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骨科是各大醫院最常見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係統的解剖、生理與病理,運用藥物、手術及物理方法保持和發展這一係統的正常形態與功能。隨着時代和社會的變更,骨科傷病譜有了明顯的變化,例如,骨關節結核、骨髓炎、小兒麻痹癥等疾病明顯減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創傷明顯增多。骨科傷病譜的變化,這就需要骨科與時俱進了。
我國骨科學的發展
解放後,中國骨科得到快速、巨大的發展,許多大城市的醫學院附屬醫院、省市醫院、解放軍總部及各軍區總醫院,紛紛建立骨科。天津建立以方先之教授領導的骨科醫院。1957年孟教授任新建的積水潭醫院院長,創建了我國較大的創傷骨科醫院。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屠開元教授領導了上海急癥外科醫院,收治骨科及顱腦創傷病人。各地醫院骨科的建立,需要大量骨科醫師,為此,1953年方先之教授在天津骨科醫院創辦骨科進修班,至1968年方先之教授逝世,共舉辦了15期,培訓骨科醫師600餘人,遍布全國,此後一直堅持辦班。北京積水潭醫院亦每年舉辦骨科進修班,為全國培訓骨科醫師。1979年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在軍醫大學附屬醫院、總醫院及中心醫院先後建立十餘個創傷骨科、矯形等專科中心,各省亦建立了一些骨科中心,紛紛辦骨科進修辦,培訓骨科醫師,促進了骨科隊伍的發展。現在,我國已是世界上骨科醫師最多的國傢之一。 |
|
(1)常見骨科病有:髕骨骨折、尺神經損傷、先天性髖內翻、斷指再植、趾間神經痛、距骨後外結節骨折、拇指再造、先天性脛骨缺如、僵鉧、感染性肋軟骨炎、顳下頜關節強直、風濕熱、眼眶擊出性骨折、膕肌肌腱炎、蹠趾關節痛、脛後神經痛、跟腱前囊炎、纖維肌痛癥、滑囊炎、感染性關節炎、足舟狀骨骨軟骨病、姿態性腰腿痛、賴特綜合徵、灼性神經痛、纖維肌痛綜合癥等。
(2)骨折:鎖骨骨折,肩鎖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幹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肘關節脫位,橈骨頭半脫位,前臂雙骨折,橈骨下端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幹骨折,髕骨脫位,髕骨骨折,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脛骨平臺骨折,脛腓骨幹骨折,踝部骨折,踝部扭傷,足部骨折;脊柱和骨盤骨折。
(3)骨和關節化膿性感染: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慢性,局限性,硬化性,創傷後),化膿性關節炎。
(4)骨和關節結核:脊柱結核,髖關節結核,膝關節結核。
(5)非化膿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大骨節病,鬆毛蟲性關節炎。
(6)骨腫瘤:良性骨腫瘤(骨瘤,骨樣骨瘤,軟骨瘤),骨巨細胞瘤,原發性惡性骨腫瘤(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尤文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脊索瘤),轉移性骨腫瘤,骨的瘤樣病損(骨囊腫,動脈瘤性骨囊腫,骨嗜酸性肉芽腫,骨纖維異樣增殖徵)。 |
|
一般主要有以下幾種:“C”型臂X綫機兩臺,等離子射頻消融機、激光、臭氧發生器等頸、腰椎間盤微創手術先進設備及各種理療儀等其它設備。
創傷骨科以四肢骨關節損傷、骨腫瘤及各種復雜骨折為臨床任務和研究方向,采用國際上先進的AO與BO理論和技術治療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患者,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脊柱外科已成功開展了脊柱腫瘤、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以及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手術治療。手足外科已成功開展了斷肢、斷指再植與功能重建、整形及全身各種皮瓣的移植等手術治療。
骨科軟固定功能支具的應用,使骨與關節損傷後的康復成為可能。支具又稱矯形器,是一種以減輕四肢,脊柱、骨骼肌係統的功能障礙為目地的體外支撐裝置。支具的功能為:1. 穩定與支撐;2. 固定功能;3. 保護功能;4. 助動(行)功能;5. 預防矯正畸形;6.承重功能。
骨科軟固定功能支具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方法,是世界先進醫療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治療方式相比較,骨科軟固定支具使用方便,治療效果更佳,幫助病人恢復鍛煉,提早回到工作崗位,具有石膏固定的符貼性 穩定性 也可避免石膏(包括其他高分子材料)引起的肌肉萎縮、皮膚騷癢等副作用。符合“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內外兼治,醫患配合”的治療原則,為骨科大夫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治療方式,不僅使醫療水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亦保證手術質量和效果,避免醫療糾紛。中國應用的DROP-LOCK調節式膝支具,ACL/PCL專用支具,可調式頸椎固定牽引支具,可調性肘支具,足踝固定支具等,有力地促進骨與關節疾病、損傷的非手術治療的開展和關節手術後運動功能的恢復,已在治療中顯示出其優越。 |
|
骨科檢查(一)隨着X綫機器日趨普遍,臨床醫師往往忽視了病理學檢查的重要性,其實有許多骨折與骨癥,衹要仔細檢查往往可以得出正確的診斷,甚至還可彌補X綫檢查的不足,例如下尺橈關節半脫位,由於投照角度關係,在X綫片上往往顯示不出來,而理學檢查時卻不難診斷。
(二)在檢查不要將註意力集中在病人主訴部位,亦不要顯露出很局限的小塊區域。局部的觀察往往不夠全面,應該顯露足夠的範圍纔不會漏診。檢查時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根據需要註意體態、姿勢、皮膚、關節腫脹情況和步態。在觸診時,手法宜輕柔,不要為了診斷骨折而強求骨擦音,通常衹是在搬運傷員時無意中獲得。
(三)檢查關節活動為骨科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瞭解關節的運動方向常用三個平面來說明,即矢狀面、冠狀面和橫面。沿着這三個面的動作分別為伸-屈,外展-內收和內旋-外旋。用各種式樣的關節測角器可精確地記錄關節活動的範圍。
(四)測定肌力和測量肢體為另一項重要內容。肌力的大小分成0~6級。測量肢體包括長度和周徑兩方面,有比擬法和皮尺測量法兩種。
(五)對有神經-血管損傷的病例還須作神經係統和血管的檢查。還有各種特殊檢查方法,則在有關內容中敘述。 |
|
註射用頭孢噻肟鈉正骨水,萬花油,紅花油,跌打丸,舒筋活血片,麝香接骨丹,大七釐,傷科跌打片,鈣片,瀋陽紅藥,三七片,B1,VC.註射用頭孢麯鬆鈉,註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註射用頭孢噻肟鈉、安那度爾註射液、骨肽註射液、低分子肝素鈣註射液 .玻璃酸鈉註射液. |
|
- : Orthopedics, orthopedics department
- n.: orthopaedics
|
|
- n. ostéologie
|
|
生物學 | 疾病 | 醫學 | 生理學 | 健康 | 百科辭典 | 關節病變 | 醫藥 | 科學研究 | 科學 | 科學技術 | 骨質疏鬆 | 骨病 | 骨壞死 | 股骨頭 | 外科 | 疾病大全 | 生物 | 關節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