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藥 名】:馬刀肉
【來 源】:為竹蟶科動物長竹蟶的肉。
【功 效】:清熱明目,補虛止血,止渴解毒。
【主 治】:治崩漏,酒精中毒。
【性味歸經】: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無毒。”歸肝,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
【用藥忌宜】:《本草衍義》:“發風痰,不可多食,”
【拉丁名】:原動物長竹蟶solen gouldii conrad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 |
|
馬刀肉
(《綱目》)
【來源】為竹蟶科動物長竹蟶的肉。原動物詳"馬刀"條。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無毒。"
【功用主治】①《綱目》:"同蚌。"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熱、止渴,解酒毒。治婦人勞損下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
【宜忌】《本草衍義》:"發風痰,不可多食。" |
|
【藥 名】:馬刀肉
【來 源】:為竹蟶科動物長竹蟶的肉。
【功 效】:清熱明目,補虛止血,止渴解毒。
【主 治】:治崩漏,酒精中毒。
【性味歸經】: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無毒。”歸肝,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
【用藥忌宜】:《本草衍義》:“發風痰,不可多食,”
【拉丁名】:原動物長竹蟶Solen gouldii Conrad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
【生態環境】
1.多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為食料。
2.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內。
【資源分佈】
1.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佈於黑竜江、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1.巨首楔蚌,楔蚌中較大的一種,一般殼長約70mm,殼高約35mm,殼寬約25mm。殼質厚而堅硬。貝殼前部極膨大,嚮後高度和寬度急劇縮小,因此外形呈長三角楔狀。貝殼前部之膨大處的後方有一凹陷,約位於殼中。殼頂位於背緣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蝕謄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圓有生長綫。鉸合部發達,左殼具2枚擬主齒和2枚側齒,前擬主齒呈片狀,後擬主齒呈三角錐狀,頂部有細的裂紋,2枚側齒細長而平行;右殼衹有1枚三角錐狀的前擬主齒和1枚側齒,其後擬主齒衹留有痕跡。
2.短褐矛蚌,殼長達170mm,殼高44mm,殼寬39mm。殼堅厚,略膨脹,兩側不對稱,狹長,呈長矛形。長度為高的4-5倍。殼頂部稍膨脹,低於背緣,常被腐蝕,靠近前端,在貝殼全長1/10處。前緣鈍圓,前背緣直,後背後緣在殼長1/2處漸嚮下 斜,腹緣直,中部稍凹後緣略圓或銳角。小月面長形,發達。殼面灰褐色,生長紋細緻。貝殼中部的生長紋間具有排列整齊的粗短顆粒形縱褐。並在殼頂處有鋸齒狀縱褐,故稱短褐矛蚌。鉸合部發達,左殼具有2枚略呈三角錐形的擬主齒,2枚長刃狀的側齒;右有2枚擬主齒,1枚側齒。 |