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陽 Gao Yang (1926~1992) 浙江錢塘 |
臺灣已故著名作傢,本名許晏駢,浙江人,出身於錢塘旺族。一生著作有九十餘部,其中《李娃》、《慈禧全傳》、《鬍雪岩》、《乾隆韻事》等著作確定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傢的地位。其作品暢銷幾十年,雅俗共賞。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形容高陽作品的受歡迎程度。1948年隨軍赴臺灣,曾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和《中央日報》特約主筆。1962年,高陽受邀於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作品一鳴驚人,成為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後發表的《慈禧全傳》及《鬍雪岩》等,更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傢的地位。高陽一生著作有90餘部,約105册,可謂著作等身。高陽的歷史小說,上寫帝王將相,下寫才子佳人,讀者面非常之廣。同時,高陽小說具備一定的實用性,類似於“勵志”類圖書,能夠給讀者帶來直接的精神或者物質效益。高陽出身於錢塘旺族,“旺族”一般都是讀書人傢,言行舉止有着固定的階級規範。這種規範表現在高陽的歷史小說裏,除了行文的流暢和古文根底的深厚之外,還在於它的不誇張不矯飾,即使是一針一綫一言一行,也都有根有據,符合當時的歷史氛圍。另外,他的小說技法,雖是中國傳統小說的套路,卻發展到了一個高度。
高陽最擅長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歷史小說中,寫清代的幾乎篇篇精彩絶倫,讀者可以將其作為趣味橫生的斷代史來閱讀。不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展脈絡、歷史框架都與歷史的真實面目貼近,而且,故事細節時常都有據可查。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高陽爛熟於心,隨時成為小說創作的素材。由此旁涉開來,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世態,高陽都能夠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巧妙地結合到小說之中,或者通過小說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難能可貴的是,高陽不但有史纔與史學,而且有史識,對近代的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都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判斷,如對慈禧、李鴻章、鬍雪岩,或“百日維新”、“義和團之變”等等。其歷史觀是否能夠被接受,讀者可以自己判斷。 |
指高而嚮陽之地 That high and sunny place |
指高而嚮陽之地。《孫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張預 註:“居高面陽。”《後漢書·馮衍傳上》:“鑿巖石而為室兮,託高陽以養仙。” |
顓頊有天下,號高陽 Zhuan Xu had the world, Goyang No. |
顓頊 有天下,號 高陽 。《楚辭·離騷》:“帝 高陽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註:“ 高陽 , 顓頊 有天下之號也。”《史記·五帝本紀》:“帝 顓頊 高陽 者, 黃帝 之孫而 昌意 之子也。” 漢 劉嚮 《九嘆·逢紛》:“雲餘肇祖於 高陽 兮,惟 楚懷 之嬋連。” |
"高陽酒徒"的略語 "Goyang drinker," the abbreviation |
“高陽酒徒”的略語。 宋 賀鑄 《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詩:“何以遇 高陽 ?多營甕頭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鬥為節。十鬥一石,量之極也。故善飲若 淳於髠、盧植、蔡邕、張華、周顗 之輩,未有逾一石者。獨 漢 於定國 飲至數石不亂,此是古今第一 高陽 矣。” |
|
池名。 晉 山簡 置酒遊賞的園池。 唐 李白 《襄陽麯》之二:“ 山公 醉酒時,酩酊 高陽 下。” 唐 李百藥 《王師渡漢水經襄陽》詩:“ 山公 不可遇,誰與訪 高陽 。”參見“ 高陽池 ”。 |
|
高陽(1926-1992) : 作傢。原名許晏駢,浙江杭州人。曾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1949年隨軍去臺灣。後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中央日報》特約主編。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慈禧前傳》、《清宮外史》、《紅頂商人》、《荊軻傳》、《風塵三俠》,論著《高陽說詩》等。 |
|
即五帝中的顓頊帝。
姬姓。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母為蜀山氏之女曰女樞。
帝廟號顓頊。
在位78年。享年98歲。
屈原《離騷》中說楚國王族是“帝高陽之苗裔”,因此推測帝為南方部落的首領。 |
|
陽縣傳為顓頊故都,八纔舊裏。
