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山黃華
【來源】豆科野决明屬植物高山黃華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實入藥。6~9月采花、果,曬幹;8~9月挖根,洗淨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截瘧,鎮痛,降壓,清熱化痰。
根:瘧疾,高血壓。
花、果:狂犬病。
【用法用量】根、花、果均為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高山黃華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高山黃華的花、果。
【植物形態】高山黃華
多年生草本,高15~30釐米。莖直立,被開展的長柔毛。小葉3,長橢圓狀倒卵形,長2~4釐米,寬約0.8~1.2釐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上面漸變無毛,下面密生開展的長柔毛;托葉長圓狀卵形。花黃色:長2.2~2.6釐米,輪生,每輪2~3花;萼鐘狀,下部3萼齒披針形,上部2萼齒三角形,密被開展的長柔毛。莢果長橢圓形至闊披針形,長3~6釐米,寬1.5釐米,被柔毛。種子4~8枚。花期5~6月。
生於山野。分佈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雲南、西藏等地。
本植物的根(高山黃華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6~9月采收。
【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黃華鹼、金雀花鹼。葉在開花時期含黃酮類化合物3.36%。
【藥理作用】金雀花鹼作用類似煙鹼,對植物神經節先興奮而後抑製;對交感神經節的作用較煙鹼更明顯。黃華鹼對小鼠的致死量為0.00125/20剋體重(原文未註明),最小中毒量為O.0005剋。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狂犬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
|
高山黃華
【來源】豆科野决明屬植物高山黃華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實入藥。6~9月采花、果,曬幹;8~9月挖根,洗淨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截瘧,鎮痛,降壓,清熱化痰。
根:瘧疾,高血壓。
花、果:狂犬病。
【用法用量】根、花、果均為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動植物形態】
高山黃華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疏被長柔毛。莖直立,分枝。三出復葉互生;小葉片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2-4.5cm,寬1-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漸變無毛,背面密被長柔毛;托葉大,葉狀2枚,基部連合,長橢圓形或長卵形。總狀花序項生;苞片3枚輪生,卵形或長卵形,基部連合,背面密生長柔毛;花2-3朵輪生,長2-3cm;萼鐘狀,下部3萼齒披針狀,上面2萼齒三角形,密被開展長柔毛;花冠黃色,旗瓣圓形,翼瓣狹,竜骨瓣長圓形。莢果扁平,長橢圓形,常作鐮形彎麯或直,長3-6cm,寬1-2.5cm,被柔毛。種子4-8顆,卵狀腎形,稍扁,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藥理作用】金雀花鹼作用類似煙鹼,對植物神經節先興奮而後抑製;對交感神經節的作用較煙鹼更明顯。黃華鹼對小鼠的致死量為0.00125g/20g體重(原文未註明),最小中毒量為0.0005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