手竿底釣法:在早晚用手竿,采用雙鈎底釣,一鈎挂肝類餌,一鈎挂黑蚯蚓。因為此時的叉尾鮰魚都在水底尋食,豬肝的腥味和蠕動的蚯蚓最易引起魚的註意。
五、在野外釣叉尾鮰魚時,一般在淺水區(1米左右)應選手竿垂釣釣,而在深水區(3米以上),則應選擇海竿垂釣。
斑點叉尾鮰屬底棲魚類,較貪食,具有較大的胃,胃壁較厚,飽食後胃體膨脹較大。有集群攝食習性,叉尾鮰魚吃食勁猛,浮漂直接下沉,下沉即可提竿,手腕要先用力一抖,將魚挂住,而後將其控製,順勢引遛,斑點叉尾鮰勁大力猛,同是一樣重的斑點叉尾鮰和鯉魚,它要比鯉魚的力大二倍以上,斑點叉尾鮰耐力持久,引遛時要有耐心。待其翻白無力時再用抄網抄起。
食療作用
【別名】白戟魚、闊口魚。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補中,益氣,開胃。
宜:提弱氣虛,營養不良,飲食不香者宜食。
忌:素有頑癬痼疾者忌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