高陽縣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南部,距京、津、石各為150公裏、180公裏、150公裏。北靠華北明珠白洋澱與安新交界,西與清苑毗鄰,南與蠡縣、肅寧接壤,東與河間、任丘相接。在東經115°38′至115°39′和北緯38°30′至38°46′之間,南北寬28·5公裏,東西長30公裏,總面積472平方公裏。高陽縣轄3個鎮、6個鄉:高陽鎮、龐口鎮、西演鎮、邢傢南鄉、晉莊鄉、蒲口鄉、小王果莊鄉、竜化鄉、龐傢佐鄉。
高陽人民勁勇剛毅,富有反抗精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反抗封建壓迫的農民鬥爭。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高陽人民面對日軍血淋淋的屠刀,奮勇拼搏,前仆後繼,2000餘名抗日官兵為國捐軀。解放戰爭中,高陽地處解放區,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大舉進攻,高陽人民踴躍參戰,全縣支前民工達1000多人次,130餘名幹部隨軍南下支援解放區,2000多名青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有500餘名高陽優秀兒女為新中國獻身。
1932年6月,中共高陽縣委員會成立,同年8月發動了震撼華北的高蠡暴動。暴動中建立了以農民為主體的河北紅軍遊擊隊,成立了高蠡地方蘇维埃政府,紅軍遊擊隊在高蠡一帶打土豪、焚地契,分衣分糧,與進攻之敵展開英勇搏鬥。暴動歷時5天,遭國民黨軍隊鎮壓而失敗,但它動搖了剝削階級的統治,提高了農民的階級覺悟,播下農民武裝革命的火種。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是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陽縣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曾起過特殊作用。運動早期的倡導者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受巴黎中國豆腐公司高陽籍工人“勤於工作,儉以求學”主張的啓發,於1915年6月在巴黎發起成立“留法勤工儉學會”,為使赴法青年在出國前掌握簡單的法語和粗淺的技藝,留法勤工儉學會先後在中國各地開設留法預備學校,高陽縣布裏村留法工藝學校是開設最早的一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先後辦班三期,畢業生200餘名,其中73人赴法。湖南學生曾來該校學習,毛澤東對此事極為重視,曾專程到保定迎送。蔡和森曾在該校邊工作邊學習,傳播革命思想,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高陽人民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1920年,因法國經濟凋蔽,留法勤工儉學的形勢急轉而下,布裏留法勤工儉學工藝學校停止招生。1981年5月,高陽縣舉辦布裏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文物資料展覽,當年的勤工儉學生李維漢、何長工、傅鐘、肖三、李卓然等為展覽題詞。
高陽縣自古人傑地靈,素有“戲麯之鄉”之稱,本縣名伶薈萃,享譽梨園,先後有韓世昌、侯玉山、蓋叫天、田際雲、齊花坦等名傢出現。他們演技高超,獨樹一幟,在戲麯界有較大影響。
高陽縣紡織遍天下,二十世紀上半葉,産量占華北地區三分之一,有“桂林山上無雜木,高陽花布四季新”之譽。改革開放以後,高陽紡織開始了真正的騰飛,産品暢銷二十多個國傢和地區,1997年,高陽縣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紡織強縣”。
高陽還是全國最大的“農機配件市場”。從古至今名人輩出,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古有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舊成,賀莊附近修築河堤,當時戰場的“工事”),今有抗日英雄佟麟閣(邊傢務附近),等數之不盡的人物......
高陽還是“武術之鄉”民國時期博士莊村就有代表去香港參加武術比賽/表演/交流會等。新中國成立之後河北省摔交比賽第一名是本人。 |
|
高陽鄉位於順昌縣東部,土地面積236.5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和1個良種場,總人口2.21萬人。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杉木的中心産區和毛竹最適宜區,素有“砍不完的高陽杉”之美譽。此外,境內礦産資源豐富,溪流遍布縱橫,有鐵礦、鉛鋅礦、黃銅礦、墨石礦、紫色頁岩、花崗岩等分佈儲藏。清澈的高陽溪淙淙流淌,像一條亮麗的玉帶橫貫全鄉,水利電力資源藴藏量達8000千瓦,具有較大開發潛力。目前,全鄉已在高陽溪沿河建成小水電站7座,年發電量6000萬千瓦時。
世紀之初,高陽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高陽鄉的實際出發,製定了“創新工作機製、激活經濟細胞、營造創業環境、轉化資源優勢”的經濟發展思路,確立了舞好一個“竜頭”、做足五篇“文章”的主攻方向,即以農村道路建設為“竜頭”,緊緊抓住省支持農村道路建設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鄉村道路建設和竹山機耕道建設,使全鄉的交通狀況極大改善,發展環境明顯優化。自2000年以來,全鄉已完成鄉村道路水泥路面硬化12公裏,總投資310多萬元,目前正在水泥路面硬化施工的13.5公裏,總投資將超過400萬元。此外,總投資達到120萬元的有“天崖路”之稱的大坌村至建甌南雅仁墩2.5公裏公路的修通,使高陽鄉地處順昌、南平、建甌三縣(市)交界的地域優勢進一步顯現,徹底改變了高陽鄉窮鄉僻壤的歷史。同時,立路豐富的竹木資源優勢,努力挖掘竹木業的發展潛力,以加快竹山機耕路建設為突破口,投資35萬元建成了南亨至寶珠廠、邱坑至老竜山16公裏的機耕路,使南亨村、大富村的11000多畝竹山得到解睏,2000多畝經濟林、485畝稻田同時受益,受益農戶達
