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面積】497平方千米
【人口】31萬(2001年)
【郵編】071500
高陽縣地處白洋澱南部,瀦竜河下遊,是著名的戲麯之鄉和紡織之鄉。改革開放使高陽的文化事業與紡織業迅猛的發展。 |
|
郵編:071500 代碼:130628 區號:0312
拼音:Gāo Yáng Xiàn,Gaoyang Xian
高陽縣位於河北省中部。總面積497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2006年)。全縣轄3個鎮、6個鄉:高陽鎮、龐口鎮、西演鎮、邢傢南鄉、晉莊鄉、蒲口鄉、小王果莊鄉、竜化鄉、龐傢佐鄉。縣政府駐高陽鎮西大街2號,距保定市區37千米。
有瀦瀧河、孝義河、小白河,均為季節性河流。年降水量515.2毫米,年均溫11.9℃。保滄公路、高任公路過境。工業以紡織為主。建有高陽烈士陵園和為紀念高蠡起義而修建的辛莊烈士陵園,1938年的“高蠡暴動”發生於縣境。古跡有布裏村“高陽縣布裏留法工藝學校”舊址。
戰國時為燕之高陽邑。西漢置高陽縣(治在今縣境舊城村)。以邑名縣,故稱高陽,據應劭註《漢書》雲:“在高河之陽”,即水之北為陽。明洪武三年(1370)因水患,縣治西遷於今治。
1997年,高陽縣面積487平方千米,人口29.6萬,轄3個鎮、6個鄉:高陽鎮、西演鎮、龐口鎮、邢傢南鄉、竜化鄉、晉莊鄉、小王果莊鄉、蒲口鄉、龐傢佐鄉。縣政府駐高陽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308850人,其中:高陽鎮59039人、龐口鎮44277人、西演鎮43459人、邢傢南鄉33987人、晉莊鄉30239人、蒲口鄉22157人、小王果莊鄉26306人、竜化鄉27300人、龐傢佐鄉22076人。
2002年底,高陽縣面積496平方千米,人口30.84萬。轄3個鎮、6個鄉,18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高陽鎮西大街2號。 |
|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
高陽縣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南部,距京、津、石各為150公裏、180公裏、150公裏。北靠華北明珠白洋澱與安新交界,西與清苑毗鄰,南與蠡縣、肅寧接壤,東與河間、任丘相接。在東經115°38′ 至115°39′和北緯38°30′至38°46′之間,南北寬28·5公裏,東西長30公裏,總面積472平方公裏。高陽縣轄3個鎮、6個鄉:高陽鎮、龐口鎮、西演鎮、邢傢南鄉、晉莊鄉、蒲口鄉、小王果莊鄉、竜化鄉、龐傢佐鄉。180個行政村,總人口30.5萬,其中農業人口27.4萬.
全境處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少雨,夏季炎熱雨盛,秋季風清氣爽,鼕季寒冷乾燥。 境內年平均氣溫11·9℃。全年無霜期205天左右。縣內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為2637·8小時,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充足光照。縣境內降水年變率較大,各季降水量分佈不均。年平均降水量515·2毫米。境內常年東北風最多,4月至6月大風日數居多。
縣境內土壤均為潮土類型。分兩個亞類、7個土屬、22個土種。其中沙壤質潮土占總面積的14·71%,壤質潮土占64·69%,????化潮土占19·31%,還有少量沙質潮土和脫沼潮土。
境內地熱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有兩層,上層地熱藴藏於新生界第三係的館陶組和孔店組地層,水溫45℃到84℃;下層藴含在古界震旦係地層,水溫70℃至100℃。地熱儲藏面積400平方公裏,總藴含量38億立方米。其特點是:貯量大,埋藏深,水溫高,壓力強,水質性狀良好。1984年到1986年,本縣先後開採兩眼地熱井,總熱流量為2808·3千卡/秒。
縣內主要礦藏是石油。産油層係為新生界下第三係的沙河街組。境內油田屬低豐度油田,今已找到的石油儲量在千萬噸以上。
高陽縣地勢開闊平坦,農業生産歷史悠久。全縣實有耕地50萬畝。農業生産以種植業為主,次為養殖業。糧食作物以鼕小麥和玉米為主,次為𠔌子、高粱。薯類作物有甘薯、馬鈴薯。豆類作物有大豆、緑豆、小豆、豇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嚮日葵和瓜菜。畜牧養殖主要有雞、豬、牛、羊、兔。近年政府大力扶持,建農業生産基地,培育養殖竜頭企業,推行農業産業化經營,規模種植、養殖業發展較快。晉莊食用菌經銷公司、天豐農産有限公司的果品、蔬菜等已打入國際市場,年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縣內工業基礎雄厚。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4傢,主要産品有毛綫、毛呢、毛毯、三巾(毛巾、枕巾、浴巾)、農機配件、皮衣、節能燈、禮帽等。其中:三巾、皮毛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傢和地區,深受外商青睞!
