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筍, 又名“緑竹”(bambusa oldhami),屬禾本科竹亞科莿竹屬叢生竹種,是我國南方優良的筍、材兩用竹種,因其筍形似馬蹄,故稱“馬蹄筍”。 “馬蹄筍”上市時 間為6—10月,是夏令時節不可多得之美味佳餚,填補了夏秋季鮮筍 市場供應空白。馬蹄筍口味清爽、營養豐富,具有清涼解毒、美容保 健作用,並含有大量活性粗纖維素,能減少人體內有毒物質的積留和 吸收,幫助消化排泄,防止腸癌,具有減肥和美容的功效,是保健營 養的佳蔬。宋朝著名詩人蘇東坡先生曾這樣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而有人接其意道:“若要不俗又不瘦,最好餐餐筍燒肉。
我國馬蹄筍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臺灣、兩廣等省區,總面積30-40萬畝。溫州市現擁有馬蹄筍基地總規模將達到20萬畝,其中80%以上生産基地集中分佈在平陽、蒼南、瑞安3縣市的18個重點基地鄉鎮,初步形成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産、一體化經營的産業基地,如平陽縣南湖鄉和水頭鎮基地連片面積達到9000餘畝,蒼南縣靈溪、橋墩、赤溪3個鄉鎮現有集中連片基地8000畝,瑞安市鹿木鄉現有6000畝基地主要集中分佈於3個重點村,成為當地效益林業的主導産業之一。曾先後通過“浙江緑色農産品”、“浙江森林食品基地”認證和“國傢環保總局有機食品”認證;並多次被評為“浙江省優質農産品”、“中國杭州國際農産品博覽會金奬”、“湖南長沙中國竹文化節金奬”。馬蹄筍在溫州具有17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溫州的傳統名優特産之一,也是當地農民重要的經濟收入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