高陽杉樹
300多戶,有效解决“睏山竹”的難題。在大力發展鄉村道路建設的同時,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竹木、水電、礦産、食用菌、畜牧”等主導産業做“文章”,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培育特色規模經濟,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致力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堅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綫,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流通與信息服務為推動力,面嚮廣阔市場,立足現狀,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加快發展“二高一優”農産品,精心培育果業、竹木業、畜牧業、食用菌等特色産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使全鄉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2004年,全鄉實現農林牧漁總産值6480萬元,企業總産值4600萬元,其中工業總值35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7元。企業主要産品有:清水筍、膠合板、地板木、活性炭、麻將席、竹筷等竹木製品;盛産柑桔、錐慄、竹蓀、鼕筍、筍幹、巴西蘑菇等農副土特産品。全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治安穩定,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高陽鄉不僅物産富饒,民風淳樸,而且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曾産生天官李墨、劉宗保等一批有較大影響的人物。 |
|
( 1892—1943 )中國近代教育傢。字踐四,江蘇無錫人。 1909 年入上海吳淞公學。後進上海聖約翰大學、蘇州東吳大學。 1914 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法製經濟,獲碩士學位。 1917 年回國,先後任暨南大學教務長、商科主任及中國公學大學部教務長。 1920 年捐獻全部傢産創辦私立無錫中學。 1928 年任中央大學區民衆教育院院長,籌設並兼任勞農學院院長。兩院合併為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後,繼任院長,積極推行民衆教育,開展鄉村教育實驗,開辦北夏等民衆教育實驗區。 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院遷至廣西桂林復課,並設立岩洞教育實驗區。勵創新,重實踐。主張知識分子深入民間,為工農民衆服務。 1941 年江蘇教育學院暫停後,任廣西大學校長。主要著作有《民衆教育》等。
主要著作:
《民衆教育》 |
|
(1922年-1992年),一說生於1926年。為當代作傢,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吏魚、孺洪等。高陽原為許姓郡望,許晏駢以此發表其所有的小說作品。浙江杭州人。
其父許寶璞為清秀纔,壯年早逝,由母親教養成人。抗戰結束後,從事新聞工作。大學中途退學,考入國民政府空軍軍官學校書記,後在1949年隨軍赴臺灣,駐居岡山。於軍中刊物、文藝活動中顯露才華。1957年任臺灣地區“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秘書,開始進入臺北文壇,文名漸起。退伍後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1951年,高陽開始了他的歷史小說創作歷程。一生創作頗豐,著作約90餘部,105册,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其中代表性作品有《鬍雪岩全傳》三部麯、《慈禧全傳》等。高陽的作品中對於清代歷史有着獨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為拿手的部分。
歷史小說作品
《猛虎與薔薇》
《霏霏》
《落花生》
《紅葉之戀》
《凌霄麯》
《花落花開》
《避情港》
《紅塵》
《桐花鳳》
《驚蟄》
《李娃》
《愛巢》
《風塵三俠》
《少年遊》
《金色的夢》
《淡江紅》
《荊軻》
《紅燭》
《文史覓趣》
《緹縈》
《清官册》
《百花洲》
《大將曹彬》
《慈禧全傳》(包括《慈禧前傳》、《玉座珠簾》、《清宮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臺落日》)
《紫玉釵》
《大將曹彬》
《百花洲》
《明朝的皇帝》
《鬍雪岩》(鬍雪岩、紅頂商人、燈火樓臺)
《鴛鴦譜》
《狀元娘子》
《金縷鞋》
《鐵面御史》
《小白菜》
《漢宮春曉》
《小鳳仙》
《乾隆韻事》
《烏竜院》
《琵琶怨》
《翠屏山》
《正德外記》
《花魁》
《印心石》
《劉三秀》
《徐老虎與白寡婦》
《楊門忠烈傳》
《清末四公子》
《同光大老》
《柏臺故事》
《金色曇花》
《粉墨春秋》
《陳光甫外傳》
《草莽英雄》
《石破天驚》
《血紅頂》
《明末四公子》
《三春爭及初春景》
《野豬林》
《魚的喜劇》
《林衝夜奔》
《紅頂商人》
《燈火樓臺》
《林覺民》
《翁同和傳》
《丁香花》
《李鴻章》
《恩怨江湖》
《假官真做》
《再生香》
《王昭君》
《八大鬍同》
《鳳尾香羅》
《玉壘浮雲》
《醉蓬萊》
《清朝的皇帝》
《安樂堂》
《水竜吟》
《蘇州格格》
《紅樓夢斷》(《秣陵春》《茂陵秋》《五陵遊》《延陵劍》)
《曹雪芹別傳》
