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文天祥 Wen Tianxiang
曾將飛錫破苔痕,一片雲根鎖洞門。 出外人傢山下路,石頭心事付無言。 |
|
馬祖岩投訴電話鷹潭市旅遊投訴電話:0701--6656125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馬祖岩景區位於天竜虎山仙水岩西北3公裏處,因山頂石狀如馬,初名為立馬岩,後因唐代高僧馬祖道一禪師在此傳授禪經,遂名為馬祖岩。馬祖(709-788),漢州(今四川)什邡縣人,姓馬,俗稱馬祖,唐開元年間著名高僧,為中國佛學六祖慧能再傳弟子,幼年出傢,師事懷讓禪師,曾居此山岩洞中修定參禪多年,傳授北子禪法,主張“自心是佛”、“凡所見色”、“即是見心”的道理,從學者甚衆,後形成派係,稱“洪州宗”。他和弟子白丈懷海禪師經過長期不息的修持,建立起中國式的禪門叢林制度,改變隋唐以前佛教徒不事生産、乞修的生活方式,以集體生産、集體從事農耕、同修互助的團體生活方式,開創禪宗寺院的規模。他們還改革禪宗教傳機峰轉語,將禪學與中國文化融合,使佛學平實化,並建立南傳禪宗曹溪頓教的風格,由此,馬祖道一在中國禪宗史上享有盛名,馬祖岩亦成為要不得名遐邇的重要佛教文化景觀。馬祖岩像披着一層神秘的面紗,顯出神奇、瑰麗之美。明代旅行傢徐霞客盛贊馬祖岩“清淨幽渺”。此處山環十裏,四面壁立,內多岩洞,其形各異,兩山對峙,呈環形,俯視數十丈,卯觀似接雲天,飛瀑流泉,經年不涸。進入山中,有一巨石竪立其間,名曰“把門石”,形態既莊又諧,遠觀近視,左瞧右看,各有不同感覺,零點可謂神奇。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途經馬祖岩時,賦下一首七絶:“曾將飛錫破苔痕,一片雲根鎖洞門。山上人傢山下路,石頭心事付無言。”將山河破碎、身芤浮沉的滿腔悲憤化為默默無言。繞過“把門石”,忽現一湖,它三面皆岩,中耀圓湖,明清如鏡,人稱月池。沿湖岸蹬石級往東前進,突然岩出山腰,中空外懸,飛瀑自山頂飄下,如檐雨淙淙。再往前走數十米,便是一岩洞,曾建有“大雄寶殿”,據傳這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較早的寺院,可惜已頽廢,難尋昔日香煙裊裊、雲霧繚繞的盛跡。再往上還有滴漏岩、嘯月臺、棋盤石、瀑布泉、仙橋、竜井、虎石、七星墩、芭蕉洞、挂榜石、印石、推車石、觀音岩、蓮花石等景點,景景相連,目不暇接,每個景點都有人文故事,似一段段禪宗公案,令人流連忘返。馬祖岩最引人入景觀有兩處,一是“一綫天”。另一處景觀是岱宗講堂,馬祖道一禪師即在此講授禪經,當時全國衆多名山寺院的方丈雲集此地,學成歸去擔綱主持,據說和渡日本前,也曾於此聆聽經法。 |
|
古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竜則靈。在贛州城東郊,貢水之濱,就聳立着這樣一座名山——馬祖岩。
馬祖岩,因唐代道一禪師駐錫而名載史册。道一禪師(公元701-788),四川什邡縣人,俗姓馬,故時號馬祖,唐憲宗賜謚大寂禪師。據同治版《贛州府志》記載,道一禪師“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舐鼻,足有二輪文”。這位奇人,唐開元年間,習禪於南嶽衡山,師從懷讓和尚,而懷讓和尚是南宗始祖慧能高足,懷讓密傳南宗“心印”(頓悟之學),此後,作為南宗第三代宗祖的道一禪師,先後在福建建陽縣佛跡嶺、江西臨川、贛州水東佛日峰結廬傳經。
水東佛日峰,不過263米,卻是俯瞰贛州城的最佳處。伫立山巔,往西邊望去,繁華的城市溫柔地匍匐着,但見人傢稠密,華捨連綿,城墻逶迤,門樓聳秀,船帆林立,貢水長流,三江如虹。在這裏,遠可窺孤鬱的鬱孤臺、望闕臺,近可見古天竺寺、江東廟,山上有茂林修竹、珍禽異獸,山下有村捨人傢、田野阡陌,身邊有清澈流泉、芬芳野花……道一禪師置身此等仙境,自然快樂如神仙。或獨自面壁誦經,或率衆共拜南祖,或放歌於山野,或縱情於川𠔌。於是,這座普通的山峰被註入了靈魂註入了故事傳說,馬祖移居寶華山後迅即獲取了一個新名——馬祖岩!
之後,人們視馬祖岩為贛州城的風水山、竜脈山,崇拜有加。北宋孔宗翰建築石樓(今八境臺),伫立樓閣,指點虔州八景時,目光在東面凝聚許久,水東的馬祖岩,馬祖岩上的塵外亭(時有五亭,塵外亭、雲端亭、駒岩亭、一憩亭、吸江亭)被他收入八景圖畫裏。二十七年後,為虔州八景題詠詩文的蘇東坡來到虔州,深感“前詩未道出萬一”,但出於對已經過世的孔宗翰的尊重,他沒有為八景再吟詩,然而,又七年後,遇赦從海南返歸的東坡先生再次路經虔州時,他十步一歇地上了一回馬祖岩,在塵外亭上回首往事,感慨無限。這回,面對贛州城內風景如畫,想到自己年過六旬,已是老邁之人,不必太多顧忌,於是,欣然為塵外亭寫下了“楚山澹無塵,贛水清可厲……卻立浮雲端,俯視萬井麗……”的贊美詩篇,這是他破例為虔州八景二度寫詩的唯一一首。
其實,在蘇東坡前後,有無數文人騷客登臨馬祖岩,為之吟詠詩篇。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南宋狀元、贛州知府文天祥留下的詩篇,他數次登臨馬祖岩,或走上塵外亭追思蘇公丰采,或藉助江山遙寄文人情懷,寫下了兩篇傳世之作:“秋風吹日上禪關,路入鬆花第一彎。衹願四時煙露少,滿城樓閣見青山”、“半山風雨載江城,未脫人間總是塵。中夜起看衣上月,清天如水露華新”。
可以說,自馬祖之後,馬祖岩就成為了一個歷代文化墨客紛至沓來的旅遊勝地,人們從紅塵中走嚮清純的山水間,寄情自然,逍遙人生。直至今天—— |
|
馬祖岩村 | 馬祖岩小學 | 九日遊馬祖岩 | 惹得人稱馬祖岩 | 是日至馬祖岩和前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