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歷史上駱馬湖又名樂馬湖、洛馬湖、馬樂湖。《宋史·高宗本紀》載:“紹興五年(1131)四月金將度淮,屯宿遷縣駱馬湖。”《淮安府志》載“舊作落馬,受沂蒙諸上之水匯為巨浸。”駱是“樂”與“落”的同音,取古代大金兵曾在此屯紮得名。
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地跨徐州、宿遷兩市結合部,湖區北起堰頭村圩堤,南至揚河灘(宿遷市)閘口,直綫長27公裏餘:西連中運河,東臨馬陵山南蘼--嶂山嶺,平均寬13公裏,總面積375平方公裏。湖底高程18-21米,當蓄水位23.0米時(古黃河基地),平均水深3.32米,最深等深綫東南部水深5.5米,庫容量為7.5億平方米。《邳州志》對駱馬湖的形成記載:“川莫於河,侵莫於沂,而河,故泗道也,自泗奪河徒沂不南往、運既開,齊魯諸水挾以東南莒、武、沂一時截斷。堤閘繁多,而啓閉之務殷,東障西塞而川脈亂矣”。明代後期萬歷年間黃患對泗運壓抑和蹂躪愈演愈烈,為保障漕運,明采取避黃開 之舉,自河開挖後,運北沂武諸水由於失去了泗通道,被迫尋找出路,由於自然條件,最後壅於今新沂市境西南部低窪地帶.因東去有嶂山嶺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黃墩湖、嶼頭湖等幾個小湖連成一體,形成裏駱馬湖。
馬陵山下的駱馬湖,從高處看,形狀象一匹大馬的脊背,它的尾巴掃着運河。正因為如此,在這裏出現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天宮中有一匹小竜馬,長得美麗無比,它叫起來驚天動地。老竜馬生下它的時候,它高興地叫了一聲,這一聲闖下了大禍,把正在做壽的王母娘娘嚇了一跳,二郎神查清後報王母,王母勃然大怒。說這是一種不祥之兆,命二郎神快把小竜馬斬了。老竜馬聽說小竜馬將要受斬,决定替子贖罪,保全小竜馬的生命。老竜馬在受刑之前,被押到天庭,王母娘娘指着老竜馬的鼻子,惡狠狠地說:"它甘願替子去死,就把它打下人間,永遠不許回天宮。"就這樣,老竜馬被罰到人間。四條腿深深地陷入泥中,身子把地面壓了幾丈深。後來玉皇大帝赦免了老竜馬的罪,把它召回天宮。這裏就衹剩下一個馬脊背形的窪塘,常年積水,人們稱之為駱馬湖。這個傳說,反映了人間權勢壓人的社會現象,當然不會是駱馬湖形成的真正的原因。
駱馬湖,在明代以前,衹是沂水人泗瀦於直河口以東、泗水以北、馬陵山西側的一片窪地上,形成四個互不相連的小湖,屬典型的地殼運動的構造湖。位居中間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頭湖,東北部的叫埝頭湖,南部的叫駱馬湖,人湖河流集中在西北側,以沂水為主。黃河侵泗奪淮以後,泅水河床逐漸淤高。至明代後期,原入泅水的沂水嚴重受阻,被迫滯瀦於此,致使4個小湖連成一片,統稱駱馬湖。清朝及其以前,沭水西支曾會沂入駱馬湖。泅水在徐州以北形成南4湖,洪水亦下註駱馬湖,從而使駱馬湖水域逐漸擴大,成為南北長35公裏,東西寬15至20公裏的大型湖泊。從明清到建國初期,駱馬湖還是滯洪的過水湖。共和國成立後,導沂工程為解决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將駱馬湖建成臨時水庫,汛期盛水,汛後種麥。1958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决定,並報國傢水利部批準,將駱馬湖改為常年蓄水庫,汛後蓄水興利。從此,駱馬湖勃發生機,譜寫新的篇章。它成了防禦沂、泗洪水,確保下遊數百萬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了這個地方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資源寶地。