《大野竜蛇》
其他作品:
《高陽說曹雪芹》
《高陽說紅樓夢》
《高陽說詩》(1984年臺灣中山文藝奬的文藝論著奬)等。
《高陽雜文》
《古今味》
《古今食事》
《梅丘生死摩耶夢》
《宮闈蒐秘》
《清幫》
《高陽出擊》
與他人合著作品:
《筆與槍》
《獵及其他》 |
|
管理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計算機輔助管理、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智能管理係統、經濟管理理論與建模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學術專長:管理信息係統、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智能管理係統等。
主要學術成果:主持和參加了20多個項目的科學研究及開發工作,含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傢863/CIMS應用示範工程項目,國傢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有多項獲奬。
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有 8 篇被ISTP全文收錄,4 篇被EI檢索。公開出版教材專著8本,其中主編6本。原國傢教委自學考試統編教材《計算機實用軟件》,1997年獲湖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三等奬,排名第一。《計算機網絡原理與實用技術》2001年獲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奬,排名第一。已培養畢業碩士50餘名,畢業博士8名,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
社會兼職主要有:
中國計算機模擬及信息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湖南省計算機網絡係統安全保密專傢評審組成員
湖南省信息化領導小組專傢組成員 《冶金經濟管理》雜志副主編
湖南省製造業信息化專傢組成員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奬項目:
1.《基於MRPII/JIT並面嚮CIMS的管理模式及係統的研究與開發》2001年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奬(部級)排名第一。
2.《漣源鋼鐵公司國傢863/CIMS應用示範工程》,1999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項目第二負責人。
3.《面嚮CIMS的製造資源信息集成係統的研究與開發》,1998年獲原國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排名第一;
4.《微機局域網絡應用研究》,1995年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三等奬,排名第1;
5.《智能型决策支持係統的研製與應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3年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三等奬,排名第二.
2003年論文著作
1.基於多智能體的虛擬企業協作研究,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CIMS,Vol.9 No.2,2003年2月,(EI檢索)
2.基於ASP模式的企業信息化解决方案,科學管理研究,Vol.21 No.3,2003年6月,(人大復印資料全文,工業企業管理2003年第9期)
3.基於多階段協商的虛擬企業聯盟形成,製造業自動化,Vol.25 No.7,2003年7月
4.Multi-agent Learning Negotiation Reseach in Virtual Enterprise,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03.8,Georgia,USA
5.基於敏捷製造虛擬企業多智能體協同生産管理,武漢理工大學學報,Vol23 No.3,2003年3月
6.産品市場生存函數的一種非參數極大似然估計法,係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23 No.8,2003年8月
7.人力資源集群與虛擬團隊,科學管理研究,Vol.21 No.1,2003年2月
8.企業管理信息範式的研究,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Vol.9 No.3,2003年6月
9.網絡環境下企業技術創新風險係統分析與評估,管理工程學報,Vol.17 No.3,2003年7月
10.Collaborative Planning in Virtual Enterprise,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03.8,Georgia,USA
11.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03.8,Georgia,USA
12.基於Java的數據庫訪問的優化研究,計算機係統應用,2003年8月
13.用Pb編寫郵件應用程序,教育信息化,2003年8月
14.基於JDBC驅動的分佈式係統實現,信息技術,2003年2月
15.我國有色礦山企業信息化現狀及其出路,世界有色金屬,2003年1月
16.基於角色的管理信息係統在全機製的研究與設計,信息技術,2003年3月
17.基於XML的數據持久化,電腦開發與應用,2003年4月
18.教育部義務教育監測係統的設計與開發,教育信息化,2003年5月