高陽縣交通運輸便利。縣域西37公裏有京廣鐵路、107國道,25公裏處有京深高速公路。津保(南綫)公路橫穿全境,保滄公路縱貫全縣,縣、鄉、村級公路交織成網,客運、貨運十分方便,交通暢通。又於07年貫通保定--黃驊高速,以使保定到滄州之間想行駛時間大為縮短。
高陽境內的布裏村留法工藝學校是我國最早的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從這裏走出一大批熱心於民衆事業的有識之士,他們為我中華民主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高陽是全國最大的紡織之鄉,紡織産品品種豐富,質量好。除此之外,高陽還是古帝顓頊故鄉。(高陽縣城東博士莊附近)。
高陽還是全國最大的“農機配件市場”。從古至今名人輩出,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古有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舊成,賀莊附近修築河堤,當時戰場的“工事”),今有抗日英雄佟麟閣(邊傢務附近),等數之不盡的人物......
高陽還是“武術之鄉”民國時期博士莊村就有代表去香港參加武術比賽/表演/交流會等。新中國成立之後河北省摔交比賽第一名是本人。
高陽還是“戲麯之鄉”,河北梆子名傢“張惠雲”出生在博士莊村一戲麯世傢。保定老調又稱“高陽老調”發源地是竜化鄉教臺附近。西梁澱村保留了古樂器演奏團已經上報國傢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産了....
郵政編碼:071500 區號:0312
烈士:楊景山
主要經濟作物是花生大蒜和辣椒 |
|
- n.: Gaoyang County
|
|
高陽 |
|
|
|
高陽縣醫院 | 高陽縣舊城村 | 高陽縣棉紡廠 | 高陽縣中醫院 | 高陽縣法醫醫院 | 高陽縣職工醫院 | 高陽縣毛紡織總廠 | 高陽縣婦幼保健站 | 高陽縣工藝抽紗廠 | 高陽縣衛生防疫站 | 高陽縣銀海印染廠 | 高陽縣紅光絲綢廠 | 高陽縣紅興絲綢廠 | 高陽縣三鑫印染廠 | 高陽縣東方印染廠 | 高陽縣開甲棉織廠 | 高陽縣佳寧毛巾廠 | 高陽縣新泉毛巾廠 | 高陽縣英傑織物廠 | 高陽縣陽春樓飯店 | 高陽縣文普毛巾廠 | 高陽縣愛倫紡織品有限公司 | 高陽縣天不老紡織品有 | 高陽縣永風毛紡織廠 | 高陽縣溫泉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新鋒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南尖毛紡織廠 | 高陽縣僑光毛紡織廠 | 高陽縣敬聯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仁和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遠東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敬聯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紡織機械廠 | 高陽縣史傢佐紡織品廠 | 高陽縣東昌毛紡織廠 | 高陽縣宏達毛紡織廠 | 高陽縣永豐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一中毛紡織廠 | 高陽縣勝利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興軍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康佳毛紡織廠 | 高陽縣新澳毛紡織廠 | 高陽縣六合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紅光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恆利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宏達服裝廠 | 高陽縣東方羊毛衫廠 | 高陽縣外貿羊毛衫廠 | 高陽縣腦血管病醫院 | 河北省高陽縣衛生防疫站 | 高陽縣福利織染服裝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服裝總廠 | 高陽縣廣正毛棉紡織廠 | 高陽縣宏利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萬利毛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宏利毛紡織廠 | 高陽縣京聯化纖加工廠 | 高陽縣紡織印染總廠 | 河北省高陽縣印染廠 | 河北省高陽縣棉紡廠 | 高陽縣雙亮巾被織物 | 高陽縣棉麻公司棉油加工廠 | 高陽縣棉麻公司毛呢廠 | 河北省高陽縣棉麻公司 | 高陽縣瑞春紡織有限公 | 高陽縣永亮紡織品有限 | 高陽縣雙亮巾被織物廠 | 高陽縣鴻利達棉織廠 | 高陽縣長虹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星火氣流紡織廠 | 高陽縣新蘭毛紡織染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若蘭紡織品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力豹皮革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廣正毛棉紡織廠 | 河北省高陽縣百順紡織品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陽縣明光毛紡織染廠 | 河北省高陽縣新澳毛紡織總廠 | 河北省高陽縣棉麻公司毛呢廠 | |
|
|
高陽鎮 | 西演鎮 | 龐口鎮 | 蒲口鄉 | 晉莊鄉 | 竜化鄉 | 邢傢南鄉 | 龐傢佐鄉 | 小王果莊鄉 | 小王果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