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 |
|
| 高滲性昏迷 |
|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另一急癥。高滲性昏迷多見於老年患者,約2/3病例發病前無糖尿病史或僅有輕度癥狀。常有明顯誘因,如感染、急性腸胃炎、腦血管意外、嚴重腎髒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療、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誤診輸入葡萄糖或口服大量橘子糖水等誘發或促使病情惡化。
癥狀:多尿、多飲,多食並不明顯,甚至發生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隨後出現嗜睡、幻覺及定嚮障礙、癲癇樣抽搐,最後陷入昏迷,嚴重脫水者常有低血壓及休剋。
治療:1 補液。2 胰島素治療。3 鉀離子補充。4 待清醒後,高滲狀態糾正後,改為糖尿病常規治療。 |
|
| 內分泌科 |
|
|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簡稱高滲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的另一臨床類型。多見於老年人,好發年齡為50—70歲,男女發病率大致相同。約2/3病人於發病前無糖尿病史,或僅有輕度癥狀。 |
|
起病時常先有多尿、多飲,但多食不明顯,或反而食欲減退,以致常被忽視。失水隨病程進展逐漸加重,出現神經精神癥狀,表現為嗜睡、幻覺、定嚮障礙、偏盲、上肢拍擊樣粗震顫、癲癇樣抽搐(多為局限性發作或單癱、偏癱)等。最後陷入昏迷。來診時常已有顯著失水甚至休剋,無酸中毒樣大呼吸。
1.多見於中、老年患者,輕型糖尿病或無糖尿病史者。2.誘因有:感染、急性胃腸道疾病、腦血管意外、嚴重腎髒疾病、手術、創傷、燒傷、服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免疫抑製劑、心得安、降壓藥、苯妥英鈉等。3.發病緩慢、從數日至數周,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煩渴、多飲、多尿(尿量〉飲水量)。4.嚴重脫水徵:舌幹唇裂、皮膚乾燥及彈性減弱,眼球凹陷、血壓下降,甚至出現休剋。5.神經、精神癥狀明顯、意識障礙、抽搐、昏迷、癲癇、偏癱、失語、偏盲、頸項強直等。 |
|
| 常見誘因有:感染、急性胃腸炎、腦血管意外、嚴重腎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靜脈內高營養、不合理限製水分,以及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噻嗪類利尿藥等。有時在病程周期因誤診而輸入葡萄糖液,或因口渴而大量飲用含糖軟飲料等誘發或促使病情發展惡化。 |
|
| 本癥發病機製復雜,未完全闡明。病人年老、腦血管功能差,極度高血糖、失水嚴重、血液濃縮、繼發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加重高血鈉,使血漿滲透壓增高,腦細胞脫水,從而導致本癥突出的神經精神癥狀。缺乏酮癥的原因尚無滿意解釋,推測病人體內尚有一定量的胰島素抑製脂肪分解。此外,高血糖和高滲透壓本身也可能抑製酮體生成。 |
|
| 實驗室檢查尿糖強陽性,但無酮癥或較輕,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突出的表現為血糖常高至33.3mmol/l(6000mg/dl)以上,一般為33.3—66.6mmol/l(600—1200mg/dl);血鈉升高可達155mmol/l;血漿滲透壓顯著增高達330—460mosm/kg.h2o,一般在350mosm/kg.h2o以上。 |
|
本癥病情危重,並發癥多,病死率可達40%,故強調早期診斷和治療。治療上大致與酮癥酸中毒相近,因病人嚴重失水,可超過體重的12%,應積極補液。因病人高血鈉明顯,有認為先輸0.45%氯化鈉。但低滲溶液可致血漿滲透壓下降較快,可能誘發腦水腫,並有可能出現溶血反應,故主張先用等滲氯化鈉溶液。因此,可先輸生理????水100—2000ml後再根據血鈉和血漿滲透壓測定結果再作决定。如治療前已出現休剋,宜生理????水和膠體溶液,盡快糾正休剋。如無休剋或休剋已糾正,在輸註生理????水後血漿滲壓>350mosm/kg.h2o,血鈉>155mmol/l,可考慮輸註0.45%氯化鈉低滲溶液,在中心靜脈壓監護下調整輸註速度,當血漿滲透壓降至330mosm/kg.h2o時,再改輸等滲溶液。靜脈註射胰島素首次負荷量後,繼續以每小時每公斤體重0.1u的速率靜脈滴註胰島素。
應註意高血糖是維護病人血容量的重要因素,如血糖迅速降低而液體補充不足,將導致血容量和血壓進一步下降。當血糖下降至16.7mmol/l(300mg/dl)時,可開始輸入5%葡萄糖溶液並加入胰島素(每3—4g葡萄糖加1u胰島素),同時參考每小時尿量補充鉀????。應密切觀察從腦細胞脫水轉為腦水腫的可能,其發生機製未完全明,可能與長時間組織缺氧,細胞內、外液滲透壓下降速率不平衡等因素有關。當血漿滲透壓迅速下降時,水嚮細胞內轉移,導致腦水腫。在此過程中,病人可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或稍有好轉後又陷入昏迷。應密切註意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停止輸入低滲液體,采用脫水治療和靜脈註射地塞米送。應積極治療誘發病和各種並發病。如感染、心力衰竭,心律時常、腎功能衰竭等。應加強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尿路和肺部感染等。病情改善,病人神志清醒,根據血糖、尿糖及進食情況給與皮下註射胰島素,然後在轉為常規治療。 |
|
| 1.補足血容量,糾正休剋和高滲狀態。2.補充胰島素。3.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4.消除誘因,積極治療並發癥。 |
|
| 該病在確診後應積極搶救,通過補液、擴容、糾正高滲狀態為處理的關鍵,補液視失水程度而定,速度宜先快後慢。但對老年及有心、腎功能不全者,可根據中心靜脈壓補給,不宜過多、過快,以免發生肺、腦水腫。液體性質必須根據血糖、血漿滲透壓、血鈉濃度而定。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積極治療誘因及伴隨病癥,亦為爭取康復的重點,必須引起重視。 |
|
|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約2/3的病人發病前無糖尿病史或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本病死亡率極高,國外早期報告死亡率高達40%~70%,近年由於提高了對本癥的警惕和認識,死亡率已顯著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