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rzewalskia tangutica
形態特徵:茄科馬尿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莖高4-30釐米,常至少部分埋於地下。生於莖頂端露於地面上葉密集生,鏟形、長橢圓狀卵形,連柄長10-15釐米,寬3-4釐米。6-7月開花,總花梗腋生,具1-3朵花;花萼筒狀鐘形,長11毫米;花冠檐部黃色,筒部紫色,長約25毫米,檐部5裂,裂片卵形。蒴果球形,直徑1-2釐米,果萼橢圓形或卵狀,長可達8-13釐米,近革質,網脈凸起,不閉合。
生境分佈:生於海拔3200-5000米的高山砂礫地及幹旱草原。分佈於青海、甘肅、四川和西藏。
用途 根藥用,有鎮痛、鎮痙及消腫的功效。
【別名】羊尿泡
【來源】茄科馬尿泡屬植物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以根入藥。秋季采挖,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辛、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外用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取適量水煎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毒性 小鼠腹腔註射根的氯仿和乙醇提取物1000mg/kg,出現活動減少,部分動物翻正反射消失,死亡[a-25]。
化學成分 主要含莨菪鹼(84—2),其次有東莨菪鹼(84—14)、阿樸阿托品、山莨菪鹼(84—3)、托品醇(tropine)等,根含生物鹼1.2—2.8%[99,100]。 | | 【藥品名稱】 馬尿泡
【藏藥名】 唐衝嘎保
【拼音名】 Maniaopao
【英文名】 RADIX PRZEWALSKII TANGUTICAE
【標準編號】 WS3-BC-000
【來源/處方】 本品為茄科植物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 的乾燥根。秋末果熟後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淨,乾燥。
【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有彎麯,長10~25cm,直徑1.3~3cm,少數成不規則狀。根莖部分短,長2~3cm,表面暗棕色或淡棕黃色,頂端有數個圓柱狀的莖基痕及少數葉柄殘痕,近根頭處常有明顯環狀。主根粗壯,表皮淡黃色,中部以下有2~3分枝,具細縱皺紋,並有多數明顯橫長的皮孔。質較硬,斷面粗糙而疏鬆,呈類白色至黃白色的菊花心,並有放射狀的裂隙。氣微,味苦。
【鑒別】
(1)本品粉末呈淺棕色。澱粉粒衆多,單粒圓形、類圓形或盔帽形,臍點點狀、裂縫狀或十字形,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3分粒組成。草酸鈣砂晶衆多,較大,錐形四面體或飛鳥形,類三角形或四邊形,網紋導管直徑25~75μm。薄壁細胞中澱粉粒衆多。
(2)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乙醚5ml及10%氨水2滴,密塞,振搖,放置20分鐘,吸醚液於玻片上,揮幹,加碘-碘化鉀試液2滴,2~3分鐘後,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蝶翅狀紅棕色結晶,長16~26μm。
(3)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潤濕,用氯仿10ml回流提取,濾過,濾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有淡藍紫色熒光。
【炮製】 除去雜質。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與主治】 鎮靜止痛,解毒,殺蟲,消腫。用於炭疽病,熱性傳染病,白喉,痙攣性腹痛,胃腸道疼痛。外敷治癰腫疔毒,皮膚病。