19.Agent based Cross-organizational workflow management(基於Agent的企業工作流管理),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l.25 No.1(被EI檢索)
20.中小企業集群技術創新探析,企業技術進步,2003年8月 |
|
瀋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主任法醫師。參加公安工作十幾年來,利用現場勘查、法醫人類和DNA檢驗等高科技刑事技術,為轟動全國的“1.18”大案、“3.8”大案、串聯“54號”係列殺人案等1000餘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偵破,提供了有力的綫索和證據。榮獲遼寧省優秀共産黨員,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瀋陽市“五一”勞動奬章,瀋陽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瀋陽市公安局十大巾幗警英等榮譽稱號。 |
|
浙江寧波人,趙備(號湘南,善寫竹,亦工山水、花卉)婿,字秋甫,生卒年不詳。善花鳥,畫奇石尤精,太湖石、英石、蠟石皆能畫得惟妙惟肖。畫花卉筆意縱橫,天真爛漫,為萬歷(1573-1620)間寫生名手。所畫山水墨氣蒼蔚,意境幽深,得吳鎮法,然作品極少。天啓七年(1627)為鬍正言校《十竹齋書畫譜》,並為其作《飛白竹圖》、《疏影橫斜圖》;崇禎十七年(1644)為《十竹齋箋譜》畫折枝花卉寫生十種。傳世作品有天啓六年(1626)作《水仙壽石圖》,著錄於《宋元明清書畫傢年表》;崇禎九年(1636)作《山水圖》扇頁圖錄於《名人書畫扇集》;《貓對藤花圖》軸現藏南京博物院;《竟秀爭流圖》軸,絹本,設色,藏美國高居翰景元齋。從藝活動約在萬歷、崇禎間。侄高友,字三益,得其傳,時稱“二高”,名傳白下(南京)。婿張逸,亦善畫。 |
|
《新唐書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玄齡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婿。主負所愛而驕。房遺直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玄齡卒,主導遺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李晃高醫,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陳玄運伺宮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九捲節選
三年(壬子,公元652年)
散騎常侍房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公主驕恣甚,房玄齡薨,公主教遺愛與兄遺直異財,既而反譖遺直。遺直自言,太宗深責讓主,由是寵衰;主怏怏不悅。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寶枕,雲主所賜。主與辯機私通,餉遺億計,更以二女子侍遺愛。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主益怨望,太宗崩,無戚容。上即位,主又令遺愛與遺直更相訟,遺愛坐出為房州刺史,遺直為隰州刺史。又,浮屠智勖等數人私侍主,主使掖庭令陳玄運伺宮省祥。
先是,駙馬都尉薛萬徹坐事除名,徙寧州刺史,入朝,與遺愛款昵,對遺愛有怨望語,且曰:“今雖病足,坐置京師,鼠輩猶不敢動。”因與遺愛謀,“若國傢有變,當奉司徒荊王元景為主。”元景女適遺愛弟遺則,由是與遺愛往來。元景嘗自言,夢手把日月。駙馬都尉柴令武,紹之子也,尚巴陵公主,除衛州刺史,托以主疾留京師求醫,因與遺愛謀議相結。高陽公主謀黜遺直,奪其封爵,使人誣告遺直無禮於己。遺直亦言遺愛及主罪,雲:“罪盈惡稔,恐纍臣私門。”上令長孫無忌鞫之,更獲遺愛及主反狀。
司空、安州都督吳王恪母,隋煬帝女也。恪有文武纔,太宗常以為類己,欲立為太子,無忌固爭而止,由是與無忌相惡,恪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嚮,無忌深忌之,欲因事誅恪以絶衆望。遺愛知之,因言與恪同謀,冀如紇士承基得免死。
四年(癸醜、653)
春,二月,甲申,詔遺愛、萬徹、令武皆斬,元景、恪、高陽、巴陵公主並賜自盡。上泣謂侍臣曰:“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兵部尚書崔敦禮以為不可,乃殺之。萬徹臨刑大言曰:“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傢效死力,豈不佳,乃坐房遺愛殺之乎!”吳王恪且死,駡曰:“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滅族不久!”
乙酉,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並坐與房遺愛交通,流嶺表。節與遺愛親善,及遺愛下獄,節頗左右之。江夏王道宗素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不協,故皆得罪。戊子,廢恪母弟蜀王為庶人,置巴州;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徹弟萬備流交州。罷房玄齡配饗。 |
|
- : Gao Yang
|
|
姒扃, 夏扃, 喬, 扃, 姒 高陽縣 高陽村 高陽社區 高陽鎮居委會, 高陽鎮, 高陽鎮社區 高陽鄉 |
|
人物 | 演員 | 河北梆子 | 我型我秀 | 中國 | 圖書 | 歷史小說 | 軍事 | 民國 | 中將 | 村 | 名醫 | 才子 | 村鎮 | 運動 | 跆拳道 | 鍛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