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高蹺樹
  【簡介】
  貝加爾湖自然奇觀之一,樹的根從地表拱生着,成年人可以自由地從根下穿來穿去。樹生長在沙土山坡上,大風從樹根下颳走了土壤,而樹根為了使樹生存下來,卻越來越深地紮入貧瘠的土壤中。部分樹根從地面升起,成年人可在樹根中自由通行。
  【名稱由來】
  中俄科學家在乘科考船考察貝加爾湖期間曾在佩夏納亞灣(俄文中“佩夏納亞”意思為“沙的”)短暫停留,這裏的“高蹺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距離湖面100~200米的沙灘上,長有幾十棵松樹,有些依然直立,有些已經明顯傾倒。這些樹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看上去就像放大了許多倍的榕樹盆景一樣。當地人給這些外形奇特的樹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高蹺樹”。
  【形成原因】
  大風和波浪是“高蹺樹”形成的原因。通常情況下,風和水對於湖岸,以及其植被的侵蝕作用是非常緩慢的。貝加爾湖地區常會出現大風和巨浪的惡劣天氣,最大風速可以達到每秒60米。狂風和它掀起的巨浪不斷衝擊着湖岸,逐漸破壞了湖畔的植被,並導致土壤沙化,造成水土流失。根部短小的草和灌木逐漸消失,而部分高大粗壯的松樹則存活下來。“高蹺樹”作為自然力的直觀體現而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