【註意】 本品有毒,慎用。
【用法與用量】 1~2g。外用以冷開水調敷。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 | Przewalskia tangutica
形態特徵:茄科馬尿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莖高4-30釐米,常至少部分埋於地下。生於莖頂端露於地面上葉密集生,鏟形、長橢圓狀卵形,連柄長10-15釐米,寬3-4釐米。6-7月開花,總花梗腋生,具1-3朵花;花萼筒狀鐘形,長11毫米;花冠檐部黃色,筒部紫色,長約25毫米,檐部5裂,裂片卵形。蒴果球形,直徑1-2釐米,果萼橢圓形或卵狀,長可達8-13釐米,近革質,網脈凸起,不閉合。
生境分佈:生於海拔3200-5000米的高山砂礫地及幹旱草原。分佈於青海、甘肅、四川和西藏。
用途 根藥用,有鎮痛、鎮痙及消腫的功效。
【別名】羊尿泡
【來源】茄科馬尿泡屬植物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以根入藥。秋季采挖,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辛、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外用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取適量水煎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毒性 小鼠腹腔註射根的氯仿和乙醇提取物1000mg/kg,出現活動減少,部分動物翻正反射消失,死亡[A-25]。
化學成分 主要含莨菪鹼(84—2),其次有東莨菪鹼(84—14)、阿樸阿托品、山莨菪鹼(84—3)、托品醇(tropine)等,根含生物鹼1.2—2.8%[99,100]。
【藥理作用】
1.外周抗膽鹼作用:山莨菪鹼能對抗乙酰膽鹼引起的腸及膀胱平滑肌收縮和血壓下降,並使在體腸管張力變弱,作用強度與阿托品相似,但中樞興奮作用、抑製唾液分泌作用及擴瞳作用均較阿托品為弱,二者都能對抗和緩解有機磷對動物引起的中毒癥狀。樟柳鹼在麻醉狗、離體兔腸以及在緩解有機磷中毒的試驗中,都具有顯著的外周抗膽鹼作用,5-10mg/kg時就有預防豚鼠組胺性哮喘的效果,平喘作用強度約為阿托品的1/2。
2.對中樞神經的作用:樟柳鹼對腦電的影響,對抑製震顫素的鎮痛作用以及對抗檳榔鹼震顫的作用強度與阿托品近似或約小一倍,較東莨菪鹼的作用則約小19倍,對大鼠回避性條件反射的作用較以上二藥均弱。樟柳鹼5mg/衹註入兔側腦室,可引起翻正反射消失,皮質自發電活動呈不規則高幅慢波,表明樟柳鹼有中樞抑製作用,毒扁豆鹼、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拮抗其中樞抑製作用,而苄胺唑啉則與之有協同作用。樟柳鹼2.4mg/kg註入兔側腦室,腦電圖出現不規則高幅慢波,阻斷聲刺激腦電波驚醒反應,無驚厥發生;山莨菪鹼1-2mg/kg註入兔側腦室,腦電波為低幅快波,並出現棘波及發作性放電,傢兔出現全身痙攣驚厥。清醒兔側腦室註射山莨菪鹼1.5mg/kg,5-30分鐘後,在杏仁核出現有規律的嚮下的單個棘波放電,而後在海馬、尾核、中腦網狀結構和大腦皮質出現連續棘波放電,提示山莨菪鹼引起發作性放電的作用部位為杏仁核,靜脈註射安定1.5-4.5mg/kg,顯著抑製其引起蝗棘波放電及運動性驚厥。