駱馬湖水多來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無工業污染,常年水體清澈透明,湖灘淺水中生長密密紮紮的蘆葦和衆多浮遊生物,為魚類生産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湖中魚類多達56種,尤以銀魚、青蝦、螃蟹、竜蝦最佳。駱馬湖銀魚,通體潔白透明如美玉,形狀如根根銀條,肉質細嫩鮮美,有"水中白銀"、"水中人參"的美譽。金梅牌冷凍銀魚等遠銷亞、歐、美洲和我國港、澳、臺地區。駱馬湖生産的大青蝦,色青、個大、皮薄、肉飽,名聞遐邇。以此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醉蝦",別有一番風味,對食客頗具誘惑力。駱馬湖螃蟹,個體碩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黃似金,是一種難得的風味佳餚。
駱馬湖歷史文化底藴深厚。該湖位於宿豫縣、宿城區西北部,今天的曉店鎮東北部,有青蓮崗文化遺址。秦漢時期,這裏設縣,東晉稱郡,唐太宗寶應元年改縣名為宿遷。萬世傳頌的抗秦英雄西楚霸王項羽,就出生在駱馬湖東南七八公裏處的宿城梧桐巷,故裏建有項裏公園。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乾隆行宮,坐落在駱馬湖西岸的皂河鎮內。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遊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瀾竜王廟祭祀,並在此留宿,故此廟稱為乾隆行宮。當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處"的名句。當你遊覽乾隆行宮後,就會覺得她象北京故宮的縮影。駱馬湖中的小島戴場,四面環水,島上風情美,魚宴味道鮮,人們稱它為"東方小威尼斯城"。駱馬湖東岸的馬陵山上,古有秦漢時期的"霸王扳倒井",唐朝名將薛仁貴東徵的"藏兵洞",宋朝名將韓世忠屯兵抗擊金兵的宋營等古跡,今有宿北大戰許多遺跡,如宿北大戰指揮部遺址"三仙洞",著名峰山戰鬥遺址,馬陵山公園陳毅題寫塔名的"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土紀念塔"等。
駱馬湖四周的一座座巨大水利工程,雄偉壯觀。嶂山閘屹立駱馬湖畔,共36孔,全長429米,最大排洪量8000-10000立方米/秒,為國傢一級水工建築物,江蘇省大型水閘之一。皂河抽水站位於駱馬湖西大堤,是國傢特大水利工程,出水口通人駱馬湖,進水口接連邳洪河,在皂河閘下接轉中運河,為國傢南水北調第六梯級工程。水泵直徑6米,兩輛五噸載重汽車能在泵內對開,單泵流量每秒100立方米,兩臺泵同時啓動開足,每天可抽排水2億多立方米。黃砂、石英砂、陶瓷土是駱馬湖及周邊的主要優質礦藏。湖東岸白馬澗出産的優質石英砂總儲量在5億噸以上。從曉店至井頭的60平方公裏內,藴藏着質優量豐的陶瓷土,它是生産高品位陶瓷墻地板磚、硫璃瓦、陶瓷器具、陶瓷工藝品的理想原料,總儲量在20億噸以上。
遊客們在駱馬湖遊湖觀景,訪古論今,嚐鮮品味,參觀多項工程建設,無不産生熱愛祖國的情懷與愉悅忘歸的感受。登上馬陵山頂嚮西眺望駱馬湖,水天相連,風光秀麗,令人心馳神往。清晨,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躍出東方地平綫,籠罩在駱馬湖面的乳白色曉霧,如輕盈飄逸的絹紗,緩緩地輕輕地揭開,湖面露出少女般嫵媚的笑靨,敞開慈母般博大的胸懷,那樣充滿靈氣,那樣富於魅力。倏然,一群群水鳥從蘆葦叢中衝出,振翅飛嚮藍天,一艘艘機帆船啓動,張網捕魚撈蝦。駱馬湖騷動起來了。
傍晚,夕陽慢慢地嚮湖底墜落,灑下千絲萬縷金綫,給湖面塗上一抹抹金輝。湖面如懸立在天邊的巨幅風景畫屏,那望不到盡頭的蘆葦灘,葦花隨風飄蕩;滿載而歸的漁船,鮮魚活蝦在艙中蹦蹦跳跳;勞作一天的人們哼着小麯,嚮溫馨的湖中小島靠去。駱馬湖開始靜下來了,甜甜地睡了。然而,當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迎接噴薄而起的朝陽的時候,整個湖上的喧笑又開始震撼雲天了!
駱馬湖將有更加繁榮美麗的明天。在西起楊河灘、北至曉店的湖濱,一個"北戴河式"的度假村,正在由規劃走嚮現實,它將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讓更多的人飽覽這一帶湖光山色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