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 : 地理學教育 > 馬陵
目錄
古地名 Old names
  古地名。 春秋 衛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東南。公元前584年 晉景公 與諸侯會盟於此。 戰國 屬 齊 ,公元前341年 齊 將 孫臏 伏兵殺 魏 將 龐涓 於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於 馬陵 。” 杜預 註:“ 馬陵 , 衛 地。”《戰國策·楚策一》:“夫 牛闌 之事, 馬陵 之難,王之所親見也。” 鮑彪 註:“ 魏 三十年, 齊 破 魏 馬陵 。” 宋 梅堯臣 《古柳》詩:“飛霆痕尚白,如斬 馬陵 龐 。”《醉醒石》第十回:“ 馬陵 萬弩伏,減竈誘狂夫。”參見“ 馬陵書樹 ”。
No. 2
  地名 因“馬陵之戰”而聞名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元氣大傷,但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開始恢復對外進攻。公元前341年,魏國再次發兵進攻韓國,韓國嚮齊國求援。齊威王采用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張,與韓結好卻不急於發兵。待韓軍五戰五敗,魏軍也實力大損時,纔於次年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發兵救韓。齊軍重施“圍魏救趙“的戰法,直驅魏都大梁。魏惠王像上次一樣將攻韓的部隊召回,以太子申為主將,龐涓為將軍,率兵10萬迎擊齊軍。
  此次形勢不同於桂陵之戰,魏軍是有備而來,氣勢旺盛。故孫臏决定因勢利導,利用魏軍求勝心切的弱點,誘敵冒進,再圖取勝。齊軍前鋒與魏軍稍一接觸,即佯裝怯戰,掉頭東撤。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軍力不斷削弱的假相。第一天造了10萬人吃飯的鍋竈,第二天減為5萬人用的鍋竈,第三天則衹剩下3萬人用的鍋竈了。龐涓與孫臏交手,本來小心翼翼,害怕再次上當,但當看到齊軍鍋竈日減,以為齊軍膽怯,三天中即逃亡了大半,這纔壯起膽子,丟下輜重和步兵,衹領輕車銳騎日夜兼程猛追,必欲全殲齊軍,擒獲孫臏。
  齊軍退至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此地道路狹窄,地勢險隘,兩旁樹木茂盛,是個設伏的好地方。孫臏計算行程,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追至,遂命士卒伐木堵路,並將路邊一棵大樹剝去樹皮,在樹幹上寫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8個大字。挑選一萬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兩側的山上,約定天黑後,見到火光就一齊放箭。
  日暮時分,龐涓果然率軍追到馬陵,發現路旁的大樹被剝去樹皮,上面隱隱約約寫有字,就命士卒點起火把來看,待他看清樹上字後,這纔發現中計,急令部隊撤退。但已經晚了,兩旁齊軍看見火光,萬弩齊發,伏兵四起。魏軍措不及防,倉促應戰,很快潰敗,龐涓中箭,左突右衝無法突出重圍,最後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大敗魏軍主力,俘獲魏軍主將太子申,殲滅魏軍10萬。
  桂陵和馬陵之戰後,魏國一蹶不振,齊國則聲威鵲起,稱霸中原,孫臏亦名揚天下。孫臏“圍魏救趙”和“示假隱真”的戰法,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為後世兵傢廣泛推崇。
近義詞
馬陵
馬陵居委會, 馬陵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