3.對心血管糸統的作用:山莨菪鹼8mg%緩慢靜滴或2mg/5ml靜脈註射,可使失血性休剋兔血壓回升,死亡率減少,抗休剋原理是使休剋時痙攣的小動脈擴張,微循環改善,腎血管阻力降低,腎血流量和尿量均增加。失血性休剋兔血漿Mg2+含量進行性增加與血壓下降呈負相關,肝綫粒體Mg2+含量減少,山莨菪鹼5mg/kg靜脈輸入,可顯著抑製這些改變,說明山莨菪鹼具有穩定休剋動物肝細胞綫粒體的作用。山莨菪鹼125、500μm/ml體外試驗對休剋大鼠肝溶酶體無直接作用,在離體肝低氧灌流模型上,山莨菪鹼62.5μg/ml灌註,對缺氧細胞有保護作用。山莨菪鹼10mg/kg靜脈註射,對出血性休剋大鼠胃腸各部粘膜的血液灌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說明山莨菪鹼對出血性應激性粘膜損傷有保護作用。山莨菪鹼5mg/L灌註,對兔腸糸膜缺血小腸的粘膜損傷和組織內鈣積聚均明顯減輕,表明有鈣拮抗作用。山莨菪鹼0.3mmol/L,可使豚鼠乳頭狀肌細胞內動作電位的ERP/APD90增大,傳導時間延長,心肌收縮力減弱,0.1mmol/L可抑製頑固的快速自發活動,0.6mmol/L對慢反應動作電位呈部分抑製,表明山莨菪鹼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和非特異性的鈣通道阻滯作用。山莨菪鹼0.01mmol/L,對小牛大腦前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有抑製作用,能抑製其DNA的合成,也抑製細胞鈣內流,提示山莨菪鹼對腦血管病有防治意義。
4.對花生四烯酸代謝的影響:山莨菪鹼3×10(-5)mol/L 使乙酰膽鹼5×10(-5)mol/L引起的兔虹膜PGE2及6-keto-PGF1α釋放量減少,山莨菪鹼6×10(-5)mol/L也抑製去甲腎上腺素5×10(-5)mol/L釋放虹膜前列腺素,抑製前列腺素釋放,對其抗休剋作用有利。山莨菪鹼50、100、500μmol/L顯著減少兔血小板從內源性花生四烯酸形成12-羥-5,8,10-十七碳三烯酸(HHT)及12- 羥-廿碳四烯酸(12-HETE),但不影響外源性花生四烯酸的代謝,說明山莨菪鹼是通過抑製花生四烯酸的釋放而減少花生四烯酸代謝物的形成。山莨菪鹼500μmol/L對卡西黴素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釋放前列腺素PGE2、6-keto-PGF1α及白三烯LTC4、LTB4均減少,也抑製牛主動脈內皮細胞釋放6-keto-PGF1α,其鈣抗作用可能是抑製前列腺及白三烯釋放的重要機理。
5.其他作用:山莨菪鹼30mg/kg靜脈註射,對腎上腺素靜脈註射造成的大鼠肺水腫有預防作用,明顯降低肺糸數和死亡率。山莨菪鹼4mg/kg靜脈註射,對油酸所致大鼠急性肺損傷有保護作用,可使肺病變減輕,肺糸數降低,白細胞積聚減少,可能減少白細胞聚集,抑製溶酶體酶及組胺釋放,從而減輕肺水腫。山莨菪鹼5mg/kg腹腔註射,連續7天,對小鼠肝脾巨噬細胞吞噬198Au顆粒能力有增強作用。山莨菪鹼20mg/kg靜脈註射可使兔體外血栓形成時間延長,血栓長度、濕重均小於對照組。山莨菪鹼12.5、25、50mg/kg灌胃,連續5天,對吲哚美辛、束縛水浸應激、結紮幽門、無水乙醇起的胃粘膜損傷及胃分泌有抑製作用。
6.體內代謝:山莨菪鹼給大鼠靜脈註射後,24小時排出藥物約39%,無積蓄作用,藥物迅速自體內消失,一部分自腎排出,另外可能有半量以上的藥物在體內轉化成無效物質。
【生藥材鑒定】
懷狀鑒別 根呈長圓柱形,稍彎麯,長10-25cm,直徑1.5-3cm,表面暗棕色或淡棕黃色。主根於根頭下部或於離根頭數釐米處常分為2-3枝,具細縱皺紋,並有多數淺色橫嚮突起的皮孔。質堅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粗糙而疏鬆,類白色至黃白色,皮部很薄,形成層環棕色,木部占極大部分,有多數放射狀裂隙。氣微,味苦。種子近腎形秋扁,長約3mm,寬約2.5mm。表面黑褐色,有蜂窩狀突起。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最外1列細胞的外壁棕色,木化本內層較紋窄。韌皮射綫寬8-20列細胞,多彎麯,常有徑嚮裂隙。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3-5個成群,直徑18-80(-110)μm;木間韌皮部散在,多痊於導管群內側;木射綫常有徑嚮裂隙。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並有細小澱粉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