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鬼燈籠根
  【鬼燈籠根的功效介紹】:
  鬼燈籠根 (《本草求原》)
  【異名】土骨皮(《陸川本草》)。
  【拉丁名】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燈籠草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態詳鬼燈籠條。
  【採集】秋季采。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嶺南採藥錄》:味岩,性寒。
  ③《陸川本草》:性涼,味淡。
  【功用主治-鬼燈籠根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瘡疥,瘰癧,跌打腫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熱毒,洗螆腳爛瘡疼痛,用白燈籠和????酸蔃煲酒飲,即止痛消腫。
  跌打亦用。
  紅者旺血,白者消毒。
  ②《嶺南採藥錄》:治疝氣,消跌打紅腫,癧核;腹中結塊,按之堅痛,搗敷之。
  ③《陸川本草》:涼血清肝,退熱解毒。
  治血熱衄血,熱病赤痢。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册》:清熱解毒,止咳定痛。
  治感冒發燒,咽痛,咳嗽,肺結核;胃痛,腹痛;疔瘡癤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治血瘙身癢:鬼燈籠根皮五錢,豬肉皮四兩。
  水煎服。
  (《陸川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