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mistoma schlegelii muller
別名:馬來鰐,英文名false gavial
簡介:鰐目食魚鰐科切喙鰐亞科僅有的一種。分佈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據鑒定,1963年與1973年廣東出土的宋鰐標本確為該種,可說明中國過去所知兩廣分佈的鰐應為該種。
形態:馬來切喙鰐全長達7米以上,吻部特別纖長,有如食魚鰐。吻與頭顱後部截然有別;眼眶大,上顳窩小於眼窩而大於外鼻孔,眼間距狹窄,顱頂遠比食魚鰐狹小;四肢被棱鱗,後肢後側成鋸緣。齶緣有槽生錐形齒。前肢五指,指基有蹼;後肢四趾,趾蹼發達,第四、五指及第四趾無爪。背色灰緑,有棕色細密斑點;尾及後背有棕色橫斑;腹面白色;虹膜棕黃,瞳孔直立。
其他:該種為淡水食魚動物,中國古籍有為害人畜的記載。
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 |
|
Tomistoma schlegelii Muller
別名:馬來鰐,英文名False gavial
簡介:鰐目食魚鰐科切喙鰐亞科僅有的一種。分佈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據鑒定,1963年與1973年廣東出土的宋鰐標本確為該種,可說明中國過去所知兩廣分佈的鰐應為該種 。
形態:馬來切喙鰐全長達7米以上,吻部特別纖長,有如食魚鰐。吻與頭顱後部截然有別;眼眶大,上顳窩小於眼窩而大於外鼻孔,眼間距狹窄,顱頂遠比食魚鰐狹小;四肢被棱鱗,後肢後側成鋸緣。齶緣有槽生錐形齒。前肢五指,指基有蹼;後肢四趾,趾蹼發達,第四、五指及第四趾無爪。背色灰緑,有棕色細密斑點;尾及後背有棕色橫斑;腹面白色;虹膜棕黃,瞳孔直立。
其他:該種為淡水食魚動物,中國古籍有為害人畜的記載。
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 |
|
- : Malay Qiehu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